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

這個楊兆方是西夏工部的一名郎中,專門負責西夏城池橋樑的修建和維修,去年因一起塌橋事件被罷免官職,賦閒在順州老家,李延慶是從夏州一名官員的口中得到了這個消息,他便令斥候營將這名官員請到宋軍大營來。

李延慶打量他一下笑道:“你是漢人?”

“在下祖父是宋民,現在小人是西夏人。”

李延慶點點頭,看來這個人西夏歸屬感還很強,不過李延慶也不在意,他又笑道:“我找你來,是有一件事想請教一下。”

“不敢,李經略儘管問,小人知無不答。”

“是這樣,我們在維修夏州城時,發現城牆大石之間的砂漿都風化了,整個城牆就是靠石塊之間互相堆砌,很不牢靠,但宋朝的城牆卻沒有這種情況,這是怎麼回事?”

楊兆和嘆了口氣,“經略使說得情況我很清楚,我是因爲一座橋樑的坍塌而被免職,而這座橋樑坍塌的原因,就是您說的砂漿風化,在西夏,這種情況很普遍了。”

“但根據我的隨軍工匠說,你們砌城時沒有用米漿,直接用石灰拌上沙子當泥漿,是這樣嗎?”

楊兆和苦笑一聲,“西夏不產大米,用的是麪漿,但麪漿的粘合度不夠,這倒不是主要原因,而是西夏風沙大,氣候乾燥,建築很容易風化,所以城牆一般每隔三十年就要重修一次,但受財力影響,也只有興慶府城牆能做到這一點,其他城池或者五十年一次,甚至從未重修,比如夏州城,上一次重修是在六十年前了。”

“那靈州和靜州呢?”

楊兆和沉默片刻道:“經略使是在尋找城牆的弱點嗎?”

李延慶目光銳利地注視着他,“你不願說我也不勉強,但這是你的機會,西夏滅亡後,我們肯定會重用一批本地漢人官員,你自己考慮吧!”

沉默良久,楊兆和嘆息一聲道:“靈州城牆中間填的是沙子,就算外面一層大石坍塌,也是沙子傾泄而下,但城門處的城牆卻是中空的,裡面用木頭支撐,已經超過五十年,差不多六十年了,非常腐朽,靜州也一樣,我去年就寫報告,要求重修靈州和靜州,但還沒有得到迴應就被免職。”

“興慶府城牆有弱點嗎?”李延慶又注視着他問道。

楊兆和點點頭,“也有弱點,如果你真能攻到興慶府城下,我就全盤托出。”

“好吧!楊先生請先下去休息。”

親兵將楊兆方帶了下去,劉錡笑道:“都統真不打算用攻城梯了?”

李延慶淡淡一笑,“如果金兵有我們的震天雷,我想他們也不會再用攻城梯!”

入夜,在靈州城外一里處,出現數十名黑影,他們行動迅速,動作矯健,搬運着幾顆巨大的震天雷向靈州南城門一步步靠近,而在兩裡外,五萬步兵和五千騎兵已經準備就緒,京兆軍一年來苦練夜戰技巧,幾乎每一個士兵都能在夜戰作戰,而夜間作戰恰恰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弱點。

李延慶也騎在戰馬之上,遠遠注視着西平城,一旦攻入城中,雙方就會以巷戰爲主,而騎兵在巷戰中很不方便,反而是步兵更佔優勢。

爲這次北征,李延慶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士兵不僅長期訓練夜戰,也進行了巷戰的強化訓練,包括專門用於巷戰的短射弩箭,這種弩箭殺傷距離只有五十步,優點就是小巧便利,能夠迅速上弦射擊,另外,鐵火雷也是巷戰的利器,還有毒煙彈,這種毒煙彈是北宋早期發明,也就一隻茶杯大小,裡面有砒霜和狼毒,燃燒後會產生毒煙。

只是早期的火藥不行,使毒煙彈效果不佳,這次宋軍用改良後的高效燃燒火藥和研磨成細粉的狼毒砒霜混合在一起,燃燒起來會產生大量的毒煙,對躲在房間裡的敵人將是一個巨大災難,算是一種早期的化學武器。

除了五萬步兵外,李延慶還在外圍部署了兩萬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對逃出來的西夏軍士兵進行剿殺,不准他們逃回興慶府。

三十名士兵攜帶着兩枚爆城型震天雷,正迅速向城門方向移動,西夏城池和宋朝城池相比,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在西夏城池沒有護城河,有的城池會挖一條壕溝,裡面安放尖刺和木樁,有的城池連壕溝都沒有。

靈州和後面的靜州就屬於後者,他不像韋州、夏州那樣的重要邊境城池,也不像興慶府那樣的都城,所以他們城池面前沒有挖掘壕溝,連城門也比較老舊,西夏軍隊能做的事情,就是用巨石堵死城門,即使城門被炸碎,後面依舊是更加堅固的巨石。

三十名士兵已經進入了距離城牆五十步內的範圍,今晚月色不錯,這個距離城牆上的守軍已經能發現宋軍了。

城牆上夜裡的守軍大約有五千人,城內主將依舊是晉王李察哥,本來李察哥在夏州大敗,已經影響到了李乾順對他的信任。

李乾順原本打算任命衛王李至忠守靈州,李至忠和兄長濮王李仁宗已經成爲天子李乾順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已隱隱超越李察哥的跡象。

但不巧的是李至忠眼下正在協調各部落出兵,無法趕去靈州,而李察哥正好也在靈州發揮作用,李乾順便決定再用一次李察哥,令他無論如何守住靈州。

進入五十步內,三十名士兵更加小心了,他們披了大氅和大土地的顏色完全一致,匍匐在地上就算白天也看不出來,三十名士兵緩緩移動着,城頭上一隊士兵就站在城垛前,他們卻沒有發現逐步靠近城牆的宋軍士兵。

五十步的距離足足爬了一刻鐘,最後兩名士兵一躍而起,奔到城門下,貼着城門而站,兩顆震天雷隨即滾了過來,他們將兩顆八十斤重的震天雷用三角架頂在城門兩側的城牆上,這裡就是楊兆和所說的空心城,看起來很堅固,但實際上已危若累卵。

兩名士兵在城牆邊緊張地操作,十幾名外的十八名士兵則手執弩箭,警惕地替他們放哨,就擔心被發現後,城頭會有哨兵順着繩索滑下來。

這時,城牆下火光亮了,這是士兵點燃了火摺子,立刻被城頭上的士兵發現了,城頭上立刻大呼小叫起來,

兩名士兵點燃了火繩,轉身便貼着城牆疾奔,這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可以利用城牆擋住震天雷的衝擊波,城頭放箭也不是很方便,十八名士兵也一躍而起,同樣貼着城牆疾奔。

這時,城頭開始放箭了,一名士兵慘叫一聲撲倒在地,他被一箭射中了後腰,兩名士兵連忙背起他狂奔。

就在城頭士兵從四面八方向城門樓方向奔來時,兩聲極爲沉悶的爆炸轟然炸響,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無數磚石騰空而去,整個城牆都晃動起來,就儼如發生一次小型地震。

二十名宋軍士兵急趴在地上,雙手抱住頭,城頭上再沒有人顧及他們,士兵驚恐萬分,很多人站立不穩摔倒在地上。

待硝煙散去,只見整個城門處的城牆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小段正中間的城牆被身後的巨石頂住,兩邊各出現了一道長達十幾丈的缺口,到處是殘垣斷壁。

這時,遠處忽然戰鼓聲轟隆隆敲響了,早已等候多時的宋軍全面殺出,向靈州城殺來,五千騎兵在前面奔騰,只片刻便殺到了近前,數百名西夏士兵正在搬運沙袋,企圖堵住缺口,但已經來不及,騎兵率先殺來,直接衝進了缺口內。

西平府失守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夜離京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四百二十三章 須城內訌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最後兩天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誠摯道歉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