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鎖院

bookmark

楊繪拿來的詔書用白麻而書。

衆所周知,宋依唐制,但凡命將拜相所書的詔書,皆用麻制。因爲紙張以麻紙最爲最上品,藤紙次之。

所以詔書等級白麻紙書之最貴重,其次是黃麻紙,再次是黃藤紙。

而起草麻制,唯獨翰林學士方有這個資格。

翰林學士起草白麻詔書後當鎖院。不過今日楊繪卻由內侍護送前來,實令人奇怪。

因此看着翰林學士楊繪捧白麻詔書入內,政事堂上早就人走得一空,所有隨吏都是退下,以免聽聞大除拜的人選,作爲避嫌。

麻紙上不必經過宰相畫押也能生效。但皇帝一般要宰相確認,而且最後也要中書發佈方纔頒佈天下。

趙匡胤剛登基時用的是後周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後改任命趙普,呂餘慶爲宰相。

因爲趙匡胤早看這三人不爽,罷相罷得太急,讓這三人通通滾蛋了。趙匡胤,趙普這兩個大老粗不知道流程,最後導致中書無人,沒人給趙普的任命書上畫押。

宰相任命書沒有人簽字,趙匡胤急得差點腦出血,商議到最後還是皇弟,開封府尹,同平章軍國事的趙匡義簽字,這才使宰相任命書生效。

因此王安石有權在麻詔上不畫押,讓這任命書無法生效。

就在數日之前,官家要任命張方平爲相,也是旨下中書,王安石當時要草擬文書,當時還是呂惠卿對王安石說,當晚集更議之。

此議就是呂惠卿告訴王安石,先不要簽字畫押,等晚些時候面見天子時,你向天子表示反對這任命。

次日王安石拿着詔書面前天子,最後事罷。

今日呂惠卿故技重施,楊繪立在屏外不知裡面說了什麼。

呂惠卿拿住相印盒子此舉,唯獨有王安石,王珪二人看到。

王珪見呂惠卿突而跋扈,完全是一副習以爲常,見怪不怪的樣子。王安石見呂惠卿阻之,則是看了呂惠卿按着相印的手一眼。

呂惠卿此乃下意識之舉,見王安石掠過的眼神,吃了一驚將手收回來了。

呂惠卿道:“相公難道忘了?”

王安石當然是知道,呂惠卿提醒王安石你別忘了,絕不會用章越入相的話。

王安石則道:“拒詔之事豈能一而再再而三?”

王安石對呂惠卿說我前些日子才聽了你的話,拒絕了張方平入相,如今又拒絕章越嗎?

呂惠卿道:“張方平不過是肌膚之患,而章越方爲心腹之患!”

王安石聞言沉默。

此刻屏風外楊繪催道:“相公們還未畫押嗎?陛下還在東門小殿等候。”

上一次張方平拜相鎖院,也是楊繪起草詔書,結果因鎖院被白關了一晚上。

這一次楊繪出聲親自討要詔書,此分明是天子之意,讓宰相們不得違命。

王安石看了呂惠卿一眼,對方的臉色有些難看。王安石當即在白麻詔書上提筆畫押,見此一幕王珪鬆了一口氣,亦與王安石花押旁畫押。

隨後王珪將筆遞向了呂惠卿,呂惠卿眉頭一抖心道,好個王珪,真會見風使舵。

看着王珪這般,呂惠卿不得不提筆畫押。

當即楊繪捧旨走出政事堂,交給了內侍,內侍捧旨快行前往東門小殿。

而楊繪則是騎上了馬,在侍從的簇擁之下返回學士院。楊繪抵達學士院門外後,幾十名侍從齊呼道:“鎖小殿子了,鎖小殿子了!”

所有人聞此無不知道是要宣麻了,大家都拉長了耳朵傾聽或是有心人私下揣測。

當然鎖院不止拜相一事,冊立太子皇后,甚至還有使相,節度使,武將除拜,赦書,德音,罷相等等。很多鎖院只是作個形式表示比較重要而已。

而除了命相冊立太子皇后,天子很少會親臨東門小殿親自召見翰林學士。

因爲重大的聖旨必須天子面授翰林學士,不可以通過內侍通傳或者寫小紙條。

對此王珪肯定是默默地點了個贊。

眼下天子親御東門小殿,排除立太子皇后這兩個選項,只有拜相一事了。

如今相位有闕,宮內宮外無不翹首以待。

此刻天子至東門小殿,又命人鎖院,無一不知是命相而作。不少宮吏聞知消息,秘密傳遞外人或是登上小報傳抄。

學士院裡的翰林學士以及院吏役使得知鎖院後,皆是匆匆而出。

按照規矩,鎖院之際,一切外人不得出入,閒雜人等也不能在院中停留以免走漏風聲。

元絳,王璉,章惇三名翰林學士先後步出。

元絳臉色有些難看問道:“是何人命相?”

王璉則不安地道:“方纔外臣入見只有章……章度之一人。”

元絳轉身問左右親隨及院吏道:“你們可見章度之出宮了嗎?”

左右都是垂頭不語。

“難道真是這寒門子?”

一人低聲道:“或許章度之出宮時,恰好沒人見着。”

元絳面色一沉,王璉道:“或許是他人命相。”

章惇悠悠地道:“章越入見後,天子便至東門小殿書詔命相,又是哪來這等巧事?”

元絳怒道:“子厚,你與章度之早反目成仇了,他入相於自己有什麼好處?”

章惇道:“我半點也不替他歡喜,但也絕不會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說完章惇施禮揚長而去。

王璉和元絳都被氣得半死。

元絳怒目盯着章惇背影,狠狠地道:“此二福建子,我定要他們日後好看。”

王璉道:“如今滿堂盡是福建子,有什麼好看不好看了,一個比一個厭人。”

這時候內侍從內向外轟人,學士院的院吏不敢圍觀,以免被冠以刺探機密的罪名。

元絳,王璉二人一前一後地默默離宮。

王璉不死心不時回望一眼深宮,元絳道:“有什麼好望的,走吧!”

王璉頹然道:“我年事已高,病又多,此番不入二府,怕是無望了。過幾日我便向官家辭歸故里。”

元絳道:“說這些作什麼,未到明日不見分曉。我不信那寒家子到底憑什麼能列你我之前?”

頓了頓元絳又道:“再說了白居易也不曾拜相。”

王璉苦笑,他走了幾步又回望了一眼天子所在的宮殿,總盼着突然有內侍出來能挽留自己一二。

但是宮道的那頭空空的,什麼都沒有。

天子不念老臣啊!

王璉不由默默地在心底悲鳴流涕。

“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王璉自怨自艾地道。

元絳看了王璉一眼,白居易爲翰林學士時,同期六名學士五個都拜相了就他沒有,所以自嘲五相一漁翁。

……

學士院外監門官鎖閉內外。

章越,楊繪二人正坐廳中,此外還有閣門贊宣舍人及御藥院內宦陪侍於旁。

贊宣舍人明日負責宣麻,所以當晚必須熟讀麻詔,以免明日出現唸錯詞甚至不會讀的局面,這時候必須當面向楊繪請教怎麼讀。

章越看着贊宣舍人一字一字地讀過麻詔,這白麻制書一行三字,而剝麻(罷相)制書一行四字,所謂麻三剝四是也。

章越的詔書自是三字一行。

聽到贊宣舍人在楊繪面前讀了數遍確認無誤後,方纔施禮告退至廳外休息。

而負責監視的御藥院內宦也告退後步出,守在門廳一旁。

內宦除了監視外,也負責鎖院之人的安全,後世歷史上馬上入相的張康國在鎖院的前一晚上突然暴斃,留下了後人不少猜疑。

此刻廳裡只餘章越與楊繪二人。

章越起身向楊繪道謝,楊繪作爲翰林學士承旨,同時幫章越起草詔書,此情必須謝之。

楊繪笑道:“制詞有什麼難的,豈不聞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楊繪說完自顧自地笑了。

這首詩是陶谷所作。陶谷當時爲翰林學士,想要升爲宰相,便向宋太祖請求。

宋太祖說你有什麼功勞當宰相?你作的詔書都是後人抄前人的而已,與依樣畫葫蘆有什麼區別。

陶谷聽了就寫了這首詩自嘲,被宋太祖知道後更是鐵心了不用他,最後陶谷與白居易一樣終身無緣拜相。

一個人的性格以及平日說的話裡其實都暗藏着自己的命運,章越聽到楊繪突引用陶谷的詩,覺得有些不妥。

章越也不知如何安慰,二人同在翰院,自己拜相,楊繪卻沒有入相。

如何能安慰?章越只好岔開話題。

遇到困境之時,更應該忍耐和堅持,而不是發牢騷,怨天尤人。

這一點章越其實非常佩服自己的老師王珪,當年因爲說錯了一句話遭到了多疑的英宗猜忌,從風光無限的熱官到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冷官,十幾年了眼見那些資歷不如自己的人紛紛拜相了,心態還能那麼穩。

僅這一點,普通人裡十個有九個都做不到。

大多人都是稍遇挫折,牢騷滿腹;些許不公,怒氣沖天;只問收穫,不問付出。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此刻能淡然,也是因爲自己已是上岸了!

楊繪說了一會,便依在廳裡的椅上歇息了,至於章越則沒有睡意,走到廳邊看着學士院外。

院牆一列列的火把抖動,那是鎖院宿衛的宮中侍衛。

更遠之處便皇宮大內,章越深出了一口氣,在此等候着明天的到來。

本是閉目睡覺的楊繪睜開眼看了立在門邊的章越一眼。

夜風乍起,這一夜不知道多少人無眠。

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816章 銘記第284章 論名第774章 喂餅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13章 求學明日更新第194章 看人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33章 篆書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63章 底氣第152章 相中第483章 翁婿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983章 刺殺第728章 推恩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882章 政事堂第502章 勢請假第773章 異化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2章 押司上門第576章 加擔子第572章 激勵族侄第2章 押司上門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274章 議親第316章 破天荒第409章 貪婪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27章 化解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230章 交情第914章 安排第870章 交換第296章 期集二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349章 學到了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558章 賜字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490章 罪己詔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291章 催婚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696章 出戰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747章 人選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301章 瓊林宴第732章 師兄弟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500章 山居第308章 心流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662章 出兵第241章 執牛耳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142章 宴集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864章 上日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575章 臣附議第963章 遼國的謀略(兩更合一更)第13章 求學第181章 楊氏第127章 說親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737章 面君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請假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37章 面君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541章 年輕的官家第367章 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