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官職

bookmark

第300章 官職

聞喜宴在四月中旬。

期集之中,章越着實也認識了同榜上不少同年。

與嘉祐二年榜相比,同榜上名聞青史的人不太多。章越沒辦法根據史書上來結交人物。

不過經此一番也算是混了個臉熟。

章越與同年們經過一番細聊,得知就是進士,作爲天子門生,但也要以選人身份至地方歷練。

二甲和四甲進士爲試銜判司簿尉(試銜知縣,判官,司理,司戶,主簿,縣尉),也就是選人初等職事官以下,五甲要經吏部守選,最少要在京裡等一至兩年。

宋朝的官員分京官,升朝官與選人。

京官,升朝官可相調轉,但選人卻不行。故而選人與京朝官間有巨大的鴻溝。

進士選人要改爲京官,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薦舉,要有五名舉主薦舉,另一個途徑就是參加制科考試。

前者非常難,這意味着朝中必須要有非常得力的官員給你說話撐腰,至於後者更難,故而大部分選人都沒有調爲京朝官的機會。

多數人都談着選人的前景。

“地方的條件不好。”

“堪磨多。”

“選人轉京官需兩任六考,難如登天。”

“就算堪磨過了,但上面沒有得力的人保舉,也是永淪選海,老死選調。”

“我偏不信,選人真有那麼多不好。以往不是進士時,羨慕這身綠袍,到了如今卻又想出任京官。”

“你到任官就知道了,這當官都是別人望着你好,你身在其中卻不覺得好。”

“京官是天子腳下,每日都能見到宰執兩府,升遷起來自也容易。選人?若是調至嶺南,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章越此刻倒是淡然。

身爲狀元一釋褐就是大理寺評事,這是堂堂的京官。不過這又如何?章衡也是狀元,回京任官不過兩年,即負氣離京了。

章越始終沒說什麼,自己就不往衆人的傷口上撒鹽了。

卻見韓忠彥卻正色道:“選人有何不可,我看去地方歷練一任也是很好,韓非子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本朝出任宰執,需有治民理政爲一任親民官,我大丈夫豈可貪圖安逸留在京裡。”

聽了韓忠彥這番義正嚴詞的話,章越心底罵道,此真裝逼犯。

而衆進士們面上都是敬佩之詞,心底都是呵呵。

章越聽得有人低聲道:“親民親民,百姓近了,官家倒是遠了。韓衙內有個昭文相的老爹,自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這日歐陽修邀章越去府上一趟,章越也是離了期集所來至歐陽修府。

以往是布衣時,章越總覺的自己與這歐陽府有些格格不入,但如今再來則已是覺得似登自家大門一般熟悉。

原來是今日是歐陽修要見自己。

歐陽修見了章越笑呵呵地道:“度之,你那菊花落英不落英可是幫我在介甫面前爭了不少臉面。”

章越心道歐陽修真的好耳目於是答道:“回稟伯父,我也是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說得好。”歐陽修甚是滿意,讓章越坐下後道:“釋褐之後要去地方任官,打算去哪想好沒有。”

章越明知故問道:“此事不是聽吏部安排麼?”

一旁歐陽發的聞言微微笑了。

歐陽修當然不會說此事自己完全可以做主,而是道:“調銓官乃天章閣待制楊樂道(楊畋),殿試上正是他保舉的你。”

章越道:“小侄明白。”

“不過有一事我要說在前頭,你到地方任官這兩年,哪怕是定親成婚,吳家也不會讓十七娘子隨你上任,哪怕朝廷允你攜官眷奔赴。”

章越一愣,如此殘忍對我嗎?

歐陽發看了章越神色連忙道:“度之你莫多想,吳家也是愛惜女兒,捨不得她路上奔波。不說萬一路途遙遠,就去異地任官,也怕女兒家水土不服。”

“再說了你一任兩年也就回京了,不差這一時半會。”

章越心想,也是,急個啥。

宋朝官員每年一考,三年一任,但京朝官出任地方除了監司以外,都是兩年一任的。自己幹個兩年就可以回京了。

歐陽修見章越神色,笑着調侃道:“怎麼度之,這還沒定親就想成親了麼?”

歐陽修嘖嘖地笑了,一副老夫也是過來人的樣子。

歐陽發見老爹笑了,自己也是不厚道地笑了。換了自己剛娶了妻,也捨不得離京外放。

章越也是一臉的難爲情:“實不相瞞,小侄確有這個打算,說來難以啓齒,這不期集這還沒結束,趁着兩百同年都留在京裡,此時辦了婚宴,能賺得不少份子錢呢。”

歐陽修……

歐陽發……

歐陽修語重心長地對章越道:“你馬上要去地方任職,雖說是官家欽點的狀元,但切記不可自持才氣目無餘子,也不宜與人爭鬥,在同年之間結黨營私,胡旦與那夜半三更之事你要引以爲鑑。”

章越道:“小侄記住了。”

歐陽修道:“我聽說你將期集錢定得很低,還貼補了不少錢……”

章越道:“小侄不擅操辦,令伯父見笑了。”

歐陽修搖頭道:“不,你辦得很好,昨日我進宮面聖,官家親口與老夫提及了此事……”

章越聞言心底狂喜,但面上卻不動聲色。

歐陽修道:“期集之費,滋生惡習,令進士舉債赴任,官家早已深厭其弊。官家聽說你能操辦此事,且絲毫不惜名聲,也是讚許。我今日讓你到府上來,也是告之此事,度之啊度之,你總沒叫我失望。”

章越道:“都是伯父,大郎君平日提點得好。”

歐陽修笑道:“這些奉承話不必說了。你辦得事,官家是記在心底的。你辦得有功,但也要作若無其事,不可大肆宣揚。”

“侄兒記住了。”

歐陽修笑了笑道:“還有本朝狀元向來是以節度州,觀察州判官之差遣下放地方,不濟也可以軍監判官下放,不過無論是節觀州,還是軍監,都要以和睦主司爲重。”

“你的前程雖在他之上,但必須事事奉爲馬首。另外外放地方官員和地頭龍蛇多有衝突,你也不要貿然摻和進去,錢財的事你也不要問,此乃大忌……”

說到這裡歐陽修撫須感慨道:“這些話我都是當年吃了不少虧方纔領悟的,那時候年輕氣盛,不知收斂鋒芒,也不知謹言慎行,還喜好狎妓作豔詞,落了不少把柄在人手中。”

歐陽修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章越聆聽一番訓示後然後將歐陽修方纔講的話,用自己言語重新複述一遍。

歐陽修見章越複述準確,完全領會他的意思,讚許地點了點頭。

最後歐陽修與章越言道:“你將來到了地方若有什麼難處,大可與我寫信,天大的難處也有我給你撐着。”

章越出聲謝過然後告退。

歐陽發將章越送出府外,章越坐上歐陽修的馬車回到期集所。

章越想起歐陽修反覆提及胡旦,不免想到了咱大宋朝歷任狀元,將他們的故事於心底默唸後,用以警醒自己。

他將歐陽修所交代的不可意氣用事的話,也是牢牢心底。

一定要明白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其餘不重要的或次要的能丟掉則丟掉。

好比虛榮心,自尊心,沒必要的好勝心等等。

不過這樣到地方任官,啥時都要畏首畏腳,只求平穩順滑地兩年任滿調回京裡,這未必也太沒意思了。

但轉念一想,自己的仕途那也是軍州籤判起步,放到後世那不是……

章越突然想起,自己在州學爲李學正推舉至國子監時那一日所見的判官,對方是建州的二把手,比之州學學正,浦城知縣,縣押司高高在上高了不知多少。

籤判略低於通判。

聞喜宴前兩日,就是刻碑題名。

白居易那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朝進士在於大雁塔下。

宋朝進士題名則於桂籍堂,在於大相國寺東南偶普滿塔旁的羅漢院。

衆進士們題名在此,章越看到之前進士題名,凡同年中有位將相者,用硃砂塗紅,以示其榮。

如天聖五年榜中韓琦,文彥博,包拯,王堯臣,趙概等等名字都以硃砂塗紅。

衆進士們看着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名臣們,也是想到在場不知何人能日後名字可塗硃砂,會不會輪到自己?

儘管機會渺茫,但不妨衆人在此作個夢。

同時衆人也是發下志願,皆以‘一節誓堅忠與孝,立身端不負乾坤’相互勉勵。此正是傳臚聲中聞己名,集英殿上睹天顏,瓊林苑中插遍花,桂籍堂內鐫流芳。

衆進士還在猜測着聞喜宴後,不知外放何職。

這時候章越已是提前一步得知了自己的任命。

此事是歐陽發告訴自己的,原本吏部是安排自己出任徐州節度判官。

這一次任命章越本是十分滿意的,徐州是在京東路,離京還算不遠。不過聽說歐陽修得知此事後,卻有些不高興,將章越改作了籤判楚州。

章越一時不明白歐陽修要將自己調至更遠的楚州。

但章越得知楚州是屬於淮南路,頓時明白了。

因爲自己的準岳父吳充正是淮南路轉運使。

章越心道,歐陽修這是有多不放心自己,讓自己去未來岳父的任下,如此自己不是橫行一路了?

(本章完)

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813章 問題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202章 給他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請假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766章 齊家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483章 翁婿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759章 登門第872章 好岳父第438章 改元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254章 賦題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365章 拜師第359章 試館職第631章 不易第277章 崇政殿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922章 鎖院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908章 本錢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563章 蹀躞帶第569章 夜談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224章 表白第15章 孝經第283章 平邊策第871章 提攜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92章 章家子弟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649章 辭君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104章 醉漢第133章 託付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342章 五百貫第818章 便商貿第150章 相贈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35章 答案第213章 行卷第422章 豪爽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163章 恩惠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663章 底氣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864章 上日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547章 比喻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390章 圈套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105章 離別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871章 提攜第727章 回京?第434章 演講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342章 五百貫第534章 知人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