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

bookmark

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

張巒親自送覃雲出門。

等覃雲走遠了,他趕緊回來,把兒子叫到正堂,將房門一關,冷聲喝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延齡聳聳肩,道:“爹,我說過了,那應該是肝脾之病……這種病,痛倒未必很痛,從上面症狀的呈現來看,多半是肝病,這病不是咱能治的。”

“你胡言亂語些什麼?你隨便看看,就知道是肝病?”

張巒很生氣,卻顯得有氣無力。

主要是他拿兒子沒辦法。

張延齡扁扁嘴,意思是你不相信就罷了,反正沒人求伱相信。

張巒道:“若真是應了肝脾之病的症狀,那就按照方子治便是,爲父正好可以施展一番,醫書上有不少記錄治療肝脾之病的方子。”

“爹,你知道那得病的人是誰嗎?”張延齡問道。

張巒很自然地搖搖頭。

張延齡道:“如我所料不錯的話,得病者乃宮裡的貴人,且是一位咱絕對惹不起的大人物。或就是,萬貴妃本人。”

“休要胡言亂語!”

張巒驚訝地道,“萬貴妃?那可是……你小子活膩了?就算真的是,宮裡那麼多太醫,還需要爲父來爲其診斷?”

張延齡無奈道:“父親可知何爲病急亂投醫?”

“呃……你是說,她病入膏肓了?”張巒問道。

張延齡道:“她的症狀,未必病入膏肓,因爲肝病在很長時間內,只是眼白髮黃、身體發黃,以及渾身乏力沒胃口,可一旦到了某個時間段,病況就會急轉直下,幾天甚至是幾個時辰內就會要人的性命。

“這位病患,顯然還沒到爆發階段,不過也快了。”

張巒立在那兒,小聲嘀咕半天,也沒弄明白兒子的話。

“當時把那單子留下就好了,爲父還可以連夜研究研究,或是拿去與人一觀,給斟酌斟酌。”張巒不無遺憾地說道。

張延齡卻潑冷水:“父親可知那方子的要害之處?要是被人知曉,父親拿萬貴妃的病案去給人蔘詳,罪過可就大了。萬貴妃生病之事,尚未對外泄露,所知者甚少。”

張巒道:“那你怎麼知曉?”

張延齡當然知道,歷史上萬貴妃於來年正月初十病故,如今已是臘月下旬,距離她死,也就剩下十幾天時間。

萬貴妃雖還沒露出病入膏肓的跡象,但病情加重卻是顯而易見,歷史上對於萬貴妃死因有所爭議,《明憲宗實錄》上記錄:

“……至是上郊祀,回值天大霧,人皆驚訝。翌日,慶成宴罷,上還宮,忽報雲妃薨逝矣,上震悼,輟視朝七日,諡曰恭肅端慎榮靖,葬天壽山西南,凡喪禮皆從厚。”

萬貴妃屬於暴斃。

普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突發心臟病,畢竟死的時候萬貴妃已經五十七歲了,在這年頭絕對屬於老年人的範疇,出點什麼心腦血管疾病突然亡故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還有一種說法便是肝病。

顧名思義,肝病就是肝出問題了,用後世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肝發炎變得腫大了,有可能是酒精肝和脂肪肝,但由於這個時代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就算是皇室也做不到餐餐大魚大肉,加上有專門的御廚負責膳食,比較注重營養均衡,萬貴妃暴飲暴食患上脂肪肝酒精肝的機率不大,所以更大的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而病毒性肝炎是具有一定傳播特性的,像乙肝,甲肝以及丙肝等肝炎疾病,在這個時代就屬於肝病的範疇,患上後需要及時進行隔離。

可惜受時代限制,很多人沒有這方面的認知,故跟萬貴妃朝夕相處、多年同桌共食的成化帝朱見深,估計也染上了肝病,所以歷史上萬貴妃病故短短半年,成化帝便跟隨而去,有很大的可能就是憲宗也感染了病毒性肝炎,與愛妃前後腳發展到肝癌,最終一命嗚呼。

而當下,萬貴妃的肝病有很大可能進入爆發階段,也就是肝癌晚期,非常符合暴病而亡的特徵。

張延齡所看的單子,恰好是這個時代典型的中老年女性肝病的診斷書,符合“陰陽不調”等特徵,在臨牀應用中,這多適用於絕經後女子的論調,一份能由錦衣衛百戶直接拿來給張巒看的單子,還那麼小心謹慎,不由讓張延齡往萬貴妃身上聯想。

張延齡正色道:“就算不是萬貴妃,只是一位達官顯貴,或是什麼王公貴胄,那父親就敢去爲其診斷,甚至與之治病?父親自信醫術比太醫院的那些太醫還更高明?”

張巒想了想,這次他釋然了,直接搖頭。

沒那麼大的腦袋,他哪裡敢戴那麼大的帽子?

若真出差錯了,那不是提拎着腦袋玩嗎?

沒那必要!

張延齡道:“既然不會治,那咱就隔岸觀火不是更好?反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什麼好丟人的。”

張巒一瞪眼:“誰說事不關己了?爲父不是正努力進太醫院嗎?年後或就進去了,到那時爲父不也會被人尊稱一聲太醫……這病遲早我都要過問的,早些接觸不更好?”

“既如此,那父親就別進太醫院了。”張延齡建議。

張巒不悅了:“當初鼓動爲父給人治病的人是你,如今顛三倒四說不想讓爲父進太醫院的人還是你……延齡啊,咱做人要有原則,不能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說白了張巒就是捨不得太醫的官身。

在大明太醫官秩可不低,院使乃正五品高官,院判爲正六品,就連普通的御醫都是正八品,張巒可是眼熱很久了,哪裡是能說放棄就放棄的?

張延齡笑道:“爹,我可從來沒說過想讓你進太醫院,或者說,那只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你可是堂堂太子妃的父親,將來是要當國丈的……國丈進什麼太醫院?在家守着一畝三分地,當個清貴的勳臣不好嗎?”

“嘿,夢話說得這麼順溜,你這白日做夢還當真了?爲父不理會你這混小子,趕緊做功課去!”

“孩兒都沒去學塾,連個教導的先生都沒有,哪兒來的課業?”

“那也進房間老實待着,這兩天別到處瞎跑,爲父該找人管着你了,滿肚子的花花腸子,可比你那個大哥不省心多了。”

張延齡琢磨了一下老父親話中的意思。

大概是,張鶴齡蠢到一定程度,就能省心,反而是他這個聰明伶俐的,成爲了家裡的不安定因素。

張延齡暗忖,最好還是守着你那蠢兒子過日子吧,我這樣聰明絕頂的進了老張家,還真辱沒了人才。當然這只是開玩笑,誰叫歷史上張巒那麼成功呢?或許這就叫傻人有傻福吧,命運這種事情真是琢磨不清。

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134.第134章 太子不急太后急第44章 穿針引線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134.第134章 太子不急太后急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235.第235章 鬧着耍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575章 給他臉了第32章 真相大白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8章 實踐出真知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524章 送功勞?126.第126章 放下心,再吊起(求訂閱)第488章 結黨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第523章 一脈相承第455章 兜圈子第13章 濟世爲懷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165.第165章 暴風雨來臨(求月票)126.第126章 放下心,再吊起(求訂閱)73.第73章 謹小慎微第481章 交託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73.第73章 謹小慎微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308.第308章 母子情深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74.第74章 高深莫測張神醫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364.第364章 帝王心術第538章 動機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69.第69章 羈絆第509章 通情達理(求月票)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498章 不甘心278.第278章 出身220.第220章 朝六宮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86.第86章 收買拉攏第555章 文壇需要名聲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21章 無以爲報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98.第98章 強勢(求票)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第26章 誰的背景?第15章 閨女喂豺狼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第53章 宮闈風雨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第500章 樹挪死人挪活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174.第174章 宮牆外的知心人(求票)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21章 無以爲報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443章 一身狗皮(求月票)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325.第325章 紛爭(求保底月票)239.第239章 秉燭夜讀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536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