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鄉(二)

九月初五,謝慎決定返鄉。

包括兒子謝旭、妻子芊芊、侍妾水芸、二丫在內的一衆親眷一同前往。

魯種田帶着幾十名護衛緊緊相隨,確保謝慎一家人的安全。

舉家返鄉自然是包船最合適,一家人從張家灣碼頭上船沿着大運河一路南下,於九月二十五抵達餘姚城外的碼頭。

得知謝閣老要返鄉,餘姚縣令寇冉、紹興知府鄭恪、浙省巡撫劉連暉在內的一衆官員早早來到城外碼頭迎接。

小卒衙役更是早早派到了幾十裡外,見到謝閣老的船駛來便策馬飛奔報信,故而這一衆官員是提前做好準備的。

等到謝慎在魯種田的攙扶下跳下船時,看到了一個極爲壯觀的景象。

幾百名官員整齊的跪倒在碼頭上,浙省巡撫劉連暉高聲道:“下官浙江巡撫劉連暉攜本省一衆官員迎接首輔大駕。”

大明的官場極爲有意思,有很多不知所謂的規矩。這些規矩並沒有明確的出處,而是百十年來一代代人摸索得出的。

比如這下官見上官的跪拜之禮,就是諂媚逢迎者率先作出的。

好男兒膝下有黃金,除了天地君親師照理說是不應該跪拜任何人的。

但是官員或者說政客是一個極爲特殊的羣體,可以說這個羣體的大部分人爲了政治利益和前途都可以不要節操。

跪拜算什麼?君不見成化朝還出了個爲了討好首輔萬安而獻寶的‘洗鳥御史’呢。

如果說這一拜能夠換得上官的青睞那就太值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海筆架。

謝慎對此也見怪不怪了。

古人的價值觀不能用現代人的觀念來衡量。只要堅持本心就行了,至於這些同僚怎麼想卻不是他能夠管得了的。

其實換個角度想,浙省巡撫劉連暉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首輔返鄉,處理的稍有不妥就會有怠慢之嫌。

或許謝慎本身不會計較,但萬一有心人借題發揮呢?、

劉連暉這個浙省巡撫可是有很多人盯着的,不想被那些暗中觀察的人算計,就得儘可能的把事情做到最好。

另外,劉連暉也確實想通過這次機會和謝慎搭上線。

畢竟謝慎十分年輕,如果不出意外還要做很多年的內閣首輔。

跟首輔大人搞好了關係,以後回京出任六部堂官甚至入閣參預機務並不是沒有可能。

劉連暉的先天條件很好,是二甲第三名的成績,又是庶吉士出身,硬實力上是沒有問題的。

只要善於鑽營,仕途上還是能夠更進一步的。

謝慎擺了擺手道:“劉巡撫不必多禮。本官此次返鄉只因私事,並無公幹。諸位都請起吧。”

浙省的官員可以跪,謝慎卻不能不管不顧的受着。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是叫這些地方官員一直跪着,難保不會有人蔘奏一本,說謝慎作威作福。

雖然謝慎確實挺冤的。

首輔大人有命,羣臣自然積極響應,紛紛站起身來。

說來也是沒有多少人喜歡跪人的,大多是被逼無奈。

“首輔大人,下官命人備下一份酒宴爲首輔大人接風。您看......”

作爲浙省的最高長官,劉連暉自然是有責任有義務爲謝慎接風。

謝慎也不好拒絕,遂輕點了點頭道:“好。”

被人衆星捧月般的一路迎入城中,謝慎只覺得感慨不已。

想當初他剛剛穿越來到餘姚時不過是個窮小子,何曾想過有朝一日會官居一品,成爲宰輔之臣?

回望這一切,簡直就像夢境一般。

謝慎叫芊芊等親眷先返回府中,自己則前去赴宴。

酒宴是在縣衙之中擺好的,雖然謝慎此番是因私返鄉,但畢竟是朝廷要員,在縣衙吃一頓接風酒宴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能夠參加這次接風宴的都是浙省的要員。

巡撫劉連暉自不必說,浙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紹興知府也在其列。至於餘姚縣令,純粹是因爲是餘姚的父母官才能夠躋身入席,屬於破例了。

單純看品級,七品的百里侯是絕對沒有資格在首輔大人的接風宴上出席的。

謝慎走到上首坐定,巡撫劉連暉坐在他的旁邊,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知府、同知、學政等官依次坐定。

可憐的餘姚縣令只能坐在最下首靠近院們的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謝慎是繼謝遷之後餘姚派的代表人物,這些官員如何能不尊,紛紛讚頌起謝首輔的豐功偉績來。

謝慎什麼話沒聽過,對於同僚下官的讚頌只靜靜聽着,笑而不語。

既不反駁也不喜形於色。

劉連暉見場面有些尷尬,便咳嗽了一聲,舉起一杯酒道:“下官代表浙省所有官員敬謝閣老一杯。”

大道至簡。古人習慣於將所有的話溶於酒中。

當然,劉連暉這麼做也是存着另外一層考慮。

祝酒的話很不好想,祝願謝慎官運亨通?謝慎已經位極人臣,再上面可就是皇帝陛下了。

祝願謝慎身體康健?人家身體本來就好好的,又是年輕力壯之時,這麼說明顯不適合。

祝願謝慎日進斗金?錢是個好東西,可既然有着官身就得矜持一些。

謝慎當然不是貪官,日進斗金難道是要自污?

所以還不如什麼都不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正所謂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

官場哲學全體現在這一句祝酒詞中了。

謝慎輕點了點頭道:“劉巡撫有心了,本官此番回鄉並無公幹,諸位莫要興師動衆,擾了百姓生活。”

“謝閣老心繫百姓,下官佩服啊。”

紹興知府鄭恪接過話來,拍了一記馬屁。

“吾等一定謹遵謝閣老教誨,絕不會有擾民之舉。”

“是啊,謝閣老高義之舉必將被百姓稱頌。”

“謝閣老高義!”

“謝閣老高義!”

見衆人紛紛拍起馬屁,浙省學政馮川也不甘寂寞則捋着鬍鬚道:“首輔大人此番返鄉,不若前去縣學看看,講授些人生經驗給那些新晉生員們,也好讓餘姚讀書人薪火相傳啊。”

謝慎沉吟了片刻道:“本官正有此意。”

......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轉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六十章 不使人間造孽錢第八十一章 破局人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八章 暗流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結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來了?第九十七章 入股書坊第一百九十八章 碩鼠(五)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一百四十一章 詩哉茶哉第四十三章 豪門陸氏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百章 西域局勢(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灘塗種棉花(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章 執紅牙拍板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會寧員外(一)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酒樓計劃提上日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禪(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八章 拿你來做墊腳石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三百六十章 內閣更替第三百八十一章 盲女紅蓮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會與科舉第五十五章 紹興府試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運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七十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國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雙倍月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勢異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章 華亭吳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的反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圍攻哈密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會寧員外(三)第六十五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五百零三章 綠蘿行刺(第七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閣了?第十五章 君子之風第四十四章 紹興惡痞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網之魚(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鎮守太監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羣之馬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無遺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騎牆的錦衣衛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於人(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的反擊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二百零六章 我沒看錯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這一輩子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的反擊第六十六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間美味小籠包第二百八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一百八十六章 別樣的孔教諭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一十一章 與沈娘子的合作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汝目無君父第三十一章 縣試縣試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第三十五章 拜謝縣尊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