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學士院試

第635章 學士院試

章越,章衡知制誥雖詔令未下,但已是滿朝皆知。

二十六歲知制誥,比肩於蘇易簡,稱得上是一個佳話。

雖說知制誥已是板上釘釘,但於免學士院考覈,倒是爭論了一番。

官家有意免去章越,章衡知制誥學士院試,司馬光,範鎮卻堅持不能免。

司馬光道:“章越沒有任過地方官,章衡未修過起居注,如今再不試而命制誥,必然人心不服,也不是栽培用人之意。”

官家聽司馬光之言,當即準其奏。

之前制誥不經學士院考試而命有陳堯佐,楊億,歐陽修三人。

這三人都是才華橫溢於一時,同時代的佼佼者,故而以他們的才華,獲得了免試而命的資格,這被官員視爲一等榮譽。

章越知道官家是有意培養自己,對自己的寵信。大有章越是朕的人,爲何不可與歐陽修,楊億相當。章越也明白司馬光不是卡自己,而是規矩如此。

朝廷知制誥的官員不過五十人,豈可輕授,故而必然經過官家宰執們熟議,最後再三考覈。

章越這知制誥還是經歷頗多波折,但每經過一次考覈,也是對自己的磨練。

這日章越,章衡前往學士院考試。

這天天氣放晴,汴京城一如繁華忙碌。

章越騎馬前往皇宮時,想起自己釋褐便往學士院試館職,從那時起仕途上已是快人一步。

那時差不多是八年前,自己十八歲的年紀。

章越去取了旨再往學士院走去,然後在院中碰見了章衡。但見章衡一手負手,整個人沐浴在晨曦之中。

“怎地不進去?”

章衡轉過頭來見是章越笑道:“想起很多過去的事,還記得在浦城南峰寺時的日子嗎?”

章越笑道:“不太記得了。”

章衡道:“我倒是一清二楚,不僅是我的,當時我記得你沒有聽講的資格,但是每次你都是最勤奮,因不是正式弟子,故而每次都是等到旁人問完了,再向先生髮問。裝着的衣裳也是最簡陋,但每次進出都是將鞋擺放整齊,遠遠放在一角,不與我等並列。每次我看到那雙扎眼的舊鞋,便知是你。”

章越聽了一笑,他沒想到自己當時那麼受人矚目。

如今他想來只是一笑道:“是麼?我都不在意旁人怎麼看我。只記得自己學問太淺了,不得不日以繼夜地求學。”

章衡感慨道:“是啊,如今想來這也是伱的長處,身處於一衆錦衣華服的同窗中,而毫無促狹之色,只恨不能窮盡知識。”

章越道:“齋長,你可過譽了,我當時並沒有想那麼多。”

章衡拍了拍章越肩膀道:“是啊,你有今日並非僥倖。”

章越搖頭道:“齋長你這話錯了,比我聰明者有之,比我用功者亦有之,我能至今日不是僥倖是什麼?”

“我也不信什麼天降大任必勞其筋骨,只是既來之,則安之。若可以我更願意錦衣玉食讀書地求學。只是當時迫不得已而爲之罷了。故而我不會自己感動自己,說什麼梅花香自苦寒來。苦寒就是苦寒,沒有苦寒,梅花也會自香。”

章衡道:“這話令人耳目一新。”

章越道:“是啊,我如今改革太學也是如此,我有一個宏願,讓天下的學子都可以讀得起書,不再受我當初的苦。而不是將我當初的事拿來勉勵他們,鼓勵他們去堅持。若是爲官者說這樣的話,便是不對的。”

“說得好!”

說話間卻見院門一開,司馬光和範鎮二人走了出來。

章越,章衡都是連忙向二人行禮。

範鎮道:“我記得度之當時爲文答仁宗皇帝言,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此文讀來情真意切,我與司馬學士當時都爲之動容,不知是哪位讀書人所爲,後來度之中了狀元,我們才恍然。如今聽度之這番話便知沒有辜負了當年許下的志向。”

司馬光微微點頭道:“然也。”

章越道:“兩位學士面前胡言,下官慚愧。”

司馬光道:“外製之職出入侍直,書寫御旨綸音,以度之之才,早晚躋身我輩,但是人才選拔不可不慎重,故而纔有試學士院之故。”

“當初歐陽公不試而命,我就不以爲然,不試而命容易讓人不生敬重,不知此物得之不易。我素來以爲考試乃天下最公平之事,比你去巴結去逢迎,去事無功之功,考試可謂是最容易的事了。”

“我之所以堅持讓你試學士院,說來就是磨礪之意,讀書是爲了栽培更多的人才,但是栽培更多人才便是爲了磨礪,這般才選得真正出類拔萃之士。”

章越道:“玉不琢不成器,下官明白了。”

司馬光道:“度之明白就好,我與範公對你都是寄予厚望。”

說完二人讓開了門,章越與章衡二人入內。

二人各坐一席,然後就是幾名內宦站在門外,門又重新關了起來。

司馬光與範鎮鄭重其事地將起草好的題目交給了章越和章衡。

章越看了就是一篇策論而已,沒有特別爲難的地方。

章越提筆書寫,說來從讀書至作官,他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但如今這知制誥便是他最後一次的考試了。

章越已是許久不爲這樣大而化之的策論了,所以寫得很慢,也很認真。

不知爲什麼,寫了一半老是想起以往讀書時那等考試的艱辛,這令章越多次在考試中分神,恍然中停筆,最後又凝神下筆。

最後用了大約一個時辰左右,章越方纔寫完卷子,而一旁章衡早就寫完,而是笑着在看着自己。

這一次考試,對於章越可謂艱難,但心底卻生出不捨之意。

這對於一名考試的佼佼者而言,章越心情是百感交集的,自己如今能青雲直上全憑這筆與紙了。

想到這裡,章越深吸了一口氣將文章奉上交給司馬光,範鎮二人。

司馬光對章越諄諄叮囑道:“度之,文章就是讀書人的脊樑和筋骨,文章立則人立,人立則文章立,切切不要忘了!”

章越向司馬光鄭重一拜道:“下官記住了。”

最後司馬光,範鎮露出笑意,章越與章衡也是笑了。

考官與考生,再度兩兩相拜後,章越與章衡便出了學士院。

司馬光目送章越離開學士院後道:“範公,江山代有人才出,我等何必多慮,早早放手便是!”

(本章完)

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15章 孝經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190章 再辭第371章 經筵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144章 心事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809章 度之第379章 心底話第59章 潑天富貴第263章 真相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914章 安排第412章 貪婪第100章 險峰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226章 盡心第252章 風雪第524章 省元第306章 讀漢書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871章 提攜第255章 筌與魚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415章 暴利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12章 一以貫之第95章 辦法第268章 捉婿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276章 殿試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638章 出身第428章 出差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1042章 論孟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224章 表白第839章 變局第632章 呂公弼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334章 二事第744章 左右第31章 暖秋第254章 賦題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單章第365章 拜師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914章 安排第173章 傳頌第343章 下聘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334章 二事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714章 敲打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19章 歐陽修府上第690章 經營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1052章 山頭第348章 朝會第21章 師兄弟第87章 星河請假第160章 見面第828章 叛亂第395章 更替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895章 鬥爭第419章 變革第905章 事因第254章 賦題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124章 打車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412章 貪婪第433章 酒量第551章 分歧第2章 押司上門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331章 三舍人第41章 守秘第602章 決定第345章 韓絳第821章 結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