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期集二

bookmark

第296章 期集二

汴京三四月,多是細雨濛濛的景色。

雨打在行在汴河的御船錦帆上,船艙望去汴河州橋兩旁的景色也有些朦朧。

綠楊發出新葉,垂柳低蘸河岸,街道擁塞,行人摩肩,也有麗裝歌女撐着油紙傘立在州橋中顧盼。

章越等坐在船艙裡,觀賞着汴水春景,前往去期集所——太平興國寺。

船過州橋時,遙遙可見興國寺佛塔高聳,人站在船頭需仰頭纔可觀全貌。

與開寶寺鐵塔不同,興國寺佛塔乃青磚所砌,高達幾十丈。

太平興國寺在大相國寺以西,汴河馬軍衙橋東北,太平興國年間,宋太宗以年號賜封,故而名爲太平興國寺。與天清寺,開寶寺,大相國寺並稱汴京四大皇寺。

東漢時釋家傳入時,摩騰,竺法白馬馱經至中國,漢明帝款待二人住鴻臚寺。後來又建白馬寺取鴻臚寺之意。

後稱爲道場,伽藍,到了唐朝通稱爲寺。宋朝將大者稱寺,小者稱院。

當初蘇洵父子三人進京趕考時,就住在大興國寺的浴堂裡。

也就是上個月,蘇洵纔在宜秋門附近買下一座宅邸,一家人搬了過去,距大興國寺一里遠。

船至碼頭,章越舍舟登岸。

衆同年進士都在岸上迎候並以狀元公呼之,都人皆冒雨來觀。

岸旁有七騶金吾衛儀駕等候。

狀元給騶,是從蔡齊被宋真宗點爲狀元時恩典。

金吾衛是天子出行清道,奉引儀仗的衛士,至於七騶前驅之制唯有皇帝纔可以用。

當時宋真宗見京師遊手好閒的百姓也可乘馬出入,家裡有錢的進士,出入期集也十分鋪張,好幾匹高頭大馬驅車而行。至於狀元蔡齊則家中清貧,無力置辦行頭。

於是宋真宗規定,進士往期集所一律只需雙控馬首,不可越制。

至於狀元,御賜皇帝儀仗使用,成爲定製。

章越坐上馬車與衆進士們從碼頭往太平興國寺時,都人皆爭道相看,不少人攀屋俯瞰,士庶百姓無不羨慕,甚至不少京中健兒自個驅馬跟在儀仗後以壯行色。

章越雖坐在馬車上,仍再三扶住車軒起身,彎腰向道旁爭看的百姓行禮。

如此一路行至太平興國寺,章越在寺前下車。

大平興國寺僧人見天子儀仗及浩浩蕩蕩的車馬,早就合寺出迎。

章越率衆進士們在寺門謝過僧衆後入寺。

太平興國寺在大內右掖門外,離開封府,御史臺,尚書省都不遠,雖繁華但不喧鬧。當初蘇洵選此地備考而不是去繁雜的邸店下榻着實是一個明智之舉。

細雨之中,章越踏入太平興國寺。與大相國寺不同,太平興國的寺殿規模宏大,且處天子腳下鬧市之地,卻絲毫不聞一點喧譁聲,真是一處極好的寶剎清淨之居。

方丈在前引路一路向章越介紹寺中景物,章越到殿前一株古柏駐足,但見樹木年歲久遠,柯幹上皆是蒼苔。

方丈合十道:“此相傳爲大禹親手所栽,距今不知幾千載了。”

章越與衆進士對殿後高聳入雲的興國寺塔參拜後,前往期集所東藏經院。

雪白的院牆上書寫着歷代狀元的題詩。

章越一一看過,正好看到景祐元年狀元張唐卿的題詩。

但見題壁雲“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

南北朝時中書省設於禁苑,禁苑中池稱爲鳳凰池。故而鳳凰池可代指中書省,也可代指宰相。

遙想當初張唐卿狀元及第,何等意氣風發,故而在此立下十年身到鳳凰池之志向。

不過張唐卿不過二十八歲即去世了。

有嫉妒他的人,在他這首詩後附了兩句,君看姚曄並樑固,不得朝官未可知。

姚曄,樑固也是狀元,可惜也是年紀輕輕病逝,連朝官也未至。

章越又看了章衡,劉輝所題的詩句,太平興國方丈當即示意寺僧奉上紙筆。

“還請狀頭題詩。”

章越略一思量還是寫了一首中平之詩‘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

方丈與衆進士看了都笑着稱好。

章越寫下落款‘嘉祐六年三月殿試一甲第一人章越題此’。

因是頭一日期集,衆進士於所內商量,首先選出‘團司’。

團司就是操辦期集宴的人,由狀元榜眼從同年選出,負責牒請,糾彈,箋表,主管題名小錄,掌儀,典客,掌記,掌器,掌膳,掌酒果,監門之事。

團司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三四十人。

這時也是衆進士相互認識的時候,彼此於藏經院裡相談,別看今日短短几句話,日後各自爲官遇見了,即是傾蓋如故。

大興國寺僧人奉上茶果給衆人。

堂上擺着一張大桌,上面鋪就着白紙,每個進士依名次上前在紙上寫下自己姓名,籍貫,三代,外氏,及第前是否入仕。

寫後會編作同年小錄,交給書鋪印製,每位進士一人一本。

章越看到省元江衍。

江衍有些失落的,他的名次從省元掉到了殿試第十九名。

但省元有個權利,在殿試唱名時,唱名過三人,若沒有省元名字,省元可疾聲自呼。

當年吳育,歐陽修爲省元時都曾如此,這時天子會給省元升甲,給予前三名的待遇。

不過範鎮得省元時,殿試落到二甲,當時殿前唱名過了前三,他也未出聲。至於省元江衍也是如此,始終默不作聲,接受天子給他的名次,不求升甲。

對江衍,章越自是高看一眼,開口讓他主管糾彈之事,至於黃履,韓忠彥等人也自有安排。

章越正與同年言語,正好大多數人都在題名小錄上寫完名字了。

正好輪到榜末二人。

榜末最後一人,也是五甲最後一名叫陳濤,家中行三看了衆同年自嘲笑道:“狀元行三,我也行三,狀元名挑一榜,我是肩擔一榜,彼此不分伯仲。”

見陳濤說得詼諧,衆同年聞言聽了都是大笑。

一人笑道:“此爲擔榜狀元,佩服佩服!”

與陳濤一併在小錄題名的榜末倒數第二人,他本覺得與陳濤一起在衆進士中身處倒一倒二,實在是顏面無光。

但見陳濤都能如此不要臉面,於是他也自嘲一番,題了一首詩道:“舉頭雖不窺章越,伸腳猶能踏陳三。”

說完此人還作勢跺了跺足,藏經院內衆進士們無不捧腹大笑。

至於陳濤則氣得滿臉通紅。

章越也不由扶牆大笑心道,期集中有這二人,也算有趣。

(本章完)

第136章 邀請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167章 相談第547章 比喻第99章 李學正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184章 好事第773章 異化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83章 二三事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747章 人選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948章 第三人第816章 銘記第281章 等次明日更新第737章 面君第816章 銘記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446章 投名狀第870章 交換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761章 談判第54章 饒我狗命第95章 辦法第143章 詩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344章 姻親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689章 營田請假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41章 守秘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385章 說辭第788章 城下第217章 拜訪第371章 經筵第434章 演講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378章 消息第986章 交鋒第696章 出戰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1048章 高樓第215章 夏雨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307章 月影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798章 紀念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848章 問話第629章 商議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30章 用六第166章 青花瓷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273章 論名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05章 離別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87章 星河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337章 強幹之法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300章 官職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52章 牧笛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184章 好事第183章 二三事第111章 江賊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385章 說辭第483章 翁婿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741章 叔侄第578章 齊道德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280章 喜事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690章 經營第827章 空城計第72章 食店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516章 面君第861章 孤勇第164章 俯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