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4章 只欠一關

第94章 只欠一關

李府書房內。

聽了李孜省的話,龐頃和沈祿都在想,您老還真是“盡職盡責”。

裝樣子裝到自己都快信了?

李孜省收起輕慢之心:“現在我擔心的並不是哪家名媛閨秀作祟,她們才貌再好,也要連過初選和複選兩關,唯獨到了宮選時,就怕太后出來攪局……若太后對來瞻家的小侄女不滿意,那一切努力就白費了。”

龐頃遲疑地請教:“道爺您覺得……這件事有極大的可能會驚動太后?”

“嗯。”

李孜省點了點頭。

他的政治思維一向都很敏銳,考慮的問題也兼顧方方面面,當即耐心向二人作出解釋,“按照規矩,太子大婚,應該由皇后和太子生母一起出來完成宮選環節,選出最後三人,交由太子挑選其中一位成爲太子妃。”

沈祿恍然大悟:“也是,如今太子之母早薨,皇后又多年不問六宮之事,唯獨只有太后關心太子的婚事。”

李孜省嘆息:“我也在想一個問題……明日太后點名讓我去清寧宮做一場齋醮,要不要當場跟她老人家提一下太子選妃之事,尤其是……把張家小女鄭重舉薦給太后。

“本來此舉並無不可,但就怕太后對我抱有成見,貿然提出來反倒會壞事。”

沈祿想了想,本想建議什麼,最後卻覺得自己人微言輕,加上事情跟自己有着直接利益關係,沒敢明說。

龐頃倒無所顧忌,建議道:“道爺既然受邀前去,那還不如明說了吧。”

“怎麼講?”

李孜省望向龐頃。

這會兒龐頃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李孜省猶豫不決的時候,需要有個頭腦清醒的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幫他做一番理性的分析,因爲李孜省很清楚許多時候當局者迷。

就算意見不那麼中肯,有時也能幫他做決策。

龐頃道:“道爺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太后既然點名讓您去,足以說明太后對整件事看得很透徹。

“太子如今勢單力孤,面對陛下以及萬貴妃刁難和步步緊逼,就算是東宮那些講官也都束手無策。除了道爺您暗中相助,其他人有誰能真正幫到太子呢?”

“嗯!”

李孜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承認這話頗有道理。

因爲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滿朝上下都把太子當透明人,唯獨他李孜省藉助寧夏和泰山地震之事幫太子成功渡過易儲危機。

功勞之大,豈是他人能夠比擬的?

龐頃再道:“既然請您去了,您不說出來,等於是白白錯過良機。

“即便提出來太后不肯接納您舉薦之人,對您也無大的損失,本來甄選太子妃之事就紛繁複雜,存在諸多變數,我等盡力即可,豈敢強求?”

“呵呵。”

李孜省笑道,“其實最難的一關就在太后身上……若是張家小女能選入最後三人名冊中,即便選不上,我也會跟陛下進言,將張家小女留在東宮陪侍,做個偏妃,將來若誕下長子,也可母憑子貴。”

龐頃笑着道:“所以道爺就更要提了……要說這能進入宮選環節的女子,料想資質都不會太差,或者說總有幾個才貌和品行不錯的,若無太后暗中照應,要成功入選最後三人只怕並非易事。”

“汝學,你覺得呢?”

李孜省沒直接做決定,而是側過身,徵詢沈祿的意見。

沈祿顯得很尷尬:“此等大事,在下不好隨便提出建議,不過……還是覺得龐先生所言在理。”

龐頃對沈祿的回答很滿意,道:“雖然太后貴氣逼人,當今陛下又是至孝之君,可惜太后從來都不過問朝事,一時間也很難插手朝政,難免有些失落。

“若太后能與道爺您心意相通,以後朝中有什麼事,太后偶爾也能過問一下,這其實是互利互惠的大好事。”

“是啊。”

李孜省顯得很高興,“換作以前,根本就不敢想哪!多虧來瞻這次幫了我大忙,足以證明連老天都站在我這一邊。

“太后知我深得陛下信任,在此情況下我適時跟太后做一番利益交換,太后幫張家小女選上太子妃,不是大好事嗎?”

龐頃笑道:“是啊,是啊,難道太后就不想插手東宮事務?

“平常人家的閨秀,就算對她畢恭畢敬,也不會事事都聽從她的……但您找出來的人,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沈祿不無驚訝地問道:“聽兩位話裡的意思,太后那邊也想借助太子妃之手,插手東宮事務?”

李孜省寬慰道:“汝學,你不用太過擔心……太后和我,都不會左右新選上來的太子妃的意志,那位或許就是未來一國之母,我們可沒資格編排和利用。

“但是,若我們對她入選東宮有相助之恩,且這份恩情她能銘記於心的話,等她將來真正成爲皇后,難道會徹底拋棄今日恩情而不顧嗎?”

沈祿這才恍然大悟,急忙道:“當然不會,來瞻乃重情重義之人,他教導出來的女兒,也必定是知書達理識大體的。”

“那不就是了?”

李孜省好似又想到什麼,道,“汝學,我記得你曾說過,來瞻有個什麼姻親,在朝中當官……除了伱之外,好像還是翰林院學士?

“到底是誰來着,你詳細說明一下。”

沈祿介紹道:“來瞻有妹二,長妹嫁給了南京翰林院掌院侍讀學士徐瓊,次妹嫁入我沈府。”

李孜省笑道:“原來是徐學士,這層關係可非同一般……徐學士在南京有些年數了吧?”

“是。”

沈祿恭敬回道。

李孜省有些奇怪:“那爲何一直沒調回京師,或是直升南京六部侍郎?”

沈祿爲難道:“其實是這樣的……前些年,徐學士守制,加上他曾在司禮監掌印黃賜黃公公之母過世時前去憑弔,引得儒官痛斥其交結中官,以至於在之後幾年吏部的京察大計中,都未能列入優等,以至於官職一直盤桓不前。”

“哼!”

李孜省聞言氣惱道,“這不是吹毛求疵嗎?能爲南京掌院學士,德才豈能不高?能力豈能不強?卻因爲算不上過失之事就成爲人生污點?

“那是不是說以後朝中再有什麼人府上有喪事和喜事,登門前還要推敲一下對自己的聲名是否有影響?”

沈祿訥訥無法回答。

他也沒想到李孜省會這麼激動。

大概與黃賜同爲近佞,李孜省纔會對這件事如此在意。

“那我就出手幫徐學士一把,讓他早些進京,也好爲朝廷所用。”

李孜省恨恨然道。

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409章 買船票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81.第81章 懷疑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498章 不甘心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567章 另一個家(求月票)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44章 穿針引線第53章 宮闈風雨335.第335章 當局者迷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第15章 閨女喂豺狼293.第293章 砧板上的肉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第15章 閨女喂豺狼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第189章 進可攻退可守(求票)285.第285章 上香230.第230章 誰挖的坑?第480章 我纔是受害者第598章 不怕事大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36章 搶飯碗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99.第99章 默契(求票)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87章 神棍之間的交流(求票)279.第279章 械鬥175.第175章 招募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142.第142章 榮歸第39章 見賢思齊第54章 勢不可擋第418章 爛泥一塊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325.第325章 紛爭(求保底月票)第572章 清官清名第486章 爭議234.第234章 拷問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7章 前恭後倨246.第246章 合作之基175.第175章 招募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142.第142章 榮歸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398.第398章 一錘定音346.第346章 白手套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495章 十萬火急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523章 一脈相承第480章 我纔是受害者第469章 金屋藏嬌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98.第98章 強勢(求票)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第29章 南轅北轍233.第233章 大難臨頭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580章 坐山觀虎鬥第403章 都在等第536章 效率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第63章 筆友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436章 搶飯碗262.第262章 早晚被取代(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