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

bookmark

其實無論文市也好,武市也好,都不過是一種交流方式,只是兩者的側重點不同。

文市偏重於年輕男女本人之間的一種交流,以筆墨表達心意,雙方也不需要見面,非常含蓄,尤其被女孩子喜歡。

而武市對於年輕小娘們的吸引力就弱了很多,也無法形成共鳴,所以武市更多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一種交流。

功勳世家大多以武立身,家家都有祖傳武藝,象高懷德、羅彥瓌、楊業的槍法,石守信的錘法,潘美、韓令坤的刀法,曹彬、王彥升、張光翰的騎射都曾在大宋赫赫有名。

他們的武藝代代相傳,長輩們也會借這種聚會的機會考校督促晚輩們的武藝,在某種程度上,武市也關係到很多年輕子弟的前程。

比如高寵和潘成玉,他們目前對自己的婚姻之事並沒有興趣,而是希望得到前輩的認可,推薦他們從軍爲官,或者進宮當侍衛。

武市在西院的騎射場內舉行,曹家的騎射場佔地三十畝,南北長,東西稍短,十分平坦開闊,相當於一座軍隊的小型演武場,可以練習軍弩甚至神臂弩,至於騎射更不在話下。

數十名長輩坐在一座帶有棚子的看臺上,不時互相交頭接耳,他們在朝廷基本上都有各種武官頭銜,有的還擔任禁軍高官,但也有一些出任文官,不過宋王朝對功勳世家的態度一向是敬而不用,儘可能地給他們高官頭銜,享受優厚的俸祿福利,但實權卻基本上沒有。

高深好容易纔得到樞密院的實權官,但可惜還是探花一現,僅僅半年就被罷免了。

儘管如此,高深地位還是很高,趙佶免了他的樞密使之職,卻給了他太子太保的頭銜,他坐在看臺第一排,旁邊是今天的主人曹評,曹評坐在中間,另一邊是輔國大將軍潘旭,年紀也有六十開外,是開國功臣潘美的重孫,他和曹評是兒女親家,他的長女嫁給了曹評的長子,也就是曹性的母親。

同時他的小妹便是高深的妻子,三家互爲聯姻,關係很深。

高、曹、潘三家由於地位崇高,都有從一品頭銜,他們是功勳世家集團事實上的領導者,這裡面高深最年輕,只有五十歲不到,但輩分卻很高,和曹、潘兩人同輩。

“孝禎,你侄子那個案子怎麼樣了?”曹評低聲問潘旭道。

潘旭搖搖頭,“審了快一年了,一直沒有消息,就這麼拖着,人關在大理寺,非常虛弱,其實我們都希望早點定案,案子坐實了也是流放,熬個五年十年就回來了,可朝廷就是審不下來,聽說刑部和御史臺意見相左,雙方互不買帳,就這麼拖了一年。”

“劉霖不是調到河北西路任提點刑獄官了嗎?難道是刑部那邊不肯鬆口?”

“刑部沒有問題,還是御史臺那邊,劉霖調走了,沒人肯接這個案子,一直以沒有人手爲藉口拖了兩個月。”

旁邊高深接口道:“他們很快就找不到藉口了。”

“莫非劉霖的繼任人已經定下來了?”曹評和潘旭異口同聲問道。

高深點了點頭,“這個人現在也在曹府內。”

“是誰?”

潘旭有點沉不住氣了,他侄子潘岳因牽連道士林靈素被刺一案,引起天子震怒,潘岳由此被下大理獄問罪,恰好此時太陽中出現黑子,顯示獄中有冤,天子便下令三司會審此案,至今已有一年,卻始終沒有結論,眼看潘岳的身體在獄中一天天垮掉,着實令潘家心急如焚。

高深笑道:“前天曹兄還親自邀請他來府中赴宴,曹兄忘記錢落柳靜了嗎?”

“啊!是李延慶。”

曹評吃了一驚,“他......被任命爲侍御史?”

“昨天剛剛任命。”

“李延慶是何人?”潘旭不解地問道。

“去年的科舉探花郎,四年前弓馬大賽第一名,天子御封天下第一箭,大哥應該知道他的。”

“原來是他!不對,他不是老種的人嗎?”潘旭百思不得其解,种師道的人怎麼會被任命爲侍御史?

“他同時也是太子的人。”

潘旭‘啊!’的一聲,他頓時明白了。

這時,高深目光一挑,看見李延慶走進了騎射場,便笑道:“他來了,在大門那邊!”

曹評和潘旭同時轉頭望去,只見大門口走進一個年輕人,正是李延慶,只是他似乎有點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曹評連忙吩咐旁邊一名管家,“快去,把李探花請到我這裡來。”

........

李延慶從大門走進了騎射場,大門兩邊站着不少看演武的年輕客人,他們都是晚輩,還沒有資格坐上看臺,雖然看臺上還有不少位子,但李延慶還是本能地和年輕賓客站着一起。

不過他的站位還沒有選好,一名管家便從看臺上奔了下來,上前抱拳道:“請問,這位官人可是李探花?”

“我是!”

“我家老爺請官人過去一敘!”

李延慶微微一怔,向看臺上望去,正好看見了曹評向他招手,他便點點頭,跟隨管家走上了看臺。

“延慶,怎麼現在纔來武市?”曹評笑問道。

李延慶連忙躬身行一禮,“晚輩剛纔去文市了,耽誤了一點時間。”

“呵呵!我險些忘了,你可是科舉探花,當然更喜歡文市。”

李延慶不好說是曹性的安排,以免曹評怪到孫子頭上,他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時,高深拍了拍身邊的位子笑道:“快快坐下,等會兒看看高寵的槍法。”

李延慶見第一排只坐了他們三人,後面很多長輩都以異樣的目光看着自己,他便知道這個位子是有規矩的,不能隨便亂坐。便笑道:“我還是坐後面吧!”

潘旭卻有點急了,連忙道:“李探花今天是貴客,不必客氣,請坐吧!”

曹評也點點頭,“我還想和賢侄聊一聊騎射呢!儘管隨意坐。”

李延慶無奈,只得在衆目睽睽下坐了下來,李延慶如此受優待其實也不奇怪,宋王朝實行高官虛權、低官實權,低品官品階雖然不高,卻往往手握大權,這便使這些低階實權的官員在各種宴席上往往受到優待。

李延慶出任的侍御史有彈劾權、監察權、審案權,官員一般被彈劾,輕則罷官,重則下獄問罪,即使能逃過彈劾,也至少要動用宰相一級的資源,侍御史的權力對朝廷百官和地方官員的殺傷力極大。

樑師成之所以被稱爲隱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他控制着御史臺,象被樑師成推薦爲宰相的王黼,之前就出任御史中丞,現任御史中丞王安中便是樑師成推薦。

正是御史臺擁有的巨大權力,才使百官對御史們又恨又怕,大多敬而遠之,如果家人出事,又恨不得立刻拉攏和御史的關係。

曹評又笑問道:“不知賢侄在文市上答了誰的題?”

李延慶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遇到令孫曹性,在他的邀請下給他妹妹寫了一幅對聯。”

曹評呵呵大笑,“是給我家那個書呆子孫女寫書房對聯嗎?我倒想看一看了。”

這時,場下傳來一聲鐘響,只見一名武士騎馬疾奔而來,是潘成玉,潘旭的孫子,他手執一柄大刀如狂風般殺到場中,手起刀落,一隻木偶人被他攔腰劈爲兩段,氣勢先聲奪人,贏得看臺上一片掌聲。

李延慶點點頭,這一刀力量不錯,刀勢也十分凌厲,看得出有真才實學。

潘成玉向看臺上行一禮,開始揮動大刀,只見大刀翻飛,如一片片雪花飛舞,刀法十分嫺熟,李延慶也忍不住喝彩道:“好刀法!”

這時,潘旭向高深使個眼色,高深會意,便低聲笑問道:“前天賢侄說會有調令下來,不知出任何職?”

“還是侍御史,只是從殿院調到臺院。”

高深微微一笑,“我明白了,你是接劉霖的位子,那個位子空了快兩個月,不知什麼時候上任?”

“明天一早去吏部辦手續,估計明天就正式上任了,若明天來不及,那就後天上任。”

“御史臺事情多啊!賢侄有得忙了。”

“多謝前輩關心,我已有心理準備。”

這時,李延慶想起一事,連忙問道:“不知周大哥情況如何?”

周大哥就是高深的女婿周春,高深捋須微微笑道:“所謂有所失必有所得,我雖然被免去了樞密使,但女婿卻因此獲益,他已正式升爲湯陰知縣。”

“那要恭喜前輩了!”

“也是賢侄救他的命,過兩天他要進京辦手續,我準備設個家宴,人不多,就幾個親朋好友,賢侄能否賞臉來我府中和老友一聚?”

李延慶要和周春相聚也是去外面吃飯,他不太想去高深的府上,不過他也明白,高深是用周春爲藉口邀請自己,不去不太好,也罷,正好趁機把從前相親的尷尬舊事化解。

李延慶便點點頭,“既然前輩相邀,晚輩一定去!”

高深欣然笑道:“我過兩天就送請柬過來。”

“請柬送到寶妍齋便可,我的住處暫時還沒有定下來。”

“我明白了。”

高深和潘旭迅速對望一眼,兩人眼中皆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目光。

.........

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