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建儲之議

bookmark

第380章 建儲之議

章越聽了韓琦一番言語,也是略有所思。

自己處太平盛世久了,有點忘了政權更替時之艱辛,特別是對以黃袍加身而得天下趙宋而言,此事可謂殷鑑不遠。

陳橋兵變時,宰相範質率王溥、魏仁浦等人還去責問趙匡胤爲何起兵造反。

結果趙匡義帳前羅彥瓌拔劍厲聲道:“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

幾位宰相看見兵刃嚇得面如土色,立即降階下拜,認了趙匡胤爲天子。

評價太宗皇帝評價範質笑稱,宰輔中能循規矩、慎名器、持廉潔,無出質右者。但欠世宗一死,爲可惜爾。

這能怪範質麼?

兵刃交頸,堂堂宰相說實話與一隻土雞沒啥差別,文官集團在政權交替時那脆弱性頓時暴露無疑。

這個時候手中有兵權,說話纔有分量。

這事後宰相還不如一介武夫有用。

但想想爲何有陳橋兵變?就是主少母弱,範質等大臣又不當事,沒有強勢人物坐鎮朝廷,故而駕馭不了掌握軍權的趙匡胤。

範質事後一萬個後悔又有何用。

幸好他遇上是趙匡胤,否則哪個王朝更替不是血流成河。

聽了韓琦的言語,章越三分認同,七分服從地道:“正如相公所言,國家激盪之時,儲位又是未立,需有強勢宰相坐鎮中樞。早立儲君,可減免國家板蕩時,那更替之險。”

韓琦聞言大笑道:“我與度之推心置腹了一夜,方纔得了你此番言語,真是難得。”

這時一名幹辦入內與韓琦言語幾句。

韓琦笑着道:“老夫家裡烤了些羊肉,度之不妨與我邊吃邊聊。”

章越言道:“恭敬不如從命。”

當即韓琦與章越起身來至宴廳,宴廳中央正升了炭火,一名廚子正在翻烤羊肉。

這時候羊肉剛剛烤好,正是香氣四溢的時候。

章越頓時感覺又餓了。

韓琦命廚子取刀割了一塊羊尾油的地方遞給章越。章越直接用手捧着仍是烤得燙手的羊肉送入口中,吃得是滿嘴是油,再就一口酒,頓覺得爽到了,此生有羊肉有酒足矣。

韓琦看了章越吃得津津有味,則是自己動手取到割了一塊羊背上的肥肉送入口中。

章越不怕羊肉弄髒了自己的衣袍,大口大口地吃肉,講究一個率性。至於韓琦動作則斯文多了,將羊肉切得大小適中,不願油脂染了美須。

韓琦示意廚子退下徐徐言道:“度之入侍經筵後,若能勸陛下立儲,老夫便欠你一樁大人情。你看老夫此議如何?”

章越反問道:“相公,敢問立儲之事,曹皇后是否反對?”

韓琦道:“實不相瞞,曹皇后在兩可之間,倒是富相公怕我有定策之功,故多番在曹皇后面前推阻此事。”

章越聽了心道,果真是羅生門,一人一個說法。

章越道:“司馬君實侍直比我日久,韓相公爲何不尋他而尋我?”

韓琦沒有言語。

“度之,你不願歸附老夫也是無妨,畢竟歐公也在中書,與我也是一家。”韓琦則言道。

章越見韓琦如此說言道:“韓公,過此事是爲公非爲私人也,在下一定早勸陛下立儲,韓公也不必提及人情之事,何況哪個皇子亦非我能言之。”

韓琦笑道:“度之是君子,你既這麼說,我是信你的。”

官家病癒後,章越恢復了經筵所侍直。

這日有口諭官家會親臨經筵所,偏巧是司馬光講經,章越於經筵所裡陪同。章越與司馬光坐在一起閒聊很是愉快。

這時候一名官員到了經筵所道:“見過司馬學士,不知可否借一步說話。”

司馬光向章越道了一句少陪,走到屏風後與對方言語了幾句,不久對方離去。

章越沒有過問,倒是司馬光主動道:“此人是中書門下,韓相公的心腹。”

章越想起前幾日在韓琦府上,自己問韓琦有無尋過司馬光?

司馬光此刻突然感慨了一句道:“我等人臣爲君爲道爲直髮聲,又豈是爲中書呢?”

章越心想,不用猜,肯定是司馬光也是拒絕了韓琦的招攬。

當然拒絕了宰相的延攬,司馬光此舉可謂十分高尚,但高尚之餘爲啥要告訴自己呢?就似司馬光有寫日記的習慣,但後來這些日記不免意外地公之於衆。

司馬光對章越道:“若面君之時,我有什麼激切之言,度之勿要驚訝。”

章越心道,司馬光要作什麼?難道今日放大招了嗎?

這時官家的御駕已至邇英閣。

官家坐下後,精神不甚愉悅道:“朕今日不欲講書,兩位卿家與朕閒聊幾句。”

司馬光道:“不知陛下爲何煩心?”

官家道:“今日次對時,範鎮言語激進,朕不甚喜也。”

司馬光道:“臣知曉此事,前幾日臣碰到範鎮,他言欲上疏與陛下言建儲之事,以免上次經筵陛下暈厥以至於滿朝羣龍無首之事重演。”

官家聽司馬光之言一愣,以一等出離憤怒的心態默然着。

但見司馬光繼續言道:“啓稟陛下,臣當時與範鎮言語,禮記有云大宗無子,則小宗爲之後。爲之後者,爲之子也。”

“陳願陛下從宗室中選擇一賢者,使攝儲貳,以待皇嗣之生。若皇嗣誕生,賢者退居藩服。不然則典宿衛、尹京邑,亦足以系天下之望。”

但見官家有些意冷心灰,沉思良久方纔道:“難道一定要選得宗室爲繼嗣者乎?”

司馬光道:“不錯,臣冒死直言!”

官家嘆息道:“此乃忠臣之言,但旁人不敢在朕面前提及罷了。”

司馬光跪下言道:“臣言此,自謂必死,不意陛下開納。”

官家又是默然。

章越在旁看了,也知這時官家一如既往的老套路了,範鎮,唐介,包拯提了多少次建儲之事,但官家好像看似被說動了,但最後來來回回都是哪一句,朕知道了,朕再仔細考慮一下,再給卿家答覆哈,這一天不遠了不遠了,真的不遠了。

正當章越以爲司馬光又要如此時,卻聽官家突道了一句:“依章學士之見呢?”

章越心底如同鼓捶。

方纔司馬光打了主攻,如今自己呢?

這時章越沒有表現而是在司馬光旁恰到好處地道了一句:“臣附之!”

(本章完)

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42章 五百貫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30章 用六第438章 改元第244章 王安石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731章 佈置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206章 成功第695章 軍歌第287章 唱名第278章 王者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941章 分歧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839章 變局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156章 客人第687章 廣銳軍第149章 外室第638章 出身第696章 出戰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898章 提條件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419章 變革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673章 大戰第941章 分歧第122章第385章 說辭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354章 拜堂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74章 執經第133章 託付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967章 遼道宗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13章 求學第808章 書信第944章 探病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401章 新差遣第438章 改元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812章 大略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72章 食店第211章 同窗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118章 真先生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33章 篆書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55章 考試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292章 贈花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690章 經營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349章 學到了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307章 月影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460章 彈劾任守忠(第二更)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291章 催婚第712章 庭參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255章 筌與魚第703章 太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