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

張覺被金國斬首,朝廷遭遇金國戲弄的消息再次引發了燕山府數十萬民衆的強烈憤怒,起義風潮頓起,短短一個月便出現數十起中小規模造反,但悉數被郭藥師血腥鎮壓。

在京城,有關燕山府和金國的消息也成了朝廷的禁忌,任何官員膽敢在公開場合談論此事,一旦被舉報,必然會被削職發配,這件事幾乎已成了天子趙佶的逆鱗,誰敢提及此事,他便會暴跳如雷。

隨着時間推移,這件事也漸漸被人淡忘了。

轉眼間,時間又到了年底,十一月下旬,京兆府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雪並不大,只能算是中雪,淺淺將整個京兆城覆蓋了一層白色。

初雪並沒有影響京兆府的繁華,街頭到處是喧囂熱鬧的景象,採購年貨的人家趕着驢車將各種物品運回家中,店鋪前夥計們賣力地吆喝着,大街上的行人除了本地人外,還有三五成羣的年輕士子,他們剛剛參加完發解試,準備買點禮物返家。

另外還有就是成羣結隊的士兵,京兆軍有旬休,到了旬休日,士兵們大都會出營逛街,主要目的就是兩個,要麼吃飯喝酒,要麼就是逛娼館,西軍沒有隨軍軍妓的傳統,所以在這方面倒也寬容,並不干涉士兵,但前提就是不準在外鬧事,尤其京兆軍軍紀嚴厲,一旦在外鬧事必會受到嚴懲。

不過最吸引百姓目光的還是三五結伴在街頭遊玩逛街的女兵,她們雖然收入不錯,但大多比男兵節儉,這和她們大部分人出身貧寒有關,當兵掙的錢需要用來養家餬口,幫助父兄,所以她們喜歡聚集在街頭的小攤上,買一些便宜的小玩意。

雖然是旬休日,李延慶也沒有休息時間,他和曹性帶着一隊士兵在街頭巡視,每次旬日,統領們都要全體出動,在街頭率領憲兵巡邏,監督士兵們在城中的言行。

“燕山府張覺那件事,朝廷辦得真他孃的操蛋!”

停一下,曹性又恨恨補充道:“燕山府的民心都丟盡了!”

張覺事件已經過去近兩個月,雖然事情早已淡去,但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沒有完全消退,京官不敢談論此事,但各地地方官卻沒有什麼顧慮。

李延慶對此案卻顯得很淡然,既然他已經改變不了歷史前行的軌跡,那麼他只有蓄積力量,在最關鍵時出手,也正是想通這一點,對朝廷發生的很多事情他已經不太關心了。

“老爺子的病情好點了嗎?”李延慶關切地問道。

曹老爺子從杭州回來後竟然病倒了,着實讓大家深感擔憂,李延慶也十分揪心,他之所以能坐穩京兆同知這個位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老爺子健在,一旦老爺子有個三長兩短,莫說童貫和王黼在背後發力,就是趙佶本身也不會容忍把京兆府這麼重要的位子交給他李延慶。

高俅和他只能合作關係,談不上盟友,關鍵時刻不會幫他,樑師成對他也不冷不熱,不落井下石就已經是燒高香了,至於太子,更是無處發力,李延慶真正的後臺還是曹家,只有曹家纔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他,所以曹老爺子的病情對李延慶的命運影響極大,在今明兩年的關鍵時刻,於公於私他都絕不希望曹老爺子出事。

“稍微好點了,不過趙太醫再三囑咐這個冬天要格外當心,不能再感恙,會影響到老爺子的心痛病發作。”

李延慶點點頭,這件事他不用再多問,曹家會比自己更當心,曹性又笑道:“我小叔可能過幾天要來京兆。”

曹性的小叔就是駙馬曹晟,李延慶眉頭略略一皺,當朝駙馬來京兆做什麼?難道是.......

曹性見主帥誤會了,連忙道:“是帝姬要來鍾南山看道場,我兄長只是陪她前來,沒有什麼官方的意圖。”

原來如此,看來自己還是有點敏感了,李延慶笑了笑,便將這件事放到一邊。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來,低聲對李延慶說了幾句,李延慶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亮色,“我知道了,這就過去!”

曹性連忙問道:“統制,出了什麼事?”

李延慶微微一笑,“張虎和燕青那邊有結果了。”

大約在三個月前,喬氏商行的二東主喬仲安給李延慶帶來一個消息,西夏一名重要的軍方情報頭目曾去了一趟京兆府,呆了幾天又返回西夏。

這個消息看似微不足道,但主管情報司的張虎立刻意識到,極可能是西夏加強了陝西路各地的情報點。

西夏對陝西路的情報滲透百年來從未停止過,在狄青和种師道主管陝西路時都曾嚴厲打擊過西夏設在陝西路各地的情報點。

不過自從幾年前宋夏兩國簽署了停戰和解協議後,西夏也基本上停止了對宋朝軍事方面情報的蒐集,轉而面向民生、經濟方面的情報收集,這也是西夏國力睏乏,急於和宋朝發展貿易有關,也正是這個緣故,宋朝也放緩了對西夏情報點的打擊力度。

自從李延慶接手京兆軍後,情報司參軍張虎也開始着手對京兆府各地的西夏情報點進行布控,不到三個月便完全掌握了西夏情報點的底細,只不過在沒有得到李延慶的明確命令前,張虎暫時沒有對這些情報點下手。

京兆軍情報司有兩處官衙,一處在軍營內,緊靠女兵營,這裡主要是處理軍方的情報,另一處官衙在西城門附近,從外面看就是一座很普通的民宅,但實際上卻是情報司在京兆府的指揮中心,京兆府所有的西夏情報點都在這座民宅的監視之下。

李延慶讓曹性繼續巡視,他則帶了幾名親兵趕到了這座民宅內。

“統制,這就是最新監視的情報!”

張虎將一份報告呈給了李延慶,李延慶接過報告,眉頭立刻一皺:“廣蘭酒樓,你沒有搞錯吧!”

廣蘭酒樓是京兆府三大酒樓之一,但李延慶知道它的後臺便是知府楊緒舟,楊緒舟當後臺的酒樓怎麼會變成了西夏人的情報總站?

“卑職絕對沒有弄錯,已經監視了三個月,廣蘭酒樓確實就是西夏在京兆府的情報總站。”

“那和楊緒舟有什麼關係?”

“酒樓原本是楊緒舟小舅子所開,但在年初時轉給了現在的經營者,楊緒舟應該只是收租的關係,和西夏情報站不相關。”

李延慶點點頭,雖然他和楊緒舟關係不佳,尤其幾個月前楊緒舟喝醉酒出現無禮舉動,雖然第二天他向自己賠禮道歉,但李延慶還是十分厭惡此人,只是他現在不想在京兆府節外生枝,引發朝廷針對京兆府的權力鬥爭,所以楊緒舟儘管對他有些無禮舉動,他也暫時不計較,以穩住局勢爲主。

李延慶不提楊緒舟,又繼續看報告,報告中提到了西夏情報人員開始關注軍方情報,尤其關注長訓鄉兵的情報,但李延慶知道,張虎請自己過來,絕僅僅不是爲了彙報這些普通情況。

“應該還有別的重要情報吧!”李延慶注視着張虎問道。

張虎遲疑一下道:“因爲沒有最後確定,不知該不該向統制彙報?”

“你說就是了,什麼情況?”

“我們懷疑這次西夏突然加強情報,背後恐怕有金國的影子。”

李延慶眉頭一揚,“你們發現什麼了嗎?”

張虎緩緩道:“在以前留下的記錄中京兆府只有六個西夏情報點,但現在我們發現竟然又九個情報點,多了三個。”

“會不會是他們自己擴增了?”

“我們開始也以爲是擴增,但後來隨着監視深入,才發現新增的三個情報點,以前是遼國的情報點,人員沒有變化,但已經和西夏情報點併爲一體了。”

遼國已經被滅,但被滅的主要是遼國王室,遼國的軍隊和其他資源都被金國全盤接手,遼國的情報機構也不例外,所以張虎說遼夏兩國在京兆府的情報點連爲一體,李延慶立刻想到了金夏聯手的可能,這應該是金國在做攻宋前的準備了。

“統制,要不要出動軍隊,將他們一網打盡?”

李延慶卻沒有迴應,他依舊在房間裡負手走動,他在考慮金國爲什麼要摸陝西路的情報,無疑是想把陝西路放在攻宋的大棋局中一起考慮,陝西路和並不和金國接壤,金國也攻不到陝西路,可一旦金國大舉攻宋,陝西路和京兆府就會起到援軍的作用,金國一定會想辦法把京兆府和陝西路的軍隊牽制住,最好的辦法必然是動用西夏的力量。

李延慶已經看透了金國的戰略目的,但戰略需要長遠考慮,眼前如何對付西夏的情報機構纔是緊迫之事,京兆府的西夏情報點,問題不大,李淵更關心太原的敵軍情報點,一旦金兵大舉進攻太原,敵軍內外配合,恐怕太原就保不住了。

但太原姚平仲未必會聽自己的建議,徹底拔掉敵軍情報點,這件事恐怕還要想個穩妥辦法才行。

想到這,李延慶緩緩對張虎和燕青道:“你們現在就開始集結所有的力量,準備雷霆一擊,但要等待我的命令,沒有我的命令,絕不能動手!”

“遵令!”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九百六十二章 滅國之戰 十五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