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佈置

bookmark

第731章 佈置

熙州經略府中置酒宴飲。

知道章越要入京面聖,經略府中大小官員都來踐行。

蔡延慶,張詵,章越三人排了首座,王韶,高遵裕,景思立,王君萬,苗授,王厚,智緣等人皆在左右。

至於蕃將則是以結吳延徵(木徵弟),包順,包約爲首,他們大多都要隨章越入京面聖受賞。

至於董裕,結吳叱臘也在其中。

這二人本是要被章越拿去給木徵借刀殺人,哪知那日安疆寨大火拼,他們居然沒有被木徵殺了,反而逃了出來。

不過因爲內訌,反而讓宋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下了安疆寨。

至於董裕,結吳叱臘這回可是鐵了心地降宋,屬於忠心耿耿到怎麼趕都趕不走的那等,這可把章越給噁心壞了。

一番宴飲之後。

席間章越將景思立引至王韶面前,讓對方向王韶敬酒。

王韶見了章越一臉恭敬,待看到景思立後神色有些冷淡。

王韶與景思立有過節,或者說王韶的性子也確實難以與同僚們和睦相處。

王韶攻河州,掃蕩全境時,章越坐鎮香子城,景思立爲王韶副將,二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景思立當時屢立戰功,但王韶卻更偏厚於王君萬,在兵馬補給,戰功分配上景思立所部都不如王君萬,二人爭執了數次。

章越如今在熙河的時候可以壓住二人之間的矛盾,但自己這一走景思立與王韶的矛盾必會爆發。

章越當即攜景思立向王韶敬酒。

王韶淡淡地迴應了。

章越道:“身爲帥者必包容屬下,上下一心,方可以成事。我此去赴京,希望你們二人可以放下前嫌,同舟共濟。”

王韶則道:“經略使,我與景將軍並無過節,相反對他十分賞識才是。就算有一些爭執,也只是公事上的。”

王韶的話一點誠懇的意思也沒有,章越與景思立哪聽不出。王韶等章越走後,完全可以給景思立好看。

景思立壓住怒火,只是礙於章越面上勉強道:“確實如王副經略所言。”

景思立說得這般牽強,王韶哪聽不出。

章越卻將王韶,景思立二人笑着拉過,將二人的手放在一起道:“這般便好,你們能和睦相處,如此我去汴京也是放心了。”

說到這裡,章越將王厚叫了過來。

章越對王韶道:“此番我就不帶令郎進京受賞了,而是保舉令郎爲衛尉寺丞,知抱罕縣。”

王韶,王厚都嚇了一跳,居然一口氣授了京職?

王厚原先是會州軍事推官,按照宋朝官職初等幕職官要升任京官,有出身的則爲大理寺丞,無出身的初任衛尉寺丞。

王厚是選人,沒有五削如何出任京職?

章越會不知道這點?

章越道:“上一次熙州戰功,官家還多賜我一個蔭封。這王厚的我的門生,我沒有理由不向陛下推舉他,故而將此蔭封轉給他。”

王韶知道這件事。

章越因熙州之功,受到官家推恩他的侄兒章直加官,長子章亙蔭官。

之後官家又嫌太少,王安石等便拿了‘章越官已高,難以加官’來搪塞。

最後章越又多得一個蔭官的名額。

當時王韶還以爲這個名額章越要給自己剛出生不久的次子。

沒料到章越竟給了王厚。

蔭官即便再低微,也都是京官起步。章越此舉等於讓王厚免去了五削。

此事不太合乎常規,但官家對章越確實沒話說。

至於抱罕縣是河州的縣治。

京官出爲知縣,選人出則爲縣令。

王韶對王厚道:“還不快謝過老師。”

章越對王韶笑道:“言重了。”

章越對王厚道:“處道,你便以抱罕縣知縣的身份,駐踏白城,作爲景將軍的副手如何?”

王韶聞言臉皮一跳心道,章越這一手玩得高明。

章越擔心自己與景思立不和,所以便將自己的兒子派爲景思立的副手。

日後萬一景思立有了過失,王厚也要跟着被處罰。同時景思立立了戰功,自己的兒子也會跟着得到封賞。

當然自己爲副經略使若針對景思立,自己的兒子也必然被他穿小鞋,這一手的權謀……

王韶對章越還沒二話,誰叫讓他把蔭官的名額給了王厚,自己還要承他的情纔是。

王韶尋思片刻,已知道章越的安排。

他是一個聰明人,懂得時時刻刻從利益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被自己一時的意氣和情緒所攪動。

如今形勢如此,王韶不得不拿出誠意對王厚道:“景將軍乃當世名將,兵法謀略,臨陣廝殺勝過爲父十倍,伱需好好請益纔是。”

說完王韶又對景思立道:“犬子不成器,蒙經略相公不棄,讓他在景將軍身邊做事,以後多承指點了。”

景思立聞言亦是抱拳道:“不敢當,以後還是王副經略多吩咐。”

章越大笑道:“那就一言爲定,拿酒來。”

章越親自把盞給二人斟酒,王韶與景思立對飲一杯,二人相視一笑。

解決了王韶,景思立的問題後,章越稍稍放心,這時候一個年輕官員走到自己面前,對方舉盞道:“見過經略相公。”

章越看了一眼,對方是种師道。

种師道爲張載舉薦至章越幕下在熙州爲官兩個月,但章越都在河州前線,熙州回得少了,與他沒有怎麼長談過。

見种師道欲言又止的樣子,章越笑道:“有什麼話不妨直言。”

种師道道:“經略相公,我是種家子弟,雖如今身爲文官,但仍懷尚武之心,還懇請經略相公讓鍾某到河州去立下一番軍功。

章越道:“彝叔,你是種家子弟我知道,可如今你是文資,如何想着立軍功的事,我之前看了你替人斷田畝官司的案子,此案懸了兩年,你居然一到任便查了水落石出,可知你是有治理之才的。”

种師道道:“下官昨日見姚兕爲將,調至涇原,如今竟拜爲路都監不由不服,我種家與姚家皆是陝西將門,我與姚兕自幼相識,但家父卻不肯我習武偏要我從文。”

“而陝西身爲邊州,武臣容易立功受賞,自是比文臣有出息,故下官想轉爲武資。”

章越道:“豈有爾如此兒戲,今日文資明日武資,讓你這般跳來跳去?”

种師道道:“還請經略相公成全,下官知道來得有些晚,但這些都肺腑之言。”

章越見對方如此有誠意便點了點頭。

(本章完)

第313章 秘閣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329章 封還第925章 問政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142章 宴集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161章 手段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187章 攻心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210章 暢談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759章 登門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44章 寒門貴子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456章 王韶第951章 自誠明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771章 改變第354章 拜堂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339章 信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737章 面君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252章 風雪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259章 朋友圈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252章 風雪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254章 賦題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367章 懲罰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246章 殘信第238章 商量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90章 策問請假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712章 庭參第243章 心意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419章 變革第51章 小溪西流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727章 回京?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649章 辭君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385章 說辭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817章 市易所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861章 孤勇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章 孟子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1047章 熟狀第1014章 章三諫君第971章 叔侄第286章 東華門第310章 青松第178章 韓相公第955章 憨叟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