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李延慶在奪取太原府後,又立刻派關勝和花榮各率三千士兵前去鎮守婁煩關和雁門關,防禦大同府的金兵南下。

這次李延慶一共只率三萬人偷襲太原城,在派了六千人去防禦婁煩和雁門關後,他手中的軍隊立刻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招募守城軍隊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在李延慶抵達太原城的第二天,李延慶便派人在太原府各縣以及太原城內公開招募五萬新軍,同時在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外設立募兵點,招募願意保家衛國的抗金義士。

雖然招募告示寫得很熱血,又利用了李延慶在太原的巨大聲望,當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百姓們從軍抗金的熱情。

但另一方面現實又很殘酷,人們不可能只靠一腔熱血去參加抗金,一百多年來,大宋當兵是爲了賺錢吃糧已經深入每個大宋人的骨髓,若沒有俸祿,最多當幾個月的民夫就算給面子了。

要想招募新軍,得按規矩來,每月十貫錢或者二兩銀子,這是目前最低的募兵標準,還得保證吃飽穿暖,以前稍低一點,那是因爲不用打仗,現在當兵已成高危職業,俸祿自然水漲船高。

一早,李延慶在數百親兵的簇擁下來到了太原城東約十里處的汾河岸邊,金兵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巨大倉城,幾乎把河東路各州的糧草物資都集中在這裡,這裡同時也是金兵攻打洛陽府和延安府的後勤重地。

此時,兩萬宋軍正利用大車和雪橇轉移糧草物資入城,他們必須趕在金兵殺來之前,把所有的物資糧草全部搬入城內,成爲太原城長期堅持的基礎。

倉城目前的主管官員是經略府主薄陳東,陳東已經不再是太學領袖,他被朝廷封爲七品武德郎,並主動要求在李延慶的軍中爲文官,出任經略府主薄,這次跟隨李延慶北上延安府,又隨軍來到太原城,主管後勤物資以及糧草。

聽說都統到來,陳東連忙帶了幾名隨從出來迎接,李延慶笑問道:“物資已經覈實完畢了嗎?”

“回稟經略,八成物資已經覈實完成,還有就是部分戰鼓、軍旗、帳篷等物資沒有核實完,再給卑職一天時間,明天這個時候,應該就全部完成了。”

李延慶笑了笑又道:“那些物資你慢慢覈對就是了,我今天是來了解糧草、銀錢和兵甲火器的情況。”

陳東連忙問道:“經略是聽取報告,還是實地查看?”

李延慶微微笑道:“聽取報告太枯燥了,還是實地查看比較好。”

“既然如此,請經略隨卑職前往倉庫。”

衆人簇擁着李延慶走進了倉城,一邊走,陳東一邊介紹道:“太原倉城周長約十里,由一百二十二座大倉庫組成,主要分爲三大部分,糧草庫、兵甲火器庫和物資庫。”

“那應該怎麼區分?”李延慶笑問道。

“經略請看那裡!”

陳東指着正對面的四十幾座倉庫道:“這些倉庫的大門都塗成黑色,表示他們是物資雜貨庫,象銀錢、生鐵、布帛、帳篷、戰鼓、大旗以及軍毯、羊皮等等物資都集中在這裡,大門上方有編號,甲字開頭的表示銀錢庫,兵甲庫是紅色大門,甲字頭是表示鎧甲庫,乙字頭是弓弩庫,錢糧庫是黃色大門,各大類都集中在一起,一目瞭然。”

李延慶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銀錢,這關係到他能招募多少軍隊,他毫不猶豫走進了甲字開頭銀錢庫,李延慶走進這座倉庫是銀錠庫,銀錠都是成箱放置,幾乎都是官銀,二十五兩一錠,每箱四十錠,也就是一千兩白銀。

“一共有多少箱?”李延慶望着堆積如小山一般的箱子問道。

“一共五百五十箱,其中五十箱是黃金,五萬兩黃金,五十萬兩白銀。”

“這麼巧的數量,難道金兵一直沒有動用過嗎?”

陳東微微欠身道:“卑職詢問過以前管庫,也查看過賬簿,金兵從河東路掠奪的金銀遠不止這些,但只給太原府守軍留下五十萬兩白銀和五萬兩黃金,其他全部運去了燕山府,只是金兵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動用過這些金銀。”

“那銅錢有多少?”李延慶又問道。

“銅錢是五百萬貫,都是小貫錢,沒有會子之類的紙錢。”

李延慶心中盤算了片刻,五萬士兵一個月的俸祿就是五十萬貫錢,五百萬貫可以支持十個月,何況還有金銀,至少老兵可以後發,基本上夠用了,這讓李延慶稍稍鬆了口氣。

“那糧草有多少?”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雖然李延慶知道帳上記錄還有四十萬石糧食,但李延慶更關心實盤數。

“實際盤點下來,糧食有四十五萬石,其中五萬石是民倉糧,暫時寄存在這裡,草料三十萬擔,基本上和帳一致。”

手中有錢,軍隊不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錢糧保證,至於兵甲、火油、火器等戰備物資,李延慶心中就不是那麼緊張了。

不過李延慶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遺憾,那就是太原倉庫沒有火藥庫存,連火藥原料都沒有,全部運去了燕山府。

從倉城出來,李延慶又問一同巡視倉城的劉錡,“還需要多少時間才把錢糧物資搬進城?”

“啓稟都統,我們正在動員全城百姓一起幫忙,如果再增加幾萬新兵幫忙,卑職有信心三天內把所有物資糧草全部搬進城。”

李延慶點點頭又問道:“城內軍營夠放置嗎?”

“光靠軍營肯定不夠,不過城內空置的房宅很多,卑職把軍營附近的三十座空置房宅全部徵用了,拆除院牆連在一起,基本上就夠用了。”

李延慶想了想道:“新兵需要抓緊時間訓練,搬運還是多請百姓幫忙,我看軍械所倉庫堆積了很多拆房的大梁,利用它們可以製作不少簡易的大雪橇,用來搬運糧食很實用。”

“都統說得有道理,卑職會盡快落實。”

快到西城門時,劉錡告辭,匆匆去落實招募百姓和製作簡易雪橇之事去了,李延慶則返回位於城內的軍衙。

路過西城門時,只有城門排滿了長隊,一共排了五列隊伍,每一支隊伍都至少長達一里,目測至少超過一萬人在這裡報名從軍。

報名點就位於西城門外,這裡是全城的四個報名點之一,由一名部將率領三百士兵負責這裡的報名事宜,又請了十幾名年輕文士負責登記,報名流程很簡單,先是目測,看年齡、身高、體重,只要不是老弱病殘,目測就能通過,第二是簡單的體能測試,通過測試就能登記從軍了。

體能測試也很簡單,三十斤石鎖舉過頭頂五下,再跑兩裡一個來回,一般只要稍微勞作的人幾乎都能通過測試,除非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否則舉三十斤的石鎖,一般人真不在話下。

這時,五十幾名測試跑步的男子正狂奔跑來,一口氣奔過了終點,不過後面有三名年輕男子卻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跑過終點時幾乎癱倒在地上。

負責招募的部將立刻沉下臉道:“這三人淘汰,其他人可以去登記!”

三人連忙求情,“將軍請通融一下吧!”

有都統站在旁邊,三人再求情也沒有用,部將態度堅決道:“肯定不行,你們體力太差,根本就不是當兵的料。”

這時,李延慶走上前笑着解釋道:“這位將軍是爲你們好,體力不行,打起仗來,你們恐怕會第一個陣亡。”

“我們都是讀書人,平時鍛鍊比較少,只要稍微訓練一下,體格就能上去。”

李延慶搖搖頭,“讀書人也不像你們這樣子啊!”

“我們是原來太原府學的學生,太原府學解散後,我們一直找不到事情做,又要養家餬口,只好給人抄書度日,日子着實過得很窘迫,沒法子了纔來當兵。”

李延慶想了想道:“既然是府學學生,那也可以做點別的事情,不一定非要當兵,這樣吧!倉庫那邊在招人記賬,你們可以去試試看,若考覈通過,也能掙錢養家。”

三人猶豫一下,爲首男子小心翼翼問道:“請問這位將軍,如果去管倉庫,能獲得京兆府學的軍方名額嗎?”

李延慶這才明白他們的真正目的,原來是想走捷徑進京兆府學讀書,他們頭腦倒是活絡,可怎麼感覺有點心術不正。

李延慶也不揭穿他們,便冷冷道:“養家餬口可以,作爲軍隊文職申請府學名額也可以,不過是有條件的,至少要在軍隊中呆滿兩年才行!”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最後兩天求月票!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