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

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

大內福寧殿,天子寢宮。

如今官家正在西閣靜養。

而兩名醫官正與一位白髮宦官言官家的病情。

這位宦官年近古稀,但看去還不過六十歲,不僅甚有精神,而且普通人乍看甚是忠厚老實。

不過熟悉這名宦官的人,就會知此人不似面上看去的如此,否則就不會坐上內都知之位。

在大內內都知的地位僅次於都都知,爲正六品官,因都都知不常設,故而對方就是內臣第一人。

此宦官正是任守忠,是內侍任文慶的養子。

至於他面前兩名醫官是中書省從民間請來的名醫孫兆、單驤。

孫兆道:“官家得的是風症無疑,在民間當用附子湯,黃麻湯或葛根湯服用,不過這些方子宮裡的御醫顯然已給官家用過了,未得見效。”

單驤道:“爲今之計我們略改一改方子,再爲官家起針,看看能否有用,我看還是有三成轉圜之機了。”

任守忠笑道:“兩位果真是當世神醫。相公薦你們來即是妙手回春,如何處置你們商量着辦,辦好了,自會有重賞的。”

二人聞言都是大喜離去商議方子了。任守忠待二人走後,略換上些許哀容向東閣而去。

曹皇后正在東閣裡歇息,容色甚是憔悴。她見任守忠一臉哀色入內,不由慌道:“兩位民間的神醫也束手無策了嗎?”

任守忠長長嘆了口氣道:“回稟皇后娘娘,如今唯有盡人事聽天命了。”

曹皇后撫案長嘆一聲又重新坐下。

任守忠忽跪下道:“娘娘臣有罪!”

曹皇后吃了一驚道:“你也是宮裡老人了,怎麼動不動就跪地請罪,站起身來慢慢說。你可是因傅堯俞上疏請善待皇子之事。”

任守忠垂淚道:“是此事,娘娘,老臣已是盡力伺候了,也不知如何就是不能令郡王歡喜,以至於郡王與外人這般道老臣。”

“老臣卑微之人,被人誤會了擔什麼事,但是令臣子誤以爲是皇后授意老臣容不下郡王,此真是罪該萬死了。”

曹皇后有些無奈道:“趙曙滔滔也是的,在宮裡住那麼久了也不知道規矩。你放心我已吩咐了他們不要將話往外傳,朝臣們議論過一陣也就散了。”

“你說官家這病真不好了如何是好?趙曙這孩子可託江山社稷嗎?”

任守忠道:“皇后娘娘,老臣沒有家人,又是這把年紀死不足惜,只知道忠心於官家與娘娘。娘娘既問國儲之事,老臣還是那句話郡公不如節度。”

任守忠所言的節度是威德軍節度使趙允初。

他是荊王趙元儼少子。章獻太后曾夢到周王玄祐、即悼獻太子,託生到荊王宮。而趙允初一出生爲收養在宮中,年紀比趙曙略小,但進宮卻比他還早。

官家之前與韓琦所言,收養了兩個皇子在宮中,一個是趙曙,另一人便是趙允初了。

曹皇后嘆了口氣道:“允初這孩子質樸是質樸,奈何就是…不慧。”

“當初官家聽了你的話,不是讓允初入宮覲見麼。官家命宮女賜他茶水,允初還憨直道,不用茶,喝白水就好了。”

“本宮與左右都是大笑,此事你也是見得。官家與允初問答後也甚爲失望與我道,允初癡𫘤,豈足任大事乎?”

任守忠聞言仍道:“皇后娘娘說得不錯,允初是老臣看着他長大,論聰慧或許不如郡公。”

“但論將官家和娘娘放在心底,誰也是不及他啊!”

曹皇后聞言一愣,嘆了口氣道:“你這話不錯,允初是個孝順孩子,奈何官家與相公們都已屬意於他,本宮也是無可奈何了。”

“那個叫韓蟲兒的宮女如何?是否還不肯太醫診脈?”

任守忠道:“還是不肯,一有男子靠近即大呼小叫。”

“那你也不可相強於她。依你看她是否懷有龍脈?”

任守忠搖頭道:“老臣看得不像,此女多是貪慕富貴,故意使壞。”

曹皇后聽了苦笑道:“這般的富貴又能貪慕了幾日,若無龍脈,她敢如此胡言,以後如何處境沒想過嗎?”

任守忠道:“總有這般人一輩子沒風光過,能貪得一日是一日,且先錦衣玉食供着,有這韓蟲兒在,倒可以拿捏着郡公,不怕郡公日後不孝順娘娘。”

曹皇后聞言沉默片刻道了一句:“還是不要太過了。”

“是,老臣知道了,”任守忠擡眼看着曹皇后道:“娘娘,老臣章獻太后時便跟在太后身邊伺候了,心底只有皇家的事,絕不會作半點對不起娘娘的事。”

曹皇后道:“本宮曉得,公公是天聖明道時的老臣了。”

“是啊,娘娘,爲何定天聖爲年號?天聖就是二人聖。何爲年號明道?明就是日與月共明啊!這都是天下百姓的意思,讓章獻太后與官家共治天下。”

任守忠走出福寧殿時,回頭看了一眼,目光中露出複雜之色。

他曾兩度被貶離皇宮,又曾兩度回宮,如今他可不想第三度被貶出皇宮了。

他清楚在這場立儲之爭中站錯了隊的後果,他如今已深深得罪了鉅鹿郡公趙曙。

他支持的就是官家與韓琦提及純而不慧的兩位養子之一的趙允初。

但宋朝皇子只要智力稍稍正常的,怎麼會用不慧來稱呼,所以結論是相當不夠聰明。

不過對於任守忠而言,要的就是一個不聰明的皇子,甚至於皇帝。

任守忠走至御藥院,管勾御藥院的宦官任繼勝是他心腹。

“乾爹,你老有什麼吩咐?”

任守忠到了此地換下在宮裡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孔,依在椅榻上不說話,看上去不怒自威。

任守忠問道:“皇子這幾日如何?”

任繼勝笑道:“都依乾爹的吩咐好生伺候的,給些生不了火的溼炭,衣食麪上是好的,卻也是發黴發臭的。”

任守忠道:“你們不怕得罪了未來的官家。”

任繼勝笑道:“能不能當官家還是兩說,就算當了官家,誰不知道宮裡是乾爹和皇后說得算。這幾日皇子得知有一宮女懷孕之事,如今又得了病,咱們也依着吩咐派太醫診治了,但就是拖着不給藥。”

任守忠道:“從明日起給藥,衣食也要周到,以往那些手段不可再使。”

任繼勝驚道:“怎麼官家真不行了?”

任守忠盯了對方一眼,任繼勝連忙道:“我知道,乾爹吩咐的我這就去辦。”

任守忠道:“若說得罪皇子宮裡誰有我得罪的深,當初官家命我辦濮王喪事時早就得罪了。”

原來任守忠在辦理濮王喪事時,就凌蔑諸子,其中貪墨了近萬貫,仍不滿足繼續向濮王府壓榨。甚至濮王長子趙宗懿坐事免官也因任守忠而起。

任守忠道:“你不必擔心,不過只要皇后與皇子一日不和,咱們就一日倒不了臺。”

“皇后娘娘是沒主意的人,我需時時幫着她看着提點着。咱們在宮裡伺候人,一定要時時刻刻知道事事唯上,榮華富貴都繫於一人。”

任繼勝尋思着問道:“那爹爹是不是又要對誰下手了?”

任守忠點點頭道:“之前建言立儲是那些官員?”

任繼勝一一道了。

司馬光!

任守忠搖了搖頭,此人不好惹。

範鎮!王陶!

任守忠聽了眉頭一皺。

等聽到章越的名字時,任守忠道:“慢着。”

任繼勝低聲問道:“乾爹你要動狀元公?此人怕也是不好惹,而且年紀輕,日後前程長遠着。”

任守忠道:“我知道,不過此人爲官日子短,沒什麼根基,寒門出身,同年也沒有得力的。”

“之前倚仗着官家的恩典,一路中了狀元,制科三等,還爲經筵官。若官家在時,我肯定不敢如何,還要對他恭恭敬敬的,如今官家病重了,他也就失了勢了。”

任繼勝道:“那我這就去安排?”

任守忠伸手一止:“慢着,察清楚了,他的妻子倒似出身名門,似與歐陽永叔還有瓜葛。”

任繼勝道:“我這就去察,把他底細摸清楚。”

任守忠點點頭道:“察清楚了,再看看他還與什麼人結仇。這幫文臣如今鬧得太厲害了,咱們需按下去幾個。”

“全憑爹爹主張。”

任守忠不由想起章獻太后臨朝,那時太后垂簾聽政,用他們這些宦官來駕馭文臣。

那時候文臣還不得仰仗巴結他們這些宦官。到了官家親政後重用文臣,他們這些宦官的好日子便到了頭。

至於打壓文臣也是他一貫的伎倆。

韓琦曾作了一首詩,輕雲閣雨迎天仗,寒色留春入壽杯。二十年前曾侍宴,臺司今日喜重陪。

任守忠將此詩獻給官家言是譏諷陛下游宴太繁,官家聽了沒有責怪韓琦,也沒有處罰任守忠,反而將任守忠升爲了內都知。

處置幾個建儲的大臣,如此曹皇后便更倚仗他了。

即便不能推趙允初繼位,但只要曹皇后與新官家並尊,那麼他們這些宦官重回章獻太后之時的風光,還是可以的。

至於他不動手,文官也不會放過他。司馬光王陶屢次以不點名批評的方式上疏“宦官誘惑聖聰、沮壞美政,才致使宗實畏禍不敢接旨”。

此舉是要置他任守忠於死地啊,索性翻臉了。

(本章完)

第92章 章家子弟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272章 逛逛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92章 章家子弟第766章 齊家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94章 書樓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207章 不累心第371章 經筵第192章 賠罪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105章 離別第861章 孤勇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823章 得加錢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852章 面君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591章 薦人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377章 宮中第868章 事先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125章 改專業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438章 改元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867章 補鍋第676章 不退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748章 補償請假下第91章 釋懷第245章 無心插柳單章第766章 齊家第934章 臺諫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349章 學到了第849章 潼關道第408章 改變第629章 商議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948章 第三人第186章 三蘇父子請假下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40章 糖霜第424章 婚姻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575章 臣附議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143章 詩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190章 再辭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427章 化解第136章 邀請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273章 論名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312章 良人第662章 出兵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349章 學到了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035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457章 封侯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