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

bookmark

李延慶沉思片刻道:“卑職現在還真有兩個困難需要太尉幫忙!”

高俅呵呵一笑,“你儘管說,只要我能幫忙,一定會盡力!”

“卑職手下副將韓世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積功應升爲都指揮使,但因得罪了楊麟,升遷之事就被楊麟扣住了,這次平定黑党項,他又立大功,我已將他的功績轉給了兵部,但兵部那邊一直批不下來,我着實有點擔心。”

在平定黑党項之亂,軍隊戰時編制就隨之取消,李延慶隨即向朝廷請功,要求將韓世忠和曹性的指揮使升爲都指揮使,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成爲自己的左右副將,但曹性的升遷已經批下來了,韓世忠的升遷卻遲遲沒有消息,據說是被卡在兵部。

高俅臉一沉,“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明天就處理好。”

韓世忠原是劉延慶的人,也就是高俅的人,韓世忠被兵部卡住,顯然是童貫在背後報復楊麟之事,這不光是打李延慶的臉,也是打高俅的臉。

高俅又道:“還有劉錡原本應該放去大名府當廂軍都兵馬使,不如我一併把他調去京兆府吧!”

“多謝太尉體恤下情!”

高俅心裡明白,這只是拋磚引玉,談不上幫忙,他擺了擺手,“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不算什麼幫忙,不要怕麻煩我,提一點有難度的要求。”

“那卑職就不客氣了!”

李延慶笑道:“卑職目前同時兼任延鄜路總管,但延安府和綏州的兵力太少,考慮到邊境安全,卑職想把京兆府駐軍名額提升到兩萬人,不知樞密院能否批下來?”

高俅當然知道邊境防禦只是個藉口,李延慶只是想增兵,擴大權力,但各地禁軍增減名額超過千人就必須報官家批准,而且官家已經明確表態,陝西路和河東路的禁軍名額只減不增,自己去觸這個黴頭,必然會被斥責,但李延慶既然已經提出來,他不答應又不好意思。

高俅面露難色,他想了想問道:“現在京兆府軍隊額度是多少?”

“一萬兩千軍!”

“這樣吧!我們用個變通的辦法,我在職權範圍內准許你們再增加三千名額,我記得這是官家之前同意過的,問題應該不大,另外,我讓樞密院再給京兆府五千鄉兵長期訓練的名額,同時我再額外撥付五千副兵甲給京兆府,你們具體怎麼使用,我就不管了。”

這其實是燕山府郭藥師的變通辦法,用鄉兵來代替禁軍,鄉兵可以長期訓練,也可以農閒時集中訓練,由地方州縣提交申請,樞密院批准便可。

而且各地鄉兵招募不受限制,李延慶是京兆府同知,又是陝西路弓箭提舉,那京兆府的鄉兵也是他掌管,讓鄉兵裝備禁軍的盔甲,再加強訓練,就和禁軍沒有什麼區別了,至於五千鄉兵的錢糧,那個由李延慶自己解決,有寶妍齋爲後盾,這點小錢就不算什麼了。

大宋保甲法中規定,鄉兵錢糧兵甲由各州縣自籌,朝廷不干涉,不負擔,條件稍好一點州縣可以給鄉兵一點伙食補貼,條件不好的州縣就由鄉兵自己承擔兵甲和乾糧,給農民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河北和河東都由此爆發了農民起義。

李延慶也知道這是高俅能做到的最大變通了,鄉兵長期訓練就是變相的徵兵了,鄉兵的錢糧他可以學郭藥師,通過官商貿易來解決,五千士兵一個月的軍餉就是五萬貫,讓寶妍齋來負擔不現實。

“多謝太尉幫忙,延慶感激不盡。”

望着李延慶淡然的目光,高俅忽然想到了什麼,增加軍隊額度之事,高深也有權力批准,他完全可以通過曹家去找高深運作,可他卻跑來求自己,這是何故?

高俅心念一轉便明白了,李延慶真正目的是想把自己拖進這件事中,一方面固然防止自己發難,但另外一方面如果這件事有一天敗露,自己就必須替他掩飾,這傢伙年紀輕輕,倒也老謀深算。

不過高俅也並不是沒有分寸之人,這種事情他不可能隨便答應,假如李延慶出任應天府同知,他就絕不會答應替李延慶運作增兵之事,應天府周圍並沒有敵人威脅,你增兵的動機就讓人懷疑了,官家問起來他沒法解釋。

但京兆府不一樣,尤其李延慶還兼任延鄜路總管,在宋夏達成邊境裁軍協議之時,適當增加京兆府的兵力也是有備無患,理由完全光明正大,所以高俅纔敢批准李延慶變通增兵。

想到這,高俅的心中倒也平靜了,接下來他要提自己的要求了,高俅又給李延慶倒了一杯茶,淡淡笑問道:“曹公最近身體如何?”

.........

不出李延慶的意料,高俅果然是希望曹、潘、高三家支持他入相,李延慶也欣然答應,並告訴高俅,曹評一直希望知政堂內有軍方代表,希望就以高俅入相爲契機,雙方相談甚歡,離開礬樓時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高太尉還很少和人談話這麼長時間,延慶很有面子啊!”馬車內,鄭榮泰滿臉羨慕地對李延慶道。

李延慶擺擺手,“我們不說這個了,我倒很關心你,你和太子還有聯繫嗎?”

鄭榮泰搖搖頭,臉色變得黯然,半晌低聲道:“自從阿姊被廢后,太子再也沒有問過鄭家,甚至趙太醫那條渠道也沒有消息。”

李延慶沒有說話,如果連太醫趙也沒有一點關心慰問的消息,那說明太子是真的放棄鄭家了,鄭榮泰嘆了口氣,“這話我也只對你說,莫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我阿姊因爲他而被迫入空門爲尼,一輩子都毀了,可他一點安慰的意思都沒有,這未免也太無情了。”

李延慶不知該怎麼勸鄭榮泰,本來鄭家就沒有什麼背景,就是有錢,太子趙桓也是看中了鄭家的財富,現在趙桓又納向家之女爲偏妃,得到了向家的財力支持,當然就把鄭家一腳踢開了,其實鄭榮泰也說得對,就算趙桓是謀鄭家的財富,但鄭家爲趙桓犧牲那麼多,卻落得這麼個下場,不能不說趙桓心性薄涼。

“老鄭,想開了一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鄭家和太子徹底脫鉤,未必是壞事,其實我倒建議你阿姊還俗回家。”

“可以嗎?”鄭榮泰驚喜地問道。

李延慶點點頭,“這其實是個試探,假如你阿姊還俗回家,太子和朝廷都不聞不問,那麼就說明鄭家真的和太子徹底脫鉤了,那你阿姊又何必自尋苦楚,等再過幾年可以無聲無息找人嫁了。”

鄭榮泰沉思片刻,“你說得有道理,阿姊是可以還俗回家,我回去就給父親說,至於嫁人,現在不能考慮。”

“你們鄭家在杭州買地了嗎?”李延慶又岔開話題問道。

鄭榮泰點點頭,“杭州、明州、蘇州、江寧都買了,杭州買了三百畝,過完年,我打算去一趟杭州,把宅子造好,然後父母和大姊就可以遷過去了,等把京城的事情處理完,我也準備過去,徹底擺脫太子的陰影。”

李延慶笑道:“這是明智之舉!”

.......

雖然李延慶很不願意看見樑師成,但他還是去了樑府,就算和樑師成無話可說,這也是個態度問題,不過李延慶運氣不錯,樑師成正好受寒感恙,在家中養病,他對京兆府的情況並不關心,只隨便問了幾句,李延慶便以不打擾樑師成休息爲藉口,起身告辭了。

從樑府出來,李延慶便滑腳去了王貴在京城的家中,王萬豪已經帶領家族遷去了江夏縣,很多王家的族人和一些原本依附王家的佃農也紛紛跟了過去,在江夏形成了新的王家村。

但王萬豪卻有遠見,就算遷去南方也不能完全脫離政治中心,所以他同意王貴留在京城,王貴是租的房子,位於大相國寺附近,是一間佔地一畝半的院子。

宅和院的區別在於面積,一般而言,兩畝以上就勉強可以稱爲宅,低於兩畝,就無法修成三進的格局,最多前後兩院,只能稱爲院子。

“本來我是打算租一座三畝小宅的,正好一個同村鄉鄰介紹了這間院子,是他親戚的房子,租金很便宜,每個月只要十貫錢,若全付三年租金,只要三百貫,我覺得這裡很不錯,阿圓帶着孩子也夠住了。”

王貴領着李延慶參觀他的新家,前後兩進,前院大,後院小,有近十幾間屋子,後院還有個很小的花園,王貴的妻子湯圓兒帶着孩子以及幾個丫鬟住在後院,前面住廚娘和兩個僕人。

李延慶點點頭問道:“你們一家是足夠住了,但如果你父母或者叔伯兄弟來,又住哪裡?”

“父母和祖父來可以住後院,那邊還有好幾間空屋子,叔伯兄弟來也只能住前院了,反正空房間多。”

“其實我還是建議你租一座小宅,你們家族大,族人多,這樣方便一點。”

“算了,租金已經交了三年,而且你不是說再過兩三年就可能遷都嗎?我也懶得換了,太折騰了。”

李延慶也只是說說,王貴不想換也就算了,兩人回屋坐下,王貴又給李延慶倒了一杯熱茶,李延慶忽然想到什麼,連忙問道:“老牛呢?怎麼沒見他。”

“他中午就被幾個同鄉叫去喝花酒了,我這裡呆會兒有客人,我就沒去。”

“你有客人?”

王貴笑了笑,“你很熟悉的客人!”

李延慶一怔,遲疑着問道:“不會是老湯吧!”

王貴點點頭,“除了我這個大舅子,還會有誰?”

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