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

心腸再狠辣的人也有軟肋,而楊廷和的軟肋就是兒子楊慎!

當謝慎提到楊家小郎時,楊廷和的面容明顯一緊,繼而苦笑道:“小閣老說的對,這點是楊某疏忽了。”

謝慎聞言大喜。

看來這是有戲啊!

他已經決定要見一面這楊慎,以此爲突破口勸說楊廷和接受這個總督職位。

“不知令郎可在府中?”

楊廷和淡淡笑道:“犬子正在家中讀書,小閣老可要指教一番?”

謝慎哈哈大笑道:“指教不敢當,某倒是想和令郎切磋一番。”

楊廷和點了點頭,喚來了家僕道:“去把少爺請來。”

說完便衝謝慎道:“犬子一心只讀聖賢書,人情世故淺薄了些,小閣老莫要見外。”

謝慎擺了擺手道:“不妨事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誰不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

過來不久,楊慎便跟着僕人來到楊府偏廳。

謝慎好奇的朝這位未來狀元望去,只見楊慎生着一雙桃花眼,高鼻小嘴,面容白皙。加上其身材高挑,一身儒袍更是襯顯得精氣不少。

“晚生楊慎拜見小閣老。”

楊慎畢竟出自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極爲懂禮。他見到謝慎後當即彎腰施身唱了一記肥諾。

其實若論年紀,謝慎比他大不了幾歲。不過從功名看一人是秀才,一人是狀元,差了數級。若論地位,一人是庶民,一人是內閣大學士更是天壤之別。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謝慎都當得起楊公子這一拜。

謝慎連忙道:“楊公子過謙了,某聽說楊公子才學出衆,明年便要參加鄉試,以某看解元郎非楊公子莫屬。”

楊慎惶恐道:“小閣老過譽了。小生何德何能,得小閣老如此誇讚。”

此時的楊慎雖然頗有才學,但那不過也是個秀才。便數大明朝,除了那位著名的狂士唐伯虎,還有誰敢在鄉試會試前就敢稱自己一定會奪魁首?

對於楊公子,謝慎還是有些愧疚的。畢竟作爲穿越客穿越到明中期實在能抄的人太少,拿了不少楊公子的詩詞去。也不知將來這楊慎大才子的名聲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楊公子只需照常讀書,某以爲以楊公子的才學奪魁是遲早的事情,便是連中三元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慎愣了一愣,小閣老爲什麼要對他如此誇讚?

他不知該如何作答,便朝父親望去,楊廷和咳嗽了一聲,擺手道:“還不謝過小閣老?”

作爲父親,最希望聽到的自然是對兒子的誇耀,這一點楊廷和也不例外。

楊慎最聽父親的話,他連忙再衝謝慎一禮道:“多謝小閣老。”

謝慎抓住機會道:“不知楊公子對報效國家怎麼看?”

楊慎沉然道:“自然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那出將入相呢?”

楊慎遲疑了一會道:“也是吾輩所求。”

謝慎心中大喜,繼而接道:“如果兩者同時可以做到,楊公子以爲如何?”

“當然是天大的喜事。”

“如今令尊有機會任職三鎮總督,替陛下牧守一方,如此機會不可錯過也。”

楊廷和被推舉爲三鎮總督的事情,並沒有對楊慎講。故而當謝慎提起時,楊公子還是很驚訝的。

他畢竟是少年心性,聽到父親將要被擢升爲封疆大吏,不免欣喜若狂。

“父親,這是真的嗎,兒子恭喜父親了。”

楊廷和的面色登時一紅,着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高興,高興個屁!

總督雖然看上去威風八面,可責任也大。

就拿這大同、宣府、遼東三鎮來說,每一個都是兵防重鎮。如今朝廷要設三鎮總督轄制全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個差事辦好了是份內的,辦不好就是尸位素餐,能力不行。

楊廷和宦海沉浮多年,早就將其中關節看了透徹,如何肯輕易就範。

偏偏皇帝、內閣的幾位閣老接連勸說,讓楊廷和十分頭疼。

現如今小閣老又親自登門造訪,爲的還是他出任總督一事。

這讓楊廷和不禁疑惑,大明朝的官員都死絕了嗎,爲何偏偏要揪住他一個人不放?

起初小閣老要見他兒子,他還不覺得什麼。現在才發現,他已經中計了。

小閣老這哪裡是要提點他兒子啊,分明是要借他兒子來堵住他的嘴。

可惜他現在發覺已經太晚了。

君爲臣綱,父爲子綱。

如今君父有命,作爲臣子如果不受那就是不忠。

如果楊廷和堅決不受,以後還有什麼顏面在兒子面前教導忠孝之道。

如此,父綱也將蕩然無存。

其實,這件事謝慎真的沒有什麼私心。

楊廷和入閣與否對於謝慎來說根本沒有影響。

即便楊廷和入閣,以他這個年紀最多也就是混到次輔。但謝慎卻不同。

謝慎可以熬,熬到李東陽、謝遷都致仕他就熬出了頭,首輔的位置便是他的。

內閣也是論資排輩的,但這個資不是年紀,而是入閣的時間。

謝慎比焦芳還要早一些入閣,在如今閣臣中排在第三,故而纔有第三大學士之說。楊廷和若是入閣,想要當上首輔,那也得熬死謝慎。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楊廷和來說,接受這個總督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總督相當於部堂級別的高官,又不用受到京官的諸多約束。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總督在地方簡直就是土皇帝。出行時前後簇擁,那排場豈是京官能比的?

再說了,如果楊廷和繼續留在京師謀求入閣,將來楊慎的名聲肯定會受到影響。

試想,內閣大學士的兒子考中了狀元,流言蜚語勢必風起。

雖然楊慎才學出衆不怕別人嚼舌根子,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機會避免爲何偏偏要看着事情發生?

對於大明朝的讀書人來說,名聲比什麼都重要。

楊慎以後要在官場混,就不能污了名聲,不然將極大限制發展,成爲部院大員,內閣廷臣絕無可能。從這點看,楊廷和倒是有坑兒子的可能。

......

......

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於人(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四百七十四章 謝慎獻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謝旭第五百零九章 匕現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子對才子(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二十七章 教諭開小竈第三十章 蓄力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賜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於人(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縣試案首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態(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碩鼠(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鎮守太監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最強詩會陣容第二百一十七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二)第九十九章 縣學原來是這樣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爲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第五十章 積攢聲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三百一十四章 抗稅(第五更 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多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東陽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三百二十四章 國法要殺你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五百零一章 豬隊友啊(第五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二百零九章 今朝喜來今朝樂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章 肺癆第二百四十四章 謝狀元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親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與軍戶制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辦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儂我儂第四百零八章 甘陝總督楊一清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籤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第五百八十五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會館遭賊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勢迷離第一百四十一章 詩哉茶哉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四百一十七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姚三傑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來是中毒(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會寧員外(一)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哈密城破第一百零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樑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醫的大氣運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六十一章 府尊點撥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撫進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更)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執念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零五章 驗封司主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