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擔當

bookmark

第61章 有擔當

紫禁城。

幹清宮。

朱見深正在召見李孜省和鄧常恩二人,旁邊立着司禮監掌印太監覃昌。

覃昌笑道:“今日一早剛傳到京城的消息,說是寧夏地動,夜發三次,都乃丙子夜發生,與李侍郎的讖言不謀而合。自古以來能提前準確預測地動者,李侍郎可謂第一人。”

如此推崇,讓李孜省面目有光。

而一旁的鄧常恩卻氣得臉都綠了。

李孜省好似示威一般望向鄧常恩,笑着道:“陛下,臣不過是用扶乩之法進行推演,事成與否不敢完全保證,如今地動真的發生,臣惶恐……好在沒有耽誤朝廷大事。卻不知是否還需派人求證?”

這話是對鄧常恩說的。

你難道不懷疑,下面的人跟我勾結,沒地震非說有地震?

你儘管派人去查,我纔不怕呢!

朱見深望向鄧常恩,問道:“鄧卿家,你認爲呢?”

鄧常恩躬身道:“臣以爲,李侍郎不愧爲我大明第一國師,所做預測準確無誤,令人欽佩不已。”

不是鄧常恩不想質疑,實在是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跳出來挑刺,會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且某些時候,他跟李孜省有着共同利益,畢竟他們都是方士,如果皇帝有一天突然不相信方士之言了,兩人都要被趕出宮廷。

朱見深微微點頭:“地動是發生了,但下面人彙報,並沒有太多人畜損害,這大概也是上天庇佑吧。

“朕思來想去,或是某些地方做得不好,開罪了上天,朕打算……公開討論東宮的過失,由太子來承擔過錯,伱們以爲如何?”

自古以來,若是發生災異等事,都需要有人出來背黑鍋。

一般都是皇帝下罪己詔,再或是由大臣上奏自己請辭,說自己做得不好,但這次朱見深直接把黑鍋扣在太子頭上,易儲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鄧常恩趕緊道:“臣附議。”

覃昌站在一旁,面色平靜,顯然也沒有反對的意思。雖然覃昌在司禮監名聲不錯,但他卻不像懷恩那般嫉惡如仇,也不像懷恩會爲了易儲之事跟皇帝爭論不休,他更像是個謹小慎微的老好人,凡事不出頭。

朱見深滿意一笑,道:“既如此,詔書就由你們來擬定,不日下發,就當是代太子爲萬民請罪。”

李孜省突然道:“陛下,臣最近又扶了一乩,得出一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

在場幾人,齊刷刷把驚詫的目光落到李孜省身上。

鄧常恩的眼神中更是帶着幾分羞憤,好似在說,之前沒跟你計較,你應該適可而止,現在居然變本加厲了?

朱見深明顯呆了一下,隨即怒氣衝衝道:“李卿家,你應該知曉朕的意圖是何……若確實不當講的話,那就別講了。畢竟寧夏地震之事已成過去,前塵不計,實不該拿過去發生之事來推測未來的國運。”

言外之意,不管寧夏發不發生地震,朕易儲的心思非常堅定,誰都改變不了,就算是你李孜省也不例外!

李孜省卻拿出忠心耿耿的姿態,神色肅穆,義正詞嚴:“臣推測出,八九日後將會有災異發生於東方,且關乎大明國本。”

“你……你在說什麼?”

朱見深本來還很佩服李孜省的本事,但聽了這話,不由氣血上涌,一張白皙的臉漲得通紅,顯然氣得不輕。

都讓你別說了,你怎聽不進去勸?

鄧常恩在旁冷眼旁觀,狀極惶恐,心裡卻樂開花,得罪了皇帝,看你李孜省這次怎麼死!

覃昌卻像是把握到什麼了不得的信息,趕緊發問:“李侍郎,您是說,把罪責歸於東宮這件事,有值得商榷之處?”

李孜省道:“陛下,臣絕不幫任何人說話,只是爲大明國運考慮。臣先前把寧夏地動之事說出來,並非爲了彰顯己身能耐,也非爲邀功,實在是爲陛下考慮。”

“嗯。”

朱見深此時已冷靜下來,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若那件事是幾天前做的,正好又碰上寧夏地動,的確要被朝臣無休止提及,說是朕的決定惹怒了上天,非讓朕下罪己詔不可。”

那件事,也就是“易儲”。

朱見深此話一出,等於是變相承認,李孜省提前預測地震,算是幫他朱見深化解了危機,而不是幫太子。

李孜省再道:“臣推算這一卦,乃說不利於東方,事關大明國本。以臣所見,或是……還會再有一次地動,或是旁的什麼災異,也將在近日發生,陛下何不再等等呢?”

鄧常恩終於忍不住了:“李侍郎,你的話,怎麼讓人聽不明白呢?就算再有地動,你能說,這不是太子造成的?”

連覃昌這個老好人都看不下去了,主動道:“李侍郎的意思,會不會是在說,上天接連降下警示,乃是要維持大明的國本?”

朱見深不耐煩道:“話無須藏着掖着……明確說吧,朕要另立太子,現在做決定不合適,是嗎?李卿家,你直接把話挑明即可!”

李孜省道:“臣認爲,這一卦跟太子休慼相關,且關乎到上天警示。陛下在易儲之事上,應當三思而後行,或等到年後再行定奪也不遲。”

朱見深皺眉不已:“現在不定,非要等到年後?難道說還會發生地震?亦或是山洪海嘯?現在明明是寒冬臘月……”

鄧常恩道:“李侍郎,你不會是想說,太子有上天庇佑,若是易儲,上天就會降下神罰,不利於大明?”

“是嗎?”

朱見深聽到這兒,臉色立變。

他本已做出決定,現在卻要被什麼上天的意思給阻止更改,一時間讓他無法接受。

李孜省馬上矮身叩拜:“臣一心爲大明江山社稷着想,絕無私心,臣認爲易儲之事應當暫緩。”

朱見深道:“你且明說,你推測出的災劫到底是什麼?竟事關易儲?”

儘管李孜省想好了各種說辭,但也沒想到皇帝態度如此堅決,心念一轉,硬着頭皮道:“回陛下,臣或有推測不對的地方,無的放矢,但事到臨頭卻不得直言……這不利東方之讖乃是說……泰山將有地動發生。”

說完這句話,幹清宮內瞬間安靜下來。

別說鄧常恩和覃昌了,就連九五之尊,掌控天下人生死的朱見深也好像被人點了啞穴一般,木訥半晌。

最後或許是朱見深發現宮殿內氛圍太過尷尬,勉強一笑,擺擺手:“你們都退下吧。太子請罪還有易儲之事從長計議,先等等看看。”

說完,朱見深仿若失神般,嘴裡念念叨叨,起身往後廡去了。

顯然若是泰山真的發生地震,那就不是上天發出警告了,簡直就是老天爺指着朱見深的鼻子開罵,你這個皇帝不稱職,趁早滾粗。

不管你皇帝信不信邪,至少天下萬民都會這麼認爲。

更何況,朱見深還是個極度迷信的皇帝,非常擔心這種情況出現。

第468章 沒兒子不行第31章 這就飄了?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19章 御史第198章 裡外裡不吃虧(求月票)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79.第79章 人窮志短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8章 實踐出真知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7章 嘴開過光第517章 高枝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253.第253章 作孽啊第56章 暗通款曲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39章 見賢思齊第5章 徽州來客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346.第346章 白手套309.第309章 就算不說也要給他升官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534章 不着調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527章 人選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第497章 跳樑小醜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138.第138章 討好型人格(三更求票)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481章 交託第457章 果然是他第211章 妖風又折回來了(求訂閱)第493章 事與願違第217章 親迎禮第482章 詐你的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142.第142章 榮歸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第412章 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172.第172章 納采問名第412章 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第60章 功在千秋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48章 “遠大志向”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377.第377章 用意(求月票)147.第147章 籌謀投效(求月票)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68章 糊塗人糊塗事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506章 平起平坐(求月票)第478章 就是你!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211章 妖風又折回來了(求訂閱)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342.第342章 理性派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第488章 結黨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