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決戰並不是最後一場比賽,而是決出前十名的比賽,明天的前三爭霸賽纔是整場弓馬大賽的最後一戰。

不過今天的比賽也異常重要,今天的成績將帶進明天,和明天的成績加在一起作爲最後的評判。

大理國和吐蕃國各出五名騎士參賽,加上遼國和西夏國的四十名騎射高手,一共有五十名外域箭武士,他們和四十名大宋箭武士打散,進行移動靶比賽。

這次決賽在遼國和西夏國的堅決反對下,比賽取消了弓重計分,這也是因爲西夏和遼國的弓手大都是一石弓,而殺進決賽的宋軍箭武士幾乎都是兩石弓,在弓上宋軍就佔了優勢。

不過雖然取消了弓重計分,但又增加了三十分的計時分,所有參賽武士必須在三十記鼓聲中射出三箭,以殘餘鼓聲計分。

爲了確保公平,決賽還取消了印象分,但保留了左右開弓十分,這樣加上六十分的射靶分和三十分的計時分,總分依舊是一百分,如果同分還須加試。

箭靶比較特殊,是三隻鴿子,這是遼國提出的方案,當箭手入場疾奔時,三名鴿奴依次將鴿子拋上天空,計分標準和固定靶一樣,射中頭部得二十分,脖子十五分,身體十分。

這就要求武士們在選箭時非常講究,不能選箭頭爲倒三角形的狼牙箭,必須用細長尖錐形箭頭的破甲箭,否則就算射中鴿子頭部,也會因爲箭頭阻力大而射不進去,只有細細長長如針一樣的箭頭纔是最理想的賽箭。

李延慶抽到第七十九號,排到後面去了,但一直向他挑釁的西夏武士撒金卻是三號,第三個出場,隨着賽旗舉起,撒金已經策馬在出發點上等候了,每個人只有三支箭,只有三次出箭的機會。

‘當!’一聲鐘響,撒金縱馬奔出,記時鼓聲隨即響起,鼓聲不快也不慢,如果馬不停蹄,應該只耗費二十記鼓聲便可完成比賽,這樣可以拿到十分的記時分,這其實就是考驗每個武士出箭的果斷和騎射水平高低。

不過這樣一來,想拿到九十幾分幾乎不可能了,發揮得十分完美也只能拿到八十分。

撒金是第一個非大宋的武士,當他衝入賽場,四周圍觀民衆頓時噓聲四起,大宋民衆恩怨分明,將無情地嘲弄送給敵國武士,百年恩怨豈是一場友誼比賽就可以消泯?

看臺上的貴賓席內,焦彥堅臉一沉,對旁邊的童貫道:“這未免太無禮了吧!”

童貫淡淡一笑,“如果我們去西夏比賽,估計待遇也差不多。”

後面大理國使者段興業笑道:“如果是在西夏國比賽,恐怕不僅有噓聲,還會亂箭齊發,能活着離開就不錯了。”

童貫仰頭呵呵一笑,“段王爺真會開玩笑!”

焦彥堅回頭狠狠瞪了段興業一眼,便不吭聲了,這時,第一隻鴿子撲棱棱騰空而起,按照經驗,鴿子一般在剛被拋上天空,翅膀還沒有展開時是最好的機會,那時箭矢不受鴿子翅膀扇動的影響,鴿子本身也難以躲閃。

撒金也抓住這個機會一箭射出,這一箭又快又狠,正中鴿子頭部,針箭直接刺穿了鴿子頭部,鴿子哀鳴一聲,從空中落下,這時,四周沉寂了,死一般的沉寂,沒有喝彩也沒有噓聲,數萬人默默注視着這個西夏武士,很多人的眼睛射出了仇恨的目光。

撒金沒有停留,他又連續兩次出箭,第三箭換成左手執弓,成功射下了三隻鴿子,每一隻鴿子都精準地命中頭部,用了二十二記鼓聲奔完全程,評判結果,他竟然得了七十八分的高分。

這讓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恐怕能超過他的人太少了。

李延慶也暗暗點頭,不愧是西夏第一箭手,確實很厲害,無論出箭精準還是出箭的時機都表現得無懈可擊,比他的箭壺厲害多了。

李延慶是在下午三點鐘左右上場,這時賽程已過大半,宋朝箭武士和西夏、遼國的抗衡幾乎是勢均力敵,七十分以上宋朝已有十人,而遼國和西夏加起來也是十人,大理和吐蕃皆沒有一人上七十分,已全軍覆滅,但最高分依舊是撒金的七十八分,花榮的馬速慢了一步,只得了七十七分,屈居第二。

這時,在場數萬觀衆的心都變得沉甸甸的,幾乎所有人都向休息大棚處望去,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託在李延慶身上,這個時候就算李延慶奪走第一,即使他們賭錢輸掉,他們也絲毫不在意了,在絕大部分人的心中,民族尊嚴要遠遠比錢更重要。

這時,看臺上紅旗揮起,有人喊道:“下一個,七十九號!”

李延慶翻身上馬,從休息大棚裡走出,溫暖的陽光頓時灑滿他全身,和陽光一起迎接他的,還有滿場數萬人歡呼聲,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人們熱烈地向他揮舞着手臂,滿懷期待地望着李延慶,只希望他能創造奇蹟,將西夏武士比下去。

李延慶揮了揮手,舉起了銅弓,陽光照射銅弓上,閃爍熠熠金光,四周叫喊聲和鼓掌聲更加激烈了,觀戰的數萬士兵激動得大喊大叫:“銅弓鐵箭!”

看臺上的評審官和諸多將領也一片譁然,周侗的銅弓鐵箭居然出現在李延慶手中,高深眯起了眼睛,原來李延慶是周侗的高徒,真是意想不到啊!不知道他的身上還藏有什麼秘密?

焦彥堅疑惑不解地問童貫道:“他的銅弓有什麼奇特之處嗎?”

童貫微微笑道:“他的銅弓可不是用銅鑄出來那麼簡單,我也仿造過,拉弓幾次就斷裂了,他的銅弓應該不完全是銅,裡面應該還別的什麼東西,所以韌性很大,而且很難掌握,它的原主人就是大宋從前的第一騎射高手。”

“你是說周侗?”

童貫點點頭,“這個李延慶應該就是周侗的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呵呵!我倒很期待了。”

童貫隨即令道:“敲鐘吧!”

“當——”

鐘聲敲響了,李延慶策馬奔出,戰馬和他心意相通,邁開四蹄,在鼓聲中儼如一陣狂風般地向終點奔去。

‘咚!咚!咚!’

鼓聲緩慢而有力的敲響,李延慶緊緊握着銅弓,昨晚的祭祀使他彷彿和銅弓有了某種默契,弓柄不再象從前那樣冰冷,反而有絲絲暖意,或許這只是陽光帶來的一絲錯覺,但帶給李延慶的卻是一種更加強大的自信。

‘撲棱棱!’第一隻鴿子飛起,李延慶卻並不管它,他只管催馬疾奔,但鴿子飛行的軌跡卻銘刻在他心中。

‘崩!’弓弦聲響起,一支破甲箭閃電般射向鴿子,轉瞬即到,這一箭從左眼射入,右眼透出,鴿子從空中落地。

四周歡聲雷動,但李延慶絲毫不關心結果,他的第二箭已射出,一隻鴿子剛剛拋起,便被一箭射穿頭部,釘在不遠處的木樁上。

四周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緊張的等着他的最後一箭,這時,李延慶已經換成左手執弓,他心中卻在默數鼓聲,已經十七聲了。

“咚!咚!咚——”

就在第二十聲剛剛響起,他的戰馬一躍而起,在即將躍出終點線的一瞬,李延慶躺在馬背上一箭射出,戰馬隨即躍出了終線,箭在空中一閃而過,一箭射中了已飛到一百二十步外的鴿子頭部,鴿子從空中落下。

這時,驚天動地的歡呼聲從四面八方響起,人們激動得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二十聲鼓聲完成了賽程,這時,評審席一致給出了八十分的最高分。

童貫捋須呵呵大笑,焦彥堅卻鐵青着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休息棚內,撒金狠狠一拳砸在木樁上,嘴裡大聲咒罵着什麼。

連花榮也罕見地豎起了大拇指,他知道李延慶勝在哪裡?就在李延慶根本不看目標,全身心地策馬疾奔,尤其最後一箭,完全拋開了任何阻礙,這才節省下來最寶貴的兩聲鼓響,這已經接近了到了騎射的最高境界,用心來捕捉目標。

這時,一名手下快步奔來,在童貫耳邊低語兩句,童貫臉色一變,起身便快步離開了看臺。

他從木樓梯走下看臺,兩名宣旨宦官已經笑眯眯在不遠處等候他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恩上香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上架感言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上架感言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