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夢筆山下

牧童,農家,炊煙。

仙霞嶺下一個小村落。

章越在此歇息片刻,看了一眼身後籠罩在雲霧中的仙霞嶺。

這是官道的必經之路,所以村裡人見到過路人也不詫異,反而有不少商販拿起吃食前來兜售。

聽得熟悉的鄉音在耳,章越好似一個闊別家鄉多年的人,踏上家鄉土地時涌起一份傷感在其中。

自己如今是功名成就返鄉,但若是落魄潦倒呢?

想起上一世的時候,身在大城市打拼的他,家鄉反而是回不去的地方,自己不知如何向年少時的夥伴和看着你長大的親戚說現在處境。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兜兜轉轉,自己又回到了原處。

章越下馬向一名鄉老問道:““老丈,夢筆山如何去?”

對方道:“回大官人的話,再往西行十里便是。大官人作何去夢筆山?”

章越失笑道:“老人家不知,我是本鄉人士,去了異地多年,此番回來看一看。”

鄉老大笑道:“原來如此,老朽耳背聽不出鄉音,郎君請便就是。”

章越心想,對方一聽是自己是本地人稱謂便從大官人改作郎君了。自己身在汴京多年,一口吳越音不知何時也變作洛音了。

章越路過一個村塾,但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之聲。

這三字經儒童們清脆的聲音讀來,真是令人倍覺悅耳。

章越下馬走入村塾旁聽,不久塾師見有人在外,便讓儒童自習自己迎出門來。

章越向對方歉然道:“在下路過這裡,聽得讀書聲入耳,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塾師笑道:“無妨。”

章越問道:“方纔儒童所吟可是三字經?”

塾師道:“正是,自章端明拜翰林學士後,縣裡便讓儒童們都要習之,不僅本縣州里也是如此。”

章越本是高興的,但聽了對方這話笑容頓時僵在臉上。

塾師道:“不過這三字經用來發蒙確實不錯,稱得上是朗朗上口。”

章越聽了這才神色稍稍鬆弛道:“不過強迫習之,終是不好。”

塾師道:“當今風俗如此,以往縣學考教,儒童可以不拜縣令,只是對揖而已,如今皆需拜也。”

章越道:“此乃前程都在對方手中之故,章端明知道,這並非他的本意。”

塾師聞言冷笑一聲道:“郎君又不是章端明,何必爲他言之?看這郎君也是讀書人,敢問一句這一篇三字經,所言到底何意呢?”

章越聽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好比對方問作者,你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意思?對方都會一時半會答不上。更何況章越又非三字經的真正作者。

章越道:“先生見怪了,在下真不懂,班門弄斧了。”

塾師聽了頓覺趾高氣揚,轉身離去了。

……

章越到了夢筆山下,但見一座孤峰獨立。

山腳下有座寺廟名爲等覺寺。

章越到了寺中看見不少文人墨客在此題字讚頌這‘夢筆山’。

芙蓉幻出畫難成。

倚空積翠起雲根,晚來雨過堪圖畫。

浮嵐翠鎖幾峰晴’、“隔塢樹煙凝暮色。

雨餘夢筆擁晴嵐,猶似高人睡正酣。

章越看了一會,便有僧人來問詢。

章越告訴僧人要下榻此處,雪峰寺住持得到稟告後親自接待。

章越合十道:“我仰江淹之名,故而慕名而來,想下榻貴寺,打攪之處還望擔待。”

住持聽說後笑道:“這些年來不少文人騷客仰江淹之名到此拜訪,本寺中也有幾間客房專供居士歇住,並無打攪之處。”

章越道:“多謝方丈!”

接着主持向章越介紹起來道:“傳聞當年江淹便是在此處夢筆。他在浦城著最多,赤虹賦》、《青苔賦》等十幾篇名賦都在此書就,說來便是文思泉涌,好似噴珠漱玉般。”

“不過可惜江淹離開浦城後,從此仕途顯達,文章就不如當初了,故有有了江郎才盡之說。”

“但不少讀書人慕名而來,想在此求得靈驗,求得那五色神筆。郎君怕也是來求筆的?”

章越失笑道:“我非求筆,而是還筆!”

住持聽了不明所以。

章越吃了齋飯,便僧房的榻上躺下,十幾年前的那個夢似乎依舊曆歷在目。

自己制舉考試後,那夢中的神奇空間便很少在睡夢中遇見了。

因爲做官之後,自己確實用不着了,但起興練字時,偶爾還用得到,如今自己的書法已一字千金,不知是名氣加成,還是真的寫的好。

以後會不會宋四家改爲宋五家?章還要排在蘇,黃,米,蔡的前面?

不過這些對章越而言並非重要,書法之道是章友直教給他的,是以他想將他傳承下去罷了,這是讀書人繼絕學的意思。

可是久而久之已是沒有用了,所以章越也覺得不要放在他身上暴殄天物,在夢筆山下睡一覺,將此還回去便是。

就如同江淹還筆一樣。

章越躺下後本以爲自己能馬上入睡,結果卻發覺自己一夜無夢。

那個告訴自己‘天下事,少年心,夢中分明點點深’老者張景陽,似沒有到夢中來看自己。

到了日頭初升時,章越來到夢筆山山腳下看着那孤峰,不解其意。

“到底爲何?”章越在峰下呢喃自道。

住持看着章越一臉茫然的樣子,也是心領神會走到對方一旁笑着道:“居士,天下之物,一來一去,自有緣法,是強求不得的。”

這話歪打正着合了章越心底,笑道:“多謝方丈指點。”

住持笑着道:“無妨,貧僧勸你一句,讀書人切莫功利心太重,紮實用功方爲上策,貧僧看居士相貌日後非池中之物,十年內必中進士,何求之身外之物呢?”

章越笑道:“承方丈吉言了。”

頓了頓章越問道:“住持,依你看如何是真正的讀書人呢?”

住持想了想道:“似司馬學士那般可以稱得上讀書人,不過司馬學士最壞的一點,還是作了官,只要做了官就談不上真正讀書人。”

“爲何?”

住持道:“你看做官是要求來的,但真正的讀書人有幾個是真正求人的?”

“讀書人考科舉,說是憑自己的本事,但還不是要自稱天子門生,而求了人的讀書人還配稱作讀書人嗎?”

章越道:“方丈所言極是,晚輩受教了!”

正說話間有沙彌稟告道:“稟告方丈,縣令,縣丞,主簿皆到了山門!”

方丈一聽精神一振道:“爾等隨我出迎!”

第741章 叔侄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687章 廣銳軍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894章 分化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971章 叔侄第329章 封還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35章 真傳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157章 識人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189章 相人第374章 執經第376章 好朋友第162章 除夕第712章 庭參第153章 茶香第183章 二三事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884章 讒言第40章 糖霜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881章 共識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50章 行卷第8章 三字經單章第434章 演講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882章 政事堂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9章 孟子第152章 相中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637章 夫妻第541章 年輕的官家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414章 入股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125章 改專業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823章 得加錢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220章 開掛第207章 不累心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745章 嫉妒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397章 三衙第58章 考取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190章 再辭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44章 寒門貴子第258章 真話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87章 星河第57章 神童詩第894章 分化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637章 夫妻第728章 推恩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273章 論名第422章 豪爽第72章 食店第308章 心流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明日更新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409章 貪婪單章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