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茶香
聽到歐陽發如此說,吳氏神色有些變化笑道:“近來事忙,爲了憲兒功課,以及請先生的事,倒是把章家三郎的事給忘在腦後了,此事怪我怪我。”
歐陽發聽了吳氏這麼說,本有些不滿眼下也是體諒道:“憲兒的功課自是要緊,但爹爹親自交待的事,也要放在心底啊。幸虧子固與我家不是外人,若讓旁人說親了,你我的臉面何在。”
吳氏歉然道:“是官人,此事是我考慮不周全了,只是這曾子固如何看上章三郎君了?”
歐陽發道:“夫人真是貴人多忘事,之前與你言道,太學裡的李直講視三郎詩賦欠佳。故而三郎託爹爹尋名師學詩賦。後來爹爹即將三郎託於陳述古門下。”
“恰好子固去探視陳述古,看見了三郎,故一眼相中了。也是巧了,我記得當初李直講設盱江書院時,子固曾在他那就學。如今三郎因李直講而識得曾子固,此事豈非姻緣天定?”
歐陽發說着說着很是高興。
吳氏則神色有些不自然,不過附和地笑道:“那倒也真是巧事。”
歐陽發笑道:“何止是巧事,也是好事,子固是我多年的好友,他實是一位品行端正的君子。”
“當初子固父兄早喪,家貧以至於連其父喪葬之費都拿不出,最後還是杜樞密(杜衍)拿錢墊上,其後他又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於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全靠其出力,以至於三十二歲方纔娶妻。”
“其實子固得到範相公與爹爹青眼,京師裡不少讀書人都對他眼紅嫉妒,那年他與其弟科甲落第,京中還有讀書人寫詩譏諷道‘三年一度舉場開,落殺曾家兩秀才,有似簾間雙燕子,一雙飛去一雙來’。但子固沒有一句怨言,反對我言道,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去年子固上京趕考,臨行前子固繼母朱氏對曾家兄弟言道,家窮,能與禮部試不易,何況你們兄弟多人。如今她年歲也大了,沒有多少指望,只要有一人能中,即心滿意足了。”
“最後曾家六子及第,子固沒有得意忘形或長出昔年一口惡氣之說,只是與我言道,總算是箕裘不墜了。”
吳氏聽了也是在心底由衷的佩服。
箕裘不墜,克紹箕裘之言,能夠繼承父兄的事業,使家業不墜,這在漢晉時,可謂是一位士族子弟應盡的本分。
到了科舉出現後,士族與寒門之間也有了上下流動。
官宦子弟若是幾代沒有科舉及第的,那就很難保持家族原先的顯耀。
故而箕裘不墜之言,到了如今就更成爲一等難能可貴之事。曾鞏在父兄病逝後,一人撫養弟弟妹妹,並再度光耀門楣。
而今使家族‘箕裘不墜’的曾鞏相中章越。
吳氏聽了不再言語,但歐陽發卻興致勃勃地說下去道:“子固是我的好友,又是爹爹最得意的學生,至於三郎也是爹爹青眼有加的後起之秀,若是他們兩家能夠聯姻,如此無論是子固還是三郎,與我們歐陽家關係都是更加親密了。看來當初你沒有給三郎說媒,到頭來卻成了一件好事,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吳氏看着歐陽發高興的樣子,笑道:“好好好,總算是我沒有多事,倒似幫了曾子固。”
“當然,”歐陽發言道,“子固教養四弟,先後得祿仕,嫁幾個妹妹皆以時。他相中三郎,既盡兄長之責,也是三郎人品才學出衆之故啊……娘子,你怎麼臉色有些難看。”
吳氏勉強笑道:“想必是近來感風,身子有些疲乏,休息一陣就無事了。”
歐陽發道:“也好,娘子安心歇息,我去書房讀書了。”
吳氏點點頭。
歐陽發走後,不久一名丫鬟舉碗走進室內道:“夫人,你吩咐小廚房所熬得清肝明目的枸杞粥已是熬好了。奴婢稍後再給姑爺盛一碗去。”
吳氏看了一眼道:“清肝明目?不必了,將姑爺那碗倒了,餵豬!”
丫鬟不由一臉茫然。
但見吳氏坐在炕上恨聲道:“論及清肝明目枸杞粥怎及童子尿!”
太學。
正養齋。
晚食鼓過後,章越將碗筷拿去齋舍外沖洗乾淨,然後走回齋舍裡。
這時候齋舍剛掌上了燈,劉佐,向七各自坐在自己的榻上,看着一旁的黃好義對着一筷未動的飯碗幹坐。
黃好義不時即舉袖抹淚。
章越等人都知道如今黃好義不太好受,主要是劉監丞家的婚事(五千貫嫁妝)黃了,以至於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已是數日。
黃好義不僅與劉監丞的婚事黃了,連玉蓮得了他的一百貫錢後,人也是走了。
如今黃好義正應了那句話財色兩空,在此沉重打擊下有些一蹶不振。
甚至連去崇化堂點卯也不去。
劉佐,向七頻頻目視章越示意讓他勸黃好義幾句,安慰他一番。
章越走到黃好義面前,但見他看着章越言道:“三郎你不必勸我了,如今因與劉監丞的婚事,我已是汴京城裡的笑柄,不僅劉家的人笑話我,連哥哥嫂嫂也埋怨我,甚至連太學裡的同窗們都在笑話我。”
“沒有,沒有,”一旁劉佐,向七連忙道,“四郎我們絕沒有笑話你的意思,此事上我們都替你難過着,你也別太放在心底。”
黃好義沉痛地看向章越道:“三郎,你也莫要勸我,讓我寬心,如此讓我更加無顏見你,我黃好義真是……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章越搖了搖頭心道,你們對黃好義瞭解的還是太少。
他對黃好義語重心長地道:“四郎你放心,我絕不勸你一句。如此吧,反正你也吃不下飯,我還有些餓,這碗飯我替你吃了吧。”
見章越伸手欲端碗,黃好義則擡手將碗微微挪了挪道:“我等會吃。”
嗤!
劉佐,向七都是搖了搖頭,轉過身去。
劉佐譏道:“四郎啊,我勸你還是不要吃飯了,看看書吧,怎麼說來着,書中自有千鍾粟呢。”
向七也嘲諷道:“是啊,千鍾粟,絕對管飽。你還吃什麼飯。”
劉佐,向七說完,卻見黃好義突然號啕大哭。
二人也慌了,忙問道:“四郎爲何哭泣?”
黃好義垂淚道:“你們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我就想到書中自有顏如玉,說到顏如玉,我就想起玉蓮和劉家娘子,如何不悲從心來啊!”
“你們莫要再好心勸我了。我真的當不起啊!還是讓我好生哭一場吧!”
衆人見此一臉懵逼,我們真的沒在勸你啊。
章越也是感慨,孃的,黃好義這樣的人,是如何考上太學的,真要羞死咱們建州一干讀書人嗎?
“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至於麼?”劉佐搖頭道。
章越則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倒是第一次聽人把看豔書說得如此清新脫俗的。”
說完齋舍裡四人都是捧腹大笑。
連黃好義也抹淚笑着道:“三郎你也太好心了,知我難過,變着方的說笑話來寬慰我。
一旁的劉佐也是笑道:“好了,好了,四郎也是笑了,咱們不說這個了,我剛買了些好茶,請諸位喝茶如何?”
幾人都是叫好。
當即劉佐拿了瓦罐,放在冬日取暖的火爐燒水。
等到水燒開後,劉佐直接將茶包裡的茶倒入瓦罐中。
但覺得一股清香頓時逸滿了整個齋舍之內。
可是章越卻有些吃驚,這茶香……不正是茉莉花茶的茶香嗎?
但是這宋朝,這汴京城內,哪裡有茉莉花茶的存在?
這怎麼可能?
章越頓時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一旁向七向劉佐道:“這茶不磨成茶末,是兩浙的草茶吧!但是怎有等花香氣。”
劉佐笑着道:“這你就不知了吧,此茶香奇特,我家裡也是近月得來,我之前喝來覺得甚佳,故而託人求來請諸位同飲。”
“太好了,多虧劉兄了,否則我等哪得喝上此等好茶。”向七大喜言道。
黃好義也腆着臉道:“淚流多了,口有些幹,我也喝些。”
劉,向二人都是笑了。
“三郎,你也喝些。”
章越走到劉佐面前接過他遞來的茶盅喝一口,但覺得雖口味有些不同,可是大體上卻近似後世茉莉花茶的口感。
茉莉花茶可是章越平日最愛喝的茶(不貴),平日在公司996之時,章越也會忙裡偷閒泡壺茉莉花茶來消磨光陰,嗅着那沁人心脾的茶香來稍稍緩解疲乏的身心。
但是怎會在此呢?
章越記得宋朝還沒有窨茶之法。
陡然間章越記起當初在歐陽修府上時,他曾與歐陽發完整地提及過如何製作這茉莉花茶。
難道歐陽發聽過後,即立即動手施爲了?
章越心道,以歐陽發好茶的性子,是有可能作此打算。
但是不對啊,宋朝時茉莉花唯有福州纔有,而且茉莉花是四五月花開,窨制此茶最少也要數月功夫。
歐陽發在汴京聽了辦法,就命人去福州採花製茶了,然後又千里迢迢,馬不停蹄地送到汴京。
這是何等大費周章啊!
章越心底奇怪,打算尋歐陽發問一問,此人居然竊取了自己的專利還不與自己打聲招呼,實在是太過分了。
自己非要將此事問個明白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