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九年十月十五,天子在奉天殿舉行大朝會接見吐魯番使臣。
滿朝官員在奉天殿前集合完畢,等待着天子駕臨。
與先帝成化皇帝不同,弘治皇帝十分勤政,甚至可以用工作狂人來形容。
不但每日的例行朝會他會準時參加,還會時常召集閣臣商議討論軍國大事。
更爲難能可貴的是,送到天子跟前的奏疏往往會得到立即批覆,絕不會有堆積拖延的情況。
不過便是這樣一個勞模皇帝,舉辦大朝會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其實道理很簡單,大朝會只會在宣佈一些重要事情時舉行。譬如封后,立太子。
再就是大捷封賞或是使臣來朝。
偏偏這兩項在弘治皇帝執政時都不算多,故而皇帝便是有心也是無力。
閒話不提,卻說這日吐魯番使臣見到如此陣勢直是被嚇得不淺,在按照慣例奉上貢品拜過天子後就是皇帝訓話的環節。
中國自古有天朝上國的執念,這一點大明也不例外。
天子訓話吐魯番使臣就跟老子訓兒子一樣根本不需要理由。
何況吐魯番這個“不孝子”前不久剛剛興兵哈密想要虎口拔牙,從老子腿上剜一塊肉下來。
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天子便是罵的吐魯番使臣狗血噴頭他也絲毫反駁不得。
不過大明天子還是很有涵養的,所謂訓話也不過是點到爲止,那吐魯番使臣早已被這浩大天家陣勢嚇得噤若寒蟬,只連連叩首,連大氣都不敢出。
場面很和諧,天子很滿意。
再怎麼說,吐魯番在天子看來也不過是一個孩子。孩子犯了錯打一頓屁股就是了,沒必要往死裡打。
既然孩子認錯態度好,做長輩的自然也要獎賞。
天子當即下令賜予吐魯番使臣十萬匹浙綢,這便表示天子認可了吐魯番的認錯態度,不會再興兵攻打了。
吐魯番使臣感激涕零的叩拜天子聖恩,百官齊呼萬歲,一場大朝會圓滿結束。
......
......
從奉天殿前返回謝府,謝慎難得的伸了個懶腰。
託吐魯番使臣的光,天子給所有朝臣放了個假,這對於沒有固定休沐時間的朝臣來說可是一件大喜事。
謝慎偷得浮生半日閒,便坐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一邊品茶一邊哼着曲子。
與他料想的差不多,大朝會的進程就像有劇本一樣,一個場景接着一個場景完全沒有什麼新意。
在這種場合下向天子建言經略西域是不合適的,何況這種事情事關重大即便謝慎提了出來也不會立刻得到答覆。
倒不如把細節完善一下再上書天子。
正自悠閒的想着,管家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喘着粗氣道:“老爺,中官到了。”
中官?中官到了?
謝慎稍愣了愣才明白是什麼意思,連忙道:“快把中官請進來。”
好在他衣衫還算整潔,深吸了一口氣便迎了出去。
那中官是個年歲尚輕的,應該是第一次出宮宣旨還稍稍有些緊張。
見到謝慎後板色道:“翰林修撰接旨。”
謝慎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
“臣謝慎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翰林修撰謝慎品性忠良,學識淵博,授其兼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侍講東宮,欽此。”
這道聖旨並沒有太多花哨的詞語,可謂言簡意賅。
謝慎心道弘治皇帝看來是個實在人,不搞那些虛的。
對於這道聖旨本身,謝慎倒是沒有什麼驚訝的。
皇太子提前出閣讀書的事情他早就聽鄧太監說了。
司禮監的消息自然假不了,加之小太子歷史上差不多就是弘治十年出的閣,這個時空稍稍提前一些也沒有什麼稀奇。
前段時間謝慎被東廠何掌班的人劫掠,之後那些何掌班的親信又被人射殺,一時引起了朝野震動。
文官們紛紛上書,請求天子嚴懲蕭敬,裁撤東廠。
可天子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處置了幾隻替罪羊,而沒有動蕭敬分毫。
言官們自然不滿意,奏疏如雪片一樣飛到御案前,就差把吐沫星子噴到天子臉上了。
天子是一個面皮薄的人,又沒有什麼暴力傾向。面對這樣的場面,他一時手足無措。
其實要是換成了嘉靖皇帝,肯定命人把這些跳腳的文官拖出去打一頓廷杖。
屁股開花,這些言官就老實了。
可弘治皇帝不行,他老人家宅心仁厚,還等着青史留名呢,怎麼能廷杖愛卿們呢。
無奈之下,弘治皇帝只得宣本案苦主謝慎入宮面聖。
弘治皇帝與謝慎苦口婆心說了良久,終於說服謝慎主動上書表態,好壓下洶涌的百官攻勢。
當然弘治皇帝知道自己理虧,也給出了謝慎補償。
這補償便是授予謝慎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的位置。
這可是謝慎一直想要的,咬了咬牙便答應了。
反正劫掠自己的人已經全部被射殺,只剩下一個何掌班玩不出花來,將來有的是機會整治他。
東宮侍講有很多種,左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中允,左右贊善都可歸到東宮侍講之列。雖然右贊善只有從六品,但這個位置卻是必須要拿到的。
別的朝代把自己和東宮捆綁在一起或許還是有很大風險的,但弘治朝不會。
誰叫寵妻狂魔弘治皇帝只有張皇后一個老婆,只有小正德一個子嗣呢。
小太子便是再不濟,天子還能不傳位給他?
做東宮官員就像踏上一條終南捷徑,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做到一步登天。
別人可能覺得弘治皇帝春秋鼎盛還有許多年可活,但謝慎卻知道這位天子的陽壽也只剩下最多十年了。
這種時候到東宮和小正德培養感情,等到小正德繼位謝慎便是有從龍之功的自己人,再想升遷就容易多了。
屆時謝慎差不多二十五六,熬了十年資歷也足夠了,若是能夠任個六部侍郎給將來入閣鋪路自然是最好的。
外人都認爲謝慎那件事上很吃虧,那是因爲他們不知道內幕。
陛下與謝修撰在宮中達成的“交易”,呃...咳咳是共識豈是能輕易公開示人的。
謝慎叩謝過皇恩,領了聖旨後便衝那中官笑道:“中使有勞了,不知太子殿下是否近日就要出閣讀書,讀書地點可是在東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