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

劉大夏決定率兵西進的時候,基本將沈溪所率援救兵馬忽略。誠然,劉大夏相信沈溪有勇有謀,但以他的地位和聲望,絕對不容許出現在危難時,只能靠初出茅廬的沈溪來力挽狂瀾,那比兵敗韃靼人更讓他接受不了。

所以在劉大夏心目中,願意相信韃靼人中軍主力西進這個情報,而且寧夏衛傳來的戰報言之鑿鑿,又有固原鎮和甘肅鎮等地的戰報相呼應,劉大夏感覺,這是證明自己能力,不辜負皇帝信任,絕地反擊的最佳時機。

沈溪兵馬至今未到大同鎮,在劉大夏看來便是沈溪畏縮不前的表現,越發不可能留下來等待。

這時的沈溪,實際上已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若他提前知悉,絕不會貿然西進來當這“誘餌”,肯定是第一時間撤兵回居庸關,利用居庸關天險來部署防務,說不定能熬到京師和西北兩路援兵抵達,不需要親身犯險。

此時,宣府以北哈流土河上游大明興和所舊址附近,韃靼人完成塞北兵馬的最後集結。

達延可汗巴圖蒙克親率麾下察哈爾部左翼三萬人馬,加上大汗親衛軍,往宣府鎮北萬全右衛、張家口堡方向挺進。

而在長城南線,達延部國師亦思馬因率四萬人馬,拿下嵐縣後,便一路向西抵達黃河岸邊,藉助黃河故道北上。

此時劉大夏剛剛把臨縣和河曲兵馬調往寧武關集結,所以韃靼兵馬無驚無險抵達偏頭關附近併發起突襲。

鎮守偏頭關的一個千戶所全滅,韃靼人派出遊騎封鎖了前往八角所的山道,之後繼續沿着關河山谷東進,等衝出莽莽羣山後,出現在了朔州以北的井坪。

爲了保守大軍東進的秘密,韃靼人先是派出遊騎,控制通往朔州和平虜衛、馬邑的山道,這才發起攻城戰,駐守井坪所的一個千戶所沒有任何提防,苦戰半日,全軍覆沒。前往各地求援的十四騎,悉數被韃靼騎兵絞殺。

韃靼人留下兩個百人隊封鎖消息,主力則穿過平虜衛南的狹長地帶進入馬邑以北的桑乾河平原地區,長途奔襲,相繼穿過安東中屯衛、高山衛和天城衛的防區,逼近宣府鎮西部屏障懷安衛城。

此時大明渾然未覺,主要是各衛所基本龜縮於城池中,野外又無民戶報信,而城塞與城塞之間的間隙很寬,只要韃靼人控制好距離,在荒無人煙的原野上,根本就發現不了韃靼騎兵的蹤跡。

在多餘榆林衛城,並給予劉大夏部重創後,韃靼人不但沒有撤兵,還悄無聲息穿過大明西北疆土,準備一舉清除宣府北部長城關隘,復以居庸關爲突破口,威脅大明京師安全。

亦思馬因五十上下,在草原上,他這年歲已屬於高壽,在韃靼人中的地位很高,不但是國師,還擁有自己的部族,達延汗巴圖蒙克對他推崇有加。

此番繞道大明側後的戰略部署,正是出自亦思馬因的手筆。

面對大明厲兵秣馬,巴圖蒙克在逼迫漠南蒙古各部族向達延部低頭後,對火篩、亦卜剌等部族首領作出承諾,此番劫掠到的人口、財貨平均分配,若是能入主中原,達延汗巴圖蒙克爲皇帝,大明疆土會分封給韃靼各部族首領。

火篩等部本身就在漠南草原的爭奪中處於下風,連年征戰下來,人口和牲畜損失嚴重,如果不南下劫掠一番,恐怕連這個冬天都熬不下去。達延汗提出這樣的條件,加之面對大明磨刀霍霍,各部族不再堅持,達成和解,協同達延部出兵大明。

韃靼人接連取得幾場大勝,大明失去西北三邊最重要邊塞城市榆林衛城,但在亦思馬因看來,這座城池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爲榆林衛城靠近河套地區,屬於韃靼火篩部勢力範圍,達延部的根基則在靠近宣府鎮的方向。

而且要進犯大明京師,如果繞道榆林衛,後續補給線拉得實在太長,但若能攻破宣府鎮北部關隘,將長城摧毀,那達延部就可以用很短的距離完成糧草物資的補給,先集中全力拿下宣府鎮所有城塞,穩定後方後出兵攻打居庸關,破掉居庸關就可以攻打大明京師。

亦思馬因在草原上名聲很大,在普通牧民眼中,國師不但是一位睿智的長者,更是神的化身,他熟知兵法韜略,精通多種文字,甚至能跟鬼神溝通,就在韃靼人以爲大明即將傾巢而出重演當初明成祖征服草原的一幕時,亦思馬因主張犧牲小部落利益,劃定勢力範圍將小部落吞併,然後充分利用小部落的資源,滿足行軍打仗的基本需求。

正是因爲韃靼人對小部落涸澤而漁式的掠奪,令許多失去家園和財產的韃靼部落南遷,亦思馬因趁勢在其中夾雜大量探子。劉大夏的三邊總督衙門上疏朝廷來請求安置之事,沈溪立即從中察覺韃靼人有主動攻擊的意向。

沈溪對謝遷的進言,讓謝遷在皇帝面前大出風頭,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韃靼人接踵而至的軍事行動卻與謝遷的揣度既然不同,謝遷無法自圓其說,只能將沈溪推出來,讓沈溪領兵出征。

亦思馬因從未想過他的計劃會被大明提前查知,戰果之所以如此輝煌,也在於他利用混入榆林衛城的探子,關鍵時刻裡應外合,一舉攻破榆林衛城,隨後又配合達延可汗巴圖蒙克率領的主力,對劉大夏部窮追猛打。

等到明軍主力退過黃河後,巴圖蒙克立即沿黃埔川、十里長川北上,走哈不其溝、五樑太溝進到黃河邊,由喇嘛灣渡過黃河返回察哈爾地區,再伺機南下。

而亦思馬因則率領自己的部落以及火篩等部族武裝,迂迴南下,繞道永寧州和嵐縣,做出一副進犯寧武關的架勢。

等到劉大夏抽調兵力固守寧武關,亦思馬因迅速調整兵馬,出其不意走偏頭關入大同鎮腹地,趁着大明西北各路人馬只能駐守城塞龜縮不出,聯絡幾乎斷絕,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出現在大同鎮以東地區。

至於如今在寧夏鎮周邊肆虐的韃靼騎兵,基本都是漠南蒙古的亦卜剌等部族以及從瓦剌請來的援兵,總兵力不過兩萬騎,但由於草原上基本都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給人的印象就是騎兵滔滔不絕,綿延數十里,營造出十數萬大軍圍攻的假象。

九月十七,亦思馬因完成對麾下兵馬的整合,戰前部署基本上全部得以實現。

在亦思馬因的構想中,接下來的着重點分別是懷安衛城、宣府、張家口堡、居庸關和京師。

第一步先兵不血刃破懷安衛城,除了取得一個戰略上的支點外,還可以從懷安衛城得到糧草物資的繳獲,解決千里突襲後面臨的物資匱乏狀況;然後是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宣府鎮,切斷宣府往張家口堡方向的道路,另一路人馬往張家口堡,與達延汗巴圖蒙克率領的軍隊裡應外合,拿下張家口堡。

第三步責是摧毀長城沿線的城塞,拆掉長城,使得後方無憂,再揮兵南下合圍宣府。

等拿下宣府城後,立即進兵居庸關,破居庸關;屆時留下部分人馬,防備大明西北兵馬回援,中軍主力則長驅直入,直逼大明京師。

亦思馬因的計劃一環扣一環,非常毒辣。自他用計賺下榆林衛城,就被手下的韃靼兵馬當作神明一般……那是弘治十三年讓韃靼人飲恨的地方,如今一雪前恥,亦思馬因的聲望幾乎達到巔峰。

劉大夏幾乎被亦思馬因牽着鼻子走,等他趕到寧武關發現沒有韃靼人主力,又錯誤估計寧夏衛周遭的形勢,以爲韃靼人的中軍是在寧夏衛和甘肅鎮左近,以至於南轅北轍,劉大夏親率主力西進,再次拉開與亦思馬因所率韃靼兵馬的距離。

“兵不血刃,一戰功成!”

懷安衛城在遭到攻擊之前,城內的大明守軍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四萬來勢洶洶的韃靼主力,還以爲面對的只是韃靼人不知道從哪個山谷混進來的散兵遊勇,連求救信號都沒發出,便被四面圍城。

九月十八,上午,懷安衛城攻防戰開始。儘管城中守軍拼死抵抗,但依然難擋四萬韃靼兵馬的攻城。

韃靼人有備而戰,攻城器械準備得很充分,其中大多數都來自榆林衛城的大明軍隊,甚至韃靼人還從榆林城搶掠了一百門大明鑄造的佛郎機炮,用佛郎機炮來協助攻城。

雖然佛郎機炮在攻城上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有了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新式火器助陣,懷安衛城連最後的希望隨之破滅。

九月十九,清晨,在經歷一天一夜血戰後,城塞淪陷,隨後韃靼人展開了血腥的屠殺,僅僅半天時間城內便不存任何活口。

亦思馬爲了防備所部東進的消息外泄,下令屠城,城中無論軍民,一律格殺,血流成河。

亦思馬因也在衆韃靼將士的歡呼聲中,騎着高頭大馬,率領親衛和主要部將進城,驗收勝利果實。

懷安衛城,衛指揮使司衙門。

亦思馬因站在衙門大堂匾額下,“精忠威武”的匾額垂落在地,亦思馬因身前,是剛剛結束殺戮過來複命的萬戶和千戶。

衙門大堂上鴉雀無聲。

亦思馬因正在翻閱桌案上的公文,這些公文全都是大明來往的戰報和軍事機密,亦思馬因認識漢字,而且自認精通中原文化,在攻破城塞後,他自然想知道大明接下來的軍事動向,並因此對自己的計劃作出微調。

“國師,城池內所有人畜皆不留活口,所斬一萬九千二百首級,均已陳列在外,請您示下!”

衙門大堂外,走進來一名披着紅色披風,眉目間顯得有些粗獷的韃靼女將。

韃靼部族中,素來信奉力量,女性在草原上的地位很低,一向被男子視爲財貨,甚至可以出售。

但是這位女將,卻沒人敢不服,因爲她不但有勇有謀,之前幾年的韃靼內戰中,多番爲達延汗立下汗馬功勞,正是沈溪認識的火綾。

火綾是達延部唯一的女千戶,若非她是女子,達延汗巴圖蒙克甚至有封她爲萬戶的打算,而火綾一直跟隨亦思馬因身邊,亦思馬因是火綾的族長,火綾曾兩次跟隨亦思馬因出使大明,對大明的文化有很深的瞭解。

亦思馬因擡起頭來,手上拿着的是一份緊急公文,他未予置評,只是打量火綾。

僅僅在這懷安衛城便殺了近兩萬人,其中只有五分之一是大明官兵,其餘大部分是軍戶家屬和屯田百姓。

亦思馬因微微點頭,對火綾的表現非常滿意,用草原語道:“昨夜城破,諸位功不可沒,本該休兵兩日再進兵,但如今形勢有變,不得不馬上出兵!”

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