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

李延慶一路打馬疾奔趕回家鄉,但他還是晚了一天,族長已經過了頭七,入土安葬了。

在鹿山鎮李氏宗祠旁的一座新墳前,李延慶在墓碑前跪下,心中默默道:“延慶已爲族長報仇,望族長在天之靈安息!”

這時,李大器低低嘆了口氣,走上前扶住兒子肩膀,“跟我先回家吧!我有話對你說。”

李延慶站起身凝視良久,給新墳捧了兩把土,這才牽馬和父親回家了。

父子二人進內堂坐下,忠叔給他們上了茶,李延慶沉默片刻道:“族長雖然是被劉承弘僱兇所殺,但李文貴逃不掉責任。”

李大器點點頭,“這個大家都知道,李文貴已經在宗祠給各房長老說清楚了這件事,他悔不該一時心軟收留劉承弘這頭中山狼,導致族長被劉承弘所殺,他追悔莫及,給兄長之靈磕頭請罪,額頭都磕出血來了,大家也原諒了他。”

“說得多動聽啊!”

李延慶冷笑一聲,“可是他並沒有說實話,他有沒有說,是他指使劉承弘暗中破壞李記糧行,才使劉承弘抓住機會殺害族長?”

李大器驚得半天合不攏嘴,“慶兒,這是真的嗎?”

李延慶疲憊地點了點頭,“李文貴借用馬匹生事端,就是想讓爹爹去真定府找族長,他的目標其實是爹爹,並不是族長。”

這是李延慶自己的推斷,李文貴或許不會讓劉承弘和白氏三賊殺他的兄長,但如果父親當時也在船上,恐怕慘遭不幸的就是父親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父親聽從了自己的勸告,並沒有去真定府,這才倖免於難。

李大器聽得頭皮炸,連連搖頭,“不可能,這只是巧合,李文貴雖然令人憎惡,但也不是這種人。”

李延慶見父親堅決不肯相信,便不想再糾纏這件事,又轉到另一件事上,“族長曾經給我說過,有人向軍方告密,誣陷我們私賣軍糧,導致糧食被扣,有這件事吧?”

“是有此事,我們用了一千貫錢打點,軍方纔給我們寬限了五日,莫非就是劉承弘告密?”

“就是劉承弘告的密,不過情報是李文貴告訴他的,還有族長帶着皮貨從真定府回來,劉承弘又怎麼會知道,還不是李文貴告訴他的嗎?”

李延慶越說越激動,最後咬牙切齒道:“李文貴本意或許只是想讓劉承弘搶走這批皮貨,但他卻給劉承弘創造了殺死族長的機會,李文貴不是幫兇卻勝似幫兇,這些事實他怎麼不給族人說清楚?”

李大器聽得目瞪口呆,他長長嘆息一聲,“現在說這些也沒有用了,李文貴已被族人一致推選爲新的族長!”

“什麼!”

李延慶騰地站起身,不由怒衝冠,李文貴還要不要臉,他有什麼資格當族長?

李延慶轉身便大步向外走去,李大器急忙拉住他,“慶兒,現在形勢對我們很不利,你千萬不要魯莽,先冷靜下來。”

李延慶一怔,“爹爹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形勢對我們不利,究竟生了什麼事?”

李大器猶豫片刻道:“李記糧行已經解散了。”

“爲什麼要解散?”

“說起來讓人難以啓齒,族長屍骨未寒,他的兩個兒子就爲分家產吵得不可開交,李文貴告訴他們,糧行還有族長四成的份子,結果兩個兒子天天上門來要帳,要我把錢還給他們,李鼕鼕和我都覺得沒有了族長,糧行很難再維持下去,我們一致同意解散。”

李延慶很無語,族長的兩個兒子一個住在安陽縣,一個住在湯陰縣,長子經營一家酒館,次子靠放貸爲生,只有新年時纔會回來參加族祭,平時很難見過,大家提起這兩人都搖頭,連族長自己也總是說他的後代沒有出息。

只是李延慶怎麼也想不到,兩人竟如此不堪,父親屍骨未寒就開始爭搶家產,還在李文貴的挑撥下拆散糧行,這讓李延慶既憤恨,又失望,多少年的心血就這麼毀了。

李延慶兩天未睡,已疲憊之極,他不想再談論任何事情,便回房睡覺去了。

.........

次日五更時分,李延慶便和往常一樣起來跑步了,一邊跑,一邊想着父親以後該怎麼辦?糧行雖然解散了,那父親是不是可以再做點別的事情?比如開一家書坊,開辦一家學堂等等。

李延慶一路胡思亂想,回到村口正好遇到了李真,李延慶笑着打個招呼,“三叔早!”

李真看了他一眼,臉色一變,加快腳步便匆匆走了,將李延慶晾在村口,李延慶望着他背影遠去,心中奇怪,自己哪裡得罪了李真?

這時,身後有人重重咳嗽一聲,李延慶一回頭,卻見是李大光,他騎着一頭毛驢,正從自己旁邊經過,就像沒見到自己一樣。

“四叔,這麼早就去學堂了?”

李大光沒有理睬李延慶,催動毛驢飛奔而去,這讓李延慶心中十分不爽,怎麼族人見了自己,就像避瘟神一樣?難道是因爲——

李延慶已經猜到原因了,衆族人都害怕李文貴,不敢和自己接近了,看來李文貴知道自己回來會對他不利,便先一步採取行動,大家纔會用這種態度對他。

李延慶剛回到家門口,忠叔便跑出來道:“小官人,三老爺來了!”

三老爺就是李文貴,他聽說李延慶已經回來,便匆匆趕到李延慶家中,李大器還比較客氣,將李文貴請到內堂坐下,兩人寒暄了幾句,李文貴便笑眯眯問道:“大器,慶兒呢?”

“我在這裡!”

李延慶從外面走進了內堂,他看了李文貴一眼道:“新族長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麼事就請直說吧!”

雖然李延慶沒有行禮,但李文貴卻沒有生氣,他笑了笑對李大器道:“我想和慶兒單獨談一談!”

李大器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李文貴和李延慶兩人,李文貴喝了茶,淡淡問道:“我沒有猜錯的話,劉承弘應該被你殺了吧!”

李延慶冷冷注視着他,“你確實很幸運,白氏三雄死了,劉承弘也死了,這下真的死無對證,沒有人知道你做過的那些惡事,可是.....你坐在兄長曾經的位子上,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李文貴神情黯然,他低低嘆息了一聲,“兄長之死我是有一點責任,但我絕沒有一點害死他的想法,如果我李文貴有半點害死兄長的念頭,天誅地滅,讓我不得好死!”

“一點責任?說得倒輕巧,你的所作所爲瞞得過別人,卻休想瞞過我,劉承弘不會知道族長坐哪艘船?也不會知道族長什麼時候回來?但你卻知道得清清楚楚。

還有,劉承弘勾結白氏三兇,你不僅知情,而且還默許他那樣做,提供給劉承弘大量金錢,你明知道白氏三兇是什麼樣的人,你還放縱劉承弘,這樣的罪惡只是‘一點責任’四個字就可以撇清嗎?”

李延慶目光嚴峻地盯着李文貴道:“你若真有悔意,爲何不在宗祠坦白你的罪行?你還是想隱瞞,怕失去當族長的機會,我說得對不對?”

李文貴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他極力迴避李延慶嚴厲的眼神,半晌道:“你說得有的對,也有不對,我承認我一直在處心積慮毀掉你們糧行,但那是針對你們父子,並不是針對我兄長,我絕沒有想過要殺他,甚至我還派人告誡白氏兄弟,只准劫財,不準傷人,事成之後我另外再給他們每人三百兩銀子,如果傷了人,一文錢都沒有,只是我怎麼沒有想到劉承弘竟然親自動手,說實話,我真恨不得親手剝了他的皮。”

說到這裡,李文貴又悔又恨,淚水又涌了出來,他被心中狹隘的嫉恨衝昏了頭腦,爲了毀掉李大器父子,他不擇手段,沒想到最後卻害了自己的兄長,現在清醒過來,他追悔莫及。

李延慶冷冷地看着李文貴,他知道李文貴說得是實話,雷捕頭也告訴過他,白氏三兄弟沒有追殺族長,爲此還差點和劉承弘翻臉。

但不管李文貴怎麼解釋,都無法推卸他罪惡,他真顧及親情,怎麼會去找白氏兄弟那樣的兇人對付自己兄長?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內心的狠毒,就足以證明他心中沒有半點手足之情。

現在的幾滴眼淚不過鱷魚的眼淚罷了。

尤其讓李延慶憤恨的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文貴依舊不肯放過他們父子,還要釜底抽薪,唆使族長兩個不爭氣兒子上門吵鬧,導致糧行最終解散。

李文貴現在只是怕自己在家族公開他的罪惡,才主動上門求和,可一旦過了這個風頭,他會放過自己和父親嗎?

他倒要看看,這齣戲李文貴到底想怎麼唱下去?李延慶便一言不,冷眼看李文貴的表演。

李文貴見李延慶沒有吭聲,還以爲自己說動了他,又繼續道:“慶兒,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無論如何,我很感激你爲我兄長報了仇,若不是你,我會愧疚一輩子。

這樣吧!以前的恩怨我們一筆勾銷,現在我們從頭開始,只要你公開承認我爲族長,公開向大家說清楚我和劉承弘沒有任何關係,我就會讓你父親代表文村房進家族長老會,參與家族決策,怎麼樣,這個要求你應該可以接受吧!”

說到這,李文貴滿懷期待地望着李延慶,他開出了一個自認爲李延慶無法拒絕的條件,他相信李延慶已經嚐到了被族人冷落的滋味,一定會答應自己的要求。

李延慶早已看透了他虛僞且狠毒的本質,他用一種堅定的,毫無商量餘地的態度道:“族長待我恩重如山,如果我答應你,就是對自己良心的背叛,恕我不能接受!”

李文貴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他狠狠瞪了李延慶一眼,掩飾不住內心的惱怒。

“你不接受就算了,但有一點我也要提醒你,如果你在我背後胡說八道,毀壞我的名譽,我或許拿你沒辦法,但我會報復你父親,讓他嘗一嘗被趕出家族的滋味。”

李延慶霍地轉身,殺氣騰騰地盯着李文貴,“如果你膽敢這樣做,你孫子李寶兒也休想活命,你信不信!”

李文貴臉色大變,嚇得他連退幾步,不可置信地望着李延慶,他忽然想起李延慶殺了白氏三兄弟,殺了劉承弘,這個殺人魔王說不定真做得出來。

李文貴的囂張氣焰被打了下去,他只得忍下這口氣道:“好吧!我爲剛纔的話道歉,總之我以後會慢慢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只請求你爲了家族利益考慮,暫時保持沉默。”

李延慶心中對他憎恨之極,冷冷道:“你走吧!以後不准你再踏進我家門一步,我不想再見到你。”

李文貴心中又氣又恨,但又拿李延慶無可奈何,只得轉身匆匆走了。

不多時,李大器走了進來,他有點緊張地望着兒子道:“你打算怎麼辦?”

李延慶凝視着遠方,過了好一會兒,他淡淡道:“現在我和他火併,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還會造成家族分裂,代價太大,我暫時不會動他。”

李大器頓時鬆了口氣,“其實這也是爲父想勸你的,後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讓仇恨矇蔽了你的內心,族長已經死了,但我們活着的人得繼續生活下去,這件事你已經盡力了。”

李延慶搖了搖頭,“我現在不動他,並不代表我就會放過他,總有一天,我會讓他李文貴身敗名裂,出我心中這口而惡氣!”

李大器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半晌,他長長嘆了口氣,“隨便你吧!李文貴的事情我不想知道,也不想再過問了。”

李延慶暫時把這件事放到一邊,又問父親道:“爹爹有什麼計劃嗎?”

李大器笑了笑,“明天我要和李鼕鼕一起回安陽,把賬目好好整理一下,然後我想去巴蜀和江南遊歷幾個月,這是我從小的願望,以後的事情再說吧!”

這時,李大器又忽然想起一事,連忙道:“我聽說岳哥兒和王貴、湯懷都決定考武學了,你....你不會也有這個想法吧?”

李延慶笑着安慰道:“請爹爹放心,學武只是我的興趣愛好,但絕不會是我的主業,我心裡很清楚我想做什麼。”

“那就好,慶兒,等你考上舉人那天,爹爹一定會趕回來爲你慶祝。”

李延慶又沉默了,他安慰父親說武學只是興趣愛好,可父親哪裡知道他心中的痛,五年前契丹蠻子在他眼前射出的那一箭,至今還刺痛着他的內心。

李延慶心中低低嘆息一聲,他現在只想快點長大,已經有點急不可耐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聊聊新書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