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

紫禁城,乾清宮,寢殿。

弘治皇帝大病數月,如今終於有好轉的跡象。

這天朱佑樘甚至已經能自己用手撐着坐起來,雖然看上去整個人還是非常憔悴,但臉上總算是有了一絲血色,當他穩穩地坐着,舉手投足強而有力,張皇后已是喜極而泣,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也不由抹起了眼淚。

“宋太醫,多謝你,朕感覺好了許多!”朱祐樘看着龍榻旁一位五十上下的老者,連聲稱謝。

進宮不久的老太醫“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敢說話,只顧磕頭,朱祐樘微笑着擺了擺手:

“宋太醫請平身,朕的身體,多虧有你調理,還有蕭公公爲朕打理一切,方見好轉。”

蕭敬淚流滿面,卻笑逐顏開道:“陛下,終歸還是宋太醫醫術精湛,他給陛下您用了幾次針,陛下龍體終於有了明顯的起色,若之後再多用幾次……陛下必然能完全康復!”

朱祐樘笑道:“那也是蕭公公用心,能爲朕從民間找到醫術如此高明的良醫。蕭公公,替朕好好賞賜宋太醫,以後太醫院就交給宋太醫打理,朕從未想到,自己的病還有好轉的一天,本以爲都要去九泉下見列祖列宗了!”

張皇后泣訴:“皇上,您別說這種話,若是您有個三長兩短,臣妾孤兒寡婦該倚靠誰啊?”

朱祐樘笑着安慰道:“這不是還有幾位閣老,以及馬尚書他們麼?他們可都是大明忠臣!”

這話說出來,張皇后感覺有些刺耳,但弘治皇帝身體剛見好轉,她不便說什麼,只能無聲地抹起眼淚。

朱佑樘在牀上躺了幾個月,想下地走走,蕭敬剛送宋太醫出宮門,回來看到朱祐樘坐到了牀邊,嚇得他臉色發白,趕緊上前勸阻道:“陛下,您龍體尚未痊癒,還是多休息,外面……不是有劉少傅他們嗎?”

朱祐樘嘆道:“朕病了好些日子,如今戰事緊急,這病卻愈發嚴重,朕着實擔憂,蕭公公……你給朕說說,那韃靼人,如今可是被擊退?宣府和張家口堡……已克復了吧?”

蕭敬看了張皇后一眼,隨即低下頭沉默不語,有些話實在不好出口,他怕據實而言會傷害到朱祐樘,這也是他跟張皇后的一致看法。

蕭張皇后趕緊和稀泥:“皇上,您還是休息吧,這些事情自然由朝臣負責!”

“蕭公公,朕問你話呢!”朱祐樘臉上涌現些許惱怒,喝問,“朕在病榻上這些日子,總是思忖邊關戰事,之前紫荊關遭遇韃靼兵馬突襲,朕安排太子監國,如今太子可在文華殿?朕想見見他!”

這下蕭敬更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擡起頭來,用求助的目光望向張皇后,因爲之前弘治皇帝的一些旨意,根本就不是出自皇帝本人之口,而是來自於張皇后的懿旨。

張皇后一臉爲難,道:“陛下,皇兒他……往崇文門城頭巡察去了!”

“什麼!?”

朱祐樘這一驚不老小,身體抖個不停,也不知道是因爲病情反覆還是因爲怒不可遏,他惱怒地喝問,“皇兒何以會上城頭?誰允許他出宮的?皇后,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皇后知道瞞不下去了,這才一邊擦拭眼淚,一邊把安排太子出來監國理政主持大局,順帶讓太子見見世面的事情說了。

當張皇后泣不成聲時,蕭敬在旁邊做出解釋和補充,朱祐樘越聽臉色越沉,最後他一拍牀榻,道:

“胡鬧!皇兒才幾歲,如此國難之際,他怎有本事當得起軍國大事?他明白的不過是些淺薄的道理……對了,你們說之前他有曾進過軍務策?快,拿來給朕看看!”

朱祐樘總是不自覺看低兒子,不希望因爲自己的欣賞而讓兒子變得驕縱。不過,他一邊罵兒子不爭氣,心裡卻隱隱有期待,大多數時候都口不對心,這是一種典型的望子成龍的家長心態。

蕭敬很快把之前幾名大臣以及太子進獻的軍務策呈遞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看過後,猛烈咳嗽幾聲,連問“這真是皇兒寫的”,神色多有不信,顯然朱厚照所寫軍務策論質量比起熊繡和謝遷所寫要高明許多,朱祐樘執掌國政十多年,當然能看出哪個水準比較高。

當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朱祐樘臉上滿是寬慰之色,笑着說:“朕本以爲皇兒只是胡鬧,如此看來,他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只要劉少傅等人盡心輔佐,即便朕不在了,他也能成爲一代明君!”

聽弘治皇帝如此說,張皇后原本帶着欣喜的臉上,籠上了一層陰霾。她雖未出言點破,但情緒的變化還是很容易被朱祐樘掌握。朱祐樘道:“皇后,你可是擔心太子?朕這就讓人把他叫回宮來,即便國難當頭,他身爲太子也不用事必躬親,不是還有劉少傅他們嗎?”

張皇后抹着眼淚,道:“皇上,臣妾擔心的就是劉少傅他們啊……您不知,皇兒主政這些日子,劉少傅等人陽奉陰違,不但不用心輔佐和教導皇兒,反而將皇兒監國的權力架空,自己成立了個什麼總理軍務衙門,皇兒跟他們徵調兵馬,也無人肯應,剛傳來消息,皇兒在崇文門遇到韃子攻城,弓箭幾乎是擦着皇兒的頭皮飛過去的!”

“什麼!?”

朱祐樘之前臉上還滿是欣然之色,聽到這話後,臉上登時又是一片陰霾。

朱祐樘咳嗽幾聲,示意蕭敬扶他下地,張皇后趕緊也上前攙扶,朱祐樘站起身來才意識到自己並未想好要做什麼,當下勉強徘徊兩步,感慨地說:

“臥榻日久,朕的腿腳也不靈便了……皇后,你也別責怪劉少傅他們,大臣們或許是一心爲國,擔心太子瞎胡鬧,纔會如此作爲。不過,太子上城頭這事,始終有失體統,就沒多安排人手去保護太子?”

蕭敬道:“皇上,如今府軍前衛和錦衣衛上百護衛,隨時保護在太子身邊。之前老奴派人請太子回宮,但太子卻怎麼都不肯回來,說是要代陛下鎮守城門,鼓舞三軍士氣!”

蕭敬轉達的話,未必是朱厚照所言,即便朱厚照真這麼說過蕭敬也未親耳聽過,這番說辭是想讓皇帝知道太子既有能力又有擔當,而且還有孝心和有勇氣,屬於爲皇帝父子唱讚歌。

果然,朱祐樘聽到此話,臉上顯現寬慰之色,道:“皇兒真的長大了,朕之前還一直誤會他,他的魄力……連朕都自問不及。但他始終是國之儲君,不能有任何意外,哪怕是換朕這把老骨頭去城頭,也不能讓皇兒冒險!”

張皇后輕喚一聲,道:“皇上!”

朱祐樘略微沉思,道:“這樣吧,朕要見劉少傅等閣臣,還有馬尚書、熊侍郎、張老公爺……以及壽寧侯。也罷,朕親自去一趟文淵閣,準備移鑾!”

蕭敬趕緊勸阻:“陛下,您龍體尚未痊癒,還是讓幾位大臣到乾清宮來見您更爲妥當。之前宋太醫曾有囑託,您的病有中風之兆,不可輕易出內帷,老奴這就去傳見,也多用不了多少時間!”

朱祐樘有些苦惱:“朕正當盛年,如何卻有了這疲弱不堪的身子?蕭公公快些去吧,皇后,與朕先在寢榻上坐一會兒!”

張皇后跟丈夫一起坐下,感覺夫妻關係有些疏遠,她誕下小公主後,朱祐樘一直生病,夫妻間不僅沒有魚水之歡,連起碼的相敬如賓都沒有,張皇后心有怨懟,但她不會輕易表現出來。

張皇后本想把小公主抱過來給丈夫看看,畢竟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朱祐樘一共只見過兩面,但見到丈夫的精神狀況不是很好,也就作罷。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內閣三名大學士,外加兵部侍郎熊繡抵達乾清宮,至於張懋和張鶴齡等人尚在傳召,馬文升因爲生病的緣故無法進宮。

天子寢殿內,朱祐樘坐在龍榻上,看着下面幾名大臣,情緒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之前弘治皇帝對自己的大臣那是絕對信任,但因幾位大臣對太子陽奉陰違,再加上謝遷之前爲沈溪的事情要挾他,朱佑樘開始覺得這些大臣都有私心雜念,而不能爲皇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健上前奏稟:“陛下,狄夷進犯京師,三邊兵馬至今尚滯留太原、大同一線,各地勤王兵馬也尚未至,京師孤立無援……”

以前無論劉健說什麼,朱祐樘都覺得有道理,但現在劉健的話卻已經無法獲得朱祐樘的信任。

朱祐樘問詢許多關於京畿防備的事情,突然問了一句:“土木堡戰事,也結束了嗎?沈卿家……如今如何了?”

朱祐樘突然過問一個“死人”,讓在場幾名大臣有些尷尬。

沈溪在當今的大明朝廷屬於禁忌,如果不是沈溪把之前韃靼人的動向預料得那麼準確,在場這些大臣也不用像現在這麼難以下臺,沈溪表現得越優異,越襯托出他們的昏聵與無能。

李東陽道:“回陛下,延綏巡撫沈溪在土木堡戰事中落敗,恐已殉國!”

謝遷瞪了李東陽一眼……你怎知沈溪小兒已殉國?親眼見到了?

朱祐樘聽到這消息,不動聲色道:“沈卿家乃大明忠臣,他既已殉國,沈家一切優待不可免,定要讓京師全體將士知曉,朝廷會善待爲國盡忠之臣!”

謝遷這下更不滿了,之前他還以爲皇帝出言詢問土木堡戰事是出自對沈溪的關心,現在他才明白,朱佑樘不過是想借厚待沈溪親眷這件事來做一些文章,爲京師保衛戰贏得軍心和民心。

謝遷心想:“沈溪小兒活着的時候爲你們利用,現在人死了,還要被你們拿出來說事,真是死也不得安寧!”

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三一三章 長大的不是時候(第六更)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