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

bookmark

京師紫禁城,乾清宮大殿。

朱祐樘端坐於龍椅上,御案下面是翰苑、詹事府十幾名前來進諫的朝臣。

雖然首輔劉健並未出現,但李東陽、王華、樑儲、楊廷和、王鏊、焦芳等人悉數在場,進言內容讓朱祐樘很是難堪。

朝臣們紛紛提議,讓太子朱厚照重回東宮學習君王之道,同時至文華殿參加經筵日講。

可惜的是朱厚照如今並未在宮中,尚處於下落不明的狀態。

“……陛下,臣等是爲太子將來治國憂慮,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爲重,令太子出閣接受正統教育,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樑儲代表詹事府衆人提請。

朱祐樘咳嗽幾聲,顯得異常尷尬,不過他怎麼都不會說出事情的真相,因爲這涉及到兒子在外的安危,畢竟在他眼中,全天下都是想要謀害他和兒子的惡人,並不會覺得這些文官是抱着好心而來。

蕭敬見朱祐樘難以啓齒,緊忙道:“諸位先生,你們這是做什麼?太子正在病中,不能回東宮讀書,更無法參加日講……”

樑儲問道:“不知太子罹患何疾?爲何不見太醫院有斷症、診治記錄?還有,不知太子染病後,爲何不遷回東宮,而要繼續留在內宮?如今太子年歲已長,常留宮中不合情理,更荒廢學業……請陛下明鑑!”

朱祐樘擡頭看着殿上一衆大臣,以前他看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儒雅,一個比一個順眼,現如今看起來,卻是一個個獐頭鼠目,面帶奸相。

朱祐樘漲紅着臉喝斥:“太子之事,乃是皇家內務,朕不想跟你們言及,這理由夠了嗎?”

因爲是在盛怒之下說出這番話,朱祐樘絲毫不客氣,以往他在朝堂上極少發火,更不可能衝着臣子怒斥。

眼前這些人,半數是東宮講官,有半數是詹事府、翰林院的侍讀官,還有經宴日講官,可以說都是他兒子的先生,甚至有他的先生,諸如李東陽、王鏊等人,朱祐樘對這些人平時恭敬異常,就算有什麼事,也不會斤斤計較,但這次他卻大發雷霆,而且不留任何情面。

也許是朱祐樘態度太過強硬,衆大臣感覺天威有損,皆都不言。

朱祐樘猛烈咳嗽幾聲後,將這些人聯名呈遞的奏本擲於地上,道:“等太子病癒後,朕自會讓他回東宮接受教育並參加經筵日講,此時他身體不適,必須得安心靜養,不得被外界打擾。你等退下吧!”

在大明朝堂,沒有跪安一說,衆大臣離開時只需要躬身退出殿外,再行轉身離去便可。因弘治皇帝態度前所未有的強硬,大殿中的朝臣忍不住看向李東陽,畢竟李東陽是翰林官中僅次於劉健的存在,在殿中一干大臣中有着最高話語權。

但李東陽感覺皇帝這會兒正在發怒,一言不當,可能會衝撞聖駕,若平時還好,別人或許會理解他是爲了忠心進諫,但如今朱祐樘尚在病中,咳嗽個不停,若他執意進言,讓皇帝氣出個好歹來,很可能要背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

“臣等告退……”

連李東陽都不出來說話,大臣們只能低頭行禮,躬身退出乾清宮正殿。

這邊大臣們剛走,朱祐樘馬上又劇烈咳嗽起來,蕭敬一邊輕撫朱祐樘的後背,一邊勸解,但朱祐樘的脾氣上來了,一時難以壓抑滿腔的憤怒。

朱祐樘氣息稍微平順之後,猶自氣呼呼地說道:“都說這些人乃大明忠臣,可爲何朕看到的卻是咄咄逼人,肆無忌憚?看到他們對皇家內部事務指手畫腳,看到的是他們擅權和武斷?”

蕭敬道:“陛下,請息怒!大臣們或許是爲江山社稷着想,太子久未露面,朝野中定會有各種流言蜚語傳出,他們或許是想平息流言……”

朱祐樘淒涼一嘆:“可太子年少頑劣,外出久不歸,竟學那古時帝王,外出遊走微服私訪。卻不知這大好河山不可一日無主,難道他想等朕亡故後,再回來奔喪,看着江山社稷拱手讓給他人,才心安理得?”

蕭敬趕緊道:“太子仁孝,必不負浩蕩皇恩!”

朱祐樘擺擺手,沮喪地說:“也罷也罷,怪只怪朕未能好好教導太子,以至於他沉溺逸樂不能自拔,無法替朕分憂。如今大臣們步步緊逼,看來不得不再加派人手找尋……他不是去了江南麼?定要將他找到,等回來後休想再離開殿門一步!”

……

……

衆大臣隨李東陽往文華殿方向而去。

尚在路上,十多名翰苑朝臣已議論紛紛。到了他們這種級別的翰林官,進出宮門可說是家常便飯,宮裡一切都很熟悉,到皇宮好像是進了自己家門,說話並未有太多顧忌。

樑儲之前曾作爲代表發言,此時他上前向李東陽求證:“李閣部,不知您所言太子離宮可屬實?”

李東陽道:“我之前不是質疑過麼,若太子在宮中,染病在身,爲何不見太醫院有診斷記錄?如今謝於喬不在京城,說是到江南公幹去了,你們可有想過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一位內閣大學士親往?”

“這……”

樑儲回頭看了眼王華和楊廷和等人,神色中多少有些尷尬,這會兒他終於知道爲什麼別人不出頭,而讓他來作代表了。現在已經不單純是進言,而是在給皇帝施壓,太子失蹤後,皇帝原本就焦慮萬分,他主動進諫跟自找麻煩無異。

樑儲再次問道:“李閣部,太子雖然失蹤,但陛下似乎有意隱瞞,我等臣子是就此不聞不問,等皇宮自行派人找尋,還是將之公之於衆,由閣部牽頭組織搜尋?”

樑儲所問問題,是在場所有大臣關注的焦點,因爲他們之前多少收到一點風聲,得知太子失蹤時日不短,可能在外遇到變故,現在他們也很擔心太子安危,畢竟太子是當今皇帝的獨苗苗,若有何變故,大明皇嗣傳承就會出現問題。

李東陽道:“以宮中力量找尋,人手畢竟有限,且不能充分發動臣民。此事當適當擴大範圍,尤其是南直隸、江浙一帶地方官府,只要府縣官員發動起來,太子行蹤自然能一覽無遺。這也是爲大明江山穩固着想!”

樑儲很想說,這分明是帶有逼宮之意,跟江山穩固有多大關係?

之前皇帝態度,十多名翰林官可都看在眼裡,心中明白這麼做是跟皇帝對着幹,但現在事情是由劉健和李東陽牽頭,若是不想跟文官集團翻臉,只能聽從劉、李二人的指示,遵命而行。

“此事就如此定下,之後內閣會連同六科往地方發文,傾天下之力找尋太子!”李東陽頓了頓,又補充一句,“爲確保太子安全,此事不得公之於衆,若誰將消息泄露,必當追究到底!”

樑儲等人臉上紅一陣青一陣,羞臊異常。

現在太子失蹤的事情已不是什麼隱秘,朝中知道的人不少,如今再公然以公文形式下發地方,事情很難再遮掩,分明是把事情公之於衆。

如此還說什麼“追究泄露之人”云云,無異於給眼前這些翰苑臣工脖子上了把枷鎖,於心難安。

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十四章 風箱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