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拜訪

bookmark

第217章 拜訪

解試前,章越等人往書鋪打家狀。家狀記載着考生姓名,年甲,鄉貫,三代,戶主,舉數,場第,連同考試用紙一併裝訂,然後交給有司。

當初蔡確曾幫章越,黃好義承辦此事,免得二人被人坑了。

如今章越早已熟門熟路。

書鋪承接範圍很廣,除了考生會試,解試,甚至當了官員後到部堂參,這些文書都由書鋪承幹。

書鋪主要撰寫家狀,還驗明官員正身。

宋人筆記記載,呂夷簡秉政的時候,他的兒子呂公著去書鋪投狀,當時被人形容呂公著是'蔽衣蹇驢,謙退如寒素'。

衆人看了覺得此人彬彬有禮,卻不覺得有異。

臨走一問才知道對方是當朝宰相之子。

書鋪負責驗明正身,也生出無數弊端。

比如屢有官員向朝廷反應'監生多補牒貿鬻於人,使流寓無行之士冒試於有司'。

導致外人冒充監生考試的幕後黑手就是書肆。

章越到了書肆後,掌櫃殷勤地對章越道:“鋪例要五千錢!自裝訂三千錢。不過章秀才咱們都這麼多年朋友了,改作兩千五百錢,自裝訂一千五百錢就好了。”

章越來此不就是爲了團購價打個折麼。章越合計了下,覺得還是有些貴問道:“就這價了?”

掌櫃聞言道:“再一人送解試須知一本。”

章越笑道:“咱們養正齋要那麼多書作何?這一千五百錢有些貴,不然我去別家問問,有二十幾號人呢。”

掌櫃連忙拉住章越道:“章秀才留步,你看如此,你也別去別家了,也不要與外人聲張什麼,咱們關起門來說話。自裝訂一千錢,送解試須知一本,以後還勞請你多多照看生意呢。”

“什麼?多照看你生意,你的意思要我解試再考一次?”

掌櫃連忙道:“不是此意,瞧我這張笨嘴,當然是賀章秀才你解試省試連捷,再送一本解試須知,你看如何?”

章越點頭道:“這還差不多。”

掌櫃擦了擦汗又笑道:“不過章秀才我與你說,你有無熟悉的同窗要代筆的。”

章越搖頭道:“不知,幫你問問。”

掌櫃笑道:“多謝章秀才了,此外我們與彌封,謄錄官很熟,若是你的同窗有此打算,價錢上好商量。” шωш✿тt kдn✿¢Ο

章越道:“這我倒可以幫你問問,只是你們真的有把握?”

掌櫃笑道:“那是自然。省試不敢擔保,但國子監解試與開封府府試考場裡面都是自己人,只要出得起錢就行。”

“是在印紙上下功夫?”章越問道。

掌櫃笑道:“章秀才真是通透人。”

章越感嘆宋朝真是商品經濟時代,準確的說是錢能通官。

據他所知,書鋪作弊的方式就有兩種。

一般書鋪將家狀粘合在試紙前作爲卷首再投遞給考官。

然後考官會在家狀和試紙接縫處用印,再進行封彌和謄錄。

這時候書肆會將試卷進行大量積停,等到快開考時交上去。

考官這時候會忙中出錯。

原本家狀和試卷接縫一起用印。但匆忙之下只能印了家狀,而試卷不及用印,如此書肆就可以在謄錄的環節上,將試卷調包。

還有一等,就是試卷的格式,考生第一行要寫'奉',第二行寫'試',第三行抄寫題目,第四行纔開始抄正文。

所有考生前三行都是一樣,故而書肆就在裝訂試紙時將卷首壓得極低。讓考生至第二頁才能才能寫正文。

而蓋印的是家狀和卷首第一頁接縫,如此就可直接從第二頁起調包。

期間書肆肯定早就收買謄錄官吏和彌封官吏,然後上下協作。

除了考試外,書肆還承包考生諸多事項,比如請號,通知考試信息,甚至中進士後同年集註,各種各樣的收費。

蔡確中了進士後欠了那麼多錢,其中就包括給書肆的一大筆費用。

張籍有首詩。

詩名往日動長安,首首人家卷裡看。

西學已行秦博士,南宮新拜漢郎官。

得錢只了還書鋪,借宅常時事藥欄。

今去岐州生計薄,移居偏近隴頭寒。

詩中這得錢還書鋪說得就是這事。

宋朝科舉風氣就是如此。

解試前數日,開封府,國子監考官人選也是定下。

右司諫趙抃,直集賢院王安石,鄭獬,直集賢院校理滕甫爲開封府考官負責舉人之事。

殿中侍御史陳洙,直秘閣司馬光,秘閣校理李大臨,集賢校理楊繪爲國子監考官負責舉人之事。

左正言王陶,秘閣校理裴煜主持別頭試。

宋朝已有鎖院之制,逢考試撰麻之官員皆當鎖院,不得與外人接觸。

具體是給皇帝起草詔書,其中有重要任命的內製官必須禁足。

至於科舉鎖院在省試殿試中嚴格執行。至於解試則執行不嚴。

京中一般是考官任命下達後,還可以住在家中,只派一名合門祗候在旁監視。

至於地方解試更是寬鬆,因爲解試考官都從外州調來的,故而考生遮道行卷,或爭相拜謁考官於旅舍,或者請好漢來威脅考官。

一位名爲歐陽澈的官員給朝廷上疏批評解試製度言道。

蓋比年科舉,多爲富兒貴族於詔旨未下之日,預以金帛結交考官…甚至考官之來,有求見於道周旅舍,有受燕於舉子之家者,有挾俠客而來,陰求賄賂者。

於是國子監考官命下後,衆考生們都是打聽幾個考官,想各種辦法請託。

不過衆人只知道主考官陳洙乃建州建陽人,字思道,是慶曆二年的進士。

副考官李大臨,字才元,成都華陽人。

楊繪,字元素,號先白,綿竹人,嘉祐元年登進士第。

至於司馬光不必多提。

章越一聽這幾個考官名字覺得滿意。

原來四人中司馬光與李大臨官聲都很好,算是清正廉潔,能夠秉公取士的。有他們主持考試,雖免不了請託之風,但也不會埋沒才華。

如此就算考不中,自己也不會埋怨什麼。

看來人治也並不完全是壞處。上面的人還是會挑選官員的,並非所想象那樣從於私請。

章越正在如此想着時,陳襄找到了自己。

章越看到老師很是高興,這些日子都忙着行卷,去陳襄那倒是少了。

章越擔心被陳襄訓斥自己近來懶散,於是說了一番自己雖忙着靠關係找門路,但功課卻一點也沒拉下。

陳襄看着章越道:“將行卷的文章帶上,穿着素淨的衣裳隨我來。”

章越不敢多問,遵照陳襄的話作了。

陳襄打扮也很是低調,二人坐了馬車,行了一段夜路。

二人都是無話,章越感覺陳襄有心思。

隨即二人到了一處街口停下,又行了一段路,到了一處宅邸前,幾十名讀書人侯立在此,他們或他們的僕從都拿着卷袋,裡面放得是行卷的文章。

這是誰的府邸?

章越還未發問,就從旁人口中得知,這是本次國子監解試主考官殿中侍御史陳洙的府邸。

章越突然記起,陳洙與陳襄都是慶曆二年的進士,二人是同年啊,而且都是閩人,大家還都姓陳。

他們關係非淺啊,那麼陳襄帶自己來此的用意是?

陳襄看着府門前的讀書人對章越道:“我們走正門太扎眼了,你隨我走小門,不要四處張望。”

走小門,就是走後門麼?

“走吧。”

陳襄方邁步卻見章越仍站着不動,臉已是漲得通紅。

“怎麼?”

章越沒有言語。

陳襄已是明白如何問道:“不願去?”

章越道:“是的,學生不敢讓老師欠這人情。”

陳襄道:“你多慮了,我平日常與你道讀書之事不在於求人,而在於求己,但也講經權之道。”

“你也看見了,多少讀書人來外求見一面而不得。但若最後主考官收了這些人的卷子,卻唯獨沒有你,是作何想法?”

章越聞言釋然道:“學生明白了。”

陳襄點點頭道:“隨我來吧。”

章越跟隨陳襄繞到院後叩小門,但見一名老僕開門看了一眼,即放章越和陳襄二人入內。

入了屋子後。

章越看到一間屋子裡一名應是合門祗候的官員,正與數人喝酒,一旁還有名美貌的歌女陪酒。

陳襄,章越隨人抵至一旁廳內,間隔着屏風可以隱約看見一名官員正與人說話。

過了一會,來人走了,陳襄帶章越入內。

這屏風後的官員就是陳洙了。

對方一見陳襄即笑着出迎道:“述古,何事勞動你的大駕,深夜至此。”

陳襄示意章越在屏風旁等候,然後上前笑道:“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來求思道兄幫忙了。”

“誒,述古,你還與我見外,什麼求不求的,有話直說。”

當即二人分主賓坐下,章越在一旁看着,但見兩個人刻意壓低聲音說話。

陳洙與陳襄說着話,然後朝章越看了幾眼,應是打量的意思。陳襄一直說話,陳洙只是在聽卻沒有發表意見,並時不時點頭。

而他看向章越的目光也是柔和了許多。

最後兩人談畢,陳襄示意章越進前來。

陳洙溫言對章越言道:“將你平日趁手的文章給老夫過目。”

章越稱是奉上。

陳洙一面看一面點頭,讀畢後對陳襄道:“好,好,難怪連富相公,曾樞密也交口稱讚令徒的才華。”

(本章完)

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274章 議親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577章 酒宴第909章 後來者第90章 策問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434章 演講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233章 弊案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289章 殿上詩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875章 女色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707章 面授機宜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234章 蔡襄第633章 爭執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161章 手段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327章 奏對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28章 借書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143章 詩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631章 不易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35章 真傳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376章 好朋友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51章 梅香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37章 二哥下落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326章 入對第285章 御論第633章 爭執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689章 營田第211章 同窗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1012章 投機第941章 分歧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731章 佈置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925章 問政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732章 師兄弟第240章 吳充請假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406章 商人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18章 解試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14章 餅子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1012章 投機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818章 便商貿第268章 捉婿第165章 信約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894章 分化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50章 相贈第944章 探病第100章 險峰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118章 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