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舉薦

bookmark

張延齡內心其實也很糾結。

從大明未來國運的角度來說,朱祐樘重用王恕,那絕對是最正確不過的選擇,此人歷仕英宗、代宗、憲宗、孝宗、武宗五朝,揚歷中外四十餘年,剛正清廉,始終一致。

其與馬文升、劉大夏合稱“弘治三君子”,輔佐朱祐樘實現了“弘治中興”,史稱“始弘治二十年間,衆正盈朝,職業修理,號爲極盛者,恕力也。”

時爲謠曰: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

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看,讓王恕回朝都算是對大明最有益的事情。

但從老張家自己的發展角度而言,那王恕回來絕對是有害而無益的,因爲王恕這個人相對而言比較苛刻,動輒彈劾權貴寵臣,跟朝中如今掌權的李裕、周洪謨等人不同,他是真有能力和手腕來對付外戚的。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結果……

想要國運昌隆,就需要有這麼個人,讓朝廷徹底去濁揚清,但這個人的出現卻又會危及自身。

那到底是應該爲國家民族大義,還是隻顧自家的小節呢?

但他又不能明確跟張巒說,你要是徹底堵上這個人回朝的道路,等於是斷絕了一代名臣、能臣發光發熱的途徑,對未來大明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可張延齡同時也在想。

這樣一個人,就算曆史證明了其有着卓越不凡的能力,但並不代表他一定就能給華夏文明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反倒是他們老張家父子,看起來不着調,卻因爲他張延齡的眼界和見識,卻能爲華夏帶來深刻的改革,其實從這個角度出發,任何阻攔他們父子成就大事之人,纔是歷史的罪人,不容於世。

如此想來,似乎朝中全都是一羣趨炎附勢、唯唯諾諾之輩,也沒什麼不好。

至少不會阻礙他張延齡振興大明的計劃。

……

……

雖然張延齡沒明說,但張巒卻把這件事記在心底裡了。

嘴上說我不介意,我願意找個能臣回來振興大明,但等出了門,坐上回城的馬車,張巒卻在心裡犯起了嘀咕。

我好不容易纔爬到今天的位子,突然來個厲害角色,很可能三下五除二就讓我從文官魁首變成五軍都督府的武勳,甚至以後連官都沒得當,只能空領俸祿……那我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他王恕能力再強,真就能以一己之力改變大明王朝不成?

揣着滿肚子的心事,張巒回到家中,屁股還沒坐熱,正想着要不要晚上找個地方去消遣時,這邊下人來報,說是懷恩又來了。

他趕緊出迎。

“懷公公,您這是……?”

張巒見到面色慘白、瘦得有點兒瘮人的懷恩,有些不好意思,嘆道,“您找個人來,我把話帶過去不就行了麼?爲什麼非要走這一趟呢?累壞了吧……”

“不累!我這身子骨還撐得住!”

懷恩搖搖頭,隨後笑着問道:“聽說張先生剛纔出城去了?”

“我……”

張巒聽到對方的問題後心裡有些不爽。

暗忖,連我去哪兒都知道,你老還真是消息靈通……看架勢人家李孜省在自家府門前安排眼線完成反盯梢,還是有其必要性。

在京當官且固定在某幾個地方活動,沒點兒防備意識還真不行。

懷恩道:“先前問您,有關吏部尚書人選之事,張先生可有盤算好?”

張巒皺眉不已,反問道:“懷公公,在下不過是出城一趟,您就又登門來問,難道是說……您覺得我出城一趟就能想通了麼?”

“呵呵。”

懷恩笑道,“令郎最近幾日不是在城外,沒有回城嗎?”

“什麼?”

張巒聽到這個回答後,瞬間有種背脊發涼的感覺。

他在想,懷恩這老匹夫是什麼意思?

他是在威脅我嗎?

他不會是想說,我不幫他出謀劃策,不給出吏部尚書的人選,他就要對我兒子不利?

等等。

這麼點兒事他至於嗎?

懷恩也很好奇張巒的臉色怎麼陰晴不定,他在稍微留意後,不由皺眉,耐心解釋道:“張先生,您不要誤會,令郎最近不是研究出新的織布機,要宮裡組織人手集中進行織布嗎?陛下安排老朽帶人前去協同,提前做好準備,也是我派去的人回稟,說您剛去見過令郎……就在與老朽會面之後……”

張巒驚訝地道:“哦,原來吾兒已經這麼重要了嗎?”

懷恩笑道:“小張國舅雖然年幼,但本事超羣,連陛下都經常掛在嘴邊,誇讚不已,說是他當初還是太子時,偶爾出宮辦差,每次都是小張國舅在背後指點,其見識着實不俗,他姐姐……也就是皇后娘娘,也經常提到,是小張國舅出面謀劃,才影響到後來您一家人到京師的事情。”

“啊?她連這都說出來了?”

張巒聽着就很不爽。

感情我那女兒,是一點兒都沒記她老父親的好,成天在丈夫面前誇的不是她老父親,而是她小弟?

你說她誇就誇了吧,私下誇就是了,還讓懷恩都知道了?

讓我這張老臉往哪兒擱?

懷恩窮追不捨地問道:“所以說,您有沒有問及小張國舅,有關此事的意見呢?”

張巒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反而問道:“懷公公,您覺得王恕這個人,是如何的操行?”

“王恕!?”

懷恩聽到這個名字,不由深吸了口氣。

張巒道:“對,聽說他被朝廷起復,重新任差了?是在留都南京吧?我還聽說,他從當官開始,就基本未曾在京師履過職。”

懷恩點頭道:“沒錯,此人雖一直供職於留都南京,但其能力卻是朝野交口稱讚的,可謂天下忠義,斯人而已。但可能某些人確實跟某些環境格格不入,所以他一直都沒到京城來做過官。照理說以他的聲望和資歷是足夠的……”

“足夠什麼?”

張巒眨眨眼問道。

懷恩笑道:“張先生不是在說新任吏部尚書的人選嗎?難道你剛纔並沒有舉薦王恕?”

“當然沒有……我只不過是隨便問問罷了。”

張巒矢口否認。

我只是問問你對這個人的看法,誰說我就要舉薦王恕了?

吾兒都說了,要是王恕入朝,那絕對將會是我生平最強勁的對手,且我基本上鬥不過這傢伙,那我還能讓他這麼便宜就直入中樞?

懷恩啞然失笑,先是搖搖頭,繼而無奈道:“我問您吏部尚書的人選,您恰好就提到了王恕的名字,卻又強說並非跟這件事有關……您這是故意不想主動舉薦,只是給老朽一個提醒,讓老朽記得有這麼號人嗎?”

張巒感慨道:“懷公公,實不相瞞,其實我並不認識王恕,對其人更談不上有多瞭解,對他的認知基本來自於道聽途書……旁人都說他好,但他是否真的好,或者沽名釣譽,我是全不知情,談何舉薦他呢?”

懷恩想了想。

似乎一時間難以摸清張巒的脈絡所向。

他心說,張國丈果然高深莫測。

要是換作一般人說出這話,肯定會被人當成是迂腐和瘋癲之徒,這番言辭聽起來好像跟那市井之言沒什麼區別,但爲何從他口中說出來……這種略顯愚蠢的話,卻又顯得那麼不凡呢?

到底有哪裡不對?

282.第282章 不一樣的戲本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第18章 活菩薩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266.第266章 丟人丟到姥姥家(求支持)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58章 報與不報第674章 再撤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511章 人心252.第252章 要服衆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43章 無中生有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705章 格局第407章 懸而未決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第664章 利弊第666章 出關第8章 實踐出真知78.第78章 過小年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458章 保媒拉縴(求月票)第20章 案發第529章 透徹第746章 官難做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277.第277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61章 有擔當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555章 文壇需要名聲第753章 軟腳蝦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第467章 爭論第67章 反向助攻第474章 狐狸窩97.第97章 緣盡於此?第6章 懸壺濟世第574章 出手165.第165章 暴風雨來臨(求月票)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236.第236章 卻是老貓?第532章 好人壞人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429章 特別的招待第682章 姐弟閒話第701章 試探第9章 投機主義者70.第70章 郎情妾意?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第552章 舉薦第734章 無人送寒衣第638章 找冤家行事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第581章 探牢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第756章 張閣老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285.第285章 上香第639章 自家人第443章 一身狗皮(求月票)第640章 勢在必行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683章 報喜第59章 鴻雁傳書第5章 徽州來客第42章 投機取巧第667章 誘敵325.第325章 紛爭(求保底月票)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6章 懸壺濟世第609章 欣然接受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612章 大人不計小人過71.第71章 隔空問診第615章 雞犬升天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579章 你也有今天!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685章 勝似黨羽第15章 閨女喂豺狼286.第286章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