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

從符離縣距離徐州約一百二十里,兩萬騎兵在官道上只需奔跑一夜,天亮時便可抵達,這一帶都是屬於地勢平坦的黃淮平原,非常利於騎兵作戰,而官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麥子已快要成熟,微風吹過,一陣陣麥浪翻滾。

四更時分,兩萬騎兵終於進入徐州地界,丘陵開始多了起來,遠處一座延綿不絕的大山便是徐州的九里山,不僅丘陵增多,樹林也多了起來。

這時,兩萬騎兵已經奔馳到了一處低緩的山谷內,山谷長約三裡,兩邊各是一座丘陵,官道從山谷中貫穿而過,由於兩邊的丘陵十分低緩,大片松林就像波浪一樣節節升高,所以這種地形又叫丘谷,比較平緩,卻又最容易暗藏殺機。

這裡距離徐州州治彭城縣已不到三十里,斜卯阿里心急如焚,一再下令加速,兩萬騎兵風馳電掣般衝進山谷,女真騎兵衝在前面。

就在前面騎兵還沒有奔出山谷之時,樹林內忽然梆子聲響起,萬箭齊發,密集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山谷內的騎兵。

騎兵頓時一片人仰馬翻,慘叫聲不絕,斜卯阿里的戰馬連中四箭,撲倒在地上,斜卯阿里忽然聞到了濃烈的火油氣息,急得大喊:“快離開官道,快離開!”

但箭矢只是恐懼纔剛剛開始,隨着數百支火箭射進官道,埋藏在官道下面的火油開始燃燒起來,緊接着官道上響起了一連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一百顆震天雷連續不斷在官道上爆炸,血肉橫飛,戰馬慘嘶,士兵被炸飛上天,濃煙籠罩了整條峽谷。

六千名擁堵在峽谷中的金兵,除了三百餘人僥倖從前面逃走外,其餘五千六百餘人要麼死在亂箭之下,要麼就死在爆炸和烈火之中,傷亡極爲慘重,主將斜卯阿里被炸死在丘谷之中。

兩邊埋伏的一萬弩兵深深埋頭伏在地上,待爆炸結束後,他們立刻撤離了,樹林也被四濺的火星點燃,開始燃燒起來。

後面的一萬四千餘騎兵驚得戰馬長嘶,他們紛紛調頭,但一支五千人的重甲步兵卻橫在官道上,攔住了金國騎兵的退路,一名金兵大將喝令道:“衝擊!”

一千騎兵驟然加速,企圖衝開重甲步兵,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得不透風雨的斬馬大劍,騎兵收步不及,紛紛撞擊上去,戰馬和士兵都發出淒厲的慘叫聲,衝擊在最前面的三百餘人馬瞬間被刺穿的身體,當場慘死。

重甲步兵儼如銅牆鐵壁般向前推進,所過之處騎兵屍橫遍地,銳不可當,將金兵殺得節節敗退。

這時,後面宋軍的神臂弩矢又如暴風驟雨般射來,士兵一片片倒地,前面是銅牆鐵壁般的重甲步兵,後面又是閻王的催命箭,官道已無法再走,金兵萬般無奈,只得調轉馬頭向兩邊麥田奔去。

一般而言,金兵會盡量避免在麥田中作戰,尖銳的麥秸會刺穿馬掌,而且麥田齊腰深,裡面隱藏着太多的不可危險,而且阻力很大,戰馬無法奔馳,王貴在麥田內部署兩萬名長槍手,他們埋伏在麥田內,神出鬼沒,金兵稍不留神,一杆鋒利的長槍就會驟然刺出,將馬上的騎兵刺穿。

或者被一槍刺穿戰馬的肚子,使戰馬在悲鳴中倒下,馬上的騎兵跟着摔倒,卻再也爬不起來。

金兵主要集中從東面逃亡,西面不好走,只有三千餘人選擇了西面,而一萬多騎兵則在東面長達十幾裡的麥田裡亡命奔逃,黑暗中,騎兵看不清麥田裡隱藏的士兵。

只見他們不斷慘叫着倒下,陣亡的騎兵越來越多,當騎兵奔出十幾裡,終於走出了走出麥田,一萬多人只剩下不到五千人,死傷已經過半。

而這時,所有金國騎兵都呆住了,在他們對面和兩邊,三萬騎兵列成了三座騎兵大陣,呈品字型將他們包圍了。

李延慶冷冷下令:“殺!”

“嗚——”號角生吹響,三萬騎兵戰馬奔馳,殺氣滔天,從三個方向向五千騎兵猛衝而來,等待着金兵的,只有一個結局:全軍覆沒。

天漸漸亮了,這片叫做大龍鋪的麥田和丘谷終於露出了它的真實面目,長達五里的官道上躺滿了金兵屍體,還有一堆堆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屍塊,山谷西面的山丘也被大火燒掉一半,整個山坡一片漆黑,慘不忍睹。

這時,王貴奔上前向李延慶抱拳彙報,“啓稟都帥,已清點完畢,被殺死敵軍約一萬八千餘人,沒有敵軍戰俘,繳獲戰馬九千三百匹,逃走敵軍約一千餘人,主要從北面和西面逃走。”

“我們傷亡多少?”

“傷亡一共七百四十人,主要是騎兵。”

李延慶點點頭,這應該是最後一戰時傷亡,傷亡不算少,但也在正常範圍內。

李延慶隨即令道:“把屍體處理了,大軍向彭城縣進發!”

......

此時彭城縣只有兩千餘守軍,除了原來的一千漢軍士兵外,還有一千兩百名逃回來的金兵,可憐城內主將李兆,在開門放入金兵後,便被金兵千夫長一刀宰了,死了也是個糊塗鬼,不知道自己爲何被殺?

千夫長叫做粘答,他心急如焚,天剛亮,他便令人發鴿信去燕山府,向完顏斜也求救,這也是金兵消息比較閉塞,完顏宗幹率軍渡黃河到了鄆州,徐州的金兵竟然不知曉,否則這一千金兵一定會直接奔赴鄆州,而不會留在徐州等死了。

中午時分,十萬宋軍抵達徐州城下,李延慶遠遠注視着城池,見城頭兵力稀疏,他冷笑一聲,回頭對王貴道:“堵住三座門,放過北門!”

“遵令!”

王貴立刻奔去安排軍隊,李延慶又對曹猛道:“你可率一萬騎兵在徐州城北五里外攔截,等金兵逃出北城,一個也不準放過!”

曹猛行一禮,“卑職遵令!”

曹猛率一萬騎兵繞道向北而去,不多時,王貴派人來報,“三面城門都已駐兵!”

李延慶隨即令道:“令投擲兵上去,把南城門給我炸了!”

片刻,三百名士兵用盾牌結成盾牆,護衛着兩名投擲兵向城門緩緩而去,南城門是厚木製作,中間用鐵圈箍住,除了汴梁、大名府這樣的戰略大城會用生鐵鑄城外,其餘各地城門都是這種結構。

另外南城門前還有一座吊橋,吊橋頭距離地面約兩丈,吊橋雖然能投效抵擋敵軍對城門的攻擊,但它卻能給震天雷創造另一種便利,那就是從高處向下滾落的勢能,這就是有利也有弊的一面。

片刻,三百士兵護衛着投擲兵來到了吊橋下,他們已進入百步射擊範圍內,城頭上數百名士兵立刻箭如雨發,密集的箭矢射向三百名士兵,但箭矢毫無意義,堅固的盾牆擋住了箭矢。

兩名士兵抱着一隻大冬瓜一般的震天雷,另一名士兵點燃了火繩,兩名士兵低喊一聲,“一、二、三!”

兩人同時發力,震天雷被輕輕拋起三丈高,“咚!”一聲響,重重落在吊橋上,骨碌碌滾向城門,三百名士兵立刻撤退,他們舉着盾牌奔跑,很快便跑出了百步外,這時,他們迅速趴在地上,將盾牌蓋住頭部和身體,緊緊捂住了耳朵。

震天雷正好滾到城門處,輕輕撞了一下門便停下,只片刻,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大地在顫動,城池在搖晃,木屑四濺,濃煙瀰漫着城門處。

良久,濃煙消失,南城門早已變得一片狼藉,吊橋被炸斷了,一半吊橋浮在護城河上,城門被炸掉大半,只剩下一點邊緣掛在城門上,兩邊城城磚也被炸得千瘡百孔,但沒有坍塌,勉強支撐着城牆和城樓。

不過城頭上的士兵卻消失了,要麼被震死,要麼被震暈,這麼近不堵住耳朵,光爆炸聲就能讓人雙耳失聰。

城門大開,李延慶當即喝令道:“騎兵殺進城,保護倉庫!”

立刻有五千騎兵在高寵的率領下向城門疾奔而去,之前的三百士兵已經在護城河上搭建了五塊木板,形成了一座簡易橋樑,率先衝進城去,五千騎兵衝過木橋,衝進了城門。直接奔向南城附近的倉庫,將倉庫團團保護起來。

這也是李延慶在南城發送攻勢的緣故,他必須最快速度保護好位於城南的倉庫,否則金兵直接丟一顆火星在乾草堆上,自己就真要欲哭無淚了。

實際上,李延慶在攻打徐州的戰爭佈局上也稍稍求穩了一點,他可以提前拿下徐州,或許再派一支軍隊埋伏在徐州以南數裡處,攔截逃回的金兵.

但李延慶放棄了這個方案,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風險,距離城池太近,很容易被敵軍巡哨發現,一旦他們通知了北上的金兵,自己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李延慶爲了保證殲敵方案成功,在城池和全殲金兵上,他選擇了後者。

不過李延慶放北門不圍,就是不讓金兵走向絕望,玉石俱焚,給他們留一線希望,也是爲了能保住糧倉。

結果沒有出乎意料,一千二百名金國騎兵在宋軍入城後,便迅速開北城逃走,丟下了徐州城,剩下的漢軍士兵紛紛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