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夥

李延慶僱了輛牛車便返回鹿山鎮了,他一路上就在想這件事,他實際上是想給父親找點事情做,修鄉志族譜最多也就一兩年的事情,那以後呢?從長遠考慮,父親還是得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才行。

這段時間父親爲家族的事情很着迷,幹活特別賣力,李延慶完全理解父親這種心情,他渴望獲得尊嚴,恢復名譽,但光傻幹還不行,要想獲得族人尊重,還得從利益上做文章。

象李鼕鼕,大字不識一個,但大家都很尊重他,爲什麼?不就是個利字當頭嗎?如果腰包鼓了,再讓族人和鄉鄰沾沾利益,族人的尊重也就自然而來。

李延慶晚上抵達了鹿山鎮,他並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去族長府中,府上家人認識他,連忙帶去他客堂稍坐,不多時,李文佑也聞訊出來了。

“慶兒,你父親不是說你去縣裡了嗎?”李文佑走進堂便問道。

李延慶給族長施一禮,笑眯眯說:“早上去了縣裡,辦完事就回來了。”

李文佑也從李大器口中得知李延慶寫書賺錢之事,他並不奇怪,有大祖附身,什麼事情做不起來?

李文佑讓李延慶坐下,又讓丫鬟上茶,笑道:“本來我還擔心,你爹爹跟我去京城,你沒有人照顧怎麼辦?現在我不擔心了,連錢都會掙,還不會找地方吃飯嗎?”

“族長說得對,這點小事確實不用擔心,今天我來,其實是有件事和族長商量。”

“什麼事?”

“族長覺得李鼕鼕怎麼樣?”

李文佑想了想道:“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他,這人好吹噓自己,明明是在開封城外的碼頭上開一家苦力小茶棚,非要吹噓自己在御街上開大茶館,當我不懂嗎?在御街上開店,輪得到他?”

“其實族長也要理解他嘛!大家都要面子,哪個在外面的人回鄉,不把自己狠狠吹噓一通的?”

“你這話倒也對,你提他做什麼?”

李延慶便把自己的縣裡遇到李鼕鼕之事說了一遍,又說了自己的打算,最後道:“其實我覺得如果李鼕鼕在京城真的路子的話,家族出本錢,聯繫貨物,他在京城銷售,這確實是條賺錢的路子,賺了錢,便可以支持族中子弟上學,培養能幹的年輕子弟,這樣家族就一步步興旺了,族長覺得呢?”

李文佑極爲迷信李延慶是大祖附身,他見李延慶處處替家族興旺考慮,他更加堅信這就是大祖的意志,連忙點點頭道:“慶兒說得完全正確,我照辦就是!”

李延慶笑着擺擺手,“我只是提個建議,具體該怎麼做還得好好商量一下,我有想法,族長也有經驗,我們都說說看。”

李文佑是個極爲精明之人,這件事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他信不過李鼕鼕,所以才遲遲沒有答應,不過既然李延慶提出來,那就是另一回事。

李文佑沉吟一下道:“其實這個李鼕鼕並沒有完全給你說實話,他之所以不想開茶館,是因爲他把自己多年積攢的錢投到一票私酒的黑市買賣上去,結果私酒被官府扣押沒收,幾個當事人吃了官司,李鼕鼕賠得傾家蕩產,茶鋪也典賣了,他走投無路纔想去做牙人,我是怕他拿了我的錢去還債,所以纔沒有答應借錢給他。”

“他外面還欠債嗎?”李延慶也略略有點吃驚。

“有沒有欠債我不知道,我只是不太喜歡他這個人,不過慶兒覺得他可行,那也可以試一試。”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我就擔心他在京城究竟有沒有路子?”

李文佑微微一笑,“這個倒不用擔心,他岳父是個牙人,路子很多,這次他回鄉買藥,就是他岳父的委託,只是他岳父恨他不成器,一文錢也不肯借給他,我之前已經派人去京城摸過他的底,他倒沒有說謊,只是怕人笑話,纔不肯提他岳父之事。”

李延慶心裡有數了,看來族長和自己不謀而合,也是想用李鼕鼕這條線,所以纔會派人去摸他的底。

李延慶又想起那晚族祭之時,族長故意不理睬李鼕鼕,就是在吊他呢!看來族長也是個老奸巨猾之人。

想到這,李延慶微微笑道:“族長,我再提一個建議。”

“你說,我聽着。”

李延慶緩緩道:“不如我們就這件事開一個商行,我和族長出本錢,李鼕鼕按他的路子折算入本,三家各佔份額,即使虧了也以本錢爲上限,盈利了則按份額分利,另外再招幾個族人辦事,他們的開支就作爲費用扣除,等生意做大了,再從利潤裡面拿出一部分幫助族人讀書救濟之類,族長覺得如何?”

李延慶說的就是公司制度了,只是用一種通俗的話描述出來,李文佑聽懂了,便點點頭笑問道:“慶兒有多少錢?”

李延慶取出交子卷放在桌上,“這是大名府洪登記銀鋪的交子卷,裡面有兩百兩銀子,算是我投的本錢。”

李文佑很驚訝,兩百兩銀子,這可是一大筆錢啊!就算孝和鄉也沒有幾家拿得出來。

李文佑想了想道:“這樣吧!我們以一千貫爲本錢,我另外再補八百足貫,我佔五成份額,慶兒三成,李鼕鼕兩成。”

李延慶想了想道:“李鼕鼕的兩成太少了一點,調動不起他的積極性,我索性再讓半成給他。”

“你不用讓!”

李文佑果斷地說道:“我再讓一成給他,我四成,慶兒三成,李鼕鼕三成,就這樣定了。”

商行的框架和股份雖然敲定,但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斟酌,比如財務管理、物資流通、經營範圍、供銷權限等等,這些東西從古至今都是一脈相承,只是說法不同。

尤其這裡面還涉及到李鼕鼕岳父,李鼕鼕打算藉助他岳父的門路做生意,那麼他岳父在這裡面又怎麼算計利益?

李文佑是極爲精明之人,他怎麼可能讓自己和李延慶的錢打了水漂,有些事情他必須向李鼕鼕確認清楚,一點都不能含糊。

當天晚上他便派人去給李鼕鼕送信,讓李鼕鼕第二天來見他。

不過有一件事,李文佑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他沒有把這件事告訴李文貴,李氏家族的產業都是掌控在李文貴手中,而這個生意他不想讓兄弟插手進來。

......

李大器自從帶兒子去給亡妻掃了墓,他的一樁心事便落地了,不過他還是想把妻子的墓遷回來,從前是丁家太強勢,他沒有辦法,現在他開始逐漸翻身,無論如何,他不能接受妻子葬在孃家墓園的現實。

李大器心如明鏡,他知道丁家的態度開始轉變,根本原因都是因爲自己的兒子,如果想把亡妻的墓遷回來,他還得靠兒子才行。

雖然李大器知道這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辦到,但不和兒子商量一下,他心中就像貓爪一樣難受,李大器便來到兒子房中。

李延慶正在伏案做功課,他們放假十一天,正月初七就要上課,師父姚鼎給他們佈置了一大堆書法寫字,前些日子李延慶忙着寫書,把功課耽誤了,眼看再過兩天就要開學,他也不得不拼命趕功課。

“慶兒,爹爹有件事想和你商議,耽誤你一會兒時間。”

“沒事,爹爹進來吧!”

李大器推門進來,見兒子正在伏案寫字,姚鼎很看重學子的書法,在書法上抓得很緊,學子們放假的功課也主要是書法,尤其象李延慶這種重點關注的學子,想隨便寫幾十篇糊弄交差,絕不可能。

李大器站在兒子旁邊看了片刻,不由暗暗點頭,和剛入學時相比,兒子的書法已大有進步,考舉人已經沒有問題了。

再看所寫的內容,竟然是《呂氏春秋》,李大器不由一愣,《呂氏春秋》很生僻,連他都不熟,兒子怎麼會想到默這個,這是姚鼎的要求?

李延慶沒有擡頭,但他知道父親的疑惑,便一邊寫,一邊解釋道:“這不是師父要求,別的學子寫《論語》或者《孟子》,師父覺得我沒有問題了,便隨便我寫什麼,上次童子會我們差點栽在《呂氏春秋》上,所以我想把這課補上。”

“原來如此,那你繼續寫吧!我們改天再說。”

“爹爹有什麼事?”李延慶放下筆笑問道。

“我在想,咱們得把你孃的墓遷回來,咱們家有三畝祖地,有一畝地的風水還不錯,我想把你娘葬在那裡,百年後我也可以和你娘葬在一起。”

“既然如此,爹爹就去給丁家談這件事吧!”

李大器猶豫一下道:“我就怕我去說,丁家不買帳。”

“爹爹是怕見到大姨娘吧!”李延慶笑嘻嘻道。

李大器臉一紅,狠狠瞪了兒子一眼,“別再胡說八道,爹爹心裡只有你娘一人,絕不會再娶。”

李延慶見父親有點惱了,便收起玩笑之心,想了想道:“行軍打仗講究上中下三策,咱們把孃的棺木遷回來,也要講對策。”

李大器精神一振,“哪三策?”

“上策是據理討要,如果爹爹出面沒有用,那請族長幫忙討要,一般而言,應該問題不大了,可如果連族長出面都不行,那我們只能用中策。”

“那中策呢?”李大器又連忙問道。

“中策就是告官,由知縣判決,劉知縣是講禮儀之人,這種有違人倫之事,他不會不管。”

“如果丁家撒潑不肯執行官令,堅決不答應,最後知縣也無可奈何呢?”李大器有點擔心,如果中策也失敗,他們又該怎麼辦。

“那就只能下策了,用非常手段來利誘或者逼迫丁家答應,不過孩兒相信,這不是什麼大事,不需要用到下策,家主出面便可以辦到。”

李大器點了點頭,他也下定決心,這幾天找個合適的時機和族長好好談一談此事。

這時,李延慶倒想和父親說一說和李鼕鼕開商行之事,雖然父親沒有經驗,但有族長拿主意,父親跑跑腿總還是可以的。

“爹爹,還有一件大事,雖然還沒有談成,但孩兒想讓爹爹先了解一下,等後天我們再一起去李鼕鼕家。”

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感謝大家支持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