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

bookmark

次日五更時分,李延慶便悄然出門了,新來的小丫鬟喜鵲依然在熟睡中,她還不知道小官人有早起跑步的習慣。

李延慶用胡大叔教的方法已堅持跑步了五年,風雨無阻,體力漸漸變得十分充沛,他曾經在去年做過一個實驗,居然一口氣跑到一百五十里外的安陽縣。

一炷香後,李延慶便跑到了鹿山鎮客棧門口,只見岳飛已經等在那裡了,岳飛是在四年前跟隨李延慶一起跑步,李延慶把那個呼吸的法子也教給了他,岳飛也收穫極大。

李延慶也同樣教給了湯懷和王貴,只是這個兩個傢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肯堅持跑步,自然也沒有什麼效果。

“老嶽來多久了?”李延慶熱氣騰騰跑到岳飛面前笑問道。

岳飛正在暖身運動,他扭扭身體笑道:“我也剛剛到,不過那兩個傢伙還沒來。”

李延慶向小鎮另一頭望去,那邊黑漆漆一片,什麼都看不清楚,春困秋乏,正是好睡覺的時節,王貴和湯懷起得來嗎?

“你覺得他們今天會來嗎?”

“我想應該來吧!”

岳飛撓撓頭道:“你昨天告訴阿貴有武藝可學,他一般會很積極,老湯也是。”

昨天李延慶答應教王貴一個守招,守招不需要太快的度,王貴也能學會。

岳飛話音剛落,只見王貴和湯懷也氣喘吁吁跑來了。

“老李,快給我看看武功秘籍!”王貴一把抓住李延慶的胳膊,便開始急不可耐催促他了,王貴最喜歡武功秘籍,昨晚興奮了一夜,就等着李延慶把秘訣給他了。

李延慶從懷中取出三張紙,這是他昨晚他從胡大叔的冊子裡描的,遞給了王貴,“一共三招,一招防劍,一招防刀,一招防棍,你自己練吧!”

王貴如獲至寶接過來,在燈籠微光下打開,湯懷也湊了上來。只見上面三招簡單異常,好像就是後退幾步。

“就這麼簡單?”王貴失望之極,他還以爲是什麼高明的防禦之術呢,湯懷也同樣失望,只是他沒有說出來。

岳飛看片刻,他卻理解了,對王貴道:“這是化繁爲簡的招式,關鍵是身法快,判斷準確,我覺得練它的前提還是要練身法和反應。”

王貴聽說還要練身法和反應,頓時無精打采道:“我一向動作就慢,再練沒有意義,老湯可能適合。”

他把三張紙遞給湯懷,湯懷卻翻了翻眼睛不肯接,他也嫌太簡單。

“你們不要給我!”

岳飛從王貴手中奪下了圖紙,“我回去練,讓你們兩個傢伙後悔去。”

“我纔不會後悔呢!”

王貴伸腰打個長長的哈欠,“還是睡覺最實用,我去雜貨店眯一會兒,你們跑吧!”

“我也去睡會兒,跑步什麼的,好像不適合我。”

湯懷跟着王貴要溜走,李延慶卻對岳飛笑道:“我打聽過了,新來的禁軍教頭叫做周侗,曾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就是昨天我們見到的那個老者。”

王貴和湯懷立刻走不動了,王貴回頭涎臉問道:“老李,他收徒一般會考什麼?”

“我只聽說他在禁軍當教頭時,最喜歡讓士兵跑步,他收徒的要求是半個時辰跑二十里爲合格。”

“不會吧!你是在逗我們,對不對?”湯懷滿眼懷疑地望着李延慶。

李延慶一攤手,“說不說在我,信不信在你,老嶽,走了!”

他轉身便跑,岳飛也緊隨其後,跑出不到百步,便聽見背後傳來急促的奔跑聲,“等等我們!”王貴在他們身後大喊。

李延慶和岳飛對望一眼,兩人一起仰頭大笑起來。

.......

這一趟跑從鹿山鎮跑到張集鎮,再折道回來,足足跑了四十多裡,李延慶和岳飛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絲毫不覺疲憊,但王貴和湯懷卻累得跟狗一樣,伸着舌頭呼呼跑了回來,終於結束了,兩人立刻癱倒在路邊,再也動不了。

“我去拿書袋!”岳飛向官道對面的客棧跑去,他們的書袋都寄存在客棧內。

“別人在笑話呢,快點起來!”

李延慶輕輕踢了兩人一腳,兩人卻哼哼唧唧不肯動,他便蹲下對兩人笑道:“平時讓你們跑,就不肯跑,按我教的方法跑一個月,你們就不累了,至少能通過周師傅的收徒考驗,怎麼樣,明天繼續跑?”

“明天再說!”王貴掙扎着說出一句話,他覺得自己今天要死掉了。

“你們在做什麼?”身後忽然傳來他們熟悉的聲音。

李延慶一回頭,只見師父姚鼎就站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揹着手,目光一如既往的嚴峻。

李延慶連忙站起身,向師父行一禮道:“啓稟師父,我們晨跑剛回來!”

“晨跑鍛鍊無可厚非,但也不要像兩條犬一樣躺在官道上,讓人看了笑話,丟鹿山學堂的臉!”

王貴和湯懷已經狼狽地爬起身,垂手站在師父面前,姚鼎瞪了他們一眼,又問道:“岳飛呢?”

“師父,我在這裡!”

岳飛已從官道對面跑過來,懷中抱着四隻書袋,姚鼎對他道:“等會兒你和延慶來我房中一趟,我和你們再談談考試的事情。”

岳飛和李延慶不一樣,他是姚鼎的外孫,他的人生安排基本上就是由姚鼎決定,連岳飛的父親也插手不了。

岳飛和李延慶躬身道:“學生知道了!”

“你們回去收拾一下吧!今天蔣知縣要來孝和鄉視察,估計也要來我們鹿山學堂,不過和你們關係不大,你們只管安心備考。”

姚鼎說完,便轉身向學堂走去,看得出他對知縣到來很不上心,反正有人會很熱心的準備,他就不用操心了。

李大光一大早便帶着百十名學子打掃學堂,他親自蹲在學堂門口拔草,又用井水把石板小路沖洗得乾乾淨淨,他又派了八名學子站在路口,嚴禁小攤入內。

在李大光的動員下,整個鹿山學堂放假半天,裡裡外外對學堂進行大掃除,準備迎接知縣的到來。

在被學子們稱爲‘白虎堂’的一間學房內,二十幾名學子沒有參加大掃除,他們依舊在埋頭練字,再過九天他們就要面臨縣考,每個人都異常緊張,雖然考試並不難,但每年還是要淘汰掉一半學子,富家子弟還可以出錢讀書,但貧寒子弟就沒有選擇了。

在隔壁的姚鼎房間內,姚鼎緩緩對岳飛道:“你的學識水平比延慶差一點,直接去考解試不現實,不過你考州學已經足夠了,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岳飛低頭道:“學生也想和延慶一樣在縣學讀一年,然後年底參加州學考試。”

大宋入仕爲官有兩條途徑,一個是科舉途徑,另一個便是太學途徑,相對而言,科舉途徑太艱難,而太學途徑就容易得多。

尤其王安石頒佈太學三舍法後,地方州學都已推廣三舍法,州學是進入太學讀書的重要條件之一,而縣學又是升入州學的必經途徑,已經形成了一套嚴密的教育體系。

當然,兩條途徑又是相互相通,太學可以去考科舉省試,同樣,如果解試考上也可以去申請讀太學。

姚鼎綜合兩人的水平,決定讓李延慶走科舉路線,而讓岳飛走太學路線,既然岳飛已表態願意讀州學,姚鼎便不在小節上約束岳飛了。

姚鼎笑道:“這也可以,去年縣學士子參加解試全軍覆滅後,全部都轉戰去考州學了,居然有六成學子考上,相信你只要苦讀一年,也有機會考上州學。”

岳飛連忙躬身行禮,“多謝師父成全!”

姚鼎笑了笑,又對旁邊李延慶道:“我昨天得到一個消息,湯北鄉學堂也有兩名和你們一樣的學子,準備今年就參加解試了。”

“師父,其中一人是不是叫張顯?”李延慶對五年前童子會的一幕記憶猶新。

“好像是!”

姚鼎又嘆了口氣,“我能理解優秀學子爲什麼都不太願意去縣學讀書了,去年州考,湯陰縣士子居然全軍覆滅,沒有一個考上舉人,這絕不是偶然,新知縣粗暴干涉縣學,惡果已經逐步顯現,我原本想讓你們去縣學再讀兩年,現在我也改變主意了,你們今年年底就去安陽縣參加考試吧!一個考科舉,一個考州學。”

李延慶和岳飛迅交換一個眼色,兩人都露出欣喜之色,師父終於想通了。

姚鼎捋着短鬚又對李延慶微微笑道:“而且解試也不象從前那樣難考了,甚至進士也比以前容易,從前省試每年最多隻能考上百餘人,可去年居然錄取了六百七十名進士,省試放寬難度,解試也一樣,所以我對你有信心。”

“師父,學生還有哪些不足?”李延慶又問道。

姚鼎沉吟一下說:“我這幾年就是按照進士考的科目來教你,解試也在這個範圍內,無論三經新義、兼經、策或者論,你的基礎都很紮實,但你們在實踐方面還差一點,岳飛也是一樣,就算考州學也要多做題。”

姚鼎喝了一口茶,潤潤喉嚨,這才繼續道:“建議你們多看看以前的考試題目,多多看看考中士子的答題,岳飛在書法上再下下功夫,應該問題不大了,你們都還有大半年時間,還來得及。”

停一下,姚鼎又苦笑道:“另外延慶的武技也得練一練,雖然解試不要武技,但我們這位知縣大人有要求,我就擔心武技不過,這位知縣大人會給你下絆子,考得再好,解試也錄取不了。”

“師父,會這樣嗎?”岳飛驚訝地問道。

“怎麼不會?”

姚鼎冷笑道:“以前劉知縣就明文規定,不進縣學者,不保證解試能通過,這位蔣知縣雖然沒有這個要求了,但武技不過關,他一樣會刁難,你們以爲湯陰縣去年爲什麼會連一個舉人都考不上?”

這時,緊急集合的鐘聲忽然敲響了,姚鼎臉色一變,這一定是知縣到了,他連忙對李延慶和岳飛道:“你們先去集合吧!不要怠慢了這位知縣,他的脾氣和大刀一樣,得罪了他可是得不償失。”

岳飛和李延慶快步走出房間,只見學子們紛紛向空地奔去,岳飛低聲對李延慶道:“一個舉人都沒有考上,居然因爲武技不合格,這個知縣干涉科舉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聽說他是太尉童貫的人,後臺很硬,州府也得罪不起,而且州試畢竟不是省試,一個縣考生通不過也正常,主考官說文章不合格,你又能怎樣?”

“你說得對,就象以前考進士,出了規定的詩韻範圍,詩寫得再好也會判爲不合格,別人的事情咱們也管不了,管好自己就是了。”

“老李,老嶽,這邊!這邊!”

王貴和湯懷在隊伍裡向他們招手了,待李延慶和岳飛走近,王貴和湯懷一人塞根哨棍給他們,“這是上面的規定,必須佩帶兵器迎接知縣。”

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