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爭論

bookmark

早朝。

張巒顯得特別疲憊。

昨夜去接收和清點近七萬兩白銀,累得他夠嗆,以至於他現在都還沒拿着鑰匙去李孜省贈送的宅院赴約。

“都怪我兒,非說朝事重要,再重要能有我自己的事重要?”

張巒跟隨臣班一起往奉天殿走的時候,心裡抱怨個不停,不過隨即就釋然了。

“吾兒應該沒有坑我……要是我不把李孜省交託的事辦好,他也不會用那麼大的禮來回饋我,好事也輪不到我頭上來……嘿嘿……”

想到自己馬上就會有一段舒心快樂的日子可過,他心中便激動無比。

此時同樣走在臣班中的徐瓊有意往張巒身邊靠了靠,壓低聲音問道:“來瞻,爲何沒見到李部堂人影?”

因爲徐瓊是得到李孜省栽培入朝爲侍郎,所以即便他再繃着,提到李孜省時,言語中也帶着幾分尊敬。

“不知道。”

張巒擡頭看着前方隊伍,若有所思道,“或許有事吧。”

心裡卻在琢磨。

李孜省莫非是故意不來?

讓我自行發揮,若進退失據,表現不佳,或引發朝野反彈,如此好體現出朝中沒了他不行?

雖然不能把人想得太壞,但李孜省這種人心眼兒實在太多了,要是沒有吾兒在背後出謀劃策,我與他相處一定會吃大虧。

……

……

奉天殿。

早朝現場。

當天天氣不太好,衆人進殿時,外面已經開始飄起了綿綿細雨。

早朝一開始,懷恩便說:“雲層很厚,估計最近幾日都會下雨,接下來一段時間朝會都將在奉天殿舉行,而這裡場地又相對有限,故暫時取消大朝會,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員纔可列席朝議。”

衆人聞言皆都寬心。

畢竟早朝時經歷風吹日曬不是什麼好事,現在皇帝體諒,讓大家在一個有瓦頭遮擋的地方開會,算是一種變相的福利。

“有一件事。”

懷恩繼續道,“需在早朝前說明。”

衆大臣皆好奇地看向懷恩。

朝議還沒正式開始呢,本來應該是大臣分品階自上而下出列說事,就算皇帝要說話,也會提前打好招呼,由司禮監或是內閣找相應衙門的人,讓他們在朝會上當衆提出來,以此引出話頭。

正所謂一切都要有準備,朝議並不是隨便議,總得講禮儀、規矩。

但似乎新皇不太在意這些,像是把朝堂當成文華殿聽課的場所般,有問題就直說,隨時隨地發言,很多時候並沒有遵循固定的規矩。

本來這是文臣所不允許出現的情況,奈何成化末年皇帝輟朝時間太長,導致現在文臣根本就不敢有過分的追求。

再者說了,小皇帝在這件事上,並沒有明顯的過錯。

朱祐樘朗聲道:“懷大伴,讓我來說吧。這件事……有關我岳父,他一早讓人送進宮來一份奏疏,說是準備很久方纔有此舉。”

衆人聽後方知,原來是比起小皇帝來更加不懂規矩和體統的張巒在鬧幺蛾子。

首輔萬安走出臣班,恭敬請示:“請問陛下,不知是爲何事?可是有何麻煩,需要臣等效勞?”

“不是。”

朱祐樘臉色帶着幾分欣然,卻沒笑,因爲畢竟時值父喪期間,任何違背孝道的舉動都是不合時宜的。

尤其在人前。

朱祐樘道:“是這樣的,因爲最近開銷巨大,內庫存銀告罄,戶部也調撥不出相應款項維持皇陵修造等事,雖然已從京營調撥大批兵士前去修築,但用度方面還是捉襟見肘,許多工程都停了下來。”

在場大臣均面色羞慚。

大明朝已經窮到給先皇修個陵寢都摳摳搜搜的地步。

朱祐樘再道:“所以我岳父便自行籌措白銀七萬兩,以備不時之需。”

在場大臣聽到這兒,均是一臉茫然。

所有大臣都等着朝廷給他們發俸祿,一旦出現拖欠等情況,基本都會叫窮,說自己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更有甚者說自己已經餓得走不動道,又說自己沒錢奉養家中老母等等,催着朝廷發錢。

現在居然有大臣主動拿出銀子來,給朝廷填補窟窿?

等等。

張來瞻有七萬兩銀子?

他哪兒來的?

萬安聽完皇帝的話後,也是一臉懵逼道,呆滯好一會兒才道:“陛……陛下,這七萬兩……可不是筆小數目啊。”

在場大臣均深表認同。

大明徵收賦稅,都是以糧食作爲繳納之物,就連西北邊政賴以生存的鹽引販售,也是以糧食運到西北前線進行折換,等於說大明最暴利的行業,就是鹽茶,朝廷基本上是看不到現錢的。

直到葉淇改糧開中前,大明國庫收入一直都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態,這也跟成化末年朝廷弊政太多有關。

奸臣當道,皇帝花銷還大手大腳,從閣臣到尚書都是紙糊的,不辦實事,那朝廷財政狀況能好就怪了。

現在大明官員拖欠俸祿和俸米的情況非常嚴重,莫說是折色了,就算是本色的月米、折絹米和折銀米都發不下來,有的甚至拖欠經年,直到致仕後,俸祿還在路上。

而如今一年間大明朝廷能收取的白銀數量,已急降到一百五十萬兩以下,這種情況直到鹽引折色法開啓後,才大爲好轉。

當然折色法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西北邊境糧食調運變得困難,導致邊政屯田荒馳,以至於後來朝廷需要用更大的代價往西北之地運送軍糧。

朱祐樘道:“朕已問過懷大伴,他說,工部報上來的開銷,茂陵修建大概需要白銀兩萬兩,這筆銀子足夠了。”

衆大臣聽到後都不由一陣汗顏。

皇帝修個墳,花費銀子兩萬兩……

聽起來不多,但其實這是在刨除人工的情況下。

畢竟人工用的是佔役的京營士兵,京營兵的開銷和伙食費都來自於朝廷撥款,等於是用朝廷的銀子養一羣人,爲皇家幹私活,就算這樣,光是材料和一些雜項開銷,就得兩萬兩白銀。

衆人都覺得,皇帝死不起啊。

萬安笑道:“回陛下,有張侍郎這樣的能臣,真乃大明之福,臣等深感皇恩浩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話一出,在場多數人都渾身起雞皮疙瘩。

這種話一般人是絕對說不出口的。

可人家萬安是誰?

外號就是“萬歲閣老”!

別的本事沒有,奉承話那是張口就來,絕對是一點兒都不含糊。

朱祐樘似乎並不吃他這一套,神色淡然道:“朕也覺得,這七萬兩銀子,能爲朕辦不少事。朕已經吩咐下去了,除了修皇陵所用外,剩下的都調回戶部,供國庫調用。”

在場大臣又是大吃一驚。

以前的皇帝,想方設法從朝廷拿銀子回去充實自家荷包,辦私事。

現在這個皇帝,明明得到的是私人“捐贈”,卻不想截留私用,居然將大頭劃撥給朝廷倉儲?

徐溥走列道:“陛下,臣認爲,這七萬兩白銀,應該詳細調查其來歷,不能貿然使用。臣也想不明白,張侍郎他是從何得來如此大數目的一筆銀子?若是不講明白的話,恐怕是……”

萬安打斷徐溥的話,質問道:“怎麼,有人向朝廷敬獻一大筆銀子,你竟想找人家麻煩?總不會是偷搶而來的吧?”

劉健適時出列,反駁萬安道:“鉅額財產來歷不明,總是需要釋疑的。”

張巒在衆人矚目下,從臣班中緩緩走了出來,一本正經地道:“臣乃自行募集所得。要說……這件事還得到通政使司的李尚書大力支持,其中所申報款項之來歷,臣已經清楚列在奏疏中。”

“張侍郎,你剛入朝,難道不知這朝堂非兒戲之所?朝廷還能動用民間的銀子不成?”

兵科都給事中張善吉走出來聲援徐溥和劉健。

張巒打量過去,發現自己並不認識這人。

心裡不由有些懊惱。

都參加過朝議好幾回了,這些人他大多留意過,怎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叫不出名字來呢?

徐瓊跟着出列,反詰:“誰說這是民間的銀子?居然給了朝廷,那就該爲朝廷所用。敢問諸位,難道你們的俸祿不是來自於朝廷府庫?而府庫的錢糧不是來自於民間?”

“好了!”

朱祐樘一伸手,打斷下面人的爭論。

朱祐樘道:“岳父,朕本來也想跟你說,這銀子要是你的,不必拿出來,畢竟朝廷無須他人幫補。”

張善吉不依不饒:“陛下,一介臣子,入朝不過半年,哪兒來這麼大數目的銀子?若不查個明白,實在令人心裡難安……莫非有些人藉助手裡的權勢,從中大肆斂財?”

衆人心想,這質問真可謂擲地有聲!

但爲啥張巒那神色,竟好像事不關己一般?

難道是李孜省乾的?

對啊。

張巒剛入朝,他哪兒有渠道搞來這麼多銀子?

那張善吉質問的對象,應該就是李孜省了……怪不得今天李某人會缺席,莫非他早就料到,會有人質問其銀錢的來歷?

但這麼避而不見,能躲得過去嗎?

衆人帶着一系列疑問,似乎都在等張巒自行解釋。

張巒卻好像個沒事人一般,笑眯眯地說道:“陛下,這七萬兩白銀,只是第一批,臣認爲,應該還有更好的渠道,再募集一批……”

“你……”

這下頓時把張善吉給整無語了,他近乎是氣急敗壞道,“難道要用一些非常規手段,從民間榨取嗎?”

張巒道:“唉!明說了吧,有些是小兒營商所得,有些則是自商賈處所募,有的則是李尚書找人託關係給籌集的,做這一切爲的是什麼?法無禁止即可行,只要來路乾淨,能爲朝廷排憂解難,萬事皆可爲。”

“你們……別爭了。”

眼前的場面,讓朱祐樘非常爲難。

對他這個社恐來說,一羣人在朝堂上爭論不休,那種劍拔弩張的氛圍,讓他很是懼怕。

懷恩也看出場面不太對,立即上前道:“諸位臣僚,既然銀子已送入宮中,且的確能派上用場,就無須在意其來歷。

“當然,陛下也吩咐過了,這銀子用度,會詳細勘驗,以保證每一兩乃至每一文錢都將用在實處。同時……有關款項來歷也會察明,到時自然會給諸位一個較爲明確的答覆。”

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297.第297章 畫餅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6章 懸壺濟世第515章 機會第559章 泄露了286.第286章 存在感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第551章 多個對手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338.第338章 悲面虎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298.第298章 老子考覈兒子第589章 到此爲止?第20章 案發第476章 歸寧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39章 見賢思齊第490章 相逢恨晚第486章 爭議第209章 渾然天成156.第156章 機靈鬼(求月票)第2章 龍兄虎弟第67章 反向助攻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63章 筆友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227.第227章 互毆第557章 文壇盛事第488章 結黨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126.第126章 放下心,再吊起(求訂閱)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351.第351章 上眼藥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1章 歡迎收藏246.第246章 合作之基第567章 另一個家(求月票)第498章 不甘心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84.第84章 看走眼第49章 出門全靠混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429章 特別的招待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第7章 中成藥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481章 交託165.第165章 暴風雨來臨(求月票)152.第152章 同一根繩上的螞蚱160.第160章 遛彎(求月票)第525章 滔天的功勞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52章 上一課?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160.第160章 遛彎(求月票)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444章 第一次朝議(求月票!)264.第264章 捨身取義(求月票!)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552章 舉薦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552章 舉薦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286.第286章 存在感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534章 不着調第15章 閨女喂豺狼297.第297章 畫餅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49章 出門全靠混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118.第118章 誰的責任(第三更求月票)116.第116章 打壓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