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

無論李氏病危這件事是否系沈家人杜撰,沈明鈞夫婦都要回鄉探望,因爲李氏是沈明鈞的母親,整個沈家輩分最高的人。

作爲子孫,長輩病危,除非是像沈溪一樣有特別緊急的軍務在身,否則就算在朝爲官,也需要回鄉探望。

對於周氏來說,沒法在兒子轄地作威作福,卻要回汀州府探望李氏,讓她很不甘心。

周氏叫來謝韻兒商議。

這年頭孝道爲先,不忠不孝根本就無法在世間立足,更何況如今沈溪已經入仕,作爲父母和妻子,更是得注重孝道,否則就會被御史言官攻訐。在不得已的情況,一家人只能調頭南下,逆贛江而上,前往贛南贛州府城贛縣,再折而向東,在瑞金縣的古城鎮上岸,往寧化縣而去。

即便武昌府就在眼前,沈氏一門也無法前去享福。

而此時的沈溪,尚未得到李氏病危的消息。

其實李氏病危的消息原本是要帶給沈溪的,因報訊人正好路過九江,結果探知沈溪領兵去湖廣南部了,前往武昌府已無意義,正感彷徨間,忽然知道沈家人到來,大喜過望,於是陰差陽錯下,消息穿到沈家人耳中。

既然得到消息,就算周氏再怎麼不情願,也只能動身返回閩西老家,不但她和沈明鈞要回去,連李氏的孫媳婦謝韻兒、林黛和謝恆奴也要一併前往。

此時寧化那邊,沈家上下六神無主。

指望沈明文把家撐起來,根本就是奢望,這才大半年工夫,沈家已亂成一鍋粥。以前李氏再怎麼霸道,至少把沈家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至於入不敷出,但現在沈明文夫婦,真把自己當成世家大族看待,吃好喝好,家道迅速敗落。

這會兒誰都希望沈明鈞夫婦回來,倒不是說希望沈明鈞夫婦主持家業,而是希望他們能送銀子回來應急,把沈家外債還了。

現在沈家不僅把多年積蓄敗光,還欠下不少外債,別人看在沈溪是朝中大員的面子上借錢,但光借不還,沈溪這一房又不見蹤影,沒人願意再繼續借錢了。

之前沈溪爲沈家置辦的房產和田地,被沈明文夫婦陸續變賣,到現在已經是坐吃山空,無以爲繼。

誰說起寧化沈家,都不由搖頭嘆息,認定已是強弩之末,若是沒有沈溪,根本就不可能再度中興。

但那些看衰沈家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一點,只要沈溪在,沈家依然會重新站在世家大族之列,但那時的沈家,已不再由李氏主持、由沈明文這一代人組成的沈家,而是由沈溪主持的由其後人形成的新沈家,不過那時沈家將不再是普通寒門,而將成爲真正的豪門望族。

……

……

當沈溪得知李氏病危的消息時,人已經在辰州府南部黔陽縣境,此時大軍已渡過沅水,馬上就要進入靖州地面。

對於李氏病危的消息,沈溪未加懷疑,因爲他不覺得沈家人會用虛報李氏病況的方式騙取自己和父母回去。

沈溪拿着沈永卓從寧化縣老家寫來的信函,一個人坐在寢帳中看了許久,多少有些感慨,惠娘走到他身後,問道:“老爺不準備回去看看嗎?”

沈溪看了惠娘一眼,將惠娘落在他肩膀的手握住,問道:“回哪裡?寧化縣嗎?既然已從那閩西小縣出來,作何還要回去?人終歸都要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老太太活了大半輩子,她該做的事情,都已完成,還有何遺憾?”

惠娘想了想,什麼都說不出來。

沈溪道:“老太太這輩子,所作所爲,全都是爲了沈家中興,現在她已看到這一天,我中了狀元,如今已是朝廷正二品大員,比之祖上一府同知的官品不知道高了多少,雖然未必能給沈家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但至少沈家子弟會逐漸從那偏僻之地走出來,子孫後代將來想要讀書,不再是奢望。”

“至於沈家子孫能學到什麼程度,那就得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在這時代,能無憂無慮拿起書本,本來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們可以藉此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被時代左右……”

不知不覺間,沈溪把話題說得很深沉,因爲李氏病危,對沈溪的心態產生一定影響。

惠娘道:“相公年幼時,遭遇家裡不公正對待,讀書都是自己想辦法,甚至好幾次面臨輟學的危機……相公,你就不恨老夫人嗎?”

沈溪苦笑一下,神色中滿是感慨:“人一定要清楚明白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定位,可以抗爭命運,但必須要有與之匹配的資質和才能。”

“我的那個老祖母,雖然對我百般刁難,但我並不覺得她有什麼錯,至少在她的邏輯中,她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家族中興這一目的,她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來成就一個夢想,這沒有錯,只是她選擇犧牲的人錯了……”

沈溪並未說恨不恨李氏的問題,要說沈溪完全不介意李氏的偏心,那不可能,以前他就想盡辦法,讓沈明鈞夫婦和自己竭力逃脫李氏的束縛,過自己的日子,這樣他纔有機會讀書考科舉,進入士紳階層。

沈溪道:“這個時代雖然社會等級分明,但只要人們能接觸書本,便可以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我可以入朝爲仕,改變沈家的地位,讓沈家從寒門變成書香門第,全賴於此。”

“若不是有科舉這條路,我未必能出頭,這世上,歸根結底只有當官纔有話語權,否則哪怕再有錢也只是待宰的豬羊。如果朝廷不給下層寒門子弟這樣一條通道,寒門子弟只能沉淪,永遠都找不到出路!”

惠娘不再說及沈家的事情,她發現沈溪因李氏病危一事而變得意志消沉,她不想給沈溪施加任何壓力,因爲她覺得,作爲沈溪身邊的女人,是要幫他分憂,而不是添堵。

“也罷!”

沈溪放下信函,站起身來到營帳門口,往外看了一眼,道,“老太太若真的走了,那以前的沈家就算徹底分崩離析,沈家各房會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沈氏子弟將來能混成什麼模樣,全靠自己。”

“但不管怎麼樣,沈氏族人都可以通過讀書謀求出路,要是哪一房對做學問沒興趣,又或者在科舉上連續碰壁,只要爲人勤懇踏實,我都會幫他們,讓他們在衙門裡混個鐵飯碗,就算不能大富大貴,也可一生衣食無憂……”

惠娘道:“那老爺就不再問家裡的事情了?”

沈溪點頭道:“我會派五哥代表我回去,看看老太太的情況……不過我料想,五哥這次回去也未必能見到老太太最後一面,站在沈家列祖列宗的角度,她是我們沈家的大功臣,她這一生已將她的責任盡完,即便這個時候逝世,沈家列祖列宗也絕不會怪她……即便要怪,也只能怪我,因爲我對家庭觀念不強,才導致老太太苦心經營的沈家這麼個大家族分崩離析,從這點上來說,我纔是罪人!”

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