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蒐集齋

第208章 蒐集齋

除了黃履這般灑脫外,太學養正齋裡的同窗也是各有各的性子。

若說官場上是大熔爐,將各式各樣的人都熔成差不多的樣子,那麼太學裡的太學生還是生鐵,有自己的棱角。

他們有鋒芒還不太會掩飾,還喜歡直言不諱,公然抨擊朝政。

除了黃履,黃好義,章越平日在太學裡交往頗多的當屬韓忠彥。

在衙內之中,吳安詩那等交朋友是來者不拒,吳安持一直端着,從不肯泄露半分家世。

韓忠彥則性子灑脫,多結交衙內,但有些衙內就算官再大,他看不上的,也是不搭理。對於寒家子弟如看得上眼的,如何七,章越這樣也不吝結交。

但在樊樓,章越與何七翻臉後,韓忠彥也與他斷了來往。

這點倒令章越感覺韓忠彥這人有些義氣。

不過韓忠彥有時說話也很直言不諱,他曾與同窗談道:“我還以爲只有我們這些官宦子弟纔講弱之肉,強之食這一套,沒料到那些寒門子弟更講如此。他日若是爲官,怕是變本加厲。”

章越從旁人口裡聽說後,真覺得韓忠彥是口無遮攔,但人家說話也非無的放矢。

科舉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他們都是擠掉了無數人才到達這個位置,那些被自己打敗的人沒什麼可同情,各有各的可憐之處,故而似比韓忠彥更信奉實力至上,等價交換。

纔有負心多是讀書人之說。

轉眼到了三月,章越在學業上刻苦用功,詩賦文章文章可謂日進。

太學私試,章越的詩賦居然是破天荒地得了上。

這自是陳襄教導有功,章越將此事告訴陳襄後,陳襄看了章越的詩作後,也很是高興對章越道:“我還道你最少要五年方可將詩文寫的登堂,如今……不過莫驕傲,只是登堂尚未入室。”

章越聽了後很是謙虛了幾句。

除了陳襄那,歐陽修也有走動。

蘇軾河南福昌縣今河南伊陽西主簿,蘇轍則爲河南府澠池縣主簿,但二人都沒有赴任,又爲歐陽修推舉參加制科考試,如此寓居於懷遠驛裡。

章越在那邊聽歐陽發說,二蘇問明自己在蒐集齋所在之處,約定有暇時上門拜訪。

對於蒐集齋,章越近來都去得不多。

刻章如今已成了自己愛好,而不是謀生手段。

章越每月刻得章越來越少,這鋪子總想着哪日是否關掉。

不過章越刻得少了,卻是精了。汴京裡可謂彙集了天下喜好的金石之人,他們都對章越的刻章評價甚高,哪怕刻得少,沒事,咱們也可以加錢。

這些金石家如同狗大戶,絲毫不差錢的做派。

於是章越手上隨便一個章即是翻番。

如今儘管賣得少了,但每月鋪子也可入十幾貫錢。

有了這個收入,章越何樂而不爲,反正就當作是副業收入好了。

現在章越對刻章興趣倒沒有那麼濃了,轉攻書法。

汴京文人刻章獨此章越一家,但書法名家就多了,章越書法雖好,但如今也不算出衆,故而賣不到幾個錢。

但不少買不起刻章的人,到了蒐集齋後看了,覺得章越這字還不錯,還不貴,反正來也來了,咱們也不能空手而歸順便買一副字吧。

後來的日子證明,這些最早買章越字的人,一個個都發了財。

其中一人姓盧,曾買了章越百副字,但後來家道中落索性拿去賣了。

以後這位姓盧的子孫對這位祖宗實在是那個氣啊。

有了刻章引流,這蒐集齋裡字畫,器玩銷量也不錯。王安國一直要章越撰書,章越卻一直拖着,後來他索性將蒐集齋另一間改爲了書肆茶室。

到了大相國寺萬姓交易之日,王安國就毫不客氣把自己當作此地主人般,帶着一幫文化界的朋友們到此喝茶品茗。

哪知王安國的書倒是沒賣了幾本,但蒐集齋的刻章,字畫名氣卻幫章越作了一波推廣。

除了王安國,平日閒時,唐九也會來蒐集齋也算坐鎮。

這日章越至蒐集齋,先是將自己這半月刻的三個刻章帶來,同時也對對賬,這樣的事他還是要親力親爲比較好。

章越在裡面算着賬,外頭即聽了一個聲音道:“把你們東家喚來。”

章越一聽朝外頭看了一眼但見好幾個都是潑皮破落戶模樣。

章越對唐九撇了撇嘴,唐九即放下酒葫蘆出門。

一名潑皮作揖道:“咱們兄弟幾個在大相國寺作營生好些日子,也沒來拜會街坊鄰居,着實過意不去,今日特來賠罪。”

夥計道:“不敢當,不知你們作什麼營生?”

這名爲首潑皮笑着道:“無本借錢的買賣,你借我錢來,趕明兒還你再還息五成,這買賣如何?”

這時唐九走到這名潑皮面前道:“哪裡來得人,也在此撒野?”

“你什麼人,小心……”

潑皮正要開口,唐九一拳頭打在他的臉上,對方捂着嘴道:“好,你動手,給我等着。今兒咱們就賴你身上了。”

說完一衆人走了,夥計嘆了口氣心道:“這漢子好不曉事,惹了這些人,以後哪有安生的。”

卻見唐九回到齋裡繼續喝酒。

又過了片刻,又有人喚道:“三郎在嗎?”

章越瞧了一眼就擱下筆立即迎了出去。

“二姨。”

原來來人正是楊氏,章越一面命夥計到茶,一面請對方上座。

楊氏道:“要以往二姨定說你臨近解試卻不好好讀書,玩弄這些金石,但如今知你是曉分寸的,也就不說了。”

章越笑道:“二姨,三郎也是平日讀書讀得疲了順手爲之,倒也是不缺這幾個錢。”

楊氏點點頭道:“你能知輕重就好。”

章越問道:“二姨來此有什麼貴事麼?”

“怎麼沒事就不能來你鋪子裡坐坐?”

章越笑道:“二姨來此,三郎定是掃榻以待的。”

楊氏笑道:“確實有一件正經事。”

說着她命丫鬟拿出一疊地契,身契之類的事物。

“這是?”

楊氏道:“這是洛陽城西一處田莊,田莊上下有百畝餘山田地,還種些果子菜蔬,還有十幾名打理的莊客,這是田契身莊客的身契,以交割文書一併在此,你寫個名字就好。”

章越看着這不明不白的田莊不由問道:“二姨,爲何平白贈我這些莊子,你也知道姨夫……姨夫不會允的。”

楊氏笑道:“這與他沒有一文錢干係。”

“那就是惇哥兒?”

“我就如實說了吧,這是你二嫂的意思。”

“二嫂?”章越吃了一驚道。

楊氏點了點頭。

這田莊在章惇妻子張氏名下,他父親是堂堂御史,兄弟也在洛陽經商,家中甚是富庶。

楊氏道:“她知你與吳家定下婚約的事後,從自己陪嫁拿出這一處田莊贈給你,還與你道你二哥在汴京城裡一處宅院也收拾妥當了,讓你趕緊搬過去,再將浦城的哥哥嫂嫂接來。”

“二嫂,這也太……此事惇哥兒不知吧。”

楊氏道:“你莫管惇哥兒知不知,但這些都是你二嫂的一番心意,她讓我帶話,她說你們兄弟二人如今一直僵着,她也不好出面。但只盼着你看在她是嫂嫂的份上,能納此田莊,她也說她不敢求你什麼,只是讓你安心在汴京讀書求學。”

章越聞言道:“多謝二嫂好意了,她真是一位賢惠至極的女子。”

楊氏滿臉高興,她也是很得意自己給章惇挑着這個媳婦。

章越明白,歷史上這位張氏確實是一位極賢惠的女子。

元佑更化後,章惇被司馬光等舊黨一路攻訐,從汝州一路貶官至嶺南,幾乎無望生還中原。

張氏也在陪章惇路上奔波時病死,她臨終前一再勸章惇不要對司馬光這些人進行報復,以往的事就這麼算了吧。

章惇當時對張氏是答允了。

張氏去世後,章惇又回朝拜相後卻又打擊報復舊黨,手段更勝於對舊黨對新黨的打擊。要掘司馬光,呂公著的墓,還將蘇軾貶至嶺南還不解恨,更一路送至國際旅遊島上。

沒辦法,章惇他忍不住啊。

如今章惇沒表態,張氏倒是來與章越修好,要化解兄弟二人僵局。雖說張氏富裕,但能從自己的陪嫁中拿出來贈給章越,可見這女子對章惇着實是好。

章越不由想起趙押司女兒,對方肯定是比不過。

章越道:“多謝二嫂好意,但這些是二嫂的嫁妝,我就是再沒有骨氣也不能要這些,只能在此謝過二嫂。”

楊氏看了章越一眼道:“我早料到你會這般說。你之固執更甚於你二哥,十匹馬也拉不回來。”

說完楊氏即是離去了。

章越送楊氏出門後,又返回齋內算賬。

正琢磨着爲何今日王安國未至時,忽見外頭來客人。

這客人是女客,章越一時沒在意,只是鋪子裡的夥計應酬着。

說了幾句,但聽對方道:“你這人口拙,把你們東家叫來。”

章越心道莫非又是一個找茬兒的?

章越當即走到外間,一看這女客,呵,還是認識的。

這不是那日上元夜裡,他與何七,王魁在大相國寺資聖閣旁遇到的女子麼?

她似對王魁有意,頻頻目視於他,後來樊樓上何七還與人吹噓王魁時,說是宰相富弼家的女子看上了王魁呢。

這女子二八年紀,一雙眼睛倒是生得有些妖媚,看人的時候有幾分勾人,有唐朝女子的遺風。

這時候理學還未推廣,如司馬光,程頤還在提倡如何作一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女子。

官宦人家裡也有管教不那麼嚴的,這些女子隨意出門,也不覆面,且絲毫不顧忌旁人目光。

這女子看了章越一眼挑言道:“東家倒是好生年輕啊!”

章越道:“不敢當。”

這女子當即走到了櫃檯上陳設的三個刻章上問道:“這三個刻章我一併買了,東家說個價吧!”

章越道:“對不住,本店的規矩一家主顧只能買一個,多了不賣。”

這女子失笑道:“呵,說這麼多作什麼?還不是錢麼?我願出兩倍的價錢買下。”

“對不住……”

“三倍……”

“對不住……”

“五倍!”

章越看向這女子笑着搖了搖頭,這女子神色微冷,顯然有些氣着了。

“好個不識擡舉的東家,你如此處置可對得起將印章託你在此寄售之人?”

“不會。”

“你說不會就不會?”

“是的,因爲我就是刻章之人。”

這女子眼中掠過訝異之色問道:“這刻章真是出自你之手?”

章越點了點頭。

這女子盛氣頓消,在室內環顧一圈然後指着這些字道:“這些字也是?”

章越道:“然也。”

這女子微微點頭道:“這般年紀能寫出這樣的字,刻出這樣的章,當然有些傲氣,如此我姑且饒過你的無禮冒犯之罪。”

章越暗暗搖頭,這女子美則美也,但卻這般驕橫,實是失色不少啊。

這時候外頭有人道:“富家娘子,終於尋到你了。”

章越轉頭看去,這不是王魁麼?

但見王魁穿着一件青衫,頭帶襥巾大步走入齋中。

這女子見王魁臉上浮出一絲不悅之色道:“你怎地到此來了?”

但見王魁好脾氣地笑道:“貴府富二叔邀我過府一趟,我從他口中聽得娘子來大相國遊玩,就來此逛逛,不意真遇到娘子了,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女子冷笑道:“誰與你人生何處不相逢,不是與你說了不要再來找我麼?”

王魁聞言面上有些掛不住,退後一步,作出一副大方的樣子笑了笑。

王魁記得那日詩會,這位富家娘子對自己頻頻目視還是頗爲有意的。

後來自己受到富家相邀過府了一趟,他見了宰相富弼。對方還讚賞他的詩詞文章。

期間他又與這女子見了幾面談論了一番。

王魁對這女子是越看越是喜歡,但這女子反是冷淡下來。

這令本以爲得美人垂青的王魁心底頓時有了落差。

到了後來自己越熱情,對方卻越冷淡。對方如此態度,王魁反覺得不甘心。

王魁想來,所謂‘好女怕纏郎’。

他當初追求桂英時,對方一開始也很是清傲對他不理不睬的,但見自己的誠意和才華後,最後不也是服服帖帖成爲自己的女人了。

王魁想到這裡,突看見一旁的章越不由訝道:“度之,你怎在此處?”

(本章完)

明日更新第60章 上架感言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236章 如何辦第69章 來信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809章 度之第160章 見面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984章 耶律宏第231章 鹿鳴宴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99章 尋覓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100章 險峰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215章 夏雨第138章 見面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817章 市易所第307章 月影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701章 章黨第69章 來信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242章 玉簪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870章 交換第711章 將兵法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326章 入對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146章 學詩第236章 如何辦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578章 齊道德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731章 佈置第167章 相談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349章 學到了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355章 夫妻第109章 琴聲第490章 罪己詔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284章 論名第870章 交換第419章 變革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867章 補鍋第94章 書樓明日更新第373章 知經筵第244章 王安石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142章 宴集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159章 上奏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