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

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

章越一番話倒是令吳安詩,黃好義二人是刮目相看。

特別是‘天下之患,最不可爲者,名爲治平無事,而實有不測之憂’,還是‘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爲自全之計’這兩句都令人反覆品味。

前者指得是如今朝局,一味追求天下太平,必有重憂。

後者則是克服此局,需幹大事而不惜身之人站出來,成就不世之功。

歷史上也證明了,十年後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奇男子站出來了。

但吳安詩此刻心道,難怪陳昇之當年對此子如此看重,要將此子收爲書童,原來真是我眼界淺薄了。幸好今日聽了他一席話,如此纔不與此人才失之交臂啊。這番見識即便是放在大伯與爹爹那,也是可得到交口稱讚的。

當下吳安詩對章越更是熱情,竟破例稱章越爲知己。

這倒是令本來自以爲在章越之上的黃好義面上有些掛不住。

但章越方纔那一番話說得是真的好,他也不是那日在吳安詩府上那個祝氏秀才,非要章越說出一番‘修已知道你,你卻不知羞’的話來打臉才行。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的。

只是令他沒想到章越以一介經生說出這樣話,這倒是令他沒有預料到。

吳安詩道:“以三郎之才,怕是九經及第也不在話下,若有這番見地,甚至還可考大科。”

章越此刻已對宋朝科舉有所瞭解。

大科就是制科。

制科入等之難,更勝過進士科頭甲。

制科得三等,更難過得狀元。

制科開考以來,唯有一人入三等,那就是吳安詩的大伯吳育。

制科有三難,第一難就是必須有兩名大臣聯名保薦,這纔是第一步,就卡掉無數人。

黃好義在旁道:“大科需有兩名朝士保薦。三郎一介寒士,又哪來兩位當朝大臣舉薦?若是有這個門路就好了。”

這也是制科的特點。

進士科諸科稱爲常科,目的是從民間選拔人才,如此寒儒出身也可以赴科舉。但制科則是天子下詔要某方面的人才,然後由左右大臣舉薦上來。

制科有志烈秋霜科,足安邊科,才膺管樂科,直言極諫科,文辭雅麗科,博學宏詞科。顧名思義就是要這方面的人才。

蘇轍就是在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裡沒有把握好分寸,變諫爲噴,幾乎把宋仁宗幾乎罵到自閉,引起了考官老大的不快,引起了一場爭論。

宋仁宗說我設直言極諫科就是聽取諫言,沒有爲難蘇轍。

如此也就罷了,但更絕得是王安石。王安石雖非考官,但在蘇轍制科後被授予商州推官,爲天子起草詔書的王安石“封還詞頭”,拒絕起草蘇轍的任命詔書。

二人就此結下了樑子。

黃好義當然知道吳安詩的言下之意,佩服與嫉妒在心底交戰了會,他還是在吳安詩面前承認章越的才華。

吳安詩本是要章越有如此一問,但見對方沒有這麼說,反是由黃好義問出,不由微微笑了笑。

章越自知吳安詩對己的拉攏,但是以前看論壇時,他知道吳安詩父親吳充後來是位列的宰相的人物,不過此人是政見卻是舊黨。

在論壇裡浸淫已久的章越,論政見上還是傾向於新黨。而且從歷史上看,宋朝真按如此操作下去,也是遲早要丸。

當然如果政見不合,又受了提攜,自己不就成了兩面人。吳安詩的弟弟吳安持是王安石的女婿,他更願意認識此人。

章越失笑:“黃兄說得是,不說制科難如登天,在下出身寒族,亦毫無這個念頭。能爲太學生,將來九經及第足矣,其他不敢多想。”

章越如此等於輕描淡寫將吳安詩拋來的橄欖枝推卻掉了。

吳安詩藉着喝茶掩飾臉上的變化,他之前託州學李學正舉薦章越,本是打算將章越推舉上,事後再讓他承其情的辦法。但沒料到李學正卻告知,章越是憑自己本事獲得舉薦至太學的機會。

這令他最重要的一招,沒辦法拿出。

吳安詩心知陳昇之都招攬不了章越,那麼自己失敗也不意外,如今連自己不明白,此子明明出身寒族,爲何卻如此底氣十足,他到底要得是什麼?

茶歇裡。

範氏與十七娘都換好了衣裳。

範氏道:“十七妹,你說此子到底要什麼?到底是故作高潔或作待價而沽之態?”

十七娘心思不在地答道:“嫂嫂既看不透,我又怎能看透。”

範氏道:“你又給我藏拙。”

“但這樣寒家子弟不要人提攜,自己能走多遠,他此去進京赴試太學生也不一定能考得中。若考不中,最後才知不過是黃粱一夢。”

十七娘笑了笑道:“嫂嫂,倒似盼人考不中般。”

範氏問道:“哦?那倒不是,十七,倒似你爲何方纔有些心不在焉?往日倒少見你如此。”

十七娘失笑道:“嫂嫂,看哪裡去了,我登了一日山,難免有些疲乏了,歇息一晚就好了。”

範氏聞言笑道:“我看也是。”

說完範氏對身旁的人吩咐道:“收拾一番,再告訴大郎君一聲立即啓程。”

吳安詩三人喝了茶,離了茶歇。

僕從給吳安詩牽了一匹馬來。吳安詩擺手道:“哪得騎馬,我與兩位朋友正好走走。”

三人倒是並肩下嶺,說說笑笑。

吳安詩雖是有些紈絝的派頭,但爲人絲毫不小氣,並不介意方纔章越沒接他的橄欖枝。這份氣度倒是令章越很是佩服。

走至嶺下,有一座小鎮,專供過嶺人歇息。

章越心道自此他終於出閩了。

此地景色又有一番不同,二人入鎮但見這裡最繁華之處,有好幾家妓寮在此。

不少妓女着鮮豔的衣裳,正招攬着生意。

黃好義見了不由轉過臉去,吳安詩笑問道:“你這是作什麼?”

黃好義道:“我聽人說過這些女子都是狐狸精變得的,專門以美色誘人,然後再吸乾男子的精髓啊。”

章越暗暗好笑,一旁吳安詩已是哈哈大笑道:“四郎想到哪裡去了,你不會如今都沒想過女人吧!”

黃好義道:“自是想過,但都說娶妻娶賢,不娶色,這色一字最是害人。我是不敢招惹的,免得惹禍上身。”

章越明白,這些話章實也沒什少告誡他。

宋朝話本以及明清小說最流行兩個套路,一是男子因貪圖一時美色,最後下場淒涼的故事。還有女子與男子私定終身,然後私奔的故事。

因爲婚姻之事,還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這兩等故事存在,肯定有背後的市場需求。

不過男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事,倒是不少,反倒是西廂記很好看,可是紅樓夢裡的賈母都說了,這樣的事別說他們大戶人家的女子,連中等門戶的人家也沒有聽過。

寫這樣故事的,不是妒人家富貴,就是想佳人入魔了。

不管有沒有,章越想來,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那樣故事,也很難稱得上幸福。

但既來到宋朝入鄉隨俗是要的,不過他想過了,若追求女子全憑他人一張嘴,也太沒意思。

吳安詩笑道:“色字有什麼害人,你看那些女子的纖足沒有,如同月牙一般,盈盈一握足矣,若放在掌上把玩,何等之驚豔。”

吳安詩這麼說完,黃好義已是面紅耳赤,但臉上忍不住一副嚮往的樣子。

章越也是終於忍不住笑了。季老不都說了,二十歲的小夥子腦子裡沒別的,就是……

話說纏足之風在宋朝確實開始起來,到了宋徽宗時已是風行,有人說如今整容隆胸不也很流行麼?這與纏足有什麼區別?

但相較之下,纏足危害更大,女子幾乎沒有力氣走路,甚至還要人抱着走,但這樣在士大夫眼底反而成爲一等病態美。

“話說三郎喜歡纏足的女子麼?”吳安詩向章越問道。

章越連忙道:“不喜歡?”

章越心道,吳安詩,問這個作什麼?招攬不成,對我用美人計麼?

這個可以有啊!能不能來個將計就計?

聽了章越這麼說,吳安詩一臉惋惜地道:“三郎可惜了啊!我與你說這般女子有這等……”

吳安詩與章越科普了一段纏足怎麼怎麼好。

但見章越一臉沒興趣地樣子,吳安詩忽然笑道:“是了,莫非三郎喜歡嫁過人的?”

黃好義聽不由一愣,指着章越笑道:“三郎,不是吧?”

章越一臉惱羞成怒道:“大郎君莫要亂講,我雖沒什麼名聲,但些許還是要緊的。”

吳安詩一臉玩味地笑道:“三郎莫惱哦,這話我可是聽何七說的。”

章越心底大罵,自己曹孟德之好,怕已是傳遍縣學州學,此人果真小人也。

吳安詩竊笑道:“三郎,若是有此好,那麼我不妨傳授你幾手房中術。”

“房中術?”

章越和黃好義同問。

吳安詩故作神秘道:“就是練精化氣啊!”

“什麼是練精化氣?”章越問道。

黃好義不好意思開口,一臉同問的樣子。

哎!

吳安詩長嘆一聲,與二人講了一番。

章越一臉索然無味的樣子,什麼煉精化氣,這不就是國足麼?

九十分鐘不射!

然後將精氣化入身體內,最後入腦。

這不是僞科學了麼?

然而黃好義卻一副信以爲真的樣子。

Ps: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的三十萬大賞!

(本章完)

第178章 韓相公第213章 行卷第748章 補償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129章 新舍友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213章 行卷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226章 盡心第273章 論名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35章 真傳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145章 期限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809章 度之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511章 新君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291章 催婚第350章 大婚第12章 一以貫之第345章 韓絳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818章 便商貿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87章 攻心第189章 相人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225章 放榜第321章 御試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638章 出身第516章 面君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934章 臺諫第748章 補償第523章 言事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168章 易否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745章 嫉妒第468章 同年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67章 補鍋第427章 化解第558章 賜字第967章 遼道宗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249章 關撲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58章 考取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662章 出兵第133章 託付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726章 道賀第673章 大戰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276章 殿試第228章 秋夜第136章 邀請第251章 梅香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1052章 山頭第718章 班底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216章 靠自己第304章 光陰第808章 書信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711章 將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