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新君

第511章 新君

趙頊走入太廟中,百官皆跪候在廟庭之中。

小黃門爲官家開啓夾室之門,將誓碑上銷金黃慢揭開後退出夾室。

但見這誓碑高約七八尺,闊四尺餘,趙頊對着誓碑下拜,然後擡頭瞻仰石碑,將碑上之文字默讀於胸中。

趙頊對着碑文一條一條默唸至。

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這一共三條皆是太祖之誓約也。

趙頊於心底默唸沒有出聲,同時任何人也不會知道誓碑上寫了什麼。

趙頊讀了碑文後略有所思,厚待柴氏子孫與不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人,似也是本朝歷代皇帝一貫以來之事,但此事大可公之於衆,以得美名,但爲何卻藏在太廟中秘而不宣呢?

莫非是擔心士大夫與柴氏子孫知有此誓約後而有恃無恐,因此才成爲秘約,難怪,難怪。

太祖曾厚待讀書人,曾以儒臣分治大藩,而不用節度使,是因儒臣不會造反。

范仲淹也曾道,祖宗以來,未嘗輕殺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這是宋朝歷代皇帝一直以來所行之事,百官都以爲祖宗家法,故而約定俗成,但爲何每個皇帝都是這般作爲呢?

原來這秘密就在於這太廟夾室的誓碑之上。

太祖用碑文之誓,禁戒後代天子。想起每個新君拜謁太廟時,見此碑文大概也是與自己一樣的心情吧。

趙頊默唸完碑文,滿心都是敬畏,便對太祖誓碑又再度下拜。

趙頊起身之後心道:“祖宗家法,我自會遵從,但是……但是憑着這祖宗家法,如何化解眼下這燃眉之急,朝廷如今……”

趙頊拜完太廟後,返回資政堂面對衆宰執們。

看了韓絳獻上了三司審計的朝廷用度,趙頊陷入久久的沉默,之後是深深的驚駭。

僅以治平年的歲入舉例,一億一千六百萬貫。

這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但看支出卻達到一億兩千三百萬貫。

另外又有非常出者一千一百五十二萬貫。

支出用在哪些方面,要養兵一百一十六萬三千,至於官員和宗室的人數又比嘉祐年間多出了三成。

趙頊看着這三司審計,他縱然是剛登基,沒有作皇帝的經驗,但也知道財政要崩。

官家嘆道:“仁宗皇帝之喪,先帝因嫌不敢減之,而如今朕則無嫌。”

官家說完滿是愧疚。

曾公亮言道:“陛下,朝廷如今不是沒錢,這歲入是唐朝歲入最多的時候的兩倍,但縱然如此冗費仍太多,朝廷的財政已是入不敷出很久了。”

趙頊看向了堂下的老師王陶道:“國家多難,四年之內連遭大喪,公私困竭,朕令王卿負責減免冗費之事。”

王陶道:“此事臣不能勝任,但臣推舉一人必可。”

趙頊問道:“王卿推舉何人?”

王陶道:“龍圖直學士司馬光。”

趙頊欣然道:“朕久聞他的大名,此事非他不可,那麼王卿便出爲御史中丞,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王陶咳了一聲。

韓琦則很大度地道:“諫臺官員都出於中旨,此陛下自任也!”

王陶是趙頊的藩邸第一臣,他出任御史中丞自是官家的第一個人事任命,韓琦表示了接受。

但韓琦卻道:“臣身爲仁宗皇帝山陵使,可謂兇相,如今又爲山陵使,還請陛下裁撤臣宰相之位。”

山陵使是不詳之職。

韓琦作爲宰相送走了兩位皇帝,並兩度擔任山陵使爲兩位皇帝治喪,言自己不受待見故請辭相位。

趙頊一愣,不知韓琦此情是真是假,但他一登基即清退自己父親留下的昭文相,是會揹負罵名的,故而他出言挽留。

不過韓琦態度有些堅決,再三勸說後,才說等大行皇帝復土後再行辭相。

而這一幕也被王陶,曾公亮看在眼底。

衆大臣都是退下後,王陶,韓維二人留在了殿內。

趙頊長出一口氣,第一次作皇帝沒有經驗,實在是太累了。

王陶則喜道:“陛下今日可謂震懾住韓琦了。”

韓維聞言則微微皺眉。

趙頊道:“朕不會處置國家,還請王先生多幫朕在朝堂上說話,替朕解難。”

王陶笑着拍胸脯道:“陛下是仁德之君,只是有時候性子太寬和了,不過陛下放心,有臣在朝堂上,執政們不敢輕慢陛下。”

王陶有事先行告退,留下韓維。

韓維在方纔王陶說話時一直不吭聲,如今趙頊向他詢問則道:“陛下即剛爲天子,那麼臣先向陛下諫言三策。”

趙頊道:“韓先生請說。”

韓維道:“第一在朝堂上除非商議大事急事,需當場裁決外,其餘之事都不忙在當場決斷,此謂事不當時了。”

趙頊道:“朕記住了,韓先生是怕朕當場出錯。”

韓維道:“第二如今四位執政都是兩朝的顧命大臣,陛下對他們必須尊重,事事諮詢,如此臣子們纔會盡心。”

趙頊心想,韓先生之見與王先生之見相左,但朕更願意信韓先生。

韓維又道:“第三事百司衙門各有職掌,這麼權力各自又所劃分,陛下切不可親自下令,代爲有司行事,如此則失大體。”

趙頊想起了自己父親屢次要挪用三司,交引監錢財,結果爲蔡襄,章越頂了回去之事,不由深以爲然。

趙頊道:“朕只是苦惱如此財用不足,韓先生常與朕道截流不如開源,省財不如理財,那麼又如何爲之呢?”

韓維道:“陛下,天下之事不可猝爲之,人君施設朝政,必有先後次序,必須謹慎。如今陛下剛剛登基,不可考慮此事,懇熟讀孟子居喪一文。”

趙頊欣然接受道:“韓先生說得是,朕受教了。”

韓維笑了笑然後道:“陛下有求治之心,臣當然知道。這省財不如理財之言,也是當初在潛邸時,臣與陛下屢屢進言的,當今之計還是先當尋訪善於理財之臣。”

趙頊點點頭,王陶勸自己要防着韓琦,同時派司馬光這樣的大臣來削減冗費。

而韓維卻勸自己要尊重韓琦,同時擇官員來理財。

他不知聽哪個的,他問道:“韓卿以爲天下何人可爲國理財?”

(本章完)

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591章 薦人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196章 村夫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306章 讀漢書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255章 筌與魚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7章 翻案第202章 給他第296章 期集二第44章 寒門貴子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90章 策問第515章 聽宣第348章 朝會第187章 攻心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307章 月影請假下第732章 師兄弟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569章 夜談第395章 更替請假下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369章 路線第51章 小溪西流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575章 臣附議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376章 好朋友第908章 本錢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95章 辦法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65章 朕不允第576章 加擔子第355章 夫妻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395章 更替第350章 大婚第645章 奪三職第142章 宴集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122章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797章 受賀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929章 拉攏第154章 買賣第379章 心底話第812章 大略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282章 上巳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737章 面君第243章 心意第287章 唱名第355章 夫妻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217章 拜訪第273章 論名第540章 見皇帝(兩更合一更)第262章 官家請假第727章 回京?第519章 民望第101章 熟人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713章 抓人第254章 賦題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