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

bookmark

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

倪嶽被下詔獄了。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前腳剛回到家,後腳錦衣衛的人就上門來,把他給拎走了。

反倒是欽天監監正李華暫時沒事。

也主要是這次倪嶽被下獄的原因並不是皇陵選址有誤,而是先前與樑芳等人勾連,謀害太子,且貪贓枉法收受賄賂。

第二天就是新皇登基典禮。

顯然倪嶽是趕不上了。

而倪嶽進詔獄後,覃昌在懷恩的“指點”下,對倪嶽進行一番審問,採用的方法也很簡單粗暴,就是拉倪嶽去跟鄧常恩對質,有什麼事當面說清楚。

無論雙方現場對罵有多痛快,但在這麼面對面質問下,還是牽扯出了很多受賄的細節,就連送禮的相關人員名字都暴露無遺,屆時只需要把這些人拉回來審問一番,那事情基本上就水落石出。

第二天的登基大典一切從簡。

畢竟還在朱見深的喪期,朱祐樘一身喪服,選擇登基的地點並不在幹清宮或是奉天殿,依然是在文華殿。

也是因爲朱祐樘比較社恐,社恐的人害怕去陌生場所,而文華殿這裡他相對比較熟悉,也放得開些,所以便選擇在文華殿內完成登基典禮……到場的大臣不少,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員基本上都出席了。

在京武勳列席的也不少,但爲了防止少帝登基出現什麼意外,很多職司在身的武勳需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因爲只是走個形勢,這會兒列席的武臣數量並不多。

武勳中爲首的是英國公張懋和保國公朱永,文臣則以內閣大學士萬安和劉吉爲首,吏部尚書李裕的存在感不高,因爲朝中目前對他的攻訐非常多。

朝中那句著名諺語“八百憲臺升李裕,三千館閣薦彭華”開始廣爲流傳。

以前李裕是吏部尚書,沒人敢公然議論,但現在新皇登基,朝堂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李裕已成爲衆矢之的,彷彿朝中大臣都知道,想讓朝廷恢復清明,必須要把李孜省一黨給徹底剷除。

而李孜省一黨中最牛逼的存在就要數吏部尚書李裕,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拿李裕開刀。

其實李裕雖是李孜省推薦上位,但其執掌吏部後跟李孜省走得並沒有多近,這也算是一種黨同伐異。

李裕自己很憋屈,我一沒給李孜省送禮,二沒跟鄧常恩等人勾連,更沒有因爲大肆收受賄賂而貿然晉升他人官職……雖然吏部烏煙瘴氣,但那是因爲先帝要靠李孜省斂財所導致,跟我有什麼關係?

登基大典有條不紊進行。

等羣臣三呼萬歲並跪拜行禮後,朱佑樘正式成爲了大明第九任皇帝。

由於還是先帝喪期,今天並沒有廷議安排,不過李裕還是主動上呈了請辭奏疏,在場那麼多官員,也就他離開朝堂的心最爲迫切。

……

……

隨着典禮結束,朱祐樘需要回奉天殿守孝,衆大臣也得回衙各司其職。

李孜省與張巒一起往宮外走,半道上李孜省側過頭問道:“今日這光景,你看出有何異常之處?”

張巒想了想,回道:“倪嶽沒來。”

“他被下詔獄了。”

李孜省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搖頭道,“他自己身上不乾淨,還想逞能,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聽說昨日陛下召見他和李華,好一番質問,結果剛出宮門不久,就被錦衣衛拿下送入詔獄。到現在都沒出來。”

張巒驚訝地問道:“這麼快嗎?”

李孜省道:“來瞻,不是我說你,你得安排一些眼線了……照理說你在宮裡也認識不少人,甚至連陳貴陳公公對你都很敬重,你怎麼都得跟他們建立起一些聯繫纔好,這樣朝廷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就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還樣不好吧?”

張巒有些疑惑,皺眉問道,“不是說,外臣不能隨便與中官接觸嗎?”

李孜省撇撇嘴道:“其實就是個攻訐的藉口罷了……等你落難下臺的時候,不管你有沒有結交中官,都會加上這麼一條罪狀……總之,只要你倒黴了,什麼屎盆子都能往你身上扣,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但是……只要你一直在朝中身居高位,掌握他人命運,就沒人會計較這些……平日只需做事低調點就行。”

張巒苦笑了一下。

他心想,我現在跟你走得近,別人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樣,我要是再跟宮裡的太監密切往來,那估計以後我都不用在朝中混了……光唾沫星子都能把我淹死!

李孜省道:“你看今天,誰最迫切想要請辭還鄉?”

“李尚書嗎?”

張巒說完,隨即加了註解繼續問道,“你是說吏部那位李尚書?”

“就是他,他現在遭受的非議可不小……自打鄧常恩下獄後,牽連出不少人……好在自去年以來我聽你的話,沒跟鄧常恩往來,才避免遭到牽連,可有些人就沒那麼容易脫身了。”李孜省扼腕嘆息。

張巒皺眉:“你是說,李裕是被鄧常恩連累了?”

李孜省一臉費解,好似在問,你不會又在我面前裝糊塗吧?

“來瞻,難道你不知道,其實李裕跟鄧常恩並沒什麼關係,他之所以口碑不好,一是跟萬安有些交情,二就是與我走得近嗎?你要說他受誰牽連……應該是我吧。”

李孜省在張巒面前,一直都很坦誠。

張巒苦笑道:“怎麼會這樣?”

“你可別不信。”

李孜省一臉認真地道,“現在對我的參劾雖多,但還沒到最厲害的時候……在輿論最終大規模爆發前,他們首要的目標便是剪除他們認爲的我在朝中的羽翼,而李裕正是被集火的第一個。”

“啊!?”

張巒繼續一臉震驚的表情。

李孜省白了他一眼,有些無語地道:“這些朝中糾葛,你不會真的一無所知吧?都不知該說你什麼好……哦對了,你今天有安排嗎?”

“沒有……難道你這邊有什麼說法?”

張巒不解地問道。

李孜省想笑,但又發現這是在宮裡,衆大臣乃穿着喪服來參加皇帝登基典禮,這種莊嚴肅穆的時候可不能在臉上呈現笑容。

看了看左右,李孜省才湊到張巒耳邊,低語道:“出宮後,你先回府上去看看,當然只是跟家人打個招呼,不要讓妻兒牽掛……等過了中午,你到我別院去,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張巒問道:“何物,竟如此神秘?”

“明說了吧。”

李孜省繼續低聲道,“這次朝中被參劾最嚴重的人,其實並不是李裕,而是前閣臣彭華,他兒子跟你素有怨懟,這事你還記得吧?”

“我當然記得,不是說,那傢伙已經落罪被髮配了嗎?”張巒一臉茫然地問道。

李孜省搖頭:“彭華好端端在那兒,就算致仕了,但朝中門生故舊還在,誰敢隨便動他兒子?他兒子之前被軟禁在京城某處宅院中。這次可好,直接被放了實刑,連同其家眷也都被查抄,一併罰沒入官。我從刑部拿了公文,把他的家眷給帶出來了。”

“這個……這個……”

張巒內心突然又躁動起來。

他想起兒子之前跟他說過的話,現在李孜省爲了巴結他,無所不用其極,可說是一門心思投之所好。

張巒暗自琢磨,原來掌握權力是這種感覺嗎?

跟李孜省認識時間不算短,以前他再看得起我,無非是給我送宅子,再送幾個丫鬟、婢女還有戲子,那時候他需要我幫他在皇帝面前固寵,表現得很慷慨。

到了現在,隨着先皇過世,他的所有倚靠都沒了,反倒要仰仗我來維持他的權勢,所以出手愈發大方了!

“來瞻。”

李孜省正色道,“有些話我得跟你說清楚。”

張巒已經忍不住笑了起來,一擡手道:“請講。”

“收斂一下,不怕被人看到你這般神色?”李孜省警告道,“這可是大不敬之舉。”

“是,是。”

張巒趕緊收斂臉上的笑容。

但他內心卻非常欣喜。

李孜省道:“你與彭華之子彭勉敷之間是有一些過節,但他始終是晚輩,曾經在人前還對你以禮相待,你可不能把事做得太絕。”

張巒眨眨眼。

心說,你這是啥意思?

一邊把他的家眷給接出來送給我,一邊又告訴我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

“你要顧忌一下自己的顏面。”李孜省道,“尤其是在人前,你得收斂一些想法,不讓人知曉你那獨特的癖好。”

“啊?”

張巒低下頭,一臉慚愧地道,“的確如此。”

李孜省再道:“人已經被我安置到了城外,你與我會面後,我便帶你出城去看看……切記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真實身份。”

“這怎麼可能隱瞞得住?”

張巒茫然地問道。

李孜省解釋:“咱喬裝打扮而去,你又不說自己的身份,我在城外的下人連你是誰都不知曉,誰會把你身份泄露出去?”

“也對。”

張巒心想,你是爺,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孜省再道:“就給你幾天體驗時間,幾天後這些人都會被髮配到江南,充南京教坊司,你可別留戀。”

“哦!?”

張巒又有些不解。

李孜省沒好氣地道:“我就是要讓你知道,女人這東西,偶爾嚐嚐鮮可以,但千萬別貪戀……古往今來多少大人物,都栽在女人身上?難道你要娶回家跟她們過日子嗎?”

張巒突然覺得,你李孜省說話的口氣怎麼跟我兒子那麼像啊?

不是說你是來巴結我的嗎?

怎麼都開始訓我了?

就這樣,還敢說討好我?

不過現在你是老大,你門路和渠道比我多,也能投我所好……

你牛逼,你說了算!

“言之有理。”

張巒是個能屈能伸的好漢,爲了達成心底野望,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李孜省道:“知道就好……午後去見我,正好路上你我再商議一些事。眼下就看看,如何把我這些年經營出的勢力給保住,逐漸轉移到你名下,能爲你所用。”

張巒道:“這能行……?”

顯然張巒不想接盤李孜省的勢力。

他想的是,你李孜省現在已經是衆矢之的,誰都知道你已日暮西山,哪怕不被問罪殺頭,也得回去當你的道士。

你把你的政治資源留給我,那不是坑我嗎?

李孜省道:“所謂我的勢力,不過就是我的一些人脈和觸角……就好像李裕,我跟他的聯繫,不過是我舉薦他出任吏部尚書……他如果能保住目前的職務,今後你就可以提拔投靠你的人,難道這種便利也不需要?甚至連徐瓊……這個吏部右侍郎,也是我栽培上來的,莫非你不想與他多走動?”

“啊?”

張巒這才明白。

原來所謂的勢力,聽起來神秘,但實際上稀鬆平常,只是因爲跟李孜省沾點邊,所以這些人都淪爲了危險人物。

要是以後能被他張巒收攏,絕對能辦大事。

(本月最後兩天,求月票支持,謝謝您!)

第52章 上一課?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11章 應選太子妃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第557章 文壇盛事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372.第372章 誰纔是真心的?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7章 中成藥第608章 國丈的擔當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第30章 財可通天240.第240章 信譽度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第516章 追究第403章 都在等第429章 特別的招待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第27章 前恭後倨第17章 大智慧92.第92章 從快從權第584章 空口無憑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第486章 爭議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586章 雙簧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29章 南轅北轍第578章 赴湯蹈火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386.第386章 風馬牛不相及(求月票)177.第177章 生意經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274.第274章 天道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217章 親迎禮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469章 金屋藏嬌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458章 保媒拉縴(求月票)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245.第245章 競爭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第464章 手眼通天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127.第127章 新任務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第53章 宮闈風雨第5章 徽州來客283.第283章 看戲第409章 買船票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章 歡迎收藏第495章 十萬火急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86章 爭議279.第279章 械鬥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第482章 詐你的366.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第457章 果然是他第415章 百戶變千戶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24章 親力親爲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35章 春秋大夢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第532章 好人壞人第496章 老夫要弄死你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第561章 算誰的(求月票)286.第286章 存在感259.第259章 黑鍋誰來背?(求月票)第478章 就是你!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21章 無以爲報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