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陸淵的抉擇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無念傷辰的打賞~)

官場之上從來沒有對錯之說,認得只有利弊。

陸淵是前首輔劉吉的門生,劉吉致仕後陸淵也就沒了靠山。

前些日子他和提學官陳方垠同遊翠湖,自然不是昔日同年好友重聚敘舊那麼簡單。他是想通過陳方垠接觸京師的貴人,以圖仕途更進一步。可陳方垠卻是哈哈一笑,絕口不提此事。擺在陸淵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悽風苦雨獨自承受,另一個是馬上找一個新的靠山。

壽寧伯張鶴齡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君是張皇后的親弟弟,年紀輕輕便繼承爵位,看他的樣子似乎對政事頗有興趣。

當今天子專寵張皇后,幾乎對皇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照這樣發展下去,張鶴齡未必沒有機會效仿前朝首輔萬安靠拍後宮馬屁上位。而且張鶴齡比之萬安有一個先天的優勢,那就是他是張皇后的親弟弟,哪有姐姐不幫弟弟的道理?

劉閣老倒臺了,陸淵自然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眼下張鶴齡並不算官位顯赫,陸淵此刻投靠,還可以在張鶴齡心中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只是投靠效忠也是需要誠意的,陸淵一直不知該如何表明心意。

今日喬震的一番話讓他有了思路。

鹽運使盧仲景案牽扯出了很多利益方,這倒也正常。不過“壽寧伯”張鶴齡這時站了出來還是有些讓陸淵驚訝的。這麼看來,陛下命令錦衣衛前來徹查此案就是因爲皇后娘娘吹了耳邊風,而皇后娘娘自然是挨不過壽寧伯這個親弟弟的軟磨硬泡。

錦衣衛辦案從來不講理字,他們只需要向天子負責。故而天子對本案是什麼態度就直接左右了錦衣衛辦案的結果。

這一點即便是指揮使牟斌牟大人也不能改變。

從喬震剛剛透出的口風看,陛下似乎是想安撫張皇后和壽寧伯,那麼勢必要對鹽運使盧仲景進行平反。

既然有平反便免不了有治罪。作爲上書彈劾盧仲景的第一人,巡撫劉德自然是治罪的對象。至於剩下的什麼布政使司,按察司官員陛下也知道不過是附和劉德,自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麼說,剛剛喬震是在暗示他站出來表面態度,參劉德一本?

巡撫衙門和三司衙門同在杭州府,陸淵和巡撫劉德也是擡頭不見低頭見。如果這一本參不倒劉德,陸淵的日子就有些難過了,故而他頗是猶豫。

喬震見狀冷笑一聲道:“右布政使薛大人已經答應上書參奏劉德,陸臬臺還不放心嗎?”

喬震的話說到這個份上,陸淵也算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他最怕的是自己孤身一人上奏,那樣滿朝文武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到他的身上。但如果此事有右布政使薛徵出面牽頭,他的壓力就會小上許多。

喬震這次看來是早有準備,竟然已經說服了布政使薛徵出頭彈劾劉德。

不過陸淵還是有些憂慮,他衝喬震拱了拱手道:“敢問這件事情牟指揮使是什麼意思?”

喬震一敦茶杯,冷冷道:“陛下是什麼意思,指揮使便是什麼意思。喬某這麼說陸臬臺可明白了?”

牟斌自打當上了錦衣衛指揮使,就以忠義贏得了滿朝文官的讚賞。此君爲人正直,雖然掌管的是錦衣衛這樣令人聞風色變的機構,可卻不濫用職權,甚至對下詔獄的官員以禮相待。陛下也對牟斌十分信任,經常聽取他的意見。

但牟斌再怎麼老好人,卻也不可能代替皇帝的意志,只要天子下令逮捕劉德,牟斌也是會毫不猶豫的執行的。

而眼下天子顯然已經被張家人說動,準備拿巡撫劉德開刀了。

好在當今天子仁德,不濫殺大臣。即便劉德倒臺,也不會有殺身之禍,最多是罷免流放罷了。

這樣絕好的機會擺在面前,陸淵自然心動了。

如果能夠用此事討好壽寧伯,他身後便算有了靠山。

思忖了片刻,陸淵咬牙道:“陸某願意陳寫奏疏參奏劉德。”

喬震撇了撇嘴,似笑非笑的說道:“那陸臬臺可要早些動手了。布政使薛大人的奏疏恐怕已經在差送京師的途中。等薛大人和陸臬臺的奏疏到了京師,呈供陛下御覽,我們北鎮撫司也好動手拿人。”

錦衣衛尤其是北鎮撫司的番子拿人是不需要經過任何大明的司法程序的。

陸淵雖然早就對錦衣衛的跋扈有所耳聞,可現在聽到喬震親口說出來還是覺得有些不寒而慄。

“陸某這便去寫,寫好便派人四百里加急送到京師,喬總旗可還滿意。”

喬震點了點頭道:“陸臬臺是明白人,等喬某回到京師,壽寧伯那裡我可以代爲引薦。”

這纔是陸淵真正想聽到的話,他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衝喬震一禮道:“大恩不言謝,喬總旗的恩情陸某記下了。”

“你們文人就喜歡這些虛的東西,都是爲陛下做事有什麼謝不謝的。”

喬震拂袖起身道:“既然陸大人要陳寫奏疏,喬某便不叨擾了,告辭!”

陸淵還想說些什麼,喬震卻是已經邁着方步走出了書房。

......

......

王守文在廊廡中吃着乾果點心,院試上榜的喜悅早已消失殆盡。

見謝慎閉目不語,一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王的樣子,王守文終於忍不住道:“慎賢弟,你怎麼這麼心安。來人若真的是錦衣衛,他們在府中待了這麼久,陸伯父不會出事吧。”

陸家和王家是世交,王守文這個反應到也不算奇怪。

謝慎睜開眼睛沉聲道:“如果陸大人真的犯了國法,錦衣衛來拿他還會用這麼長時間嗎?我看錦衣衛不像是來陸府拿人的,倒更像是和陸大人商議些什麼要事。”

聽到這裡,王守文稍稍心安。就在他擡頭向窗外望的一瞬,一隊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力士踏步而過,嚇得他呆立當場,面色慘白。

......

......

第二百九十八章 誰是黃雀(第四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關係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橋碼頭血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會王華第五十六章 連試三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來是俠女啊第五十七章 我不奪案首誰奪案首第二百九十七章 連鎖反應(第三更 爲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人的心思你別猜第三百四十三章 謝慎回京第九章 狠狠打臉第一百九十二章 賣人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鄉(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風景第八十二章 購置宅邸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儂我儂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一章 積善之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二百七十三章 馬尚書也喜歡小籠包?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機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二百零一章 修築堤壩,改造海塗第三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零五章 孫王兩家的爭端第四十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七章 縣尊斷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九十八章 碩鼠(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三十章 蓄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蘇州行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額通兌第八十四章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釋前嫌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報仇(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欽差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軟肋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十四章 一詩既出,誰與爭鋒!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蠱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樂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吏檢舉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詩哉茶哉第一百七十六章 鄭訓導的過往(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內外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士錢寧第三十四章 縣試案首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一百零二章 縣學第一課(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四百五十五章 癥結所在第四百六十章 汝道不孤第三百零二章 當侍東宮(第三更 爲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會(一)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獻策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與首輔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鄭訓導的過往(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遠道而來的客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風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監也有溫情時(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八十七章 巧遇陸淵第一百九十三章 窮親戚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五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