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韃靼人擾邊

現任山西巡撫候恂候巡撫是陝西白水人,成化二年進士,今年五十八歲高齡,屬於和謝慎老丈人徐貫一個年齡段的。

六十左右這個年齡階段對文官來說十分重要。能否再進一步,跨過那道坎成爲部院正印堂官甚至入閣主要就是看這個階段。

這位候巡撫,頗是有幾分少年神童的意思,從小天資聰穎,考中進士時也很年輕,只有二十七歲。當然這個年紀和謝慎比起來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候恂不僅是神童,還頗有些政治天賦,登科選官後歷任戶部主事、山東按察司僉事、督運京畿軍儲、湖廣按察副使、山東按察使。

之後候恂抓住機會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被弘治皇帝派到山西大同巡視軍政、民政。

如果說朝廷諸衙門之中官職最容易混淆的,那一定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中的所有官職都叫御史,只是前綴不同。

外行的人一看這人是御史便以爲很拉風,其實箇中差別還是很大的。都察院正官爲左右都御使,正二品,副官是左右副都御使,正三品。較爲重要的還有左右僉都御史,品級是正四品。

以上都是坐院官,也就是俗稱的京官。

至於十三道監察御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除此之外還有巡按御史,也就是俗稱的八府巡按。

故而都察院的御史多如牛毛,重名並非沒有可能,重姓更是家常便飯。

這位候恂去到山西大同巡視了一番,整頓了軍隊和吏治,贏得了不錯的名聲。再之後其轉爲副都御使,弘治九年十月庚子又被臨時調配到山西充任巡撫。

可以說這位候巡撫主政頗有一套,山西在他的督查治理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勢頭。

不過,這位的運氣實在不怎麼好,先是趕上了天災,山西境內連發地震。緊接着小王子率韃靼人屢次襲擾邊境。作爲重鎮的大同府,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布政司衙門駐地和巡撫衙門駐地都是在太原府,不必像大同府那樣時時刻刻提防着韃靼人襲擾,留給候巡撫充分的時間佈防和儲備後勤。

而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就在陽曲縣。想來這陽曲縣令也夠悲催的,頭上不但有太原知府,還有布政使、巡撫等一干大員。

哪個都不是他一個七品芝麻官能惹的。

卻說巡撫衙門中,山西巡撫候恂正自處理公務,見管家候仁站在身旁欲言又止,便蹙眉道:“有什麼事嗎?”

“老爺,這裡有一封潞安府來的家信,您老看還是不看?”

常年侍奉在候恂左右,老管家候仁對自家老爺的性格十分了解。老爺是公私分明之人,辦公之時最忌諱處理私事。

不過這封信是潞安韓府來的,他實在不敢壓下,只得讓老爺自己決定看不看。

候恂今天心情顯然不錯,當即揮手道:“拿來吧。”

候仁立刻雙手將家信奉上。

候巡撫抽出信紙展開來看,看過後自然面如死灰。

“我那內侄竟然被判了斬刑......”

候恂閉上雙眼,連連搖頭道:“平日裡我那內侄跋扈慣了,老夫總勸他收斂一些,他卻不聽。現在好了,闖下大禍了,他韓家倒想起老夫了。”

候仁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苦笑道:“夫人那裡恐怕難了。”

候恂猛然睜開雙眼怒聲道:“有什麼難的,她便是說破天去,也不能把黑的變白!”

稍頓了頓,平復了一番心情,候恂接道:“研墨,老夫要陳寫奏疏。”

老管家不敢再多說,只得替候恂研好墨,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候恂思忖了片刻,便提筆蘸墨開始陳寫奏疏。

一封奏疏候恂寫的一氣呵成,他又通讀了一遍,確認沒有措辭不當的地方,便衝老管家吩咐道:“把這封奏疏封好,快馬加鞭送到京師去。”

老管家不敢多說什麼,恭敬領命而去。

......

......

卻說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五月十七,謝慎上的奏疏批覆下來了。

這還是讓謝慎感到很驚訝的。

要知道京師距離山西雖然不算遠,但一封奏疏呈遞到通政司分類,再送到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最後送到天子御案前決斷流程還是有些繁複的。

當然,像報備死刑犯這種事情,內閣、司禮監通常不敢插手,大多是由刑部直接給出處理意見,再由天子直接決斷的,流程上簡化了不少。

謝慎預料的不錯,性質如此惡劣的案子,刑部也沒有什麼疑議,當即將同意斬決的意見附在了奏疏後面送到宮中。

弘治天子也直接勾決,算是走完了流程。

更讓謝慎疑惑的是,韓陽的姑父,現任山西巡撫候恂一直沒有發聲,彷彿內侄的死活與他沒有任何的干係。

難道這位真是個鐵面無私的主?

謝慎竟然有了拜訪一番這位巡撫大人的心思。

不過眼下實在沒有什麼由頭,謝慎若是強行前往太原府城,就顯得太過矯情了。

韓原這案子就算是了結了,只需將其關押在府衙大牢等待秋後問斬即可。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平靜,謝慎每日照例坐堂審案,處理公務。

直到五月二十七日,發生了一件震動山西的大事。

小王子侵犯大同,在一戰後佯裝潰敗。時任大同前衛指揮王玉率軍追擊,遭到了伏擊,無數將士慘死,獨有指揮王玉倖免。次日,小王子又率軍進犯大同,連營足有二十里。

巡撫候恂照例陳寫奏疏向朝廷奏報請求增援。同時,候巡撫還命各府知府入太原府商議佈防事宜。

謝慎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韃靼人還是在弘治十年對大同府發動了猛攻。大同宣府防線看似堅固,但卻是靜態防禦,面對來去如風的韃靼人顯得十分吃力。

雖然按照歷史的既定軌跡,韃靼人並未對大同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既然一些歷史細節已經因爲謝慎的到來發生了改變,謝慎也不能保證在這個時空大同府依然固若金湯。

......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貫徐元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檢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酒樓計劃提上日程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結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第二十二章 龍陽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賣人情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江詩會(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姚仙茗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詩會(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東廠?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五十三章 囂張的壽寧侯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羣之馬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開市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夢中伊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七十四章 傳說中的北鎮撫司第二百八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九十七章 入股書坊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禪(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恨入骨髓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懷送抱第一百七十六章 鄭訓導的過往(一)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七十五章 連中小三元第三百八十五章 內廷外朝之爭第五百三十三章 會館遭賊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舊佈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五百零七章 餌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九十七章 入股書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試這個攔路虎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開個單章推書~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東廠?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撫院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門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雙倍月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雖貴,情更貴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運來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五百一十八章 燈下黑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橋碼頭血戰(一)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八十八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