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行卷

bookmark

第50章 行卷

進入了二月,春暖雪融,山裡迎來了好時節。

章越,郭林都在有條不紊地讀書,準備着縣學錄試。

而在錄試之前,他們還要寫上十篇公卷。

行卷是自唐以來的科舉文化,讀書人要將平日得意的詩賦在考前獻給主考官,混個眼熟。

間隔數日後再送幾篇文章,則稱爲溫卷。

而到了宋朝,有了糊名之制。起初除了省試有糊名外,解試還是不糊名的,天聖年後連解試也糊名,如此科舉風氣纔好了許多,不再搶破頭了去行卷想着走門路通關節,於寒門讀書人而言才漸漸有了公平可言。

糊名只到解試,到了縣學錄試一層,還是不糊名。但科舉風氣已變,有的人覺得不必再如此大費周章了吧。但其實不然,該行卷還是必須得投,如此至少顯得我懂規矩。

說來行卷,溫卷之習在唐朝就被視爲一等走後門的弊病,否則宋朝也不會有糊名制了,但是所有考生都行卷,唯獨你不行卷,那外人眼底你不值得敬佩反而是有病。

縣試考試,到了最後錄取不錄取還是在於主考官的一念之間。

按郭學究的話來說,縣學錄試說是進士齋五人,經生齋十人,但肯定已有考生通榜,考試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而他們要與剩下的人來爭最後的名額。

若是行卷文章能獲得縣令賞識,可先一步獲得通榜的資格,若是不行,則還是要回到考試上。

那麼問題來了。

進士科的考生可以送平日得意的詩賦文章,那麼只靠死記硬背的經士科考生送什麼?在家自己寫一遍經義註疏送給考官,說這是我在家默寫,這與脫褲子放屁還有什麼區別。

不過最後還是有辦法,那麼寫‘大義’。

慶曆年間,范仲淹進行科舉變法,其中爲諸科考生增了考試內容,最後一場要考十道‘大義’。直到范仲淹變法失敗後,近來諸科考試才廢除了大義。

大義是‘微言大義’的大義,就是考官將經義抽出幾句話,然後令考生以本經註疏以應對再加以文辭潤色發明。

這其實有些類似於章句之學了,與明清八股文比起來,只是沒有格式上的約束而已。

郭學究就讓郭林,章越十日之內,寫出十篇‘大義’來面呈縣令。

對於寫‘大義’這等事,郭林十分認真,讀書人嘛,都有這樣的念頭,寫出來一篇驚風泣雨的文章好一鳴驚人,洛陽紙貴後得到貴人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郭林自也不例外,看他這認真的架勢,似要將自己這麼多年來讀書的心血都融入這幾篇‘大義’裡。

至於章越則興趣寡淡,主要還是後世的對八股文的偏見,令他對於八股文實在沒什麼興趣。而且通過行卷來投機,實在機會不大。詩文詞賦還有人看,但大義在宋朝真沒什麼人看。

最重要的是章越另有門路。若非聽說如今浦城縣令爲人還是有幾分正氣,官聲不錯,否則章越早就一心用在走後門上了。

郭林沒有門路,纔將希望都放在行卷上。

章越心底雖這麼想,但還是將十道大義給寫了。畢竟流程還是要走的嘛。

寫完之後就必須投捲了。

正常來說,必須往縣城走一趟。不過郭學究早打聽到了,過幾日縣令會至離烏溪不遠的陳塢村視察農桑,到時他們可去當面行卷,這可比送到縣衙裡,連面也見不到好多了。

郭學究爲此託村老打聽縣令行蹤消息,打聽了數次終於才確定下日期行程來。

就在三日後。

這一天天不亮,師孃就起來給章越,郭林燒飯。

二人吃了一頓半飽不飽的菜羹飯後,即披星戴月地出門了,至於行卷的卷子都放在卷袋裡貼身放好。

臨行時郭學究交代二人到了陳塢村就找里正,他都已經打點過了。

辰時不到,章越與郭林趕到陳塢村時,本以爲會看到一幕黃土墊道,金鼓齊鳴的迎送場面,結果啥也沒見,連只鳥都沒有。

郭林找了一個老農問道:“老漢,聽聞今日令君來鄉巡查,不知何時纔來?”

郭林不問還好,一問那老農當即破口大罵道:“也不知哪個賊廝鳥,半路將令君給劫了道……”

“啊?”

章越心道,這就水滸傳了?

那老農說話含糊不清,二人也問了半天話才明白情由。

原來縣令今日確實來視察陳塢村的,本快到了,結果前村的人半道把往陳塢村必經一條橋,昨夜裡給卸了,今日縣令告知不視察此處了,改在前村去了。

“是誰這般蠻橫無理?使這等下三濫的手段?”

“還能是誰?就是那視財如命的苗員外,我日他娘哦!”老農罵道。

章越與郭林對視一眼,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爲何苗員外寧可得罪一個村的人,也要將令君截在他那!”

“俺咋曉得?”

章越問道:“好吧,那老漢告訴我去前村當怎麼走?”

那老農道:“橋都被挖斷了,那得繞兩個時辰的路。”

郭林,章越對視一眼,那怎麼辦?也得繞啊。

於是郭林,章越二人動身跋山涉水,趕向苗員外的村子。

路上不少地方還要涉水而過,溪水冰冷不說,還須小心打溼卷袋。章越走了一路可謂是疲憊不堪,在此他也很想真誠地問候一下苗員外的老孃。

二人終於在過午時,方纔趕到地頭,這一次真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村口是一條大道,直通往縣城,上面都撒過了黃土,道路左右則是兩排的桑樹,而一輛兩輪兩轅蓋着帷幕的篷車正停在村口的大道上。

顯然縣令已經入村了。

村口還站着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攔着道:“今日村裡有貴人,爾等不相干的,速速回避。”

郭林上前道:“我是來拜見令君的。”

“哦?你們是什麼人?爲何來拜見令君?”爲首的人上下打量着郭林,章越有些神色不善。

章越正要讓郭林不可直言相告,直接一句你管得着嗎?他們幾個村漢也不敢攔着讀書人。

但郭林卻老老實實地道:“我們有幾篇卷子呈給令君過目。”

幾人露出恍然之色,那人道:“令君疲了,今日不便見客,你還是回去吧!”

郭林急道:“這可如何使得?我們走了老遠就是爲了來見令君一面。”

“對不住了,我們受命,不可放陌生人進村。”

郭林此刻急得都要哭了,他寫了多少日的卷子,若不能提前交給縣令,他苦熬多年的功夫就白費了。

“不行,我今日非要進去……就是爬我也爬進去。”

聞郭林這麼說,幾名村人都如臨大敵一般戒備。

而章越此刻看向村裡,卻突然揮手道:“三娘……三娘……這裡……”

郭林聽章越這麼說,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此刻猛然卻鬧了個大紅臉背過身道:“師弟,我們改日再來吧……”

章越:“???”

“師兄!看着我!”章越用力抱住郭林的腰,似拔河一般將他拉回。

“大師兄,章師兄你們在這作什麼呢?”

郭林聽到苗三娘聲音那一刻頓時停止了掙扎,整個人彷彿被抽空了氣力。

章越託着郭林勉強對苗三娘一笑道:“師妹好久不見了,我們要面見令君,這幾個人不肯,師兄非要闖進去,瞧我這不拉着師兄麼?”

“原來如此啊!”苗三娘恍然笑道,“他們是我的同窗,不是外人,讓他們進來吧!”

“是,三娘。”幾人當即讓開了道。

“進來吧。”

當即苗三娘領路,章越與郭林二人跟在一旁。

“師妹,爲何他們不肯讓我們進去?”

苗三娘笑了笑道:“這是爹爹的意思,他今兒費了好大勁將令君請到這來,還不是爲了讓我那不成器的哥哥入縣學的事。”

“原來如此。”章越頓時明白了。

郭林忙道:“三娘,那我們如此進去不知會不會打擾?”

章越轉頭看了郭林一眼,滿是鄙夷。

苗三娘笑道:“有什麼打擾不打擾,我哥哥讀書的本事我還不知嗎?從小到大連我都不如呢。”

“也就我爹前些日子聽相士說我這哥哥這兩年會交大運,故才深信不疑。”

郭林和章越聞言都是笑了。

章越心道,苗員外若真在縣令那有門路,也不會使挖斷橋這樣下三濫手段了。

苗三娘道:“我爹和令君現在宗祠吃過飯,你們就在祠堂門外候着,等令君來了就遞卷子。”

“是不是當先知會員外一聲?”

苗三娘失笑道:“大師兄,你可真是實誠人,以我爹的性子他會肯麼?”

郭林低下頭道:“三娘你不惜得罪你爹爹哥哥,也要幫我和師弟是麼?”

“不是,只爲出口惡氣。誰讓爹爹從來沒拿正眼看過我。”苗三娘捏緊了手言道。

郭林與章越二人候着在祠堂門口,這時候已有些村人看着情形不對,想要勸退這二人。但想縣令在裡面,而苗三娘又在一旁故而不敢造次。

這時候縣令已從宗祠已緩緩踱步而出。

看過去縣令不過三十許人,他一面苗員外與苗大郎熱情相談,一面則似閒庭信步般走着。

方纔在席間,他早看出這個苗家大郎不是讀書的料子,問了幾句簡直不知飛到了哪裡,幸虧自己親信將話圓回來,場面早就十分尷尬了。

但他之所以對苗員外還十分熱情,就是因爲苗員外肯獻納。沒辦法,衙門裡公使錢不夠,職田補貼到手就那麼些。

他爲讀書人時,也看不慣這等打秋風的行徑,但處於縣令的位置上,事事皆難,故而有時候也得彎腰撿錢了。

虛與委蛇了一陣,縣令走出祠堂,就看到兩個年輕人迎候在那。

(本章完)

第2章 押司上門第427章 化解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422章 豪爽第109章 琴聲第318章 打壓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207章 不累心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329章 封還第163章 恩惠第7章 翻案第211章 同窗第238章 商量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291章 催婚第179章 買房第28章 借書第180章 撞見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780章 下岷州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180章 撞見第206章 成功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91章 釋懷第539章 師生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51章 抵京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15章 孝經第505章 安排第168章 易否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519章 民望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287章 唱名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03章 鈔鹽法第57章 神童詩第885章 報復第637章 夫妻第236章 如何辦請假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689章 營田第689章 營田第434章 演講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792章 決戰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779章 宕昌城第262章 官家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944章 探病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449章 小人哉第385章 說辭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676章 不退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328章 授等第28章 借書第625章 御試第864章 上日第55章 考試第357章 回門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433章 酒量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629章 商議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631章 不易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507章 梯子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