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

bookmark

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

安撫了劉希奭,解決了內患之後,章越,王韶等終於可以抵至古渭寨。

從秦州這一路行來,如今已是到了十一月中旬。

韓絳預計是在明年一月出兵,如此章越至少要十二月從古渭出兵,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古渭寨原先之地,是渭州的隴西縣,失陷於吐蕃已是一百多年。

皇佑四年時才由範祥在此重新設寨。

章越心底默默感謝了一下範祥,從古渭寨,再到交引所的前身都鹽院都是對方創造的,章越其實也是一直沿着對方所開的路一直走下去。

章越沒有駕馬入古渭寨,而是先馳騁至高山上,俯瞰數裡外的古渭州城。

這座舊城象徵着,當年唐朝時的強盛,但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風捲黃沙嗚咽有聲,昔日唐朝將士的榮光,也是淹沒在荒原之中。

何日復我漢唐舊疆?

章越想到這裡,揮動馬鞭與衆人抵至古渭寨。

古渭寨旁數裡處有一處大榷場,這是平日蕃人與漢人市易的地方。

在榷場之外,則是上百頂帳篷!

原來青唐諸蕃都在此迎接章越,古渭蕃部爲首的便是俞龍珂。

俞龍珂是近年來投奔宋朝最大的青唐蕃部首領,並被授予殿直蕃巡檢,手下有十二萬口。

治平二年時,西夏進攻大順城,王韶趁機出兵擊敗了來邊境侵犯的夏軍,在古渭寨站穩腳根。

俞龍珂見王韶勢強,主動與對方往來。而王韶也有意招撫這古渭最強的蕃部,經過多次往來,俞龍珂終於在熙寧二年時歸順了宋朝(另一個時空歷史上對方是熙寧四年歸附)。

正是俞龍珂的提前歸附,也讓章越有了出兵蘭會的底氣。

位於俞龍珂之下,則是蕃將訥支藺氈。

訥支藺氈原先爲世居古渭的大族,後來爲西夏擊敗,向宋朝獻土內附,範祥乘機在古渭築城。對方從此歸順了宋朝。

訥支藺氈歸順宋朝最久,最是忠心,但實力不如俞龍珂。

蕃將中排名第三則是張香兒,祥符元年時他的祖父便被宋朝封爲順州刺史,手下也有數萬人口。

除了三人外,還有渴龍族,乞當族,馬波族,刑家族,公立族,綽克宗族等大小十餘個蕃部。

王韶上疏說收復古渭,有十萬蕃騎可供調用,說得就是這些部族加在一起的人馬。

如今聽說章越要來,王韶一句話下這些蕃部首領無不前來迎接。

雖說蕃漢言語不同,但章越滿臉笑容地與這些首領打了招呼。

這些蕃人對自己十分恭敬,章越知道蕃人的恭敬其實是對着一旁的王韶而來。

章越看了一旁王韶一眼,此人在古渭不過六七年,竟經營得如此得蕃部人心,實在是了不起。

至於王韶則始終板着臉,好像這些蕃部首領欠了他一大筆錢般。

章越心道,以兩千漢軍孤師懸於秦州百里之外的古渭,竟令蕃人如此順從,這王韶果真是有大本事的。

看來自己與韓縝冒着仕途風險來保他值得。

而在俞龍珂一旁則是一名漢將名爲高遵裕,此人是高太后的伯父,如今提舉秦州西部蕃部。

衆人在榷場旁最大的一個帳篷見禮。

章越帶來了給衆蕃將賞賜,鎧甲一副,宋朝武將官袍一件,綢緞十匹,對於俞龍珂,訥支藺氈,張香兒又厚於他人。

章越不熟悉情況,便讓王韶與蕃人部落打交道。

章越看到帳內除了方纔的蕃部將領,還有不少僧人。吐蕃崇佛,故而僧人有很高的地位,他們在部落中的地位甚至與首領平起平坐,故而會議中他們也得以入場。

王韶道:“諸位你們二十日後,各帶十五日糧,帶齊部族人馬到通渭堡來。”

衆蕃將們面面相窺。

王韶用蕃漢語言講了兩遍。

這時一名排名末席的蕃將問道:“去作什麼?”

王韶聞此不悅道:“去打木徵!”

木徵也是青唐蕃部,聽說要打木徵,衆蕃將們議論聲四起。

有人問道:“打木徵又何必帶十五日糧!三日糧便夠了!”

王韶沒好氣地道:“說了十五日便是十五日,呱噪什麼?”

蕃將聞言欲頂撞,但卻給張香兒,訥支藺氈拉下。

章越心想這二人都是熟蕃,也是最聽使喚。

還有蕃將囉嗦了幾句,似有些亂糟糟地,不過王韶有威望,還算壓得住。

一旁的高遵裕一言不發,摸着鬍子似在一旁看笑話般。

至於劉希奭眼珠一直轉。

王韶爲何說去打木徵,而不是去打西夏,大家都心知肚明。

因爲對付同爲青唐蕃部的木徵還行,若說進攻西夏,恐怕這些蕃部都要散了,

王厚對章越道:“恩公,青唐部族都是如此,他們逐水草而爲,各部都不相劃一,故而每次部落之間商議出兵大事,都是這般各抒己見,爹爹能壓下他們已是不易。”

這就是部落合議制麼,沒有什麼難理解的。這不似中原王朝那般,中央下令下面將領只要執行。

兩等制度各有優劣。

章越道:“我曉得。”

王厚道:“蕃部雖是沒有規矩,但他們也知道在陣前哪怕吵得再兇,一旦定計便堅決而行,絕不敢有二話。”

衆蕃將一時商量不出結果,都被安排去吃飯。

帳內獨留俞龍珂一人,他向王韶問道:“王兄弟,你與我實說到底是不是去打木徵?”

當初王韶爲了拉攏俞龍珂時折節相交,二人便以兄弟相稱。

王韶對俞龍珂:“不瞞兄弟,是去打蘭州會州!”

俞龍珂拍腿道:“果然如此。”

“兄弟需什麼回報,儘管提!我在官家面前也可以替你請功,此番正好章舍人也在!”

俞龍珂道:“打完西夏後,能帶我見見伱們宋朝的皇帝嗎?”

“當然。”王韶一口答允。

章越亦點了點頭。

“那就好了!”俞龍珂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道:“我俞龍珂出兵三萬!”

說完俞龍珂大步走到帳邊停頓了一下道:“你們若要出兵蘭州,最好也請董氈從青唐城出兵!”

“不然這些人怕是走到半道,也要逃回去!”

說完這句俞龍珂才真正走了。

而這時候一聲發笑,章越一看原來是方纔一言不發的高遵裕。

高遵裕道:“我看何須董氈出兵。我們一路軍只要出其不意,拿下蘭州,北渡黃河,甚至踏平天都山都不在話下!”

聽高遵裕的話,王韶面上有些掛不住。

高遵裕乃宋軍名將高瓊之後,若說他不知兵是不對的。

高遵裕到了古渭後,挑選蕃部騎兵以宋軍之法進行教授操練,還從中選了三千精銳蕃騎與王韶的兩千戍軍合練。

說完高遵裕還親切地拉着章越道:“舍人,你初到古渭,切莫別這些蕃將危言聳聽給騙了。還有這些賞賜實不必給,提前給了蕃人不會用事,不如賞賜給我們漢軍。”

章越看了高遵裕一眼心道,你在教我做事?

章越道:“這些是官家吩咐我一到古渭給蕃部的賞賜,若扣之則爲欺君。”

“原來如此。”高遵裕有些尷尬,尋了個藉口出帳了。

章越看了王韶一眼道:“此人……”

王韶淡淡地道:“這高遵裕練兵還算有本事,再說了他是外戚。”

這時王厚突然掀帳進來道:“爹爹,李巴氈走了,他說他與木徵有親戚,不易出兵征討他還請爹爹你見諒!”

聞言帳中之人都看向王韶。

王厚道:“爹爹,李巴氈部有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在古渭這一帶算是大部。

王韶向章越問道:“敢問舍人如何處置這李巴氈?”

這個難題被踢到了章越面前,章越則道:“我初來乍到,王撫勾自行決斷便是!”

王韶點點頭道:“那好,我記得上個月李巴氈劫掠了陰波族的一百頭羊是嗎?”

王厚道:“確有此事。李巴氈部是大部,而陰波族不過五千人,平日多受其欺辱。”

王韶口中崩出幾個字道:“附我者雖弱,不可不助,未附者雖強,不可不鋤!”

“既是如此,點齊兵馬今夜殺至李巴氈部!”

章越聞言差一點叫好,這纔是雷厲風行的手段。

一旁劉希奭臉色劇變道:“如此攻伐一個兩萬多人的部族,是否太過草率?萬一失去青唐人心如何?”

“何況我也不是要討伐木徵,若是出兵西夏他也不從,再懲之也不遲!”

王韶冷笑道:“公公有所不知,我王韶爲人,都是先以恩信結納其人,但若有強梗不服者,乃以殺伐加之。”

“區區一個李巴氈部,滅便滅了,何足道哉!”

章越心底爲王韶叫好,不過他沒有表態。

王韶向章越抱拳道:“下官率兩千騎滅李巴氈即可,還請舍人今夜在古渭坐鎮,明日午時前,下官一定回到此處!”

“去吧!”章越道了一句。

王韶掀帳大步而去。

章越對左右道:“好酒好肉招待外頭蕃部首領,等明日再商議出兵之實!”

外頭的蕃部首領方纔見李巴氈離去時,都有看熱鬧不嫌事大之意。他們貪圖與宋朝人的貿易,故而聚攏在古渭城下,但若要他們真刀真槍去拼殺,就不那麼情願了。

而次日一大早,衆蕃部首領再次在帳內聚議時,但見一顆人頭從外擲入帳內。

衆人一看正是李巴氈的人頭!

(本章完)

第914章 安排第8章 三字經第813章 問題第282章 上巳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守秘第296章 期集二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779章 宕昌城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153章 茶香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22章 傭書第657章 西北行第37章 二哥下落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300章 官職第890章 國是第784章 復仇第971章 叔侄第320章 相交第9章 孟子第708章 成事第52章 牧笛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01章 保舉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58章 考取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297章 期集三第21章 師兄弟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100章 險峰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113章 入汴京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576章 加擔子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122章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40章 糖霜第848章 問話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37章 面君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254章 賦題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335章 選房第409章 貪婪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145章 期限第212章 照料第187章 攻心第885章 報復第809章 度之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55章 考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649章 辭君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172章 成例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153章 茶香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243章 心意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196章 村夫第267章 念頭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1章 江賊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244章 王安石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213章 行卷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