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

章越仔細打量三位先帝的御容。

太祖趙匡胤的御容,太祖身穿白袍,面容黝黑,身長體壯,眼若丹鳳,鼻似懸膽,這是人中龍鳳之相貌。

太祖御容除了宮裡所藏外,章越還在定力院中看過,二者所畫差不多。

太祖戎馬一生,故而皮膚黝黑。

至於太宗趙匡義的御容,膚色則白皙多了,比起武夫開國的太祖皇帝,則似一位白面書生,以相貌而論比太祖好看,而且多了幾分儒雅之氣。

正是從太宗皇帝開始,宋朝踏上以文治國的道路。

太宗本紀裡描述,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不過後世一位偉人在這段描述後批註了三個字‘但無能’。

第三位則是真宗皇帝。真宗皇帝穿着朱袍,臉上似笑呵呵的樣子,非常的有福氣。

真宗皇帝一輩子逢凶化吉。他也最喜歡文章,藝術。

歷代狀元卷子都要在他影堂裡焚燒。

也正是他修建了龍圖閣,將無數典藏都收集在此,以後仁宗皇帝又建了天章閣。

這三位帝王,加上章越見過了仁宗皇帝,英宗皇帝,當今天子,便是趙宋六位帝王。

在這建於天禧五年的天章閣內,三位先帝的畫像前,韓絳,章越二人面前則是紙札筆墨。

韓絳對章越道:“度之,你來寫!”

章越忙推讓道:“丞相,此事萬萬不可。”

韓絳道:“度之,老夫是慶曆二年進士,那時候天下沸沸揚揚的都是在討論西夏之役及范文正公。當時我方中進士,年輕氣盛,但胸中也早有一番改革經世的抱負。”

“次年八月,仁廟開天章閣,賜座範文正,富鄭公,讓他們拿出改革經世的方略來,而後纔有慶曆新政。今日官家效仿此舉乃是於你昨日殿上所議,怕你言之不詳,故讓你於紙上細細來寫。”

“所以你胸中有什麼經綸,儘管書於紙上。至於老夫老了,這些年未免有些和光同塵,與當年同在此閣的富鄭公一般,都已經失去朝氣了。”

章越道:“丞相何出此言,我記得當初仁廟命丞相爲御史曾言,你是我一手提拔,於國家弊事當直言不諱。”

韓絳似憶起仁宗皇帝當年的囑咐笑道:“是啊。其實當時仁廟對我說的是,既不能姑且遷就,亦不能太過激切,但存朝廷大體,要令可行。但是韓某卻沒有聽,最後得罪了人被罷至地方。幸好韓某雖無緣與范文正公共事,但幸得韓魏公賞識,從他身上學得了慶曆君子的風骨。”

章越道:“歐陽文忠對在下亦是恩重如山。”

韓絳點點頭道:“是啊,你我雖無緣三十年前的慶曆新政之事,但韓魏公,歐陽文忠,都教會你我許多。”

章越道:“我哪敢比丞相,丞相當時便是韓魏公的左右手,在下只是歐陽文忠門下末進。”

在嘉祐四年時,韓絳已是韓琦麾下大將,出任御史中丞,而章越僅是個太學生,剛剛得到歐陽修的賞識。

論資歷章越拍馬都追不上韓絳。

韓絳對章越笑着道:“我與你一般年紀時,也是這麼看的。”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看到了一點,變法不一定是對,不變法也不一定是錯的。”

“朝廷之制度,都是經歷無數次的權衡而設的。你看到的種種弊端,其實都有其不爲你所知的因果在其中。”

“我們改去了一些,但往往結果不會朝着更好,而是更壞的地方去。”“這一次復相,我看了許多,似呂文靖(呂夷簡)是反對新法的。歐陽永叔說他,在朝二十年間壞了天下。其在位之日,專奪國權,脅制中外,人皆畏之。”

“呂文靖如此理應是不好的,但仁廟對他卻是頗多期許的,否則也不會在他病重時,剪下鬍鬚給他治病。”

“我也是老了,如今越看越覺得呂文靖是對的,反而是范文正公當年是錯的。”

章越聽了韓絳的話,知道他爲何不寫了。

韓絳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道心動搖’了,差幾步就要到‘道心碎裂’了。

章越爲相之後,也是有所感觸。

在執政之中,他面對的是什麼對手呢?

就是沒有對手,彷彿是一團空氣,你四面揮動拳頭卻打不中對方,結果卻被對方不知何處出來的拳頭,一拳一拳地打得夠嗆。

好似呂夷簡,馮京,司馬光他們干擾變法,說是敵人也不爲過吧,但事實的真相,遠遠不是如此。

呂夷簡,馮京,司馬光他們代表的官僚集團的惰性和慣性。

體制運行有他的規律,現存的制度都是經過無數博弈後的【平衡】,已經沒有帕累託改進的餘地了,任何一點的改動都會有人利益受損。

那些所謂一眼看清的弊端,在某些人眼底反而是‘大成若缺’的美。

呂夷簡,司馬光他們代表了規則,也代表了人性對利益的貪婪。任何人都不願自己利益受到絲毫損失,寧可看着國事無法振作。

好似人陷入了沼澤中,越掙扎陷得越快,不掙扎倒能多活一會。

與規律鬥,與人性鬥,你們鬥得過嗎?

所以呂夷簡,司馬光不用幹任何髒活,不用得罪任何人(除了皇帝),甚至耍弄任何陰謀詭計,就可以永遠立於不被指責的所在。

然後反手一巴掌,就將那些要挑戰規則,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打翻在地。

所以這就是變法,遇到的最大難題。

當韓絳發覺自己每一次改革,變法,事情不會變好,反而變壞。他利國爲民的初衷,便成了誤國害民之舉時,難免不知道怎麼辦了。

同樣的還有富弼,還有司馬光當年也曾非常的耿直過。

第三次復相,韓絳一次比一次保守,甚至王安石第二次復相,也比第一次保守多了。

所以韓絳的意思是,筆給你,你來寫!

他真不知道如何寫了,這條路以後怎麼走,天下何去何從?韓絳真不知道,幾十年的爲官,年輕時寧罷官也要剛直敢言他也被【馴服】了。

章越聽過一句話,天下事也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人敢幹,也只有他們幹得成。

想到這裡,章越對韓絳不再推讓,而是當仁不讓地執筆。

未提筆,章越胸中已有千言,如今不假思索寫來。

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645章 奪三職第365章 拜師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155章 意思第21章 師兄弟第149章 外室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33章 篆書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456章 王韶第295章 期集第177章 賺錢第249章 關撲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788章 城下第39章 恩情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809章 度之第276章 殿試第127章 說親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154章 買賣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908章 本錢第318章 打壓第745章 嫉妒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12章 一以貫之第758章 來府一趟請假下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519章 民望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58章 真話第322章 題眼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161章 手段第176章 階級請假下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57章 神童詩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252章 風雪第498章 離開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374章 執經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16章 破天荒第632章 呂公弼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920章 執政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50章 行卷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274章 議親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445章 霸道第326章 入對第253章 王珪第322章 題眼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84章 招攬人才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453章 撕破臉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798章 紀念第468章 同年宴第792章 決戰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208章 蒐集齋第846章 還有機會嗎?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631章 不易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