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

正陽門,大軍進城儀式現場。

張延齡聽了沈溪的解釋,冷笑不已:“沈中丞,您可真會練兵啊,改天換個時間,請你幫忙把京營其他兵馬也操練一番?”

沈溪向張延齡微微一笑,道:“建昌侯過譽了,在下只不過帶了一羣人,自鬼門關前走了幾遭而已!”

張延齡先是沉默不語,他仔細考慮了沈溪的這句話,覺得沒有問題,沈溪的確是帶着他的兵馬,從土木堡一路九死一生殺回京城來的。

跟這羣時刻處於生死邊緣的人去比精氣神,的確沒有任何必要!

張延齡冷哼道:“換作京營其他兵馬,表現未必便會差多少!”

此時的張延齡,死要面子,拒不承認沈溪的能力。但張延齡也不得不承認,他從未見過這麼軍容齊整的軍隊,自己也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就在張延齡等人以爲沈溪所部的表演基本結束時,突然傳令兵高嗓門的傳報聲又過來了:“中軍兩千六百將士,押送韃靼俘虜二千五百六十二名,進城獻俘!”

當這個數字報出來後,城門口已經是死寂一片。

等把傳令兵接連傳報的聲音聽了好幾遍,他們才確信自己沒有聽錯,的確是兩千六百將士,押送近二千六百韃靼俘虜進城。

蕭敬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趕緊過來向沈溪問詢:“沈大人,這數字,不會出錯吧?”

明顯的道理,俘虜的數量大大超出了朝廷的想象!

之前謝遷爲了讓沈溪中庸平和,在朝中儘量保持低調,有意在功勞簿上降低了功勞,在俘虜問題上更是一筆帶過,但這會兒皇帝別出心裁安排這麼個進城儀式,依照慣例便有午門獻俘的議程,加上內閣那邊尚未接手俘虜的問題,謝遷來不及做出任何掩飾,就這樣被沈溪所部將俘虜堂而皇之地押送進城了。

數字之大,讓馬文升、張懋、蕭敬等等對大明與韃靼戰爭知根知底的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蕭敬過來詢問,是怕沈溪麾下兵馬虛報多報數字。

沈溪往城門口看了一眼,俘虜暫且沒有押送過來,不過應該快到了,他若無其事地解釋道:

“具體的清點,應該是軍中自行完成,這兩天本官已先行進城,具體事宜……並不是很清楚!”

沈溪自己也知道這次獻俘的數字,很可能會跟上報的數字不符。

以前遇到這種事,下面的將士基本都是虛報多報數字,等真正獻俘的時候找一些夷狄平民來冒充夷寇士兵,但這次沈溪卻是在之前上報時主動進行少報,反倒在獻俘的時候把真相暴露了出來。

蕭敬瞪大眼睛,緊張地說道:“沈大人,如果虛報獻俘人數的話,罪責可不小啊!”

沈溪知道,蕭敬害怕的是最後俘虜的數量不夠,而不是說之前少報的問題,當下點頭:“蕭公公之後自行清點便是,想來數字應該錯不了!”

蕭敬原本不想花那力氣,但聽了傳令兵上報的數字,他已經是坐立不安。

近二千六百俘虜,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之前邊關傳來的戰報,多場戰事累積下來,斬殺韃靼人的數量都只是這個數字,一直到京師保衛戰才收穫數千韃靼人頭!

但這次沈溪居然直接獻俘二千六百多人,在戰場上,殺個韃靼人已經不容易,現在居然是活捉回來,還是這麼大的數字,讓蕭敬心裡直打鼓。

如果沒有這麼多俘虜,就等於是在圍觀的大明百姓面前丟人了,朝廷的臉面將蕩然無存。

如果不是因爲獻俘儀式已經開始,蕭敬甚至都準備將整個流程暫停,找人先去跟皇帝奏報過,再由皇帝來定奪是否將獻俘儀式繼續下去。

蕭敬一臉爲難之色:“沈大人,您在這等問題上,可不能信口雌黃啊!”

沈溪有些不滿地抗議:“蕭公公,獻俘之事,乃是朝廷主導,本官一直留在城中,事情都是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人來安排,本官可沒有插過手,現在獻俘的數字,本官跟諸位一道,也只是剛聽下面整理奏報過來,你怎可說本官信口雌黃?”

蕭敬心想,嘿,你小子居然不肯認賬了,如果到時候俘虜數量不夠,不會讓我下去穿上韃子的衣服裝俘虜吧?

蕭敬正準備跟沈溪發火,很快他就顧不上了,因爲這會兒俘虜已經開始進城。

這次負責押送俘虜的,仍舊是沈溪麾下的步兵,但已經不是用正步走的方式進城,隊伍稍微顯得散亂了一些,主要原因是他們一邊進城,還得負責押送幾乎同等數量的韃靼人俘虜。

俘虜隊伍最前面是一名韃靼人女將,此人是被沈溪在土木堡第一戰中俘虜的火綾,她此時身上被粗大的麻繩捆着,走路時一瘸一拐,顯然這一路上旅途辛苦,加上剛從居庸關那邊過來,還沒等休整好,就要參加大明軍隊的獻俘儀式,這讓她感覺極度地屈辱,這會兒她甚至連高傲的頭都擡不起來,整個人的精神顯得極差。

щщщ¤Tтka n¤¢ 〇

蕭敬指着下面的火綾道:“沈大人,這女人是誰啊?爲何會排在首位?”

旁邊禮部的官員卻驚訝地代爲解答:“蕭公公,這位不是曾經在韃靼派往大明的使節團中的一員嗎?她跟隨韃靼國師亦思馬因數次造訪京師,當時她心高氣傲,連見了陛下都不肯下跪!”

蕭敬這纔想起來,連連點頭:“對了,對了,就是她,化作灰我都認識!”

火綾剛過去,身後跟着的是一些俘虜的韃靼主要將領,其中便有亦思馬因麾下大將烏力查,他們一個個原本都心高氣傲,此刻卻被大明軍隊好像趕牲口一樣進城,身心都遭到巨大打擊。

但這些韃靼將領全都桀驁不馴,尤其見到沈溪這個仇敵時,更是恨不能上去把沈溪生吞活剝了,這下連胡嵩躍都感到幾分緊張,連忙帶着十幾名侍衛,將高臺嚴密保護好,生怕有韃靼俘虜掙脫繩索,危及沈溪以及高臺上各位大人的安全。

蕭敬剛開始還怕沈溪虛報戰功,擔心俘虜數量不夠,等他探頭往城門外看了眼,才發現獻俘的隊伍非常長,簡直一眼望不到頭。

如此他心中終於稍微安穩了一些,但隨後他心中又開始打鼓:“可千萬別有以良冒俘的事情發生,否則無法跟皇上交待!只希望能把這些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瞞騙過去!”

韃靼將領被押解過去後,隨後的韃靼人一看就是韃靼普通士兵,個個都身材魁梧,而且凶神惡煞,蕭敬怕的是隊伍後面有不少韃靼普通百姓,或者是大明百姓,被化妝成韃靼俘虜的模樣,一起被獻進城來。

但蕭敬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沈溪所部在獻俘時,別說是找人假扮了,就連那些受了傷的韃靼俘虜,腿腳不靈便的,都沒算在最後的俘虜名單中。

這次獻俘的所有韃靼俘虜,都活蹦亂跳,如果放了繩子,這些俘虜說不定還能奮起反抗,搶奪周邊大將將士的武器果斷殺人放火。

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五五五章 假冒佛郎機使節的土著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