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

bookmark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朝廷要招安梁山軍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京城,當天下午,位於汴京城外的梁山軍情報點便將這個重要情報用鴿信送往梁山泊。

此時童貫已利用震天雷炸塌了響箭城,佔領了梁山,同時一把火將梁山忠義堂以及各軍寨燒成白地,但梁山軍卻並沒有受到重創,宋江和盧俊義率領數萬大軍藏匿進了茫茫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之中。

梁山水泊中有大大小小島嶼上百座,其中最大的七座島嶼都有駐軍,從數百人到上萬人不等,梁山軍還在湖邊蘆葦蕩中十幾座小島上藏匿了暗哨,監視官兵的一舉一動。

梁山泊最大一座島叫做石褐島,方圓十餘里,島上有駐軍近一萬餘人,由宋江控制,第二座大島叫做長子島,約有駐軍六千人,由盧俊義控制,第三座大島叫做草鞋島,有駐軍數千人,也是被宋江控制。

雖然盧俊義的數千部下在防禦響箭城時死傷慘重,最後盧俊義的軍隊只剩下不足千人,但掌管水軍的阮氏三雄卻因爲晁蓋之死而對宋江不滿,反而率領數千水軍加入盧俊義派系,使盧俊義手中有了精銳的水軍和最好的戰船。

宋江和盧俊義儘管矛盾很深,但之前因爲童貫的步步緊逼,雙方同仇敵愾,倒也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抗敵,但隨着他們進入梁山泊,外部威脅消失,宋江便開始對盧俊義佔據過多水軍和戰船而深感不滿了。

入夜,石褐島的帥帳內,宋江正負手來回踱步,顯得十分焦躁不安,幾天前他接到了京城的鴿信,戴宗在京城給他送來確切消息,天子批准了餘深的提議,同意再次招安梁山軍,並派副相張邦昌爲全權特使,趕來梁山和他們談判招安。

宋江的夢想是能割據一方,做一個獨立的諸侯王,但他的夢想已經被种師道擊得粉碎,不得不撤回梁山繼續爲匪,這樣的山匪生活是宋江絕對不願接受的,如果不能割據一方,那他寧願投降朝廷,至少能享受高官厚祿,爲一州父母官,這也是他在鄆城縣當小吏時的夢想。

現在朝廷願意招安他了,宋江怎麼能不動心,但宋江唯一煩惱的是盧俊義,盧俊義全家被官府所殺,和官府不共戴天,他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這種強硬的態度令宋江十分惱火。

就在這時,大帳外有士兵稟報:“軍師回來了!”

宋江大喜,連忙迎了出去,吳用去了鄆城縣,拜見今天剛抵達鄆城的張邦昌,商談招安事宜。

“怎麼樣?”宋江迎上去問道:“見到張相國了嗎?”

“當然見到了。”

“你覺得他這次招安是否有誠意?”

吳用微微一笑,“卑職能毫髮無損地活着回來,就說明對方有足夠的誠意。”

宋江頓時心花怒放,連忙將吳用請入大帳,他將士兵都摒退,這才問道:“張相國怎麼說?”

“卑職還以爲張相國要給我一個下馬威,不料他比我還急切,親自跑出大門來迎接,我們詳談甚歡,將軍想要的東西他們都肯給。”

宋江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道:“具體說說!”

“卑職親眼看見了聖旨,聖旨上寫得明白,封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少保,加封特進,具體官職由張邦昌和我們協商,可以給我們一個選擇。”

“說下去,怎麼選擇?”

吳用喝了一口茶又繼續道:“如果大哥想爲武將,可將梁山軍改編爲淮南軍,大哥任都總管、淮南節度使,參與滅方臘之戰,如果大哥想爲文官,可封從三品戶部侍郎,出任知府,除天下五京外,其它知府可任選其一。”

宋江略一遲疑,“太原府和成都府都可以嗎?”

“張相國只是說東京、京兆、洛陽、大名和應天這五府不行,其它都可以,自然也包括了太原府和成都府。”

停一下,吳用又道:“如果不願爲知府,也可以留朝廷爲官,不過張相國建議最好去地方爲知府,或者爲路轉運使,畢竟大家面子上過得去。”

“那軍師是什麼官職?”

“我是正五品中散大夫,可爲上州知州或者下府知府,盧俊義和我一樣,其餘忠義將軍要麼爲知縣,要麼出任指揮使,另外大哥賞黃金三千兩,我和盧俊義各一千兩,其餘大將賞黃金百兩,絹五百匹,所有忠義將軍各賞莊園一座。”

“那軍隊呢?”宋江又問道。

“士兵要麼解散回家務農,可一概不追究,要麼轉爲募兵,參加滅方臘之戰,戰後一併封賞。”

條件確實很優厚,但宋江有點不敢相信,他負手走了幾步,問道:“軍師覺得可信嗎?”

吳用點點頭,“天子已經用聖旨的方式詔告朝廷,而且又派張邦昌爲使者,和上次秘密招安完全不同,另外聽說方臘攻克了杭州,我覺得朝廷急於解決我們的問題,招安應該有誠意,其實我仔細看了看條款,除了將軍封賞比較重外,其他人和上次都差不多,說明朝廷並沒有不切實際的讓步,我覺得可信,不過......”

“不過什麼?”宋江連忙問道。

“張相國要求我們必須全部接受招安,不能一部分接受招安,另外一部分依舊繼續造反,也就是說,這次招安必須徹底解決梁山軍問題,這是他們的唯一條件。”

宋江頓時一陣頭大,這也是他的大麻煩啊!他的軍隊可以接受招安,那盧俊義呢?盧俊義可是要和朝廷死抗到底。

宋江坐在一旁不語,吳用心中明白,便低聲問道:“盧俊義還是堅決不肯嗎?”

宋江搖了搖頭,“接到鴿信那天,我就讓兄弟宋清去試探他了,他態度非常強硬,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只要官軍船隻敢進梁山泊一步,他就放火燒船,沒有一點妥協的跡象,扈誠也堅決支持他死抗到底,令人頭大啊!”

吳用冷哼一聲,咬牙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大哥要想成事,只能殺了擋路之人。”

宋江還是有點猶豫,殺了盧俊義,他在梁山軍的名聲可就徹底毀了。

吳用又緩緩道:“盧俊義已經在追查那份名單的事情了。”

當初宋江爲了招攬盧俊義和扈誠上山,便將一份假名單扔給官府,結果導致盧俊義全家被殺和扈誠母親之死,這件事宋江一直嚴密隱瞞,但不知是誰泄露了一點口風。

“他怎麼會知道那份名單之事?”宋江追問道。

“大哥別忘了,阮小五也曾參與此事的。”吳用提醒他道。

宋江頓時醒悟,他緩緩點頭,如果盧俊義知道這件事,一定是阮小五泄露了口風。

這時,吳用又問道:“盧俊義知道招安之事嗎?”

宋江搖搖頭,“這件事我守口如瓶,除了你我和京城的戴宗之外,沒有第四人知道。”

“那大哥還猶豫什麼?難道非要讓盧俊義毀了我們的富貴不成。”

“我是擔心盧俊義手下造反,引發梁山內部火併。”

吳用想了想說:“劉唐、孫立、武松、魯達等人和盧俊義交情不深,他們不會鬧事,最多散夥走人,阮氏兄弟和大哥有交情,絕不會參與內部火併,主要是林沖和扈誠二人,林沖明天正好要去東岸巡查,我們可以在林沖去巡查之時,請盧俊義和扈誠來商議軍務,然後就看大哥能否下得了這個手了?”

宋江走了幾步,終於咬緊了牙根,要想做大事,他只能丟掉兄弟之義了。

他當即回頭令道:“速去將王英給我找來!”

.........

次日下午,盧俊義接到宋江的軍令,說朝廷派大將張律率三百艘戰船和三萬水軍前來梁山泊支援童貫,請他和扈誠速去大營商議應對之策。

盧俊義並沒有懷疑,他也認爲朝廷下一步必然會派水軍戰船前來清剿梁山水軍,現在大部分戰船都在自己手上,宋江當然要和自己商議如何應對,他便叫上了扈誠,帶着數十名親兵,分乘十幾小船前來石褐島大營商議軍情。

扈誠已被提拔爲將軍,出任盧俊義的副將,在梁山坐第六把交易,僅次於宋江、盧俊義、吳用、林沖和劉唐。

但扈誠已經不太想在梁山呆下去了,原因是阮小五告訴他一件事,他當初被官府抓捕,是源於一份名單,而那份名單是宋江所寫,上面有他的名字以及家庭住址。

扈誠這才知道宋江是使計逼自己上梁山,他本身對上梁山並不排斥,但他母親卻因爲這件事死在監獄中,若不是李延慶及時相救,他女兒也會被賣進妓館爲娼了。

這便讓扈誠心中對宋江有了敵意,也使他看透了宋江的虛僞和狠毒,若不是爲了大局着想,他早就一怒之下離開梁山了。

盧俊義也答應了他,只要這次擊敗童貫大軍,就放他帶女兒離去。

“爹爹,既然是應對敵人水軍,宋江爲什麼不請小二叔一起來商議,他纔是水軍都統領啊!”

虞青兒極爲聰明,她一下子發現了這裡面有不合理的地方,爲什麼不讓水軍首領阮小二一起前來商議。

虞誠笑了笑,“說起來林大叔也應該一起來,但他今天要去巡視東岸,小二叔當然也要坐鎮水軍。”

“水軍有小五叔和小七叔坐鎮就行了,我覺得小二叔應該來。”

“或許是宋寨主不想見到他吧!”

扈誠能猜到其中的原因,阮氏三雄拋棄宋江效忠盧俊義,宋江豈能不惱火,宋江應該餘怒未消,不想見到阮氏三兄弟。

扈誠的解釋比較合理,但扈青兒還是不太相信,不多時,十幾艘小船便到了石褐島碼頭前,盧俊義已經上去了,向扈誠招招手,扈誠便笑道:“青兒,我們上去吧!”

“我不想見到那隻噁心的矮腳貓,父親去吧!我在船上等候。”

“早知道就不讓你來了。”

扈誠沒有勉強女兒,便直接上岸了。

“爹爹!”

“又怎麼了?”扈誠回頭望着女兒。

扈青兒咬了一下嘴脣道:“如果爹爹進軍營沒有問題,就派人來告訴我一聲。”

“你又在胡思亂想了。”

“我沒有!爹爹....”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沒問題就派人來告訴你一聲。”

扈誠搖了搖頭,便帶着幾名隨從快步而去,扈青兒望着爹爹走遠,她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莫名擔心。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後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八百七十七章 膚施防禦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百零二章 縣試初考 中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