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

李延慶帶着青兒和十名侍衛在次日下午抵達了蘇州,李延慶雖然穿着青衣儒衫,但十名侍衛卻穿着朱漆山字甲,頭戴銅盔,身披青龍繡衫,典型的禁中侍衛裝扮,他們個個騎着高頭駿馬,一路向南疾奔,引來無數路人側目。

就在他們距離姑蘇城還有三裡,只見路邊一個亭子裡有兩個公差向他們招手,李延慶連忙勒住了馬匹,片刻,兩名公差跑上前問道:“請問各位大哥是不是京城過來的嘉王手下!”

“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長洲縣捕快,奉知縣之令在這裡等候嘉王殿下一行,我們縣尉有重要事情要稟報。”

李延慶點點頭,“我們確實嘉王殿下隨從,你們縣尉在哪裡?”

“請官人稍候!”

一名捕快向後跑去,不多時,一名三十歲出頭的男子匆匆趕來,後面還跟着幾名衙役,男子抱拳道:“在下是長洲縣尉陸根生,事關重大,請公子表明身份!”

李延慶給侍衛們使個眼色,侍衛取出嘉王府腰牌向男子出示,男子也拿出官印交給李延慶辨識,李延慶把官印還給他笑道:“原來是陸縣尉,不知縣尉半路攔住我們有什麼要緊之事?”

“這裡不是說話之地,如果各位是爲了朱勔之事就請跟我來。”

“請吧!”

一行人離開官道,來到一條小河邊,小河裡停着一艘客船,剛纔陸縣尉就是在船上等候。

“請李官人船上說話!”

“陸縣尉有什麼重要之事就直說。”李延慶沒有上船,他不會將自己置於險地。

“是這樣,今天下午,朱勔的長子和兄弟率領兩千人南下了,我們懷疑朱勔可能要潛逃。”

“爲什麼說他要潛逃?”李延慶追問道。

“我的一名手下發現在山莊碼頭前停泊了一百多艘貨船,已經有人開始向貨船內搬運大箱子了。”

“我不明白,陸縣尉爲什麼要告訴我們這些?”

陸根生嘆了口氣道:“我們好好的魚米之鄉被這個畜生糟蹋成什麼樣子了,我們蘇州百姓哪個不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剝他的皮?事到如今,我也豁出去了,不瞞李官人,揭發朱勔莊園僭越就是我乾的,兩個月前京城李御史來蘇州秘密調查,還是我領他上山去看朱勔的莊園,李御史讓我監視朱勔,我聽說嘉王到來,估計就是來收拾朱勔,如果不是,那我也認了!”

李延慶點點頭笑道:“那就恭喜你押注對了,我就是奉嘉王之令前來查看朱勔的動靜,能否請陸縣尉帶我們去朱勔的府邸看一看?”

陸根生大喜,他其實並沒有完全說實話,他是接到了武進縣都頭王善的飛鴿傳書,得知嘉王殿下派人南下了,這纔在城外等候了一天,終於把李延慶等到了。

陸根生當即帶着李延慶一行向延壽山莊而去。

.........

在延壽山莊兩裡外的一片樹林內,李延慶遠遠望着胥河上停泊的一百多艘貨船,只見不斷有人進進出出,將一隻只大箱子搬上了船,已經有一半的船隻裝滿了箱子,但運送大箱子的牛車還在絡繹不絕地從山莊內向碼頭駛來。

“該死的王八蛋,到底貪了多少錢財!”陸根生見朱勔的財富多得驚人,他忍不住低聲罵了起來。

李延慶卻沉思了片刻問道:“離這裡最近的海港是哪裡?”

李延慶敏銳地判斷出,朱勔一定是要出海逃亡了,除了海外一條路,朱勔已經無路可走。

“最近是秀州華亭縣。”

“可以走遠洋大船嗎?”

陸縣尉也明白李延慶的意思了,他想了想道:“好像不行,那邊是鹽碼頭,只能走近海小船,如果要去遠海,必須去明州!”

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寧波,如果從陸路過去,必然會經過方臘的勢力邊緣,就算朱勔的兩千死士敢冒險南下,朱勔本人也未必敢冒這個風險,如果自己沒猜錯的話,朱勔一定是先去秀州,然後再乘船去明州,再從那裡轉大船逃匿海外。

想到這,李延慶又問道:“從這裡走水路去華亭縣有幾條道?”

“要麼走長洲,要麼走太湖,最後都是進江南運河,不過走長洲會繞城,很容易暴露行蹤,估計朱勔不會冒險,他肯定會走太湖,從吳興那邊進入江南運河,再走嘉興河到華亭出海口,華亭碼頭就修建在那裡。”

李延慶連忙叫來幾名侍衛,給他們低語幾句,侍衛立刻道:“少君請放心,我們一定會辦到!”

幾名侍衛調轉馬頭,離開樹林先走了,李延慶則繼續等在樹林內。

夜幕降臨了,四周漆黑一片,但碼頭上依舊燈火通明,家丁還在打着火把搬運木箱,但顯然已經到尾聲了,不再有牛車送箱子過來,只剩下堆砌在碼頭上的二十幾個大箱子。

這時,青兒低聲道:“小官人,我的水性很好,讓我上船去吧!”

“不行,太危險了!”李延慶斷然拒絕。

“這有什麼危險,我在水下可以憋半炷香,爹爹一直在水中訓練我的輕功,小官人,讓我去吧!”

禁不住青兒一再請求,李延慶最終答應了,如果船上有人,確實事情就好辦得多,他低聲對青兒叮囑了幾句,青兒點點頭笑道:“我明白小官人,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她稍微收拾一下,便彎腰向樹林外奔去,李延慶眼睜睜見她下了水,輕巧地攀上了一艘大船,似乎藏匿在一隻大木箱裡,李延慶暗贊她聰明。

又過了一刻鐘,十幾輛馬車駛來,朱勔帶着家人以及大羣美女出現了,陸縣尉低聲對李延慶道:“那個穿一身黑的,就是朱勔!”

李延慶第一次見到了這個歷史上著名的貪官,只見他穿着一身黑衣,身材中等,動作倒也矯健,可見此人年輕時練過武藝,朱勔和一個拄柺杖的老者,估計是他的父親朱衝,上了第一艘大船,其餘家人和美女則上了後面幾艘大船。

隨着延壽山莊的大門關閉,船隊緩緩調頭,向西面的太湖浩浩蕩蕩駛去。

李延慶對陸縣尉笑道:“果然被縣尉說中了,下面還要煩請縣尉繼續領路,我們去前面等他們。”

陸縣尉點點頭,“我們走吧!”

數人離開了樹林,沿着小道騎馬向縣城方向奔去.........

天亮時,李延慶在吳興河再次看到了朱家的船隊,南岸還有五百名士兵跟隨,他們的裝備幾乎和官兵一樣,只是頭盔被漆成了紅色,據說朱勔比較迷信紅色,同時也是和朝廷軍隊的一種區分。

船隊雖然順水,卻是逆風而行,航行得並不快,直到中午時分才抵達嘉興,向南走了不到十里便轉進了嘉興河,照這個速度航行,船隊夜間便可以抵達杭州灣。

朱勔負手站在船頭,眯着眼睛打量着兩岸的一草一木,強勁的風吹拂着他的黑袍和頭髮,風中帶着海面上特有的鮮腥氣息,他已經感覺到了大海的召喚,這讓他心中既感到慶幸,但又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他慶幸是現在嘉王趙楷應該還在常州,而自己果然做出決定,搶在趙楷抵達蘇州前離開了宋朝,帶着龐大的財富遠走海外,他可以想象趙佶的暴跳如雷,這讓朱勔心中未免有幾分得意。

但得意只是一陣,更多確是一種說不出的失落,他就要離開自己的故土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恐怕他這一輩子也沒有機會了。

這讓朱勔心中充滿了背井離鄉的傷感。

就在這時,忽然有船伕指着前方大喊:“前面是怎麼回事?”

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最後兩天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