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

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

聽着趙曙如此言語,趙頊不由一愣。

李績就是徐世績,唐初的名將。當初唐太宗病重的時候,怕兒子李治不能駕馭李績這樣的大將,故而將他的貶官至外州,然後對李治說,你對他沒有恩,故而他不服你,可以等自己死了以後,將他再召回來,他一定對你會感恩戴德的。

趙頊一愣,突然有些不認識父親了。

趙頊道:“父皇你春秋正盛,爲何言此身後之事。”

趙曙道:“我身子一直不好,登基之後又病了數場,故而如今要爲你多考量了。咱們這一支是小宗入大宗襲了天下,故而人心一直不服。”

“本朝有兄終弟及的先例,這太后雖是還政於朕,但富弼等仍是支持於他,萬一我不在了,他又主張從先帝的旁系,爲父的兄弟之中再選一個,那你如何是好?”

“故而這也是爲何我一直不敢遲遲冊立太子之故,但只要濮王能與先帝並尊,我們這一系便有了高於其他宗室的資格,我就可順勢將你冊立爲太子。”

趙頊恍然,但卻道:“兒臣只要父皇身子康健,兒臣寧願一輩子不作太子。”

趙曙欣然,自己這兒子在孝順上,真的是沒得說,他日即位肯定是一個好皇帝。不過想當一個好皇帝,不等於就能夠做到一個好皇帝,此間還差了十萬八千里的路。

趙曙道:“我的身子一直不好,近來又因濮議之事耗心耗力太甚,自感身子大不如前。不過你要記住我們父子既走了這條路便回不了頭了,回頭便是死,連你幾個弟弟和母后都活不成。”

趙頊臉色蒼白,父母一直不曾與他說這些,他不太清楚通往皇位的路上這麼多腥風血雨。

如當初任守忠扶持趙允初與趙曙爭皇子……

同爲堂兄弟的趙宗諤對趙曙的排擠打壓……

還有仁宗皇帝逝世之日,趙允弼倚老賣老,要搶班奪權。

這幾人都是皇位潛在競爭對手,加上曹太后對他一直不滿意,下面還有富弼這般口口聲聲說伊霍之事臣能爲之的大臣,萬一真來個兄終弟及之事……

趙曙一直不願在兒子面前多講這些事。

故而給生父濮王爭名分,即是擡高自己這一宗的地位,也是給兒子爭名分。

同時三位宰執,趙曙最擔心的是韓琦。

不是怕韓琦如富弼般行廢立之事,若不是他們家這一系的旁宗登基,如此韓琦他們當初的擁立之功,到了新帝眼底變成了擁立之罪。

但三位執政之中,韓琦功勞實在太大了,萬一將來相權凌於皇位又如何是好?所以他才讓與韓琦不和的王陶爲皇子王府中的翊善。曾公亮屢次與自己推舉與韓相不和的王安石,他已打算用他爲知制誥了。

至於另外兩位宰相,曾公亮爲官太貪了,不能用。歐陽修則太書生氣。

趙曙不打算將這心底話與趙頊言道,作爲父親還是不願對兒子說這麼多齷蹉之事,都只能放在心底。

趙頊聽趙曙言到生死之事,流了一會眼淚。

趙曙很高興看見兒子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可是趙頊卻道:“可是父皇爲何一定要貶章越,他又不是徐世績那樣的大臣。”

趙曙想了想措辭,言道:“沒錯章越不同於蔡襄,張升,他們反對朕登上皇帝之位,章越反而有保駕之功,但他與司馬光,呂誨是同一類人,他們敬的都是朕這張龍椅,卻不是朕這個人。”

“不過先帝說此人是宰相才,朕看他也是有才幹的。更要緊他爲官很清廉,交引所每日出入那麼多錢財,連朕也是心……覺得他過手那麼多錢財,卻能分文不取,甚至公用錢都能大方分給屬下,這等操守若非真清廉,即大奸似忠。”

“這樣的臣子很難用,故而朕纔將此恩留給你,日後你啓用他,就讓他知制誥,有這等大恩給其,他日後一定對你盡死力。”

“父皇……”

眼見兒子拜倒,趙曙也是很感動,忽然也有等錯覺,自己貶章越的官,相反是在栽培他。

……

此刻政事堂裡,韓琦,曾公亮,歐陽修三人都在。

官家讓他們無論如何一定要處置章越,這事讓他們犯了難。

韓琦坐在主位上默不作聲地吃着杏子,一旁曾公亮,歐陽修皆是在商量。曾公亮,歐陽修議了半日也沒一個結果,回頭卻見韓琦仍是一言不發。

韓琦處置政事,常常自己不發表意見,而是讓下面官員熟議。

當年他與王拱辰和另一個官員主持開封府解試時,王拱辰常與另一官員爭吵,唯獨韓琦不作聲。王拱辰生氣韓琦不幫自己說話於是質問道:“你在這裡一聲不吭地,學他媽的什麼宰相氣度?”

到了當宰相,凡政事皆問曾公亮,文學問歐陽修,於大事都是自己決斷。

見曾公亮與歐陽修議論半日也拿不出結果,治章越怕得罪了整個汴京城的百姓,不治章越則又違背了皇帝意思。

最後韓琦剝了一個蠶豆,又放下言道:“吾在中書多年,官員的進退升黜,未嘗置心於其間,何懼人言!”

“還請昭文公決斷。”

”也好,我親自走一趟,“韓琦披衣而起對左右道:“備車,我趁夜往交引所一趟。”

……

交引所內。

章越正與蔡京二人對飲。

二人你一杯我一杯,這可叫蔡京犯了難。

蔡京連忙擺手道:“判監,我酒量淺再下去可不行了。”

章越微微一笑道:“你們興化軍那邊不興喝酒麼?”

蔡京笑道:“我們那興品茗,喝酒卻是不行。”

章越略有所思道:“品茗好,喝茶談事越喝越是清醒,倒是喝酒談事反是誤事。”

蔡京給章越斟酒道:“學士再喝一杯。”

章越道:“元長依你看交引所日後有什麼打算?”

蔡京道:“京以爲還是應該將解庫質庫的事爲之,將放貸借貸之事攬過來,免去兌換鹽鈔金銀之費,讓更多人使用鹽鈔,如此咱們交引所每年利潤最少可增五成。”

章越道:“元長,你說得我明白了。那麼賺這麼多錢,以後呢?”

蔡京道:“如今人主之患莫過於西夏,遼國,西夏較弱,遼國較強,只要朝廷有了錢財,咱們就可以大舉用兵於西北,以後這條路會有多少人封侯拜相。”

“判監是不是學生說得不對?”

章越道:“不,很對,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今日想來卻缺了些什麼。”

蔡京道:“缺了什麼呢?”

章越道:“人心的支持……用交引監如此收斂錢財,是否會得到官員們的支持。”

“只要朝廷有源源不斷的錢……利益二字課動人心。”

章越擺手道:“利益二字不足以。人心不在於利益,而在於好惡。”

章越斜斜地躺着道:“百姓們看不到,交引監的錢財賺來的錢財都歸朝廷所有,他們只會看到國與民爭利。”

“這也是我爲何遲遲不肯交引監涉及解庫質庫之事,你切記將來朝廷要設解庫質庫時,也不可由我們交引監來出面爲之,必須要其他衙門爲之。”

蔡京道:“可是如此不是受制於人!”

隨即蔡京恍然道:“判監,這是要分利益與人!”

章越點點頭道:“財路已在這裡,將來遲早會有人看到這點。不要與旁人爭功,天下的好處咱們一家哪佔得完,要多拿出來讓給旁人來佔,如此路才能走得寬。”

蔡京目光一閃道:“判監,如今官家缺錢,你何不將此主意獻給官家,如此便可以重獲官家的信任了。”

章越笑了笑,如依蔡京所言,那麼大宋皇家銀行早要出現了。

章越將酒一飲而盡,然後一抹酒漬道了句:“這話不錯,但我不願!”

蔡京欲言又止,思想爭鬥了半日最後又給章越斟了杯酒。蔡京心底是一直期望章越重獲皇帝信任,正所謂民不與官鬥,官不與皇帝鬥。

一個失了皇帝歡心的官員怎麼會有前途,如此連蔡京他自己的前途也要賠進去。

章越緩緩地舉起酒盞道:“不過你可將此事稟告給韓計相,他知道後必會信你用你的。”

蔡京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道:“判監這是何意?”

章越將手橫在膝蓋道:“我罷官的聖旨不日即會下達,你跟隨我多年了,我要給你找一個好去處,否則不是埋沒了人才。韓計相是識才重才之人,又有我的舉薦,他會重用你的。”

蔡京嘴脣顫抖道:“判監之才十倍於京,京願附於翼後,京…京實不願……”

蔡京想說他與章越共同進退,但是話到了嘴邊就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

權勢誘人,如今章越罷官,他蔡京前途也是失去,跟着一位被皇帝厭惡,又失去前途的人有什麼出息,相反投靠韓絳,這纔是他蔡京的出路。

章越親自給蔡京斟了一杯酒,然後道:“元長,你是當世奇才,他日的前程遠遠會在我之上。你跟我一個失勢的人又有什麼用呢?故而還是早日改換門庭纔是。”

“不過我臨別之際有一句肺腑之言相贈。”

“判監栽培之恩,蔡京此生無以報答,無論什麼話都請判監示下!”

蔡京聞言目光有些泛淚。

章越道:“我常與你道修身做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己任。只有先修己,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若己不修,一切都不用談。”

“你我皆是讀書人,束髮讀書時,便知自己與旁人不同。到了讀書破萬卷,長了見識之後,更曾以聖賢自命,看芸芸衆生只信一己好惡,而不論對錯,言世人不足與自己共語,然而禍患也是生與此時。”

“切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上雖智不可無人心,下雖愚卻不能無道心。治國理政時,不可只講道心,不提人心,要時時體察民心,百姓的好惡。”

蔡京聽了章越哪,不由雲裡霧裡,治國理政跟自己八杆子都打不到一起。

章越道:“故而讀書讀最後還要回到修齊治平上,要先善待自己,再善待家人,再善待治下的百姓,最後善待天下蒼生。不要總覺得自己的道心是對,要體察自己與他人的好惡而爲之。”

到了最後一句,蔡京總算是明白了,不由熱淚盈眶道:“京拜謝判監此言。判監不僅是京的上官,更是京一生的師長。”

章越笑了笑言道:“這話不用再說,我不忍天下少了一個良才,他日你一定勝過章某。是了,明日我被聖旨罷官時,你去吩咐屬吏一聲,讓他們不必出來相送,在此這麼多年,我還是要些面子的。”

“我醉了,退下吧。”

說完章越踢翻了酒瓶子,背對着蔡京合被而眠。

蔡京拭去眼淚,向章越長長一揖,然後合門而去。

蔡京想到自己在章越偷師這麼久,自負學了不少的本事,日後在三司使韓絳那,憑着自己的才識只有更受重用的份,如此說來章越被罷官對自己也未必是壞事。

這時外面喧譁,蔡京不由問道:“何事?”

無人應答,這時有人稟道:“韓相公車馬到此!”

蔡京聞言吃了一驚,堂堂昭文相公抵此何意?難道是章越不用罷官了,蔡京之前還是心想,章越若罷官,自己就難出頭了。

如今韓琦一來,他的心態又變了,他想到章越之才十倍於我,若是他不罷官,有他在一日,那麼他蔡京此生都要蟄伏其下,沒有出頭的機會。

蔡京此刻心情也是很複雜。

而此刻韓琦也已是抵達了。蔡京心道對面這秀目長身,氣勢不凡的老者便是昭文相公嗎?果真好氣度,非言語可形容,若是自己有一日能夠……

蔡京當即振作精神對韓琦道:“啓稟昭文相公,判監正在此屋,容我給你帶路。”

韓琦看了蔡京一眼,然後點了點頭。

韓琦推門而去,但聞滿屋子的酒氣,不由皺眉。

但見一盞孤燈下,章越合被而眠牀塌下襬着不少酒瓶子。

“說了不必吵我!”

牀塌上的章越嚷嚷了一聲,轉頭一見頓時酒意醒了七八分,連忙起身拜下道:“見過相公!”

韓琦也不言語,從隨從手裡自己提了一盞燈籠,然後揮了揮手讓左右退下。

ps:寫得晚了,就兩更合作一更了。

(本章完)

第761章 談判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39章 恩情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326章 入對第217章 拜訪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138章 見面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187章 攻心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258章 真話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766章 齊家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288章 賜對第879章 殿議第267章 念頭第813章 問題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154章 買賣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請假下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890章 國是請假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124章 打車第386章 入宮第286章 東華門第339章 信第345章 韓絳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267章 念頭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714章 敲打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14章 餅子第874章 抱負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848章 問話第237章 團圓第51章 小溪西流第705章 姐妹第24章 章氏族學第929章 拉攏第632章 呂公弼第675章 擂鼓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520章 重聚第157章 識人第31章 暖秋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238章 商量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871章 提攜第235章 結識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334章 二事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710章 幕下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914章 安排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750章 商量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376章 好朋友第787章 解圍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376章 好朋友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318章 打壓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268章 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