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

bookmark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曹府位於杭州州衙附近,是由三座並排的府宅組成,佔地足有一百畝,雖然總面積在縣城中是最大,但它是三座府組成,所以錢塘第一大宅便被佔地五十畝的向府奪走。

不過曹府也有一座建築全城第一,那就是新建的多彩樓,高達八丈,完全就是按照東京的老樓圖紙修建。

老爺子曹評身體不錯,在杭州適應得很好,就在十天前,天子趙構下旨,加封曹評爲常山郡王,這是趙構爲了表彰曹家捐獻鳳凰山麓,特地給曹家的殊榮,不過這裡面多少也有籠絡功勳世家的意思。

早在去年初,趙佶就下旨表彰曹家,封曹評爲衛國公,現在再爲同一件事加封爲郡王,這裡面就有別的意思了。

李延慶抵達曹家,曹老爺親自帶領族人出來迎接孫女婿到來,一下子出來二十幾口人,場面十分隆重,讓李延慶着實有點受寵若驚,“祖父怎麼親自出來了,外面熱,您老人家快回去歇着。”

曹評笑眯了眼,拍了拍李延慶肩膀道:“把蘊娘嫁給你,是我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年紀輕輕就封王拜相,大宋朝趙姓以外,你還是第一個。”

李延慶攙扶着老爺子往府中走,笑着解釋道:“祖父過獎了,我可沒有拜相,只是二品太尉。”

“那是你不知道,太宗皇帝有規定,知樞密院事等同於參知政事,你只是沒有掛相名,但完全可以參加相國議事。”

李延慶只是笑了笑,趙構是準備封他爲第一副相,但被他拒絕了,年輕任高職,還是在外比較好,否則他很容易成爲狄青第二。

衆人進了多彩樓,曹評又用李延慶爲例子,鼓勵了曹氏子弟一通,這才留下長子曹儼和三子曹選,曹儼是家主繼承人,他對外可以代表曹家,而曹選是李延慶老丈人,因李延慶而得勢,現在是曹氏家族祠堂主祭,同時也是曹家內府總管,曹家所有的產業都由他負責。

三人坐下,曹評喝了口茶問道:“聽說六郎出任揚州通判,這是真的嗎?”

李延慶微微笑道:“這其實是官家的意思,他答應六叔在江南各州任選一處出任次官,我本來考慮江寧府,不過六叔和帝姬更喜歡揚州,他自己選擇了揚州。”

“官家打算怎麼升格杭州,有考慮嗎?”旁邊曹儼又小心翼翼問道。

李延慶點點頭,“杭州升格爲南京臨安府,這是去年太上皇定下來的,官家已決定採用,另外知政堂建議升蘇州爲平江府,升越州爲紹興府,爲臨安府的南北兩翼。”

曹評嘆了口氣,“一定要遷都嗎?”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金兵現在確實很強大,京兆軍是目前大宋最精銳的軍隊,三萬軍隊在相州尚敵不過金國一萬渤海騎兵,宗澤在博州取得連勝,他們對陣的敵人雖然名義是金兵,實際上是投降金國的原宋軍,真正的女真騎兵宗澤不是對手,這次是因爲發生了瘟疫才使我們僥倖獲得喘息之機,如果我們不抓住這次機會遷都南撤,一旦金兵捲土再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或許你說得對,這個時候保存人口和實力纔是明智的決定。”

這時,曹評又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處理三大外戚?”

“這就是我先來拜見祖父的原因,我想聽聽祖父的意見?”

曹評點點頭道:“外戚和皇族都很敏感,是本朝的三大勢力之一,百年的各種關係盤根錯節,任何時候他們屬於皇室家人,不是外人能處理,你不輕舉妄動是明智之舉,也別管他們,把他們軟禁起來,等官家自己處理。”

“多謝祖父指點,延慶明白了,另外,曹家還需要我做點什麼?”李延慶看了一眼旁邊的曹儼,他覺得曹儼有話要說。

曹評呵呵一笑,“暫時不需要了,你現在雖有權,但權力絕不能濫用,要當心成爲有心人攻擊你的把柄,我建議還是把地方官的任免權就交給知政堂吧!”

“延慶知道了。”

這時,曹儼給三弟曹選使了個眼色,曹選會意,便小聲道:“關於茂德帝姬之事,父親不表一下態嗎?”

曹評笑了起來,“這件事確實有意思,姐妹二人,一個嫁給六叔,另一個則要嫁給侄女婿,輩份雖然有點不符,但你不是曹家子弟,其實也無所謂,相信沒有人會在意這個小節,曹家沒有任何意見,樂見帝姬成爲蘊孃的姐妹,只是另外一件事讓我有點難辦。”

“不知什麼事情讓祖父難辦?”

曹評苦笑一聲道:“官家考慮立曹氏之女爲貴妃,這對曹家當然是好事,但六郎最年幼的妹妹都二十七歲了,而且已成婚,難道要讓我孫女輩入宮?延慶,你給個意見吧!”

李延慶當然明白曹評爲什麼發愁,曹晟已是駙馬,如果趙構要立曹家之女爲貴妃,如果同輩還好,偏偏同輩中已經沒有合適之人,只能向下一輩走,這樣在輩份上就容易被人詬病。

不過娶媳和嫁女又有不同,帝姬嫁過來是曹家之媳,曹女嫁過去是趙家之媳,兩者其實並不搭界。

李延慶沉吟一下便道:“這個問題我相信官家也考慮到了,既然官家認爲無妨,那曹家也不用太在意,我個人覺得,只要不是叔侄同娶姐妹,那問題就不大,再說這種政治聯姻,考慮的是利益,本身就不用太在意輩分問題。”

旁邊曹儼也勸道:“父親,延慶說得對,政治聯姻是不用太在意輩分問題,再說功勳世家之間聯姻,輩分問題就錯了很多,真的無法計較了。”

曹評緩緩點頭,“這件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曹評有點疲憊了,曹儼讓兩名丫鬟扶他回房休息,這時,李延慶給曹儼使了個眼色。

曹儼走上前笑問道:“延慶還有什麼事嗎?”

李延慶點點頭,“請大伯跟我來,我想找點事情給大伯!”

......

曹府的對面就是杭州州衙,李延慶剛從曹府出來,便看見新任通判韋璡站在州衙門口張望,見自己出來,韋璡連忙奔了過來,“李太尉可有時間?”

“韋通判有事嗎?”

“關於修建公房之事,卑職和幾個官員商量了一下,草擬了一個方案,請太尉過目。”

李延慶點點頭,回頭對曹儼笑道:“上將軍也一起來吧!”

李延慶當然知道曹儼問江南州府規劃的真正目的,儘管老爺子勸自己不要濫用權力,但曹儼在家賦閒多年,現在終於有了出仕的機會,曹儼不想放過這次機會也是情理之中。

曹儼現在官任右衛上將軍、保寧軍節度使,兩個官職雖然都是虛職,品階卻是從二品,他出任從三品的臨安府尹是足夠了,曹家捐獻了鳳凰山,雖然曹評因此被封爲郡王,但那只是一種虛名,而且王爵還不能繼承,朝廷還得再給一點實際的利益才行,讓曹儼出任第一屆臨安府尹就是最好的方案,這一點,李延慶有信心勸服趙構。

韋璡雖然可以重用,但他目前畢竟只是正八品知縣,一下子升爲臨安府少尹確實不太現實,而且他也搞不定杭州的權貴,只要他協助曹儼得力,李延慶便打算推薦他出任宣州通判。

曹儼大喜,連忙跟隨李延慶向州衙走去。

“杭州知州和通判都已掛印逃走,現在杭州官府處於一種癱瘓狀態,而遷都方案已經啓動,數十萬東京百姓正在前來杭州的途中,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安置好南遷民衆,同時保證遷都順利完成,這件事只能煩請上將軍暫時擔當了,韋通判也會協助上將軍。”

曹儼沒想到自己轉眼就成爲杭州主官,他有點像做夢一樣,一切都不太真實,他猶豫一下道:“延慶先兼任杭州主官,我覺得更合適。”

李延慶搖了搖頭,“我是三路宣撫使,接下來還要巡視各州,沒有精力顧及遷都瑣碎之事,最多隻能在軍隊及財物上提供一點幫助,大伯出任杭州主官,可以震懾各家權貴,我覺得更合適。”

“要不我先和老爺子說一下。”

李延慶笑着拍拍他胳膊,“先來州衙商議吧!回頭再稟報老爺子。”

曹儼點點頭,跟隨李延慶走進州衙。

李延慶隨即讓韋璡召集所有州衙官員,只片刻,杭州的司馬、長史、各曹司士、、助教等等二十幾名官員都聞訊趕來。

李延慶站在臺階對衆人道:“我便是兩浙路及江南兩路宣撫使、太尉李延慶,封天子之令平定江南叛亂,現在叛亂已經平息,當由亂入治,各叛亂州通判以下皆可赦免”

李延慶還沒有說完,衆官員頓時激動得歡呼起來,杭州知州和通判都逃掉了,這兩天下面的官員都忐忑不安,唯恐自己也要被追究,現在李延慶宣佈他們無罪,讓衆人怎麼能不激動。

李延慶擺擺手,讓衆人安靜下來,他又繼續道:“眼看遷都已啓動,但杭州的主次官均已逃匿,所以我任命上將軍曹儼暫任杭州知事,全權負責遷都安置事宜,再任命錢塘韋知縣兼任杭州通判,協助曹上將軍做好遷都安置,請各位也盡心盡力,把這件大事做好。”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