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

bookmark

齊州長清縣,這是齊州最靠近鄆州的縣城,上午時分,一支數百人的軍隊在李延慶的率領下緩緩抵達了長清河邊,這條河流便是齊州和鄆州的界河,過了這條河,對岸便是鄆州了。

李延慶立馬在河邊,注視着遠處一片足有數千畝的荒蕪麥田,已長滿了半人高的雜草,眼下小麥已經到了收穫之時,應該到處是黃燦燦的麥浪,到處可見忙碌的農人身影,但現在不僅田野裡沒有人煙,就連官道上的空空蕩蕩,看不見一個行人。

儘管梁山軍的軍紀總得還不錯,但戰爭就是那麼殘酷,社會就是那麼脆弱,經歷了數年的起兵造反,京東西路各州以及河北大名府、博州等地都變得一片蕭條,人口銳減,土地擱荒,僅齊州的稅賦和前年相比便銳減了八成,這讓李延慶的心情頗爲沉重,不知要過多少年這裡才能逐漸恢復生機。

李延慶是在宋江突圍後的第二天下午纔得到消息,這個消息他並不奇怪,甚至在他的意料之中,趁童貫立足未穩突圍是梁山軍唯一的機會,宋江顯然抓住了這個機會。

不過儘管已經提前想到這個後果,李延慶心中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憤怒,他們近半年的心血都被童貫一夜之間毀掉了,既然放虎歸了山,下面就看童貫怎麼掃蕩梁山,怎麼處理後事?

這時,官道上終於出現了一個騎毛驢的年輕路人,待他走近木橋,一眼看見了對岸的軍隊,頓時激動得揮手大喊起來。

李延慶也認出了這個年輕路人,正是他前天派去須城縣的楊光,只是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回來了。

片刻,楊光被士兵帶了上來,他向李延慶行一禮道:“卑職見到王貴將軍,他給將軍寫了一封信。”

說完,楊光取出一封信遞給李延慶,李延慶接過信看了一遍,王貴在信中十分憤怒,痛罵童貫卑鄙無恥,明明放走了宋江等人,還居然得到天子封官受賞.......

看到這,李延慶不由冷冷哼了一聲,童貫的無恥並不僅僅表現在鄆州,幾年後他在北伐中的無恥才叫登峰造極。

李延慶又繼續看信,在信的最後王貴明確表態,他絕不願在這個國賊手下爲將,他已決定離去,如果李延慶再不答應接收自己,那他就去濟州投奔宗澤。

李延慶笑了起來,王貴從小性格剛直,眼中揉不得半點沙子,既然他心意已定,自己就不應該再勉強他留在軍中。

李延慶沉思片刻,便翻身下馬,讓士兵支起一張桌子,他隨即提筆給劉錡和王貴各寫一封信。

這時,他又想起一事,連忙問楊光道:“我讓你去找順風客棧的掌櫃,你找到了嗎?”

楊光搖搖頭,“客棧幾個月前關門了,我翻牆進去,大堂上落了厚厚一層灰,裡面沒有一個人,我向周圍人打聽,好像已經不在須城,上次那次百姓離城,他也走了,客棧東家在河北,他應該是去河北了。”

李延慶知道幾月前王英爲減少須城內人口,放走一批百姓,大約兩三萬人,很多不是梁山軍家眷的百姓都紛紛離開須城縣,這讓李延慶有些遺憾,當初要不是客棧掌櫃幫助他,他就被梁山軍抓住了,他今天想回報這個掌櫃,但人已不知去向。

李延慶只得暫時放下這件事,把寫好的兩封信交給楊光,“你再去一趟須城縣,找到劉將軍和王貴,把我的信給他們。”

“卑職這就出發。”李延慶又給了他一些碎銀子,楊光這才騎上毛驢匆匆走了。

李延慶當然能理解王貴的心情,但王貴不能說走就走,那會毀了他的前程,甚至有逃兵之嫌。

李延慶便託劉錡幫忙把王貴調到齊州來,王貴只是一個小小的都頭,他的調動用不着驚動童貫,張叔夜的職權就能輕易辦到,如果牛皋也願意來齊州,他當然也願意接收,他正好有一件重要之事要交給王貴去做。

兩天後,須城縣傳來的消息,童貫率領五萬大軍前往梁山鄆城駐紮,準備開始進攻梁山,就在李延慶有點擔心之時,王貴卻帶着幾名士兵來到了歷城縣、

“我還以爲你也跟隨大軍去鄆城了。”李延慶見到王貴便笑道。

王貴和李延慶見了禮,便恨恨罵童貫道:“閹賊真不是東西,居然說壽張縣和鄆城是他攻下來的,不要臉的人我見得多了,象這樣不要臉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童貫將种師道的功勞都據爲己有,鄆城和壽張又算得了什麼,李延慶便笑着安慰他,“這種小事情你就不必再介懷了,將士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可以隱瞞天子,卻隱瞞不了三軍將士。”

這時王貴忽然又想起一事,連忙道:“聽到張司馬要被調回朝廷了。”

“你怎麼知道?”

“我昨天下午去拿調令時聽老湯說的,他說張司馬彈劾童貫,結果被童貫報復,要把他趕走,反正軍中都這樣說,我估計也是真的。”

李延慶已經不想再聽童貫的事情,他便對王貴道:“我準備把兩千相州鄉兵送回相州,正好沒有合適的人選,你就替我跑一趟吧!”

王貴愕然,“這可是你唯一的軍隊,如果把他們送走,你可就沒有一兵一卒了。”

李延慶笑了笑道:“我原本擔心梁山餘匪會偷襲齊州,現在看來,梁山軍已士氣喪盡,成不了氣候,既然宋江已經突圍去了梁山,齊州也沒有什麼危險了,早點把他們送走,以免童貫總惦記他們。”

王貴默默點頭,勉強笑道:“好吧!我也正想回鄉看看,我隨時可以出發。”

李延慶拍拍他肩膀笑道:“我就沒法喝你的喜酒了,以後再補!”

王貴臉一紅,李延慶竟說中了他的心事。

.........

第二天上午,王貴率領兩千相州鄉兵離開了歷城縣,返回相州,同行的還有兩名都頭盧飛和王平,盧飛是大名府人,而王平則是相州林慮縣人,他們回去也正當其時。

李延慶站在城頭上,遠遠注視着兩千士兵遠去,這時,莫俊在一旁低聲道:“官人看來很看重貴哥兒和這支軍隊啊!”

李延慶微微一嘆,“在局勢不利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潛伏,忍受寂寞和不公,是爲了將來的東山再起,至於童貫、高俅之流的飛揚跋扈,我們不妨冷眼觀之,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看看笑到最後的是誰?”

“官人已經有打算了?”

李延慶點點頭,“我已經上書樞密院,要求將我調離梁山平匪之戰,童貫那邊我也寫信給他了,我打算回京探望父親,特地請假一個月。”

“官人覺得他會批准嗎?”

李延慶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相信他會批准,我主動離開這是非之地,他何樂而不爲。”

莫俊也嘆了口氣,“只是官人立了這麼多功勞,這一走,就白白丟掉了。”

“那倒未必。”

李延慶淡淡笑道:“是我的終歸是我的,童貫抹殺不掉。”

........

下午時分,李延慶接到了童貫的命令,令他到鄆城一見,李延慶知道是關於自己請假之事,這一去就很可能不回來了,他特地向李清照夫婦告別,趙明誠這時已接到朝廷正式任命,任命他爲歷城知縣,爲此,趙明誠對李延慶感激萬分,特地置酒爲李延慶踐行。

兩天後,李延慶帶着莫俊、楊光等幾名隨從抵達了鄆城,此時五萬大軍在梁山腳下紮下了大營,而鄆城縣作爲官軍後勤重地,同時也是安撫制置使的臨時官衙所在地。

李延慶讓莫俊等人在客棧等候自己,他獨自一人來到了官衙,只等了片刻,童貫的親兵便出來抱拳道:“李將軍請進!”

李延慶來到童貫的官房,躬身行一禮,“卑職參見太尉!”

“延慶....要我怎麼說你呢?”

童貫滿臉惋惜道:“平定梁山亂匪已到最關鍵之時,你怎麼能說走就走,宋江兵敗,逃回梁山,齊州那邊我估計沒有什麼事了,正要把你調回來擔任剿匪主力,你卻要走了,這是爲什麼?”

童貫惋惜的表情裡透着難以言述的虛僞,李延慶心知肚明,他淡淡笑道:“正如太尉所言,梁山亂匪已是強弩之末,不日便會被大軍掃滅,太尉麾下有良將千員,每一個都遠勝於我,我留也好,走也好,其實對局勢沒有任何影響。”

“話不能這麼說,你也有你的作用嘛!”

童貫話題一轉又問道:“你這一走,那兩千鄉兵......”

“兩千鄉兵幾天前已經回去了,我回京城後,將直接向樞密院上繳龜符。”

童貫點了點頭,又壓低聲音道:“你就放心吧!我可不是姚仲平,你的功勞我會立刻如實上報,我真心誠意希望有一天你能成爲我的左膀右臂,當年在湯陰縣我就有這樣的想法,現在依舊不變,希望我們捐棄前嫌,重新開始!”

若是從前,李延慶或許會有受寵若驚之感,可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他早已看透了童貫的虛僞和陰狠,李延慶淡淡一笑,“太尉厚愛,卑職感激不盡。”

童貫將批准的請假書遞給李延慶,“去吧!回京城好好休息,明後天我就把你的功勞報給朝廷。”

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