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

觀禮儀式,在京城數萬人爭相目睹的情況下結束。

大明百姓,在家中憋了幾個月後,終於有機會自由自在地來到外面的大街,欣賞到一場別開生面的獻俘典禮,其中最高潮的部分,並非韃靼俘虜被押進城的那一刻,而是老百姓見到進城的馬車車架上堆滿了踐踏大明國土的韃靼人的頭顱,心中充滿憤慨,歡呼聲叫好聲此起彼伏,許多人甚至激動得跪地痛哭,高呼家人的仇終於報了,一時間,朝廷威望如日中天。

沈溪之前統率的兵馬,今天終於全數入城。

站在檢閱臺上,沈溪目送隊伍遠去,心中涌現一抹惆悵。從這一刻開始,隨着兵馬配屬京師各衛營,再沒有以一個整體出現的可能,他的歷史使命由此完成。

沈溪鬱鬱寡歡,正欲轉身下高臺,恰逢謝遷代表弘治皇帝,到正陽門向沈溪表達敬意,這是皇恩浩蕩的體現。

只是沈溪對於謝遷的道賀,並不怎麼感冒,因爲他覺得謝遷這會兒一定會數落他,埋怨他太過高調。

誰知道謝遷過來後,只是擺了一下臉色,隨即便跟馬文升、張懋等人有說有笑,似乎將沈溪遺忘到了一旁。

壽寧侯張鶴齡走過來,衝着沈溪笑道:“沈中丞領兵出征,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實在讓本侯刮目相看,將來在朝中,希望彼此能和睦相處。哈哈,沈中丞有時間不妨多去壽寧侯府走動,本侯想跟你探討一下行軍佈陣之事!”

沈溪暗自嘀咕:“你張鶴齡雖然之前並未對我施加毒手,但也根本就沒有把我當成自己人,現在看我爲朝廷立下大功,馬上加以示好……我可以接受你作朋友,但你得先把你弟弟管好!”

但嘴上,沈溪依然是客氣行禮,連稱“不敢”……他可不準備去壽寧侯府,在他眼裡,不管是壽寧侯府還是建昌侯府,都無異於龍潭虎穴,最好跟張氏兄弟老死不相往來,但他也知道,朱佑樘、朱厚照父子存在一天,兩個國舅爺的地位就不會受到影響,現在就跟張氏兄弟撕破臉,實在沒必要。

在正陽門周邊圍觀百姓的歡呼聲中,沈溪慢慢悠悠下了高臺,他看了看四周,除了正陽門大街,其餘全都被老百姓圍得水泄不通,他琢磨了一下,準備先回兵部衙門,繼續等候述職,等下午日頭落山纔回家,到時候聚集的老百姓已經散去了,不用再擔心會出亂子。

這個時候謝遷跟馬文升、張懋交談結束過來,謝遷走在前面,馬文升和張懋緊隨其後,看樣子謝遷準備跟馬文升一起回朝。

謝遷走到沈溪身前,語氣有些不善:“你過來,把人數比對一下,看看是否有錯!”

沈溪湊過頭,不解地問道:“什麼人數?”

謝遷沒好氣地說:“你所獻首級數量!我給你覈算了一下,幾批首級加起來,共兩萬六千之數,這還不算西直門和正陽門城外兩次戰事,對吧?”

沈溪在腦海中大致過了一遍數字,點頭道:“大致相當!”

謝遷道:“你小子,別在這兒跟我揣着明白裝糊塗,是多少就多少,回頭陛下還會派兵部的官員逐一進行清點,你這邊……沒問題吧?”

沈溪看了看謝遷臉上蘊含的凝重之色,便知道謝遷是在問自己是否在首級上動了手腳,又或者存在什麼貓膩。

因爲首級數量實在太多,連謝遷自己也蒙圈,自己這孫女婿簡直是個軍事奇才,帶了六千兵馬出京,結果乾掉兩萬六韃子,還帶回來兩千多俘虜,虧自己還給他壓功勞呢,這功勞大到沒邊,如何才能壓下?

索性直接上報了,只是希望別出什麼差錯,最後數字對不上,反而會害了沈溪。

沈溪又仔細地想了想,說道:“首級都是從戰場上砍下來的,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一個半個有問題……”

“誰問你一個半個了?”

謝遷沒好氣地呵斥道,隨即又出言安慰:“今日的獻俘典禮,你做的很好,你麾下兵馬,現在已調往京城九門防務衙門,你如今暫時繼續擔任延綏巡撫,但回頭陛下如何安排,得聽詔書!老夫還要與馬尚書回朝,你……你若是沒事的話,可以先回府,養精蓄銳!”

沈溪聽這意思,自己暫時不用去兵部衙門,可以直接打道回家了。

想想也是,今天主持獻俘儀式,在檢閱臺上站了足足兩個多時辰,這會兒已經過了午時,的確累壞了,不如回家好好休息。

兵部那邊都在忙着清點首級,之前他已聽說朝廷要築京觀,兵部那邊的人要負責統調,應該沒時間接待他。

轉身欲走,謝遷那邊已經在跟馬文升、張懋有說有笑,往大明門而去。沈溪暗自腹誹:“你謝老兒總在我面前擺出一副臭臉,好像我欠了你多少銀子一樣,原來跟吏部天官相處時你臉上也會有笑容啊!”

沈溪再次駐足看了看,城牆下的便道已經被大明百姓塞滿,大約兩三百米外正陽門大街中段的西江米巷和東江米巷,也全都是百姓,只有通向大明門的街道由於士兵和衙差把守,方便通行。

沈溪想了想,還是先從大明門進宮,然後在承天門的長安左門出宮,如此便可以躲開擁擠的人羣,同時馬九的馬車也等候在東長安街,方便自己乘車回家。

就在沈溪遲疑時,一衆兵部、五軍都督府、鴻臚寺、禮部等衙門的官員,見謝遷、馬文升和張懋走遠,立即涌了過來跟沈溪行禮打招呼,儼然把沈溪當成是挽救大明於水火中的大功臣,熱情程度讓沈溪以爲自己已加官進爵了。

恭維的話,回京這兩天耳朵都快聽得起繭子了,但沈溪還不能發脾氣,每一個人都得笑臉相迎,謙虛對待。

畢竟都是朝中同僚,而沈溪雖然在外建功立業,但在朝中,尚屬“後起之秀”,除了在翰林院和詹事府當過差外,可說是沒有任何京城實權衙門履職的經歷,但他很有可能因此次大功一躍而成爲六部尚書、侍郎,難怪別人要過來巴結。

王守仁原本想跟沈溪打招呼,但見很多人圍着,只能笑着搖了搖頭,匆忙往兵部衙門而去。

沈溪跟衆多官員見過禮,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時辰,此時老百姓已散去大半。

沈溪鬆了口氣,正準備從東江米巷轉道東長安街乘車,馬九已經趕着馬車過來,直接停到沈溪面前:“老爺,太子差遣讓小人轉告老爺,說他會在東華門等着,無論如何要見老爺一面!”

沈溪不由搖頭輕嘆,心想:“這熊孩子真是不省油的燈。”

沈溪問道:“你跟太子來往密切?”

回到京城後,沈溪得知馬九曾被朝廷短暫徵調,跟隨太子作戰,但因朱厚照沒有實權,無法賦予馬九宮廷侍衛的身份自由出入宮中,以至於馬九沒能參與到最關鍵的西直門和正陽門兩場戰事,導致與大功擦肩而過。

馬九道:“小人駕車等候在東長安街,也不知太子如何知道小人在那兒,又爲何突然差遣人前來知會!”

沈溪道:“九哥,你別緊張,其實太子這人,做事很有章法,你若能得到他的賞識,並非壞事……只是太子乃儲君,貴不可言,你一定要小心逢迎,不可出差錯!你的毛病是行事太過耿直,面對太子時需要油滑細膩點!”

“是,老爺,小人記下了!”馬九畢恭畢敬地回道。

沈溪詫異地打量了一下馬九。

或許是跟着朱厚照見過一定世面,現在的馬九說話時總情不自禁帶上一股濃重的奴才氣,這讓沈溪覺得有些不舒服,但他知道馬九跟着朱厚照,一定受了不少窩囊氣,畢竟能與太子對話的都是朝中高層,擰一個出來都是二三品的大員,馬九必須把姿態壓得很低,而太子受了氣,又會把氣發泄到身邊人身上,馬九也會遭到無妄之災。如今馬九還能保持平常心,已經很不容易了。

***********

ps: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