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織造廠(下)

卻說徐家織造廠開廠當日,華亭縣令王守仁也到場祝賀。

百里侯親自來祝賀,這讓徐家家主徐曇大爲驚奇。

他本以爲王縣尊身爲欽差不太可能屈尊來此,誰曾想縣尊完全沒有一絲架子,反倒來了次與民同樂。

縣尊駕臨,徐曇自然上前逢迎,一邊賠笑一邊將王守仁請到了廠中。

其實說是織造廠,不過是徐家一處廢棄的宅院臨時改造的。

幾百部織機整齊的擺放在打通的房間內,每五十部織機由一名管事負責管理。織工出了什麼問題也由管事一併負責。

這樣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效率,十分有利於大規模生產。

王守仁在徐家織造廠房中視察了一番,便被徐曇請到了一處小院喝茶。

這園子本就是供徐家族人居住的,只不過這些年來荒了,但底子還在,雖不至於一步一景,但亭臺樓榭卻是一應俱全。

織造廠房在外宅,看不到此般風景。但一經穿過幾道月門,沿着抄手遊廊來到後園,卻是立刻換了一般風景。

這園子據說是蘇州府的一名匠人設計的,兼有蘇州園林的雋永清秀和松江園林的大氣,直是妙不可言。

王守仁用茶蓋颳了刮茶末,淡淡道:“徐員外真是好福氣啊。區區一廢棄的園子都佈置的這麼精美,本縣都不曾住過這麼精美的宅子呢。”

王守仁這倒不是在瞎說。他雖然也是出自書香門第,老爹王華也算是朝中要員。可餘姚老宅最多算是中規中矩,跟豪宅是完全不搭邊。

人比人氣死人,看了徐家的宅子王守仁只覺得自家的祖宅寒酸破敗,完全不像是官卿之宅。

至於京中的宅子就更不必說了。

京師米貴,居大不易。王家在京師的宅子只有三進,即便在寸土寸金的京師也只能算是寒酸,和王華老爺子的身份十分不襯。

“縣尊謬讚了。這宅子雖然還算精緻,可是卻住不下太多人啊。老朽家中有幾百口人,都住這裡也太擠了些,這便搬了出去造了新宅。”

王守仁聽到這裡,險些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這五進的宅子還小?

難不成徐曇還想住王府皇宮?

但他壓下心中的不快,和聲道:“果然是豪族世家啊,本縣算是見識了。”

若論家族的悠久,琅琊王氏是不輸給華亭徐家的。可是因爲經營的關係,王家這一百年來在生意場上遠不如徐家發展的好。加之琅琊王氏內部各房爭鬥激烈,內耗嚴重,這便衰敗了下來。

可徐家卻一直是長房操持家務,百年來日漸鼎盛。

一相比較,卻是讓人唏噓感慨。

“縣尊,有一事老朽不知當講不當講。”

既然王守仁已經來了,徐曇自然是想借着機會探一探他的口風。

“徐員外但說無妨。”

“不知這新政能推行多久?”

能夠開辦織造廠,對於徐家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朝廷朝令夕改,新政沒有推行多久就遭到廢除,那對於徐家來說可是毀滅性的打擊。

一來幾百一千架織機不是小數目,光是購置就需要花費大筆銀錢,這一塊等於就是爛在手裡了。

二來這會暴露徐家的野心。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點在商界尤其適用。如果徐家能夠從辦廠中獲利良多,那麼受到些委屈也就罷了。

若是到頭來只是一場空,那徐家可就太虧了。

王守仁呷了一口茶道:“這便不是本縣所知道的了。不過本縣覺得,朝廷既然推行新政就不可能朝令夕改。有小閣老在朝中,這新政便能繼續推行。”

雖然並沒有給徐曇作保,但王守仁的話還是讓徐曇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如此,老朽便放心了。”

小閣老是什麼人?那可是簡在帝心的人物。

徐曇也是見過世面的,明白在大明朝一切官銜都是虛的,唯有帝心二字纔是王道。

王縣尊說的不錯,只要朝中有小閣老在,新政便能夠貫徹推行下去。

徐曇倒是不指望新政能夠幾十上百年的推行,只要有個十年左右可以讓他賺的盆滿鉢滿就行了。

對於王守仁這個強項令,徐曇本人也是心情複雜的。起初他只以爲此人是個愣頭青,要將一切看不慣的東西砸爛。

但後來發現此人是有大智慧的,也並不是完全不給他們這些豪族世家活路。

至於辦廠這個事情,更是對徐家這樣的家族大有裨益,如果一切順利,將徹底解決龐大家族開支的問題。

“不過有一件事本縣要給徐員外說在前面。”

王守仁話鋒一轉,眉宇間顯露出一絲凌厲。

“縣尊請講。”

徐曇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和聲道。

“朝廷雖然給了你們辦廠的權力,但並不是意味着你們可以將布匹綢緞隨意售賣。如果讓本縣發現有走私海貿的情況,決不輕饒!”

聽到這裡,徐曇直是打了個冷顫。

他不是沒有想過通過走私出售綢布,因爲這樣獲利是最多的。

雖然朝廷將第一年辦廠的稅收減半,但在大明朝出售綢布利潤有限,到手的利也就是三成左右。

而如果走私海貿,獲得一倍兩倍的利都是很尋常的事情。

“縣尊說的哪裡話,老朽便真的要行海貿,也會提前報海經局的。”

徐曇只覺得自己被王守仁盯上了,尷尬的笑了笑。

如果真的要通過海經局走海貿,他就要在交辦廠稅的基礎上再給海經局交一次稅,算下來和將綢布銷往大明兩京十三省利潤是差不多的。

如此,他還何必多此一舉?

對此王守仁也只是隨口一說,他並不太擔心走私的問題。因爲不管是弘治朝、還是正德朝,走私和倭寇的問題都不是很嚴重。

他不是很明白謝慎爲什麼會在這件事上對他百般叮囑,但本着對謝慎的信任,他還是要盡到監督的責任。

該說的話都說到了,王守仁也不想在徐家多做停留,便放下茶盞道:“本縣還有公務要忙,便不叨擾徐員外了。”

徐曇早就巴不得王守仁離開,聞言自然大喜。

只不過他面上流露出不捨的神色,假意勸留了一番。

......

......

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瘋癲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謹矯詔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六十二章 營造一場偶遇(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難題(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書第六十五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哈密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鬼(第五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三百五十五章 賺錢啦第四百六十七章 賊酋來襲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舊佈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詩會(一)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四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鳴和第三百零九章 接風宴(第五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有人(第二更)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三百零七章 離京(第三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四百八十五章 寧王謀反(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爲進(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聖第四百六十章 汝道不孤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順門哭諫第七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一十一章 與沈娘子的合作第六章 孫家惡奴第六章 孫家惡奴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五百章 你對權力一無所知(第四更!)第五十九章 酒宴上的衆生相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八十四章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碩鼠(四)第九十八章 雙雙金鷓鴣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馬監太監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下厲害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國法要殺你第七十四章 傳說中的北鎮撫司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零一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百四十九章 張公子被打了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五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更, 求雙倍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五十四章 別有一番風味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鳴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十五章 君子之風第三十三章 試帖詩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百零一章 修築堤壩,改造海塗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獻策第五百八十四章 倉儲與國運(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三百零九章 接風宴(第五更 爲盟主夢中盛唐i加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境界第五百八十三章 倉儲與國運(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覓清幽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有人(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紹興府試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開市場開個單章推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