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長風破浪

bookmark

鐵城寨位於洮水南岸,處於洮州,岷州交界之處。

當初此寨由沈括一手督建,此寨又分爲四堡,中央則有一寺爲唐朝時所建龍興寺。

岷州淪陷於蕃人之手,盡改蕃俗唯獨寺廟保留至今。龍興寺寺中有兩杆鐵製旗杆,這也是鐵城得名所來。

沈括築城後,種諤抵至又將龍興寺重修,尊重當地風俗,與百姓們秋毫無犯。

種諤駐鐵城寨是兩千兵,其中精銳是種家一百曲部,人人都披重甲騎雙馬。種諤又從兩千兵中選了兩百精騎與種家曲部一同吃住,倒也訓出了一支精兵。

這日得知洮州蕃部大舉西來的消息,種諤正在喝酒聞言大叫一聲好。

種諤拍案而起將酒壺一丟道:“俺的軍功來了。”

一旁的小校支吾道:“邊廝波結號稱可是有二十萬人,還有雞冷樸此人是不遜色於鬼章的名將。”

種諤道:“名將又如何?俺打得便是名將!”

衆軍官都心想,種諤是不是忘了城中只有兩千人馬。

但見種諤來回踱步道:“這些蕃人若是平日肯順從王化,俺大可給些賞賜,但這般不識好歹,俺便不饒了。”

“文書!”

隨着種諤摸着下顎的鬍渣道:“立即書寫文書往熙州,言鬼章部大舉進犯。”

文書問道:“是讓大帥出兵救援鐵城?”

種諤笑了笑道:“咱們這裡兵馬和錢糧那麼多,哪需大帥去救。再說大帥都料到邊廝波結會打鐵城,哪沒有其他佈置,俺們便等着軍功就是。老子翻身便指着這一戰了。”

文書寫完書信,立即由得力軍士送去。

“傳令升帳!”

種諤傳令後,各軍官都往種諤將府趕去。

種諤在那屈着手指數,衆人都知道若種諤屈了五根手指,若將官不至無論情由杖一百,若屈了十根手指不至,則殺無赦,什麼理由都不好使。

上次一名小校害病遲了來見種諤,後種諤命人將對方剖出肝膽來。左右見了無不掩面,而種諤則自顧喝酒不停,談笑自如。

當種諤屈起五根手指前。

衆將已是披掛整齊全部趕到帥府。誰也不敢遲了半刻,誰也不知道種諤按多久時間來屈手指,若心情不好存心想殺人怎麼辦?

見衆將都到齊了,種諤笑道:“看來爾等都學乖了。”

……

此刻宕昌城中,沈括與遊師雄二人正你一杯我一杯地對飲。

沈括身爲技術宅,不善言辭,但這遊師雄卻很對他的胃口,兩人談論兵事上甚有知己之感。

這時候二人也得知鬼章部出兵鐵城寨的消息,二人對視一眼。

遊師雄道:“果真不出大帥所料,邊廝波結果真反了。”

沈括道:“我還道他會與董氈聯兵去打河州。”

遊師雄道:“既來岷州如此山高路遠,一旦受挫,其部衆必然是自散!咱們需出兵救援纔是,此事需倚重木徵調動蕃部。”

遊師雄受命至岷州依章越的辦法,招撫當地蕃部。之後木徵到來,在他的名望號召之下原先觀望的蕃部紛紛降宋。

在木徵出面下,岷州蕃部點集出一萬蕃軍出兵救援鐵城。

……

湟水流經青唐城腳下。

作爲河湟第一大城,青唐城的規模唯有涼州府和秦州城可以比擬。

自西夏斷絲綢之路後,西域的商人們改走青唐道(羌中道)。這條路更遠,但是青唐蕃部比西夏人對於商隊更熱情周到,所以久而久之青唐城的規模日漸宏大。

如今的青唐城分爲東西二城,西面爲王城,乃董氈的居住之處,東面爲商城,專門供給來販貿的商人居住。

此刻青唐城的王城中一場激烈的爭論爆發。

這場爭論由國相議事廳和國主親屬議事廳展開。

二者圍繞着是否配合邊廝波結攻宋之事。

主持國主親屬議事廳的阿里骨是竭力主張攻宋的,他近來代替董氈掌握了青唐城中大部分權力。

知道邊廝波結自作主張叛宋後,阿里骨本是不贊同的,但眼下卻不得不支持他的所爲。因爲他知道什麼脣亡齒寒,一旦宋人擊破了邊廝波結和冷雞樸,那麼青唐城很難抵禦住宋朝大軍。

不過由衆長老組成的國相議事廳,卻堅決反對出兵攻宋的請求。

因爲衆長老們手下都有商隊,通過對宋貿易賺取了不少錢財,章越對他們都優厚得不得了,對於他們名下的商隊都免去一半進入榷場的入城稅,還主動爲他們在熙州城內的質庫內開了賬戶。

每個人的賬戶上都有一萬貫的鹽鈔,他們想買些什麼都可以買什麼。就算不買,每年也利息奉上。

他們也樂意將商隊貿易賺得的錢財都存入宋人的質庫內。

一旦宋朝與青唐城的戰事爆發,那麼他們存在青唐城裡的積蓄就全部打水漂了。

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這場戰事是邊廝波結先挑起來的,是他無禮在先,從頭到尾宋朝一點錯都沒有。所以我們犯不着爲了邊廝波結得罪章越,破壞了得之不易的和平。

看着一個個振振有詞的蕃部首領,阿里骨對於這些短視好利的長老們實在是不知說什麼纔是。

他之前聯絡過夏國,想請他們一同出兵。

哪知夏國不知從哪裡得知了,宋朝與青唐打算聯合攻取涼州府的消息,對阿里骨的請求懷疑是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拒絕了出兵配合的要求。

眼看着這些喋喋不休的長老們,阿里骨終於忍不住道:“今日爾等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衆長老們看了一眼,絲毫不理會阿里骨的暴怒繼續爭執。

……

而就在青唐城中爭論不休的時候。

章越已是率精銳從熙州城出兵,如今正冒着大雪翻越露骨山,直取洮州的心腹之地。

看着無窮無盡的高山以及鋪天蓋地的大雪,章越不由想起第一次出征時翻越馬銜山。

當時的場景依舊曆歷在目,如今又是大雪翻山的一幕。

令章越心生感慨。

他駐馬山頭眼底是綿長的大軍跋涉行軍心底頓生豪邁,想起當初作別韓琦時所吟之詩。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當初正值自己被貶之際用來撫慰,但眼前吟來更堅定了自己破敵之心。

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884章 讒言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29章 寓教於樂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99章 李學正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569章 夜談第306章 讀漢書第58章 考取第230章 交情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207章 不累心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164章 俯視第92章 章家子弟第87章 星河第563章 蹀躞帶第856章 回府第862章 登門道賀第856章 回府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636章 知制誥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第733章 獨樂園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686章 燈火第386章 入宮第801章 保舉第631章 不易第138章 見面第967章 遼道宗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234章 蔡襄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8章 仙霞嶺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645章 奪三職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181章 楊氏第242章 玉簪第421章 故交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552章 延和殿論辯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183章 二三事第520章 重聚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198章 上元夜第350章 大婚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12章 良人第575章 臣附議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814章 閱兵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292章 贈花第145章 期限第662章 出兵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354章 拜堂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576章 加擔子第33章 篆書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944章 探病請假下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244章 王安石第6章 抽絲剝繭第440章 未雨綢繆第895章 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